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关注骑行圈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圣途之路—拍佛教人物的前前后后

2010-9-1 00:00| 查看: 1185|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喜欢摆弄照相机这玩艺儿已有30多年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是我对摄影爱好的发烧阶段,,见影展就投稿,逢比赛准参加,从花卉到人物,从风光到纪实什么都拍,节假日与影友东奔西跑, 十几年里把全国几乎跑了个遍。2005年初开始接触佛教人物并用镜头开始记录僧人的生活,先后拍摄并发行了《甘露古寺》和《禅门梵事》两本反映佛门僧众生活的两本画册。2010年初,在影友杨强及九华山僧人藏学法师以及部分文学 绘画和摄影界朋友的倡导和启发下,开始以拍摄佛教人物纪实为题材着手进行创作。

    茅蓬僧尼苦修行

    在开始拍摄佛教人物纪实创作初期,兴趣十足,连续五个多月利用全部的休假日奔波于安徽与江苏一带的各个寺庙中,几乎忘记疲劳,耗尽我每月的全部工资还远远不够,尽可能的利用我身边的所有社会关系想方设法去接触每一位有着传奇故事的僧尼。随着这个题材的不断深入,我渐渐地注意到在佛教僧众的群体中仍有相当一批隐居深山丛林,远离都市和旅游区的寺庙僧尼,他(她)们没有金瓦辉煌的大雄宝殿,没有名刹高僧拥有的豪华轿车和装修昂贵的客堂和疗房,更没有名寺大庙日进万斗的香火银两,他们一生也不会被戴上政协委员和佛协会会长等各类政治上的红帽。他们只求自已身着布衫吃素念佛,他(她)们真的是看破了,也放下了。他们中有些人长年甚至几十年一个人隐居深山丛林和山洞之中苦苦修行,他们过着自耕自食的生活,没有特别的事情,他们很少下山。他们的生活是清苦的,却是充实的。他们穿着单一的直裰,吃着自己种植的蔬菜,呼吸着这无染的空气,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佛法和佛教文化,他们的目的是要用自已的行为让世人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深厚,他们尽量延续着传统佛教文化和戒律,阻止着佛教远离商业化的冲击,愿信众及僧众潜心修行。我被他们的行为所打动,我被他们的行动所感动。

    今年8月初,我带着部分开始拍摄的佛教人物照片来到九华山甘露寺请甘露寺住持藏学法师指点,藏学法师看了我带去的作品说:中国的佛教寺庙千千万,你能拍完吗?在九华山脉的丛林中有着许许多的的茅蓬僧尼,他们有些人连基本生存条件都难以保证,那些尼庵茅蓬中,很多长期没有香火,僧尼们大多是一个人守一个仅几十平米的茅蓬小庙,自已种地种菜,一个人诵经念佛,我希望你以那些地方为创作基地。真是不谋而合,我当即决定抓住这个题材拍下去,于是, 藏学法师为我题写了《九华茅蓬》四个字做为创作这个题材的题目。2010年8月10日,我按照藏学法师为我拟写好的九华山茅蓬名录及各茅蓬尼庵住持的法号和电话号码走进了九华山脉,冒着38度以上的高温,沿着畸蛐的山道行走了近一个小时,来到了位于甘露寺东边半山腰中的一间仅70平米于建于清末年间的一座寺庙---西佛寺,这是一座看似普通山区民房模样的小庙,屋内光线很暗,门囗散落着部分石鼓和古庙遗址的痕迹,据说这座小庙的大殿于文革期间,现在仅存的这间破房是当年这座老庙的斋堂,由于多年失修,这座小庙墙壁多处出现裂痕,庙中唯一的一位僧尼释印宁师太今年71岁,湖北黄石人,1996年在九华山出家,2000年来到这座小寺庙,十多年前老师太圆寂后她便独居一人诵经念佛,在多年无香火的情况下,师太自己种菜,并将多余的菜挑下山去大庙换点油和香。曾两次因挑菜下山将腿摔断,她下一次山需要40分钟,而上一次山需要一个小时。采访完印宁师太后,在师太送我下山的途中我趁她不备时抓拍了师太下山的一幅照片,这是我拍摄采访《九华茅蓬》这个系列的第一幅图片。随后,每逢周六和周日及各种节假日都成为我拍摄采访《九华茅蓬》这个系列的唯一时间,为了争取每一刻时光,我往往是周五下午下了班便开车赶往九华山,争取将周六和周日的两天全天充分利用,由于九华山茅蓬小庙不仅特别分散而且山高路险,有时为了采访一个小小尼庵,往返需要一天时间。

2010年8月14日,影友沈江生陪我前往九华山拍摄佛教人物时,听说在九华山脉中有一个山洞叫老虎洞,(又名:伏虎寺)那里有位名叫释太净的老师太今年81岁了,1981年在九华山出家后来到老虎洞修行念佛,在洞中独自生活了近30年,晚年期间将自己多年来的积蓄和信众的捐助资金200多万全部拿出用于修建老虎洞通往外界的石板山路和老虎洞周边的环境建设。当听到这段故事后,我们俩当即决定,无论山高路多险今天也要见到这位老师太,从上午九点到中午十二点半,顶烈日冒高温历时3个半小时在这座山洞中见到了传说中的大净师太,师太见我们到来很是兴奋,她拿两只佛珠分别送给我们说是结缘,并说:你们走来的这条山路我已走了三十年了,这三十年来我己将这条路逐步修成了石板路,现在比以前好走多了,我巳八十多岁了,希望在有生的几年里在这座山洞口的平地上建起一座伏虎寺大雄宝殿,我就该走了…….。目前老虎洞囗的周边环境已被大净师太修建一新,洞口已建成观景台 石亭和带有雕龙石柱的长廊和小广场,即将修建伏虎寺大雄宝殿的石料和砂子也逐渐运了进来。在老虎洞我们吃了师太专门为我俩做的斋饭,并与师太长聊了两个钟头之久,当我们回到住地时己是傍晩七点多了,耳闻目睹了大净老师太30年来的生活情景我打心眼里敬佩这位老师太。

    九华闵园尼庵群

    在九华山的闵园有一遍部落被称为闵园尼庵群,它位于九华山风景区前山与后山之间的山脚下,这里共有24座尼庵小庙,是九华山尼众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整个部落为黄墙灰瓦典型徽派民居建筑风格,群內有小桥流水,环境宁静而优美。

    闵园尼庵群的黎明是伴随着木鱼与钟鼓声来临的,生活在这里的比丘尼--也就是受戒的佛教女信徒们每天早晨三点半就开始诵经了,这是比丘尼们每天必上的早课。在千年佛教圣地九华山的佛家史料中竟几乎找不到一点关于女性出家人在九华山的佛事记载。直到20世纪初,九华山的一位高僧将闵园部分土地赠给了比丘尼们建庵修行。现在正在进行修缮的胜鬘精舍,建成于1917年,就是第一个落户闵园的尼庵。从胜鬘精舍落户闵园开始,来此禅修的比丘尼是越聚越多,因此这里的庵堂也就越建越多了,最多时竟然达到四五十个之多,这种尼庵群落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象九华莲社、大悲莲社、接引庵、心愿茅蓬、莲宗精舍等诸多尼庵都或隐或现,与周围的自然浑然一体。每座尼庵一般为师徒两人,也有部分尼庵长期一人的。这些茅蓬小庙不同于九华山上那些宏大巍峨的寺院禅林,闵园的尼庵通常看起来与当地的民居没什么两样,朴实无华的庵堂一般都不大,中堂供奉,两侧厢房住宿,庵宅合一。比丘尼们无论是生活起居还是做佛事都在这里进行。

    第一次来到闵园,当我试图采访这些比丘尼时,常被拒绝。有一个庵堂叫“心愿庵”,这座庵堂的住持已经87岁了,是闵园最为年长的修行者,她独自一人在此修行了半个多世纪。为了不再被拒绝每当我再次走进这些座庵堂时,先说明是甘露寺的藏学法师介绍我来采访的,后来发现这样说都会受到热情的接待,可是当她看到我要举起手中的相机拍她们的时候,多半都会沉默地起身离开。从事新闻采访工作多年,深深感受到采访这些僧众比采访普通在家人士要艰难许多,特别是采访这些长期独居生存的比丘尼,要与她们先相处交流,当话语聊到十分投机的时候她们决大多数都会非常配合你的采访和拍照。在闵园尼庵群的莲宗精舍,我采访了一位名叫大义的比丘尼,今年48岁,1983年,刚刚走出校门的她突然离家出走,从江西九江市只身来到九华山上,在莲宗精舍断然出家,削发为尼,其父母多年来到处寻找女儿下落,最终在九华山寻找到已出家7年的女儿俏梅,此时站在两位老人面前的女儿俏梅己是削发为尼的大义比丘尼了。经过再三劝导,最终父毌还是顺从了女儿的意愿,从此,每逢地藏王生日时,年近80的老俩口都会从江西赶往闵园尼庵群的莲宗精舍看望女儿,正巧这次被我遇上,我提议大义师付能与父毋在自己的庵堂前合影留念,得到他们全家三口的同意。
九莲精舍原先是尼庵群中的一座小茅篷,55岁的比丘尼宽海1980年出家为尼,1995年独自来到九莲精舍这座小茅篷,在一片旧址上重修九莲精舍,经过10年的努力,耗资200万元将原有的仅100平米茅蓬建设成拥有1500平米的寺庙,1998年宽海师傅在江西一座寺庙内收养了一名女婴,并取名唯善,现已12岁,在山下的小学读书,宽海师傅说:她最大的愿望是愿众生早日离哭得乐。

九华后山的茅蓬小庙

    九华后山在青阳县蓉城镇以南的朱备镇境内,九华后山的山峰海拔大多在千米以上,1894年出生的僧人大兴和尚于1925年在九华山百岁宫剃度出家, 1958年居于双溪寺。大兴和尚精于禅定,平日常为附近群众治病疗伤,分文不取。1984年圆寂后,在当地民众的强烈要求下,保留其遗体装缸建塔。五年后拆塔开缸,见大兴和尚遗身未腐,堪称奇迹。该寺遂呈报九华山佛教协会,将之装金供奉,四方信众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使得九华后山逐步名扬在外。

    九华后山现存有各种茅蓬小庙30余座,按照藏学法师帮我制定的名录,我与已相识近30年的老影友洪金华于2010年8月27日一个阴雨天专程赶往这里,为《九华茅蓬》这个系列纪实摄影创作去收集素材。沿着九华后山的小道开车约半小时,我们来到了九华后山,据当地老百姓说:后山在20多年前没有通往外界的公路,从山角下到九子岩有着十多座茅蓬小庙外欢看去与山里村民的民居一样,屋内简朴但寺庙的建筑却十分古老,寺内僧尼自食其力,耕地放牛砍枈种地,虽说是清贫,但也清静。而如今是政府拼命卖地,百姓拼命盖房,僧尼拼命建庙,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山民们纯朴的心灵在变化,出家人的品行在改变,这一切的变化都是为了钱。

    我走进九华后屮的第一座院落是后山的双溪寺和双溪讲堂,这里是大兴和尚曾修行26年的茅蓬,这里存放着大兴和尚的真身和当年大兴和尚遗体装缸用的这座大缸,有一个叫释印乾的师付巳守着大兴和尚真身16年了,据当地信众说和当年大兴和尚一样常为附近群众治病疗伤,分文不取。而在双溪讲堂我遇见了在九华山中出家最早,僧龄最久的法师释灵祥老和尚,他今年88岁,8岁出家的他已当80年的和尚,在九华山是位享有名望的老法师,一生清贫,梵呗法器敲打唱诵是他的决活。灵祥老和尚虽已88岁高龄,但他却公然在佛教界反对寺庙以家族式的传承方式,坚决倡导十方丛林,他40岁住入双溪寺,目睹了九华后山这半个世纪的变迁与变迁。后山大悲茅蓬的性彻师付,今年47岁,是个比丘尼,她出高中毕业后与父亲一块创业,当自已的家业在当地已小有名望时,她决定削发为尼,曾3次出家的她被父母从寺院追回,直到1984年她说明服了父母后,父亲含着泪水将她送往九华后山的出家。性彻师是个很有个性和思想的比丘尼,他为了寻求一位与自已有缘的师付和为了寻找一座她喜欢寺浣去出家,曾四方云游三年,最后落户大悲茅蓬。

    信仰的存在与价值

    在甘露寺,有幸认识了一位居士,她来自山东的德州,自幼信仰佛教,2005年11月份皈依藏传佛教,2010 年8月10日又皈依汉传佛教九华山甘露寺藏学法师,取法号为常芝。2010年初常芝居士从山东德州乘车到广东,从广东南华寺六祖肉身殿开始徒步朝圣,坚持每七步一跪拜,行程1300多公里,历时6个月,于2010年8月11日拜至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肉身殿。8月29日,我在九华山至青阳的公路边遇见了一位眉目清秀年仅19岁的小帅僧,名叫释常和,今年5月徒步推着一个小车从河北南宫市普彤市出发先到五台山,又来到九华山,然后再去普陀山和峨嵋山后回到河北,计划一至两年,其目的是要用徒步的方式朝拜完四大佛山后再去佛学院深造。我从这些信仰者的精神和毅力上敬佩他们。但对他们这种对信仰所负出的行为并不赞同,这样的负出难道能普度众生吗?

    佛教徒是由僧尼和居士这两大群体组成的,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佛教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僧尼与信徒居士的素质与文化层次也不断提高,信仰的方式行为也朝着理性化在不断转变。其实宗教的信仰就是信徒精神生活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而在这个群体中历代佛教僧众存在着贫富差距与政治地位差距极大的现象,这与历代历朝社会相同。有人追求一种信仰是为了逃避另一种现实存在,有人剃度出家是为了人生新的起步,有人步入佛门的几年或几十年后心想事成了,也有人走进佛门后却苦修终生。我所走访并拍摄的这些僧尼信士同样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人生观,他们祈求众生离苦得乐,人间和谐,传播了几千年的宗教和人们的信仰始终是在苦苦追求永无尽头。人与人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环境与物质条件无论是在宗教群体中还是在社会人类中永远不可能平等,利用宗教信仰升官发财者有,一生苦修佛法一无所有者有。信佛者说是弘法护法,普度众生,一切皆空。但无论是谁,无论要求高低,追求新生活也好,化缘修大殿也罢,只要是人,还是有自己的追求和愿望的。

    佛教本身与其它宗教一样,是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本着研究佛教文化的心态去领悟佛教的精髄并挖掘到当代艺术与文化及历史考古中去,是有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做为佛教的信仰者必须了解佛教发展史。有兴趣地去了解佛教文化并体验其中是件可提升自我的一种行为,盲目的朝拜甚至违背佛教的本意以及利用佛教去追寻达到另一种需求是不可提倡的,也是违背了佛教的本意。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圣途之路—拍佛教人物的前前后后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54274-1.html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