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山散记 酒有三类,一类是淡而无味,第二类是浓而香郁,第三类是余味无穷,风景亦如此。 没有特色的风景、千篇一律的城市建筑,当属淡而无味。 雄伟高峻、气势磅礴的景观,如黄山、壶口瀑布、长江三峡、天柱山,它们能震人眼帘、撼人心屝,让人不得不佩服造物主的鬼斧神工,大自然的巧夺天工。这一类当属浓而香郁。 第三类,貌不惊人,声不慑魂,平平的,淡淡的,是风景中的平民百姓。平遥的古城墙、丽江深巷中挂着羊头飘着音乐的茶室,婺源理坑由青石板和石子铺成的,窄窄的坑坑洼洼的小巷,西塘静静的夜,那灯笼、小河、夜游的船组成的夜……这一类当属余味无穷。你见到它的时候,有一种淡淡的幸福感,不强烈,但很舒心,如一股清泉从肺腑汩汩流出。当你离开它的时候,有一种微微的愁绪和依依的不舍。离开的时间越长,味道就越浓,感觉就越佳。不经意间,就会想起它,有时还会在梦乡出现。特别是喝了两口酒,那情那景就会显得更真切,更迷人。 琅琊山,就属于这种余味无穷的景点。虽然山并不高,最高峰南山峰仅310米,景并不奇,但却有吸引人前往的磁性,有让人挥之不去,剪不断,摔不掉的情结。刘禹锡说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自有他的道理。 如果把瑯琊山比作一个人,那浓浓的绿色就是这个人的衣衫,古朴而貌不惊人的醉翁亭就是他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观醉翁亭可以窥探到瑯琊山的灵魂。 我们9位从西子湖边慕名而来的老人,一清早,就从滁州车站附近的旅馆打的来到琅琊山山脚下。4月15日,正是仲春,山野里,泛滥着浓浓的春意,兴致勃勃的我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向琅琊山山巅前进。 沿着山道,拾级而上,两边是绿树、野草。开始,树不高,草不密,林不深,越往上走,树木越高大,越茂盛,古树亦越多。我们像在绿色的海洋中游泳,开始走在浅滩,还看得到人影,渐渐地,渐渐地游进了深海,就淹没在郁郁葱葱的绿海中了。 咀嚼着唐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名句:“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游着,游着,觉得趣味无穷。忽见葱绿玉秀的古树之中,现出一片楼台殿宇,隐隐的,有点虚无缥缈,像海市唇楼似的。走不多久,一座月洞形的山门矗立在眼前,上书“琅琊胜境”四个娟秀的大字。进山门,走了三百多步,就到了琅琊寺。琅琊寺原名宝应寺,系唐代古庙,有大雄宝殿、藏经楼、无梁殿等。 无梁殿,原名玉皇殿,始建于东晋元年(公元317年),重修于明代至今,琅琊寺的其他建筑都是唐代大历年间创建的(公元766—779),所以无梁殿是琅琊山的开山祖殿。此殿因“梁石皆以砖石为之”,故称无梁殿。无梁殿是琅琊山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建筑。 我一直认为玉皇大帝是属道教的,道教称其为: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想不到,他在佛教里也有很高的地位,在佛国里,玉皇大帝,号清净自然觉王如来,佛教称其曰:释帝桓因。这也可见,中国的佛教和道教,是互不排斥,包容并蓄,和平共处的。 无梁殿前有一只大香炉,一位老和尚念着经,点燃了三柱一人长的高香,插进大香炉,那烟和着远处传来的钟声,袅袅上升,悠悠忽忽,飘飘扬扬,穿过绿荫,徐徐升入天际。在这深山古寺,看到这一情景,心中不由生出一种神圣的虔诚之感,双手合十,对着飘香,对着玉皇大帝拜了三拜。 琅琊寺周围古树很多,一棵扎根在岩石里的高大菩提树,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它根部很大,盘根错节,裸露着,挺立在山道边,不知六一居士 许多游人都喜欢在它前面拍照留影,是被它的坚韧执着,顽强不屈的精神所感动,还是由于它见证了历史几百年,站在他面前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或者是因为菩提树是佛教的“圣树”呢?当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七天七夜,在天将拂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获得了大彻大悟,终成佛祖。也许几种原因兼有罢。 站在大雄宝殿大门向四周望去,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层一层,重重叠叠,犹如绿色的海洋,浅绿、淡绿、深绿,墨绿……就像海洋被太阳照射后,发出的五光十色,不过,这“五光十色”的基调是绿色的。 绿的可爱,绿的有韵,绿的有情,这茂密的树林是有灵魂的,这茂密的树林是有感情的。而游人看这树林也是带着感情的。如果没有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人们不会这样喜欢这林子,这林木也不会这样吸引人。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当年六一居士欣赏山水园林的心情感染了我们,也吸引着我们,别处的树林可以忘却,而琅琊山的树林,那令人陶醉的绿色是永远忘不了的。 下山时,我们去拜访大名鼎鼎的醉翁亭。 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醉翁亭,站立在我们面前。 初见醉翁亭,让我失望,再看醉翁亭,让我舒畅,离别醉翁亭,还有点留恋。 醉翁亭的名气太大了,又被评为中国四大名亭之首,在我的想象中,它一定是高大雄伟,或者是金碧辉煌,非常精致的。可眼前的醉翁亭竟如此的简朴,两边是木栏杆,中间有几根柱子,屋顶约五米高,面积有30几平方,一座极普通的江南亭子。这与我想象中的醉翁亭,差距实在太大了,所以,初见醉翁亭,有点失望。 再看醉翁亭,感觉就两样了,它紧靠峻峭的山壁,飞檐凌空挑出,小巧古朴,很有特色。横匾有两块,一块是苏轼所书“醉翁亭”,另一块“醉翁亭”,是现代书法家沙孟汉所书。楹联有两对: 翁去八百年 醉乡犹在 饮既不多缘何能醉 年犹未迈奚自称翁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27岁考取进士,从此,在中央和地方做官,后做到参知政事,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他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权贵,因此遭到贬谪,到滁州任太守。时年欧阳修40岁,故联对中说他“年犹未迈奚自称翁”。 翁去八百年 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 亭影不孤 是一则极精彩的楹联,全联18个字,不但嵌入了“醉翁亭”三个字,而且把写联的时间、亭的位置、历史和现状,以及欧公生前的活动,生后对社会的影响,都概括无遗。“醉乡犹在”“ 亭影不孤”既写了景,又饱含着对先贤不可磨灭的影响的追怀和感念。真是字字珠玑、句句锦绣。 站在亭中,当年欧阳修“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的萧洒形象;与朋友们饮酒叙怀的欢乐时刻;饮少辄醉后,高声吟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感人场面,仿佛就在眼前,令人感慨,令人激动,令人怀念。真想走过去,与欧公干上一杯。 醉翁亭西侧有宝宋斋,建于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是明人为保护苏轼手书《醉翁亭记》而建。斋内有两块石碑,正反两面镌刻着苏东坡所书《醉翁亭记》全文。 《醉翁亭记》初刻于庆历八年(1049年),因其字小刻浅难以久传,又于元祐元年(1091年)由欧阳修门生,大诗人苏东坡改书大字重刻。文章与书法相得益彰,后人称为“欧文苏字,珠联璧合”,这是宋代留下来的稀世珍宝,与琅琊寺中吴道子所画的《观自在菩萨》石雕像,同为难得的古代文化瑰宝。 “负者歌于途,行着休于路,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不绝者,滁人乐也。“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读着苏东坡书写的《醉翁亭记》,九百年前,琅琊山上游人前呼后应,往来不绝的情景,欧阳修在醉翁亭设宴的情景,如放电影似的,一幕一幕频频出现。 风和日丽,正是中小学生春游的好日子,琅琊山上来了许多学生。风景区多了许多少年,就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格外热闹,九百多年前的醉翁,如果看到这番情景,一定会欣喜若狂,说不定,又会写出一篇新的醉翁亭记来呢。 苏东坡是欧阳修的得意门生,又是挚友。记得在四川乐山纪念苏东坡的祠堂里,也看到过 欧阳修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培养和发现了许多精英,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北宋就占了六家,除欧阳修本人外,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五人都出自欧门。 在欧阳修的祠堂里,我看到几块石碑,上面镌刻着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的祭文,表达了他们对恩师的沉痛哀悼和高度评价。 现摘录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的文句,也许对我们阅读和欣赏《醉翁亭记》,有所帮助,对欧阳修的人格魅力有更深的了解。 “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以学术之清微,故形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与日星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阂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 “呜乎,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 醉翁亭院的北面,有古梅亭,因亭前有一株古梅而得名,又名赏梅亭。相传此梅系欧阳修手植,世称“欧梅”。原梅早已枯死,此株为明人所植。庭院前有“寒流疏影”、“翠积清香”两块碑刻,赞美古梅的姿态和清香。 滁州的醉翁亭,北京的陶然亭,长沙的爱晚亭,杭州的湖心亭,是我国的四大名亭,北京是首都,长沙、杭州都是省会,只有滁州是座小城市,但醉翁亭却位居四大名亭之首。 清风明月本无价,远水近山皆有情。《醉翁亭记》把山水之情,山水之乐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新的高度,把人和自然的融洽和谐,亲密无间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想,这就是醉翁亭位居四大名亭之首的主要原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