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公(我丈夫)启动自助游已进入第三个年头(退休第一年即启动),2000年的香格里拉之旅,2001年的西藏之旅,一走都一个多月,今年的计划没这么庞大,打算走走自已的家乡及邻居福建省。 初定线路为:永康(方岩)-晋云(仙都)-南雁荡-福州-泉州-厦门(鼓浪屿)-武夷山 5月23日(星期四) 出发去永康 我们是从宁波乘汽车直接去永康。 虽是浙江人,但到永康、丽水这一带来,还是初次,原来的印像中,这里是浙江内地,比沿海总要闭塞落后点,谁知车一开进永康,却看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进城就看到“中国五金城”的巨大横条幅,县城不小,人流很旺,厂房林立,满载物资的汽车穿梭样的来来往往,内地的县城非但一点不比沿海城镇差,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我们到的是西站,打算吃中餐后去“方岩”,出西站前顺便打听好去方岩的车――这是我们出门养成的习惯;一打听,去方岩的车得去客运站乘,而西站门口刚好就停着一辆去客运站的公交车,立时改变主意,先到客运站再说;到了客运站,像是衔接好一样,正好有辆车去方岩,二分钟后就开,于是暂忍饥饿,决定到了方岩后再说……至此,我们发现,永康虽说只有公路,但交通却很发达,在长短途车的衔接上也花了功夫(如在西站与客运站之间设有一专线公交车,过驳客流),而跑方岩的车密集得让你随时成行,且随时的上下客,非常的方便,就这样,早上出发,下午2 点15分我们就已经站在“方岩的山脚下”,二人各吃了一碗面条,就上山了。 方岩的门票为30元/人(显得贵了点),景区分为三部分:方岩景区、南区、五峰景区。 我俩糊里糊涂的爬上了尚有一定高度的方岩,却始终未看到方岩的模样,向人一打听,才知最大的方岩已被我们踩在脚底下;眼前只有往上爬一条路,直至峰颠。峰顶立有座千年宝刹,寺院显得很古老,前后大殿依山势越建越高;寺左有“吴公寺”,吴公是宋时一位状元出身,建有卓著功勋的方岩先祖人物,后被方岩人视为神明,加以供奉与信仰;一区游此止,即去二区。 一区与二区-南区之间有一山顶悬空桥相连,过悬空桥倒极具趣味,我们一边过桥,一边朝来时的方向望去,这下可看到了“方岩”:对面巨大的一座座方岩,稳如盘石地像一只只大馒头样地矗立在沟壑之中,又像是一座座巨大的谷仓排放在那里,光溜圆润,饶有情趣,很让人倾心….一路观景,一路拍照,过完桥,也将“方岩”瞧了个够。二区的山叫吴公山,山头上塑有一巨大的吴公头像,这手法酷似长江三峡边丰都鬼城山头巨大的玉帝头像。 我们从后山小路绕到了五峰景区,在炎日照射中,山林中的小路,像是脱离尘世的桃源小路十分的幽深、古朴,给于我们一种宁静、幽远的舒适感,既消暑又解乏,这么好的去处,此刻光我和公二个人在亨受,不见有第三人,真是美滋滋的;走了近半个钟点,来到了方岩谷底,这里就是五峰景区,见平地而起的五座“方岩”柱峰一字排开,立于我们面前,立时唤起了我们的感觉,瞬间就体悟了这些特殊的方岩群的自然风韵,这些不长草木,巨大方正的岩群,平生从未见过,这是大自然的又一佳作,方岩确实没有白来。 游“方岩”三个景区,线路很合理,上山、下山盘一个大圈,不会走重复与回头路,时间二个小时左右。 待到路口时,竟那么巧,碰上我们来时乘的车,司机与售票员尚有几分亲热,攀谈了一会,已打听到明天的线路。 进入客运站,马上有辆5 点开往缙云的车停在那里,一点没浪费时间,刚好一个小时,6 点正,我们像鸟样地已飞到了缙云,一天的时间按排是那样地紧凑;不少拦客的旅馆等着你,五一旺季已过,旅馆价都不贵,我们以标间45元/间的价落脚在“绿野招待所”,放好东西后,即去吃晚饭。 绿野招待所在缙云的老城区,环城有一条美丽的“好溪(好溪的源头部就是仙都)”,又宽阔、水量又充足,给缙云县城增色不少;信步沿着溪走,溪边有夜排挡,随意进了一家去解决肚子问题,点了当地特产――炒米粉干及好溪鱼丸汤,还可口,永康和缙云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这第一天的头开得不错。 5月24日(星期五) 鼎湖峰――仙都魂 仙都为国家AAAA级重点名胜旅游景区。 昨天已打听到早上到仙都的头班车六点左右,所以早上五点不到就起床了。缙云专门辟有游仙都的专线车,环形的运行于四个景区间,每隔十到十五分钟一班,如是自助游,游景区的先后顺序可由自已自由组合。经打听后,我们选择的线路是:先乘车直达仙都最远的景区“芙蓉峡”,然后一路玩出来,仍乘专线车返缙云。 芙蓉崃现在还不能直接到,可乘专线车到铁城(终点站)下车,再走三里路可到。我们到时约七点另些,去峡谷的竹筏还没人开,我们就在芙蓉峡对岸的卵石滩上隔岸观景,沿着景区的外围走了些路,觉得吸引力不大,就不再等待,乘上专线车来到了主景区――鼎湖峰景区。 鼎湖峰景区为仙都的核心景区,鼎湖峰和黄帝祠是该景区的二大景点。 仙都古称缙云山,与黄山、庐山并称轩辕黄帝的三大行宫,传说黄帝曾在这南部行宫炼丹,所以这里与陕西黄陵同为炎黄子孙祭祀轩辕黄帝的重要场所。 但我认为真正吸引大批游客来仙都的是“鼎湖峰”,鼎湖峰才是仙都的灵魂所在。 一进景区大门,迎面而立的鼎湖峰即像一擎天巨柱,屹立在鼎湖中,天还早,鼎湖上飘浮着淡淡的雾气,使高耸笔直的鼎湖峰更像一根云围雾绕的仙柱。鼎湖峰,高170.08米,占地2400多平方米,顶部面积700多平方米;柱峰在湖面直上,像一浑然天成的大石碑,伟岸高峻的柱峰,其岩柱表面却光滑细润,一点不粗糙;站立柱峰脚下仰望柱峰,觉天地间独有此一峰耳;鼎湖峰前有极像双荀的荀峰,但此地的荀峰,却是甘当配角,只为鼎湖峰增色,而绝不争做主角;爬紧靠鼎湖峰的对面山头,可在爬山的过程中,从不同高度,不同角度观赏鼎湖峰;我们觉得观鼎湖峰的最佳处在未到山顶的一个小山口,布有一观景台,望对面的鼎湖峰柱,那才叫“雄奇”,岩柱尽收眼底,这天然大碑,棱边上下笔直,直插鼎湖中,柱顶冠状茂盛绿树像是大碑顶部装饰……感喟只有大自然才有气魄和灵性造出如此集雄伟与灵秀无比于一身的杰作。 游鼎湖峰,一大优点就是可让你从上下、高底、远近、前后,尽情的观赏他,赞美他,我觉得有了“鼎湖峰”,才有仙都,仙都也因为有“鼎湖峰”,才成为仙都。 从鼎湖景区出来,到小赤壁、大肚岩,这儿又是一处景区,走这个景区比较好玩些,但也很累人;在这个景区里,我还是对一点不累人,在路边就可看到的“姑婆峰”与“舅轿岩”颇感兴趣:这两峰岩周边的背景为空旷的蓝天,婆婆峰酷似一个老婆婆跪在山斜坡上,面对着媳妇峰,再逼真不过;稍高处站着的媳妇峰,穿着长裙站立着,据说头被雷电打断了(不知这是个说法,还是真被打断,不得而知);遥向对应的山头上则是舅轿岩,一个男子立在停在山头的一顶轿旁,这是来接媳妇的大舅子,轿杠还隐隐看得见,男子的身型及手脚比例,与真人相彷,背光远望绝对可以乱真…… 另一处景点,我们兴趣不大,没去,回缙云时12点半左右。半天时间游仙都,累了点,脚都走痛了,但把仙都的精华还是摄入了心田。 下午途经丽水、青田、温州,于晚上7点光景抵平阳鳌江,明天去游“南雁荡”。 经过青田时,我们曾去城里转了转,想买二件有名的青田小石刻留作纪念,但最终未买成(不是太沉,就是太贵),但有一件事,却让青田留给我们一个难忘印象:南雁荡,我们只有大概一个方位,具体走法不太清楚,在青田街上,见到一家旅行社,我俩就进去打听,一个部门经理接待了我们,当她得知我们是自助游时,非但热情照旧,而且帮我们仔细打听情况――去南雁要到“水头镇”转当地小车可到,并留给我们水头镇她朋友的一个电话,叫我们到水头镇后,如需帮助可找他,这桩事确实令我俩很感动,我们祝愿这位女士,好人一生平安。 从下午的旅途所见所经历,浙江内部、南部,这些原来相对落后的地区,早已打破消息闭塞、交通落后的状况,道路通达,车站宽畅,设施配套完善,适应市场经济性强,你进出这些地方,真的十分方便,这些地方如今充满蓬勃生机,像一个个不是温州的温州在崛起;过温州时(公的祖藉是温州),见已非十年前我们见到过的温州,一座经济十分繁荣,十分都市化的城市正在形成,温州,这座走在市场经济前列的城市,以自身的无可辩驳的事实,为周边地区作出了范例,给她们以启示和动力;温州,这座冲向世界的城市,不仅为浙江,也为全国作出不平凡的贡献,温州模式,以自已的努力和骄人的业绩,令世人刮目,过温州时,我对他行了注目礼。 5月25日(星期六) 南雁荡――风景这边独好 在平阳鳌江,乘鳌江――南雁――顺溪的车可直接到达南雁;也可乘车到水头镇,水头镇至南雁8公里,乘当地小车可随时到南雁。 南雁荡的门票15元/人,实在不算贵,但进入景区必须竹筏摆渡过溪,这摆渡费才贵哪,溪宽不过二竹筏长度,二稿子就过去了,却要3元/人的摆渡费,且只此一门,进出非过不可,双次收费。 南雁的精华风景区集中在玉屏峰、云关、仙姑洞、东洞、会文书院、观音洞、一线天、梅雨瀑一带,都是自然山水加人文景观。如会文书院,修在深山高台之上,深林幽境之处,空气清新,优雅静觅,这书院是北宋末年陈经邦、陈经正兄弟的读书之处,公说,真佩服古人这么会挑读书的地方;南宋著名哲学家、教学家朱熹,曾带弟子来这里讲学,并亲笔为书院题了“会文书院”的匾额,书院后庭院处就是有名的东洞,高大的华表峰卓然挺立,华表峰旁高矮山峰五六座,毅然一群书生正襟危坐,在读书论文,这里风光特好,人立其间,舒适无比。 又如观音洞(此洞为南雁最大岩洞),在绝高险的凌霞峰近顶处,天生一曲曲折折、幽深多层的岩洞,顺应山势、洞形,建成慈云古刹,寺院入口处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书写的对联:“秋色平分南北雁,高风遥接东西林”,此寺为南雁最主要佛教寺院;底层大洞建大雄宝殿,内供释迦牟尼佛;又一小洞迭生在大洞右上角,筑成观音阁,供奉着千手观音、慈航普渡观音、观自在菩萨等多尊观音不同化身的造象,这才是真正的观音洞;大雄宝殿再下一层,又一坦平的洞,有一眼天然滴泉,顺势修成一放生池,真是再巧妙不过;此洞为南雁众多岩洞中最大的洞,整个洞内形成一佛教小建筑群,实属非常难得,据说观音洞始建于五代时期,历史相当悠久,以后历代都有修建;站碧溪对岸山下,仰望观音洞,洞内的佛寺建筑向下微斜,呈府视状,像衔在一张大狮子口中的宝盒,那感觉奇妙极了,只有感叹、崇拜与虔敬。 另外,位于西山腰上的仙姑洞――是座道家寺庙,也是建在一个大洞套小洞的天然岩洞中,与观音洞有异曲同工之妙。 南雁荡居然在一个小小的范围内,把儒教――会文书院、佛教――观音洞、道教――仙姑洞等人文景观组合在一处,真是三教荟萃,百家争妍。 我们的游踪是从“会文书院”为首景,接着登圣山凌霞峰,上一线天,观音洞,经三台道院,到修湖篁岛,到梅雨瀑,碧溪东的景点游至此,后转入西山,游经劈斧岩,仙姑洞,从云关出来,往下走过玉屏峰出山…… 凌霞峰也称圣山,是周围几座峰中最高的,观音洞在接近峰颠处,去观音洞必须登上圣山,是非常累的。亏登山的阶路还是很平整,阶路穿行于深山密林之中,登径上山,一路古树伴行,虽受累,但却也是一种亨受,受累是为了亨受,不受累就没有亨受,双重的感觉驱动我们不断攀登……在网上,曾看到有人游虎跳峡时,碰上一条可爱的引路小狗,谁知在爬凌霞峰时,我们也碰上了这样的一条小狗。狗不大,米黄毛色,长得很干净,是在爬到半山腰一个亭子里碰上的;当时看到有条狗趴在亭子里,我们根本不在意,继续走我们的路,忽然小狗窜出来,沿石径很快爬到我们上面去了,以后在挺累人的登山路上,不时看到小狗骄捷的身影,这狗像西藏高山的山羊,很会爬山攀崖,是一条山中长大的狗,动作非常敏捷,不像我们城里养的狗,懒懒的的样子。 不知什么时候狗跟上了我俩,老在我们前后脚边转悠,我俩走快,它也走快,我俩走慢,它也走慢,我们停下来休息,它也蹲在一旁等我们。我原来很怕狗,唯一不怕的狗,是我女儿高中毕业那年暑假,从摊上抱回的一条没满月的小狗,我女儿给它取名“呆呆”,喂着牛奶养了一个暑假,念大学时,把它送到部队,与一条狼狗为伴,我们到部队去看过它一次,寒假时,女儿还把它抱回来探亲;但眼前的这条小狗,一副善良、可爱相,我俩不禁喜欢上了它,我们管它叫“呆呆”,给它吃巧克力、糖果,它也爱吃,后来,一见我们摸袋,就抬着头等吃,就这样呆呆一直伴我们到观音洞;更奇的是,我在大雄宝殿时,公上石阶很窄很陡的观音阁去,呆呆陪他上去,后来我上观音阁时,它又陪我上去,我跪拜菩萨时,它蹲在旁边,一点不动,待我拜完起身,它陪我下来,似通人性;从观音洞出来,对呆呆的感情似乎起了变化,我把它看成了一条引路的天狗…… 出观音阁后,走的是下山路,旁边不远是三台道院,里面供着太上老君,在三台道院前,有一悬空岩峰,极像坐在莲花台上的观音侧面像,公也说确实像,以后才知这是玉女峰,其实,观音菩萨不就是个典型的美女么; 从凌霞峰下来,又来到了半山亭,这里是碰上呆呆的地方,呆呆进了亭子,我伸手摸摸呆呆的背毛,它顺从的让我摸,我们同它道别后,就下山了,心里感谢呆呆解了我们不少的乏。 ……已快到山脚下,忽然呆呆又站在我们前面,原来它对我们也有点恋恋不舍,后来一直陪我们走到山脚下的一家饭庄前,才真的与我们分手,临分手前,我赶紧叫公替我与呆呆照了张合影留念,呆呆乖乖的让照像机镜头对准它,很顺从,大概这也是一段缘分罢。 东山景中还值得一提的是“一线天”,两座悬崖夹持之中的一线天石阶很长,斜斜的通向一扇窄得似线宽的石门,那一线天不在上面,而在前面尽头处的石门处,所以,别的地方,一线天都朝上看,唯有这里的一线天是朝前看。 东山一带景的尽头处是梅雨瀑,总嫌这个瀑布小了点,感染力不大。 转入西山后,“劈斧岩”还是不错,一块非常巨大的石斧状岩石,被夹在二岩峰之间,有点奇;仙姑洞与观音洞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观音洞因所在峰高,洞位子也高、险,更有气势、更具感染力;西山最具感染力的景观是“云关”,云关峰像是一道非常高峻、宽阔的天然屏峰,横在高深的沟壑中,云关处,一扇高大通天的石门――门高30多米,宽4 米――壮美之极,据说在阴天或早晨,这里云吞雾吐,所以称为“云关”,我们到云关时刚好下午阳光灿烂之时,云关石门映着瓦蓝的天,不管你从前面高处看它,还是从它中间走过,或是从山坡下远处看它,都是那样的震撼。 出云关后,最后一景是玉屏峰,那是另一扇天然浑成的大石门,从这门出来,我们的南雁之行画上了圆满句号。没碰上回平阳的车,为免等,就上了水头镇的车,水头镇会有很多去平阳的车。 没承想,水头镇,区区一个浙江与福建交界处的边陲小镇,给了我一个全新的乡镇概念。 水头镇很大,马路整齐宽畅,马路两旁都是新建的高楼大厦,而且新区还在不断的拓建之中,极其的繁荣,不像是镇,倒像一个兴盛的县城;这里盛产皮料,销往全国各地;我们上车站乘的是人力三轮,蹬车的是个三十几岁的健壮女子,她一边蹬车,一边还与我们攀谈,很自豪的问我们:“水头怎么样?”我们说不错,她又说:“这几年发展很快,但还是小了点!”她很以水头为自豪,看得出,她很热爱水头镇,我们被她感动了,下三轮的时候,多给了她几元钱:一个蹬三轮的,能这么关心、热爱自己生活的城镇,难能可贵呀! 看来,浙江的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城乡差别在缩小,浙江人的意识在进步。 回平阳时,乘错了车,结果到了新县城(平阳车站建在新县城,我们住的其实是老县城熬江),一般的人都把熬江与平阳混为一谈,即便是问路也好,所以初到平阳去,一定不要混淆了,我们就是犯的这个错,只好路上拦车,碾转到熬江,费去了不少时间。熬江没有始发福州的车,我们只好到国道线上拦车,好容易拦到车,到福州已是午夜12点半了。马马虎虎找了个旅馆,50元/间,先住一个晚上,明天打算去游福州有名的“鼓山”。 5月26日(星期天)游福州鼓山 鼓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福州最著名的旅游景点。离市区不远,3元/人的票,可直达鼓山。 鼓山以涌泉寺为其核心景点,以达摩十八景、白云洞等为主景点。游鼓山如今有三条线路:1)从盘山古道登山,游达摩十八景后渐次下山,游涌泉寺后出山; 2)坐缆车直达达摩十八景处,余同上; 3)坐汽车到涌泉寺山门,游涌泉寺后,坐缆车上山,再从盘山古道下山。 我们选择从古道登山。 这条登山古道阶石很宽,两旁古树参天蔽日,道极长,全程1800米;此道在达摩十八景处与缆车道会合,以上的古道路段两旁散布着众多古迹古景;刚好是星期天,许多福州人来鼓山登古道健体,不少人甚至打赤脚登道,目的让古道充分按摩脚底,我与公觉得福州人真懂健身之道;对这3.5公里的古道,我与公是赞赏备至,感叹福州人有福,要是宁波市旁有这么一座森林公园式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么长而古树夹持的古道,那会是我俩经常登临的健身之道。 全程登古道确实累人,沿途把能看的景都捎带上,见有不少的名人石刻摩崖,足见此山的文化底蕴不浅。登完古道已到山顶,这有氧运动使人气喘不止,但随之给于你的是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继而去十分有名气的涌泉寺。 这涌泉寺在鼓山的白云峰颔处,曰燕子窝的风水宝穴,即在一个凹坑中,所以不顾从那个方向入寺,你都不能直接看到寺院,我们也是一阵好找;涌泉寺是座古寺,外表并不张扬,但大雄宝殿前,石阶中间嵌着的一整块斜石板,实在大得少见;古寺古朴博大,进深很深;寺庙里可烧香烛,香烟浓度达到便人睁不开眼程度,足见香火之旺;我因敬仰佛陀的博大、包容一切的胸怀,内心里挺虔敬佛,买了大箩的香,一个殿一个殿的祝祷烧香,大大满足了我的敬佛之心。 从涌泉寺出来约11点,回市区途中又横穿福州市区,福州的街道宽畅与两旁的绿化带之美是令人赞叹的。 在市区的客运站附近吃的中饭,饭后有一辆去石狮的车拼命拉我们的客,说好1点10分开车,就上了他的车,谁知到1点30分还没开车,原因是尚未拉足客,我俩捺着火气,等到1点40分,坚决的要换车,才迫使车开,车上等得不耐烦的乘客,心中可能都在暗暗的感激我们,这种情况在我们浙江现在已很少见。 三个钟头后到泉州,住车站旁的服装大厦招待所,45元/间,标间,经济实惠(这种标间都是旧式房间经改造而成,有独立卫生间,但房间其它设施较差,对我们来说,能满足我们的基本要求。 晚上逛逛泉州夜市,在小吃一条街挑了家店坐下,点了七、八样的闽南点心,再点一个汤,炒几个菜,来二瓶啤酒,二个闽南小姑娘招待我们,吃得舒服极了,原以为总要五、六十元钱,结下帐来才三十七元人民币,真值!这是我们进福建以来吃得最满意的一顿饭。 5 月27日(星期一)难忘的一次佛缘经历 泉州跟我们宁波一样,是历史上有名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南京条约中同被列为五口通商的城市之一,是古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也是一座有名古都,结合了好多种的文化沉淀,如闽南文化、中原文化、海外的中东文化在这里都有遗存,而且互相和谐交融;给人印象深刻的是泉州普遍信佛,不愧为“泉南佛国”,在泉州的大街小巷,犹其在寺院周围的街巷,常是绵软的闽南佛音绕耳,如飘缈的仙乐,使人不肯离去。 泉州的诸多风景名胜,是以泉州为中心向四方辐射,我们择其要先游,今天选定的线路是:先游青源山、老君岩、后去闽南第一名寺“开元寺”,来得及的话,再游诸名的古跨海大桥――洛阳桥。 青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泉州市北郊2.5公里处,乘15路公交车可直达。老君岩则座落在青源山右侧山麓。游青源山可从老君岩为起点,也可以老君岩为终点;我们经看门保安人员指点,先入山,列游“千手岩”、“弥勒岩”、“碧霄岩”、大寿字处的精美头陀石刻浮雕像、到“瑞祥岩”处回折,顺原路回游至千手岩处转道,拜揖弘一法师舍利塔,经老君岩出山。 青源山是座非常有名的道、佛并重名山,有“闽南蓬莱第一山”之称,游此山,使我感受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这是出乎我的意料的: 青源山,因有众多泉眼,被称为青源山、也叫泉山;山很高,山顶经常云雾缭绕,又被称为齐云山;山上因泉眼多,长满各种形态的古树,有的树甚至从山壁上横着生长,无比巨大的根系裸露山壁,苍劲有力;也由于山上多枝叶茂盛的高大古树,使整座山说不出的幽深清凉;人登临其间,先便有了脱离尘世的感觉;首先爬到千手岩,原来这里有座历史悠久的石刻千手观音,为供奉这座观音,旁建一小寺,如今小寺犹存,观音石刻造像不知为何已不存,这儿已有高度,腿开始发酸,但爬山才开始呢;往上爬,不远就到弥勒岩,这里天然形成一平台,紧靠山崖,而与山体又完全脱离,有一天然巨大岩石,形状姿态酷似一尊坐在山边远望前方的弥勒佛,这山岩就叫弥勒岩,弥勒岩下部山体有一尊元代的弥勒佛石雕像,全身贴金,我原以为这是一尊泥塑贴金的佛像,后来才知这佛像是从后面山体中立体雕刻出来,再从山体凿出石室(即很大的石雕佛龛),金是贴在石雕佛象上,工口不少,这倒是不多见,石室似弥勒佛寺,门楣上镌有“洞天别观”,整座石室香烟缭绕,这尊弥勒佛像是省级保护文物;从弥勒岩上去,往山的高深处登,不时可经过在山岩原石上凿成、铺就的桥、路、栏等,给人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从弥勒岩往东走了约半个小时,来到碧霄岩,这儿建有一石台榭,台榭前面视野开阔,一面是山崖壁,就在崖壁上有中国现存年代最早,保护最完好的喇嘛教“三世佛”石刻造像(有千年历史);这儿还有一个就山岩壁刻就的罗汉石刻浮雕坐像,旁蹲伏一虎,罗汉与虎俱雕得十分精细且栩栩如生,旁边岩壁另凿一个巨大篆体寿字,充分体现一种佛教长寿、祥和的宗教人生观;继续往东登临,最后来到瑞像岩,这是一处山高深处的空旷地,隔着开阔地,对头是天柱峰,站在远处正对着望去,天柱峰极象一佛舍利塔,只不过比一般所见人造的舍利塔放大无数倍而已,就在这天然巨大的舍利佛塔下,在岩壁原石上凿出一个很大的石室(石佛龛),内有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在天然岩壁原石上雕凿出释迦牟尼佛瑞像,佛像雕得非常的端庄祥和,全身贴金,所以此岩叫瑞像岩(或瑞祥岩),石室前的开阔地用山石开凿、铺筑成很大的有石护拦的大庭台、台榭,配衬着周围幽深、静觅的山林环境,感觉如入了仙境台阁。 因时间关系,我们顺原路往回折,过千手岩,折往弘一法师舍利塔。 弘一法师(1888――1942),在俗时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淑同。1918年在杭州的虎跑寺出家,名演音,号弘一,深研律藏,戒行精严,书法、金石、诗词风格独具,自成一家,在其生命最后14年,居住在闽南,尤其是泉州一带,讲经说法,弘扬佛教,以复兴南山律宗为已任,为近代有名高僧。他圆寂后,花岗石结构的墓塔安放在青源山,内有40颗舍利珠,墓塔就势盖有花岗石墓亭,墓塔正面墙上镌有法师挚友夏丐尊遗偈和丰子恺用青石雕刻的弘一法师造像,据说塔内还有丰子恺用泪研墨画成的弘一法师肖像…… 从这儿出山,还得走半个小时光景的路,终于到了老君岩前,这里是青源山右侧山麓,老君岩前一片大开阔地,靠山面南就是就地取材,就整座原山岩石雕凿成的道家始祖太上老君的坐像,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占地面积55平方,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道家石雕像;老君高额,抬头纹很深,双耳下垂,长发飘动,双目微微的向上睨着,似眺望斜前方的高远天际,神态既逼真,又十分的闲逸安祥,整座石像的线条流畅又柔和,令人百看不厌,堪称我国石刻造像中的瑰宝…… 至此,我们沿山走过的三世佛、释迦瑞像、弘一法师墓塔、老君石雕坐像全为全国重点文保。走整座的青源山,虽很累,但你会沉浸在一种十分浓厚的宗教气氛中,且原汁原味,古朴归真,通过宗教,把你与大自然融合,你仿佛在爬仙山…… 在老君岩旁的纪念品店里,“请”了尊绿玉观音、一尊泉州特产――薄瓷弥勒、一尊仿象牙南极仙翁,南极仙翁的脸部相貌与表情、酷似老君岩太上老君的翻版,非常耐看,三尊佛像既是工艺品,又是纪念品,只是又不好带,一路非常小心,才完整无缺的“请”到家中,这里有公的不少功德。 老君岩旁有601路的公交车直通“开元寺”,这可是造化不浅,很轻松的到了开元寺。 开元寺位于泉州市西街,是福建最大的佛教寺庙之一,建于唐垂拱二年(即686年),已有1300多年历史;该寺也是福建唯一的一座密宗寺庙,结构布局与我平时所见的南方大多寺庙不一样,如我们那里的寺庙,大雄宝殿供的释迦佛旁通常是他的二大弟子,迦叶和阿难,而在这里却供着五方佛,象征佛光普照世间所有空间;中间的是如来,二旁是东南西北四方佛,只知道西方佛是我们熟知的阿弥陀佛,其余三方佛听寺院的法师讲了佛号,但没记住,五尊佛像都非常的高大,金身闪耀金光,面容非常的端庄祥和,使你对佛瞬间就产生无比的敬仰虔诚;开元寺虽历史悠久,却是座集佛教文化大成的寺庙,寺庙很大,后部有时轮金刚殿(坛城殿),这只在西藏的寺庙见过,南方寺庙一般没有,后殿外廊檐下的青石大柱据介诏来自印度,柱上刻着古印度神话故事;而大雄宝殿前露台基石上人面兽身青石浮雕则是中东文化影子;给我印像很深的是大雄宝殿横梁斗拱雕饰的24尊飞天乐妓,被称为妙音鸟,这是一群长有翅膀的手执各色乐器的仙女,手中执的都是南音乐器,一殿仙女就是一支南音乐队,在大殿中,一抬头,看到这群天使样的仙女,就会觉得仙乐绕梁,余音不散;另外被称为东、西塔的二座藏经塔,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大的仿木结构楼阁式石塔……在开元寺,这些诸多佛教建筑瑰宝,都已成稀世文宝…… 现在,我要讲述一段我在开元寺的佛缘: 一进开元寺,我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可能是去年刚去过西藏,西藏寺庙的印像还太深的缘故――我与公先来到大雄宝殿,大殿中的佛教气氛感染着我,我与公身边大纸厢内是刚从青源山“请”来的观音、弥勒、老寿星,于是顿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想把请的佛在这里的五方佛前的供桌上供一供,就算是给请的佛与菩萨开一开光的意思,供桌旁的大木鱼旁有二位和尚,看得出其中一位是等级高些的法师,为不违反这里的寺规,我把我的意图与那位法师讲明,没想到那位法师自原愿为我请的佛开光,他说,你要把请的佛从包装中请出来,放到供桌上,我说,我还要带回浙江宁波,会不会不好带,法师说,你不用担心,我会仍替你装好,于是乎,法师帮我把佛一个个请出来,放在紧靠近如来佛的那张供桌上,带着我做了有近二十分钟的开光功德,做功德时要到大殿前的大香炉边作顺时针绕行,有些看的游客在说:这个人怎么有这么好的运气,我自已也根本没想到法师为我一个人做这么隆重的开光功德,说实话,我敬仰佛教的博大精深,很崇拜佛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宽广胸怀,但这只从内心虔敬,从不搞专门的形式,所以也不懂佛门的一些规矩,我只觉得很感激这位法师,问法师应助多少钱合式,法师始终不肯开口讲数,只是说,“随缘”!身边袋里只带有40元钱,我摸出后问法师够不够?法师说:“我们不论多少的,凡事随缘”!后来在装回菩萨时,我跟法师攀谈了几句,我说我很感谢他,法师说,你慧根深,佛缘开了嘛,至今,我不很懂此话的意思,但内心很有感悟,我认法师是真正佛门中人,经历此事,我自认这位法师似把我领进了佛门,对佛似乎有了进一步的领悟,带着这种心情,与公参观了寺庙,参拜了各殿…… 出寺后,在寺院周围又听到仙乐般的南国佛音,开元寺就此深深印入心田。 出开元寺,在离寺不远的钟楼那里乘13路车去我国最早的跨海大桥――泉州有名的洛阳桥(此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桥离市区10公里,到洛阳桥头时,约过午一点左右,日头高照,灼得人的皮肤发烫,但当距今1000多年前的跨海大桥雄姿展现在你面前时,这一切全不顾了。 洛阳桥始建于北宋皇佑五年(1053年),桥长千米,宽约五米,有桥墩40个,建在江海汇合处,是座石桥,桥墩样式为船式,观望大桥,40个桥墩像一长列排得整齐的石船,中间几个石墩大些,这几条石船也就长些,使整齐的石船队,整齐中显变化;石板桥面就铺放在上面,放眼望去,桥面直向对岸延伸,对岸即是莆田――惠安女的故乡;我俩顶着烈日,朝对岸走了近一半的桥路,因中午烈日太猛,且随身带着装有菩萨的箱子,看惠安女的念头只得作罢;桥上有多处古迹,如主持建桥的蔡襄石雕像,及纪念他的祠、祭海神及建桥有功的义波和尚的寺庙等,但走到一处纪念海上女神――妈祖的一块大石碑前,我颇感兴趣的停留下来,据这碑文所载,这里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而我家旁就有宁波唯一一座妈祖庙,是历史上宁波作为通商口岸,由福建人在这儿建造的,宁波的妈祖庙现在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没想到今天在这儿寻到了根,于是与这块大石碑留了个合景,作寻根留念。 回旅馆取出行李,有辆2点另5分去厦门的车在拦客,就买票上车,4点左右到厦门。 厦门是我们这次来福建的重要一站,颇负盛名的鼓浪屿是吸引我们来厦门的强大动力。从出门到到达厦门,一路全是乘汽车;下一站去武夷山后打算回家,武夷山挨近浙江,有直达杭州的火车,所以出厦门后就准备改乘火车,就在火车站附近找了家旅馆落脚,同时打听好了明天去鼓浪屿的专车站;晚饭后逛逛厦门夜市,以为这里服装有名气,想买二件休闲衫,把身上穿的换下来,结果逛了好些服装店,全是瘦身细腰的淑女装,就作罢了,至此才体会到,我们宁波作为服装大市,买衣服还是较为好买,但就走过的这些地方看,买衣服最好买的还是上海。 5月28日(星期二)鼓浪屿、郑成功与宁波的张苍水 一早起来,早点后就径直乘专线车到摆渡口,对面的岛就是有名的鼓浪屿,隔着鹭江望去,晨雾中的鼓浪屿美丽而吸引人…… 踏上鼓浪屿后,随着人流,首先去灵魂景点“日月岩”,(鼓浪屿除日月岩外,还有菽庄花园、浩月园等几处)。为方便,我们购了联票。 日月岩是鼓浪屿最高的一座岩峰,海拔92.68米,岩峰顶上筑有圆台,这里可观厦鼓风光及鼓浪屿全景;日月岩岩壁巨大而光滑,平坦向阳的一面,在初升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故此,明白了为何日月岩又俗称“晃岩”;拾路阶登峰,沿途可领略当地的佛教特色,观赏摩岩石刻,目睹郑成功当年操练水师的屯兵遗迹――龙头山寨遗址;在日月岩峰麓,还设有郑成功纪念馆: 这里写上几句。 被誉为西湖三杰(岳飞、于谦、张苍水)之一的张苍水,是我们宁波著名的明未抗清民族英雄,是个投笔从戎的佩剑诗人,文韬武略具佳,犹以诗文著称于世,他抗清二十年,被捕后,清军劝降不成,被解到杭州砍头,时年45岁,上断头台前,口占绝命诗一首: 我年适五九(五九,四十五岁), 复逢九月七(九月七,刚好是他生日), 大厦已不支, 成仁万事毕。 后慷慨就义,当时连狱卒都被他感动,一砍下头,就被同代著名文人、好友万斯同等人,抱头缝好尸体,葬于西湖边的凤凰山麓;同代的张苍水好友、文化界名人黄宗羲、全祖望,范斯同等,对张苍水都十分的敬仰,黄宗羲、全祖望为张苍水写的墓志铭和碑文都是十分的感人,催人泪下;稍后代的著名教育家章太炎,临终嘱咐把墓作在张苍水墓旁,要永远与张苍水的英魂相伴,如今,章太炎的墓就在张苍水墓旁;为纪念张苍水,宁波张苍水故居前的街就叫苍水街;最近宁被重新整理出版的张苍水全集,再版序中曰:宁波之有张苍水,犹抗州之有岳飞,庐陵之有文天祥,杨州之有史可法。 而张苍水系我母系的列祖列宗,我母亲是张氏嫡传第十八代孙女,我大舅,张氏宗嗣嫡系后人中的长房长孙,现90多岁高龄,尚健在,在张苍水故居正房(故居自明未至现在已有400多年历史)居住到,故居所在地块造“中山广场”,故居被原地保护(1998年)止,我母亲(是这一代的一个独女)结婚时的花桥就是从故居的大门抬出来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我身上流的血中有这一血统的成分,有了这层关系,我就比旁人更敬仰、崇拜这位一身浩然正气的文武全材先祖。 张苍水一生抗清二十年,而其中十二年是与一代名将郑成功紧密合作,郑成功在福建,张苍水在浙江与之呼应,直到郑成功去台湾;郑成功的逝世给张苍水极大打击,后再坚持近十年,终因大势已去,心恢意冷的他,隐居浙南一小岛,后因清廷收买其一下属而捕获他…… 在日月岩山麓的郑成功纪念馆,我看到了这位先祖的遗像(在郑成功纪念馆共提到二位有密切关系的合作者,其中一位就是张苍水),能在这里看到张苍水像,内心不免有点复杂,但还是很为这位先祖感到自豪。 在皓月园,瞻仰了郑成功的巨大花岗岩雕像,郑成功盖世的伟大功勋还在于他收复了我国的台湾岛。 鼓浪屿的椒庄花园等处景,我觉得过于一般了点,倒是鸟岛的训鸟表现还有点精彩。 半天时间游完了鼓浪屿,人们都说鼓浪屿的夜景很美,但不知为什么,我们不大感兴趣,看过了上海黄浦江的夜景,想想总也不会比那更美罢,况且还要等上整整一个下午,所以就出岛了。 厦门与鼓浪屿可能是名气太大的缘故,总体感觉,与我们的期望值有距离。 厦门有到武夷山的夜卧,下午近六点开车,明天凌晨就可到武夷山。 5月29日――30日(星期三――星期四) 认识武夷 凌晨近六点,火车进了武夷山站。武夷山市是座新建城市,尚在建设中;武夷山景区离市区有五、六公里路,有专线车通,我们为游山方便,就径直去景区落脚。在去景区的小面包车中,发现乘客中有好多是导游及景区旅馆拦客的,一路不停的劝说你住她的旅馆(拦客的大多为私家旅馆),导游则拼命想接住当天的生意;进武夷山景区须过一条很宽的溪,溪靠市区的一边都是国营或集体的旅馆,比较正规、上挡次,但价格贵,而溪那头的私家小旅馆挡次参差不齐,价格较便宜,车上有个导游和一个小旅馆的主人盯上了我俩,拼命的游说,下车后就跟她们去溪的那边(靠景区的一边)实际看过再作决定,这家旅馆还干净,有独立的卫生间,随时供应热水,价,40元/两人间,凭这些,我们就决定住下了;那个导游,是个30多岁的女子,很有耐心,始终等在门外(她家就住附近),我们为抓紧时间,就雇了她,导游的价是半天20元,一天40元。 武夷山的主要景点大致分四块,二天时间基本能游完,一天保证游完二块,我们打算择其好的先游,同导游初初一合计,决定上午游具有浓厚茶文化的九龙窠、大红袍、鹰嘴岩、水帘洞一带,下午就把夷武最具魅力,也是最具趣味性的乘竹排漂溪游九曲搞成(这项目忙季时要排队等,而万一天下雨,也会增添难度),明天去游天游峰;今天的景点还是较散,这里只有在通村的主公路上有公交车,游景点则只能依靠当地的小的士,这些小的士的司机往往跟导游或旅馆老板有联系,我们的司机就是导游叫来的(所以此地的导游、司机都有手机,随时可联系);司机是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开始要价很高,一天120元,但我们打听后,心中已有底线,知道在现时淡季,最贵一天也不会超过100元,最后讲定的价是包一天80元。 有小车,有导游,这一天的游山还是挺轻松的。 临出发,先观看高高耸立在我们住的旅馆后面山岩上的大王峰,大王峰也称纱帽岩,因其峰顶的岩石不是由下到上逐渐尖峭起来的那样,而是上大腰细,上部巨大山岩四壁陡峭,且黄黑二色相间,使顶部的峰岩有了像顶在头上的一顶大纱帽的观看效果,整座岩峰很雄伟,而且一入武夷景区,你就会看到他,某种程度上,“大王峰”成了武夷的门户。 进九龙窠景区内,只有弯弯曲曲的小径相通,小车就停在景区外等我们。这里有不小的范围,九个山头站立在十分幽深、静觅、翠绿、湿润的山壑中,这就是九龙的头,据说身子隐没在群山中;其实这里是一个崃谷,沿径一条淙淙流淌的小溪,而沿途岩壁上有很多古人、名人的题咏石刻摩崖,使自然古老的峡谷有了人文气息与儒雅之态,行其间,人的身心不禁渐渐放松,心灵似从躯体飞出,进入了周围的境界,从这里我初初的认识了武夷。 被一个优美的民间传说包装的第一代“大红袍”的四株老而苍劲的大荼树,就生长在九龙窠峡谷深处幽深而陡峭的山岩半壁上。在武夷,“大红袍”被誉为荼中之王,除了其馥郁的香气外,还因其相当高的药用价值,在这里有当地荼厂,既让你品荼,感受荼文化,又让你在感受的过程中成为当地武夷名荼经营对象,我就是在这之中购买了“大红袍”、“佛手”与“老君眉的”, 武夷名荼还是名不虚传。 武夷山有好些由整座大型山岩造型的颇具气势的景,鹰嘴岩是很具代表性的:在大幕似的苍天背景中,一只头超向蓝天的巨大苍鹰兀立那里,一动不动,很有点悲凉。 上午这一线路的终点站是水帘洞。 水帘洞是个大景,这里有洞有泉,那泉是很特别的二股终年不断流的泉,挂在水帘洞高高的山岩崖壁,随风而舞动,落在下面的一个圆型潭(玉龙池)中,人可以绕着潭走,那随风飘忽不停的泉瀑就在你的头顶或周围舞动,有时一个巧合,会灌得你满头满颈的水,在大热天是很好玩的;开始我拼命的找那水帘洞的“洞”,找不着,后来在导游指点下,才看出:那二股泉背后的巨大崖壁是朝下往里凹的,形成一个的淋不着雨的高大凹洞,所以整个泉瀑崖壁前都在水帘洞内,可容数百人,这种样子的洞我倒是第一次见;水帘洞之所以有名气,全靠这二股有灵气的活泉眼,故而二个十分大的“活泉”二字,被嵌入高高的崖壁上,成为了这个景点的点睛之题。泉水被当地人现接现卖,确是十二分的甘甜。 下午二点光景,我俩与一对印尼华侨和山东出差顺便游玩的一男一女俩青年,另时组合,登上一个竹筏开始漂溪(导游与司机则在尽头处等我们,下午他们绝对是轻松的)。 此溪名为九曲溪,据称有九曲十八弯,九曲溪就依武夷各山而流,两岸奇峰兀突,形成各种妙趣横生的自然景观,如水龟石、双乳峰、磨盘峰、酒坛峰、骆驼峰等,无不逼真;又如更衣台、试剑石、铁板嶂、三姑石等,景中有故事,有很浓的民间色彩;而悬棺、虹桥板则是隐隐的透露十分古老的历史神秘;所有景中最能体现武夷山特色与美的当数耸立二曲溪南的玉女峰,我虽想像不出其玉女样,但整个峰型挺拔而秀美,临水而立,充满迷人的神韵。 游溪二个小时,其间撑筏老大充当的导游,以粗野、自然、幽默的解说词,令整个游溪轻松有趣…… 傍晚时分,游览了位于大王峰脚下的朱熹纪念馆。对这位我国历史上有深刻影响的儒学大师――朱子理学的创导者,我是十分崇敬、崇拜的。朱熹在武夷山生活、著述、教学达40余年,由于他的影响与致力传播,使武夷山理学名人辈出,(著名理学思想家43人),他们的文化遣存、摩崖石刻手迹、学址遗迹为武夷山增添丰厚文化底蕴与魅力。 晚饭是去溪对面的夜排档吃的,碰上二个温州人在那儿开小饭馆,同乡三分亲,生意就下管了他们。 30日一早起来,见下起了大雨,心中暗暗庆幸:亏昨天游完了溪,否则今天可要犯愁了。 愿想等雨小些再出门,但雨老是很大,好在是在夏天,就决定冒雨游“天游”了(我们还是打听过,天游峰开发十分成熟,游峰的石阶很平整,没危险),我俩只带一把三折伞,问老板娘借一把,不肯(大概我们没在她家吃晚饭,不高兴),于是,雨大时,两人拼伞戴,雨小时就干脆不戴伞;在路口拦进山的小车时,碰上这样的事:原来规定每人二元的车价(这是当地政府规定的),欺我们是生人,司机就要三元,其实我们已乘过,知道这个价,司机才按规定收钱,遂对武夷人产生不好印象(觉得当地人不老实,太看重钱,服务意识不够强)。 到天游峰前,雨倒小了些。 天游峰位于武夷群山的中心位置,以天游峰为核心,这里是武夷一个非常著名的风景名胜大景点。 目光首先植入是接笋峰,险峻的接笋峰像座巨大的屏嶂,遮挡住天游峰的胜境,待转过此屏,则无限风光就在眼前;而当你来到天游峰脚的“茶洞时”,这里如隔离尘世的仙境般的境界,会使你驻足留恋,原来“茶洞”的“洞”,是指由周围壁立的峰岩围成的一个像大“天井”样的一处凹地,所以人站洞中看天,是真正意义上的“站井观天”,可能因为茶洞很少照到阳光,空气又十分的湿润,成为了武夷岩茶的发源地,据传,武夷山的第一株茶树就是在茶洞栽培的,武夷人把茶洞视为一块圣地;茶洞一侧有一方形门洞,似江南园林的一扇小石门,我与公好奇的走上前一看,里面是一个活水碧潭,天游峰上有一大瀑布――雪花泉――哗哗的直注潭内,民间传说这里是仙女沐浴之处,凡人不可窥视,但这里是盛夏的避曙胜地,是毋容置疑的;在登天游峰的过程中,雪花泉会始终伴陪你。 在我的印像中,天游峰还是很有高度,有点累,但游天游峰的过程就是在观武夷群山风光,飘溪,是从群山的底部仰视群峰,而游天游,则是从峰顶府视武夷群峰了,累也就无所谓了;天游峰顶有武夷人的先祖:彭武、彭夷的宗祠;从后山下来后,来到了天游峰的另一壁,“晒布岩”的脚下,这使我体味到天游峰,“一块石头玩半天的真正意味”: 原来天游峰的一壁是一幅平直而十分巨大的垂直岩壁,高达500米,宽约1000米,且成长方形的整幅,如一扇巨大屏风直立于天地之间,壁面,由于几百道山顶直泻而下水流的流痕,使整个壁面宛如一块晒在那里的巨大布幅,“晒布岩”,把这个俗名赐给它,是再恰当不过了。 “晒布岩”是整个武夷山给我留下最深刻印像的一壁峰岩,也是武夷山岩中我最喜欢的一处景。 …… 游完天游峰,我们觉得武夷的精华已游毕,因老板娘一再吓我们,欲购当天晚上的火车票,我们自已是无法办到的,除非托她代购,但要付30元代购费,惹我们起了反感,不相信她,下午就没去游次要的景点,上火车站购票回浙江,然一点没费劲就买到下午6点左右到杭州的卧车票,倒留出了不少时间让我们购些纪念品。 31日(星期五)早上7点光景,圆满完成这次游程的我们,心满意足的回到宁波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