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上兜了圈,到了城北的玉泉观。 天水是个好地方,这旧时西北边域,否则不会各路人马都相中此地,在此集聚,安营扎寨。 玉泉观,现在的规模还不小,观名因了里面的一眼甘泉。嗯,水颇清洌,尝了下感觉似有点咸味,守泉人说,此泉有五味,你尝出是某味便说明如何如何。又一说泉水能治眼病,被称为“明眼泉”,好吧,弄些抹抹眼皮,看能不近视不:)。说是元时,邱处机弟子梁志通于此筑庵修洞,终老于此。洞(有点窑洞的味儿)在泉下的西南侧,名“玉泉仙洞”,为芦、梁、马三真人(有何事迹?)坐化之地,旧时秦州八景之一。 观处城北天靖山麓,依山层级而建,有些气势。转抄一段:“中轴线自下而上,有山门,遇仙桥,通仙桥,青龙殿,白虎殿,人间天上坊,玉泉阁,第一山牌坊,三清殿,山顶有小庙,传为明魏忠贤生祠。侧边有雷祖庙,三官殿,诸葛祠,托公祠,三清阁,选胜亭,静观亭,苍圣殿,玉泉井。井上有六角亭。三清殿梁上墨书题记“明嘉靖叁拾陆年岁次丁酉季冬重建”,第一山牌坊墨书题记“嘉靖叁拾柒年建”。亭台高下,碑碣遍山;林木蓊郁,曲径深幽。春来杂花丛生,碧草蒙茸,游人至此,流连忘返。” “山顶有小庙”?不曾注意。两处“梁上墨书题记”依然分明。“碑碣遍山”,多有夸张,也许现在都集中在了玉泉观下的碑廊之中?苍圣殿,从图上看,旧时规模不小的建筑,现已不存。中轴线之东侧几组建筑,现为办公之所。 山上的道士,蛮有趣,多瘦瘦小小,冠戴齐整。见旧筑古树,颇是苍郁,自得拍些照片。有个道士不乐意了,叽哩咕噜着,后来有些发急,笑看着他,却又不太好意思了,转身而去。也许在想,只拍照片,没点香火:) 山左下的勒马关帝庙建筑也很有特色。但山上两孔窑洞作的殿堂门却锁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