24日早晨7点半,司机就在宾馆门口等了。这天的路线是玉门关、雅丹、汉长城遗址、阳关、西千佛洞,中午是在阳关附近的一个葡萄园里吃的午饭,返回敦煌是晚上6点半。虽然是8月底,但感觉那里并不是热得让人受不了,就是戈壁上的阳光非常刺眼。这一路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戈壁滩和那一丛丛顽强的骆驼刺,绿色非常珍贵,以致我没看到一小片绿地就莫名地激动起来。玉门关确实没剩啥了,但是附近有片小小的湿地倒令人意外;雅丹的自然风景是最好的,也是此行的重点,舰队出海尤其出色,真无法想象这些其实都是土堆;汉长城那里让人感受沧海桑田的变化,2000年前的古人居然是就地取材用芦苇+泥土建的长城,但是现在目力所及连水的影子都没有何谈芦苇;阳关的历史遗迹也不多了,不过看看阳关大道对面的古董滩还是令人浮想连篇的,那里的博物馆也值得一看;小小的西千佛洞处于一片绿洲之中,很让看了一天干旱戈壁的我欣喜了一下,那里的壁画还不错,雕像就没见特色了。这天是除了坐飞机外花费最多的一天了,一共用了600多元,但是也是最有甘肃特色的一天:无论是风景、历史遗迹还是葡萄园的午饭(那里我吃到了最新鲜的葡萄)。 返回敦煌,又到夜市转了圈,感觉那里以烧烤为主,不太合我的心意,还是回到宾馆附近,一碗羊肉粉汤做晚饭,同时确认了去敦煌的中巴上车点。 25日就安排了莫高窟,因为火车票是肯定买不到了,决定在敦煌多住一日,26日直接坐长途车到西宁。8点的头班中巴(8元/人)去莫高窟,160元的门票是此行中最昂贵的,不过个人觉得是最值得的,不仅仅因为艺术本身的精美,更因为这里保护的细致和工作人员的认真。这天时间很多,所以我带足了干粮和水(里面可没有任何供给的),在景区了呆了一整天,应该说当天对160元开放的窟基本都让我看到了,里面的小展览馆也仔细参观了,对这里的一切我只能想到“叹为观止”一词了!特窟没去看,实在是时间来不及,也许为了莫高窟,将来的某时我还要来一次敦煌。出莫高窟时已经4点半了,又到对面的石窟艺术研究陈列中心去参观。在陈列中心的底层可以看到部分特窟的复制窟,精美程度自然不及原作,多少还是能弥补一下我没看到特窟的遗憾。从陈列中心出来正好可以赶上6点回敦煌的末班中巴,有点奇怪的是这次车票是5元。到市区后先去汽车站买次日到西宁的长途车票(这个票很好买),中午12点半的车,是沿青海柴达木盆地走的,戈壁看多了(从嘉峪关到敦煌和24日西线游都是满眼戈壁),这样正好可以看看沿途不一样的风景。 26日7点就出门了,这时候去鸣沙山的3路还没开始呢,于是出租10元送到鸣沙山,其实非常近,就是长途汽车站门口的马路一直到底就是。门票120元,里面骑骆驼、坐电瓶车都需要另外付钱。实际上骑骆驼就是带着你在沙山上走一圈,体验一下,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完全可以自己走的。因为骆驼是几个人同时行动的,担心时间来不及我就没骑,到月牙泉的电瓶车更没必要坐,我直接沿着车道走过去也就二十来分钟吧,沙漠上也可以走,但是门口附近有比较多的骆驼,所以沙漠上的排泄物也比较多。鸣沙山其实是指整个这一片沙漠,但要听到沙鸣是需要很多人同时从沙山上划下来才行,至于哪座沙山是没有太多讲究的。月牙泉附近的景色相当不错,尤其是拍出的照片更出色。早上的沙子蛮凉的,赤脚走着不太舒服,后来太阳上升把沙子烤热了,爬在沙山上就很舒服了。沙山很难爬,上一不退半步,因此爬上去就非常有成就感了,另外建议去沙山穿拖鞋最好,爬山的时候赤脚,下山用水一冲就可以穿鞋走了,鞋套都不必买了。 中午之前赶回宾馆,收拾东西退房,到马路对面的汽车站坐车。敦煌到西宁的车票是182元,卧铺汽车,是三排上下铺的床,车况还不错。26日一下午就只能耗在车上了,好在一路的风景尚不错,偶尔会见到高原湖泊,尤其是次日凌晨更能看到青海湖,总体而言就是荒凉,除了途径的两个小城外很少见到人,路上尘土飞扬尤其是在对面有卡车开过后,满嘴的沙土。在甘肃境内时非常炎热,但是进入青海后随着海拔上升渐渐凉快起来,到晚上更是需要盖被子了(每个铺位都提供一条薄被)。坐这趟车的朋友一定要备足必须的补给,途中只经过2个比较大的城镇:大柴旦(晚8点左右)和海西(次日凌晨)。但也不要吃喝得太多,因为途中荒凉地可是连最差的茅房(请恕我用这么个词眼)也没有,虽然司机很善解人意地每隔2、3小时会在荒地上停几分钟。全程开了20个小时以上,到西宁已经是第二天9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