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关注骑行圈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山谷、太平与迎江

2009-7-18 00:00| 查看: 539|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佛诞访山谷

走出东大门的时候,天未晴,雨已住。下山回城的路上,顺道去一下山脚的三祖寺。

天柱山脚下,山谷中突起一峰,三祖寺就建在这山谷中的山峰上。寺庙依山势建成,前低后高,气势不凡,一眼看去竟让我想起布达拉宫。

门口检票处挂了个牌子——今日免票。原来这天正好是佛诞(农历四月初八,佛祖释迦摩尼生日),真巧。

慈眉善目的看门人笑容可掬的点头让我们进去,那样的笑容让我相信这是一座真正的寺庙。

三祖寺起始于南北朝齐梁间何氏三高故宅,后舍为寺。相传“三祖僧璨禅师得二祖慧可传法后,承达摩衣钵云游至此,隐居天柱十五年,后来扩建寺院,选场建坛,讲经传法……”我相信这个地方是适合于隐居、悟道的。

三祖寺又名山谷寺,山坡上立着明嘉靖元年的山谷石碑。我更喜欢山谷寺这个名字。它不正是在云雾缥缈的幽谷之中么?

寺院的角落里有许多各个时代的碑刻。随意挑一块仔细看去,那是乾隆年间的“永奉香灯”,质朴而秀丽的字迹。还有一个玻璃罩里,好像是一块特别珍贵的石刻,有着精美的祥云激浪和古老的文字。

雨后清新的空气里飘散着花的芬芳,循香而去,原来是可爱的小白花——海桐。

寺庙高处,一座古塔,名曰觉寂塔,据说始建于唐玄宗天宝年间,现塔为宋代重建,但塔貌仍保持唐时风貌。塔顶的铁链上挂了许多个风铃。微风吹来,叮当作响。


(山谷寺,觉寂塔)

寺庙旁边有 “山谷流泉摩崖石刻”,被蓝色的施工围墙围了起来。其实很想进去看看,因为听说自唐宋以来,许多人在这里的石壁上勒石题辞,留下了不少名句佳作、不朽诗篇。

例如王安石曾在此写道:

水无心而婉转,山有色而环围,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

还有明代张应治题刻的诗句:

水流碧兮如玉,山交翠兮若围,临石崖以兀坐,卧云榻而迟归。

还有某无名氏的句子:

却笑十年萦祖绶,何如一夕卧烟霞。

喜欢那些诗句里的心情。迟归,忘归,匆忙赶路只为归,其实不如在此醉卧烟霞。


独寻太平塔

从潜山县城乘车去往天柱山的路,穿过一片城郊的旷野。在车上远远望见一座古塔,手机上网查询得知那是太平古塔,正在潜山博物馆的院内。离开天柱山的时候,我打算走近去看一看那座古塔。

经历了漫长崎岖险峻的山路,又马不停蹄的参观了三祖寺,再挤公共汽车回到潜山县城,午饭也没来得及吃,同伴累得不行了。

同伴在车站休息的时候,我还惦念着那座古塔。我决定独自一人步行去寻找它。

沿着县城的街道没走多远,就好象来到了乡间。路边大朵紫色的野花绽放。隔着葱绿的草木,看到太平古塔了。


(潜山,太平塔)

走进一个院落才能来到塔下,应该是太平寺的旧址。

这是安徽境内现存的古塔中年代最久远的,据说(太平寺)“始建于晋咸和年间(326-334年),寺前有太平塔,塔前有真武殿,殿后有玉皇阁、石华表。”而今仅存古塔,和塔下残存的石雕。

看那些残破的石雕,好像是守卫墓葬的石象生。可惜佩剑的武士没能防卫自己,头颅不知去向了。有一个石象生只剩下膝盖以下微微飘动的衣衫。石兽也被砍去了头,原本可能是一只温顺的羊。

石兽被砍掉的头,好像还在做着最后的挣扎!

塔下散落的石雕中,还有很多看似是房屋的遗迹。花坛里草丛中倒着的一块石头上,刻着一头大象背着“连升三级(戟)”。花坛边一根长数米的石柱,上有细致繁复的雕刻。墙角堆着的长石条,上面的字好像是“棂星门”……

古塔旁边有张恨水陈列馆,指示牌都倒掉了。无人看管的陈列馆里摆放着张恨水的遗物,花瓶、鱼缸、笔砚、印章等等,也有他的手稿、书信,还有他的书。虽然从没看过他的小说,但喜欢那些名字,金粉世家,啼笑因缘,词语里好像沾满了某种浓浓的气息。

这个院落里还有京剧创始人程长庚的陈列室,图片为主,也有些道具。潜山文管所和博物馆也在这里。博物馆展厅很小,展出的文物不多胆小有看头,譬如新石器时代的石刀,周朝的铜爵,战国时期的剑,清代的提梁卣,清代的青花瓷。据说一些国宝级的文物交给了故宫博物院或者其他的博物馆。

一个展厅专门展示铜镜,惊讶的发现战国时期的铜镜已经那么精致了,几何图案加工的那么完美,但不知道铜镜的正面是否依然光可鉴人。

迎江失落园

离开潜山到安庆市。对安庆这个地方并不了解,只知道这里曾经是安徽的省府,是安徽重镇——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

我们打算去看看那的,只有迎江寺与振风塔。


(安庆,振风塔)

振风塔伫立江边。有介绍说它始建于北宋、重修于明。

天晴了,景色真好,登塔遥望大江东去。在塔顶四处张望时,发现塔下寺庙的某个院落里堆放着一些貌似奇特的石块。

从塔上下来,根据塔上看到的方位寻找过去,原来那是个堆放了许多古旧石刻的地方。

把那些雕刻的石头一块块看过去。脚踏祥云的财神爷,甩着铜钱、脚踩恶魔的跳舞的小孩,八卦,宝瓶,一副又一副生龙活虎的形象,却被烙印在死寂的废墟上。

还有一块石碑,是“素清贫民女子小学校24周年纪念”。

还有一块刻着洋文的墓碑。碑文写着:他/她于1918年离开这个世界……


(洋文墓碑)

一件一件的看过去,看那些鲜活的造型,隽永的字迹,想象着图案与文字里蕴藏的故事,我像发现宝藏一样的欣喜,但又不光是欣喜。

特别是看到这一排没有头颅的石人像,心情很复杂。看到衣衫飘逸的潇洒、刀枪不惧的英武,却又好像看到一场惨绝人寰的屠杀。


(无头石人像)

破碎的功德碑倒在地上,宣统元年的。“永垂不朽”四个大字好象是巨大的讽刺。满地破碎的遗迹,分明在显示着消亡。谁知道它们原本的归宿在哪里。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山谷、太平与迎江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53522-1.html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