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量 儿子所在的中学有一个传统节目——每年带学生去安徽省金寨县天堂寨乡(现在叫天堂寨镇)进行社会实践。今年6月,又轮到儿子所在的年级去了! 但不凑巧,儿子学校出发的那天,大伯的女儿(儿子唯一的堂姐)晚上举行婚礼,地点在南京西路的锦沧文华。 上海从七十年代初就实行计划生育了,兄弟姐妹都只有一个孩子,如果儿子不参加堂姐的婚礼,恐怕也是一生的遗憾。而且由于住院,儿子当年也未能参加大姑妈的儿子(大表兄)的婚礼。 天堂寨也不能不去啊!现在城市里的孩子,不知农村疾苦,应该让他在农村多呆几天! 儿子本身也很矛盾,一面是亲情,一面是应该参加的社会实践! 甘蔗没有两头甜,亲情和学校社会实践要两不误,就只有两头放弃一点。 2.赶路 周六晚上18:08开始的婚礼,预定到21:00结束。我和儿子在20:30悄悄地离开人声鼎沸的大厅,赶紧打的到上海火车站。到了火车站,已经是检票时间了,从上海发往安庆的新型空调快车已经迎客。 9:13一到,准时发车。车次是5018/5019,卧铺的票价是151元。 婚礼忙了一天,火车轰隆轰隆,倒是不错的催眠曲。 第二天早晨6:19分,列车到达合肥。按照车站工作人员的指点,右拐步行约两百米就来到了“旅游车站”。看到了合肥—天堂寨专车的牌子,心里一阵激动,当天下午赶到天堂寨有希望了。而且司机告诉我,帮你们的位子留好了(事先做好的功课呵)。 专车的票价是45元,7:20发车,一天只有一班。 按计划,下午1:00到前畈(天堂寨镇),1:30可以到天堂寨管理区大门。 3.前畈 下午,儿子归队住叶畈。叶畈与湖北省相邻,儿子与他的同学在老乡带领下还到了鄂皖边界的老城墙下的老城门遛了一圈,这且按下不表。 我住前畈。 1998年,曾经去过一次天堂寨,住在前畈,也到天堂寨林区(那时还不叫森林公园)玩过。 当时的泥泞路,现在已经成为宽阔的大道;当年短短的前畈(乡政府所在地),现在已经成为绵延百米的镇中心。还开了好多家宾馆,还有旅游接待中心,还有一片很大的观赏展览区,也开起了洗头屋。 当地老百姓对儿子所在中学的学生依旧有感情。我住的农民“宾馆”的主人,讲起多年前的某同学把新买的沙发床睡坏的事,还是那么记忆犹新。 怪不得我当天晚上睡的席梦思老是吱吱嘎嘎的,是不是就是200多斤重的某同学睡坏的那张床啊? 农民“宾馆”旁边,是一家小超市。主人家姓朱,老朱拿出几张照片给我看,津津有味的告诉我当年他的大儿子如何如何,小儿子如何如何,某某老师的干女儿如何如何。 老朱告诉我,他还有几亩水田、几亩旱田、几十亩山场。 很奇怪啊,他们住在镇上,怎么还有土地? 原来,他们的身份以前一直是农民,农民当然有土地。而且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时,政策规定是三十年不变的。因此,他们一家四口,就既有承包的土地、又居住在镇上搞小本经营,他们是又商又农的新居民。而且他们家的主要精力是放在“商”上面的,山里的土地主要是让人家种的,自己只是管理下。 4.“商农” 天堂寨镇上的不少居民是“商农”,说起来是农民,其实主要是经商,或者说多种经营,而且他们就是先走上小康之路的农民。 开玩笑,如果全国农民都象这几家一样,就好了! 有一户人家,学生住在二楼(可以作为旅馆),底楼作为商铺。底楼一半开了一个小超市,另一半开个布店和裁缝店,女主人既是老板、又是营业员、又是裁缝。她指着堆得半摞的布料说,来不及做啊,那些还没有裁呢!女主人告诉我,她老公在外面打工。他家是通过招标买到这块靠公路边的土地的,买来的目的就是开店,自己有一门手艺,旅游旺季的时候楼上房子住游客。我看她是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学生的到来,把自己的小姨子也找来帮忙做饭。 还有一户人家,男主人在上海打过工,倒是在家,但是在家开修车铺,因为现在农村里卡车、摩托车太多了。女主人也忙得很,又要种木耳、又要养桑蚕,还要养鸡养猪。这家人告诉我,一年到头就忙着考虑倒茬,什么季节该做什么事情,脱不得啊!他们家的房子也是通过招标买到土地以后才盖的。由于自己的土地在乡下,他们就将房子后面人家的土地租过来搞多种经营,养了鸡和猪,还种了桑树和木耳。我问,养蚕、种木耳赚钱吗?男女主人都说,养蚕、种木耳赚钱的!天堂寨是山区,种植木耳的木头相对便宜一些,菌种接上后,大约可以收两年的木耳(好多茬,春耳、夏耳、冬耳等等),种植过木耳的木头不能再接种了,就是干柴。 天堂寨人工培植的木耳,我觉得质量还是比较好的,因为木耳种植在露天,是接近自然状态的。 小小的一个庭院,体现出经济头脑啊! 他家的墙上贴着小孩子的奖状。他们说,我们要用新的方式来培养孩子,最大的愿望是小孩将来能到上海去读书。 5.山里 第二天下午,跟着老朱走了两个小时山路,到他的老家去看他承包的田地。 他的老家在600多米高的杨山。 四亩水田位于屋前的山坳里,平平整整,一前一后,当中隔着一道几米高的拦水坝,应该是很好的旱涝保收田,种着水稻。主人家指着对面(南面)的山林说,这也是他们家的,有几十亩。 他说,现在种田要靠自己了,农民也要考虑成本和销路的。 老朱的爸爸七十岁了,腰间绑根绳子、背后插把斧子、扛着四根树杈回来了,本来就穿着得很整齐干净的蓝布褂子,但是老人家还是回到里屋换了一件新的黑布褂子来与我们交谈。 天堂寨的许多人家是几百年前从湖北搬来的,怪不得天堂寨人说话和安徽话不一样,更像湖北话。 老朱的弟弟看上去很憨厚,也是后腰里别着一把刀(镰刀)、挑着一大捆麦子回来的。但是绝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破衣烂袄的样子,也是和老朱爸爸一样的干干净净,尽管也是满头大汗。 老朱的爸爸是一个有文化的人(看得出来,他也说自己读过私塾),他说,历朝历代,现在的社会是最好的! 老朱说,公路正在修,电话杆已经接进来了,以后从镇上到老家开摩托车只要十几分钟。有了公路和电话,有什么事就方便了。 6.回沪 农村的事情是搞不懂的,此行也算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增长一点见识吧。 离天堂寨镇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更大的镇叫燕子河,每天早晨7:20有到上海的班车,车费110元,经过青浦、莘庄、上南路到浦东白莲泾,停停开开大约花11个小时。坐汽车虽然累一些,倒也省去了换车的麻烦。当然,浦东每天早晨也有开往天堂寨的班车。 中午车过了合肥,是吃饭的时候了。司机把乘客拉到一个饭店(周围别无分店)吃饭,10块钱一客,非常非常简单的菜。大概是因为贵,好些旅客就没有吃中午饭。 一路上,司机不时接听手机,回答车子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的问题,让人觉得这些司机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