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到昆山包粽子

2015-1-27 16:51| 查看: 524|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2009年5月端午节前

这是第4年义购慈济的爱心粽,每年一次,每次都会预先明确义购款项用途,今年将用到汶川地震灾区学校重建。今年,是我第一次参加包粽活动,地点在苏州昆山,活动共7天,我报名参加其中周末的2天。慈济是总部设在台湾花莲的世界性佛教基金会(http://tw.tzuchi.org/index.php),也是获得中国大陆政府核准成立的第一家境外基金会,大陆总部在苏州。

星期五晚上,从昆山包粽回来的我家师兄,很资深地问我,你真要去参加?我说,当然,我已经报名了,说到做到!师兄狐疑地盯着我看了一会儿说,去的话,可是分配你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允许自己挑拣。我淡淡地,哦。他似威胁道,明天好像轮到上海组扫厕所,轮到你咋办?

我停顿,然后说,那就干喽。

他不相信的口吻说,有些师姐喜欢指点,说话口气很权威,在你看来,她们可能显得很罗嗦而且说的也不见得一定就有道理,你能接受?

这一点,需要有思想准备,我不太擅长和很多女人一起做事,一向如此。

星期六一大早,我们从上海出发到达昆山。我家师兄直接到发货组干活;5月初随慈济前往四川赈灾一周年医疗巡访,加之此次包爱心粽活动,他已经成为受欢迎的师兄了。慈济人不论年龄大小,一律称女性为师姐,男性为师兄,即使称呼自家人,也是说你家师兄,我家师姐的。慈济内部,师姐明显比师兄多,尤其在干活的时候,师兄较为紧缺。

我去领了围裙、头巾、口罩、医用手套后,去捏饭团组。煮熟的饭团,经过秤粽组,保留着热腾腾的温度,放在不锈钢大方盘中,端到捏饭团组,我们将素鸡、香菇、萝卜干等配料包入饭团,捏成椭圆形,再放回盘中,有人专门负责,把捏好的带馅饭团送到下一道工序----包粽组。慈济的粽子是用粽叶包煮熟的饭团,而不是直接用粽叶包生米。秤粽组:每人面前一个小秤,保证每个粽子达到标准分量。

捏饭团组几乎清一色师姐,当然包括我这位师姐在内喽,师兄罕见。我们拼命地埋头捏饭团,一刻、一秒不停,饭团在手里夹了馅,变成椭圆状,走了,又来了新的待加工饭团。

手酸胳膊酸,手掌被烫得红红的还有点痒,汗水在悄悄地往下流,脸上、后背。。。但根本顾不是这些,只听着,有人说,包粽组缺货,需要捏好的“饭团”,快快快!我们捏饭团的这边有人叫:缺待加工的“饭团”,快快快!整个现场叫“饭团”声不断,“感恩”声也不断。“感恩”是慈济语言,使用场合相当于我们平日里说“谢谢”,以及宗教词语“无量寿福”“阿弥陀佛”等等---此系慈济圈外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多包涵!感恩!。

我们组里有一位台湾师姐穿着高跟皮拖鞋,三步并二步地来回跑,到前一道工序秤饭团组,抢秤好的饭团。大家拼命赶进度,每天都有指标要完成,7天需要包出大约23万颗粽子!

2天里,一起捏饭团的人总有变化,有一声不响默默干活的师兄,有快人快语的台湾少妇,有平常在家带孩子的新加坡主妇,央丈夫周末帮带一天孩子,她好来慈济包粽子,还有在台资企业上班的安徽姑娘。

安徽姑娘不时地哼着慈济的歌曲,这个二十岁出头的女孩儿说,不喜欢流行歌曲,喜欢慈济的歌,她的电脑还有MP3里面存的都是慈济的歌曲。我是个很少花时间关注音乐的人,但每每听到慈济的《爱和关怀》,都有要掉眼泪的感觉,一首让我眼热心也热的歌,一首为四川赈灾传唱的歌曲,印象最深的歌词有:“诚心祈求天下无灾,人皆平安远离苦难,愿持善念肤大地,世界充满着爱和关怀”。

快人快语的台湾少妇师姐,一边捏饭团一边评论着,这么多人自愿来当志工包粽子,自己掏钱出路费,花钱花时间花力气,干起活来比平常上班还卖力......证严上人实在太伟大了,这么多人心甘情愿跟着她做事,在世界的不同地方,为着一个目标......慈济面霜很管用,还免费,每次来慈济干活,心情特别的好......

慈济面霜,就是面带微笑。接触慈济的人都会注意到,慈济人很会笑,而且笑得自然持久,即使一个人在走路,都会面带着微笑。上人如此要求,追随她的慈济人也愿意如此做。我和我家师兄曾经背后议论,慈济的微笑是不是装出来的?会不会就像商业活动中的职业微笑?微笑时间长了,面部肌肉会不会变僵硬?......最后的结论是,其实每个人都想笑,笑是对自己的犒劳,笑是给他人的礼物,笑可以让人放松可以和人交朋友,傻瓜才不愿意笑呢!慈济这个磁场,这个人生的道场,给大家提供了修行、享受微笑的特定场所和机会。

在紧锣密鼓捏饭团的过程中,的确被师姐唠叨过,一位师姐说,你们饭团怎么摆得这么乱!我们赶紧摆摆整齐;又一位师姐说,你们的饭团摆得太整齐了,容易粘在一起!我们又赶紧注意摆得既不要太整齐又不要太乱;又来一位师姐说,转90度方向摆粽子,可以摆多一些饭团,盘子不够用了!......我对此居然言听计从、一付怡然的样子!也许周五在家里提前打过预防针,我的心态比预想的要好?或者说,我本来心态也不差?!

师姐的指点很多是有道理的,比如,干活中间要用洗手间,必须把围裙、头巾、口罩摘下,放在外面,不可直接穿戴进洗手间。师姐们不停地微笑地提示着,每个被提示的人都心悦诚服地微笑接受并立即改正。也许,我们这个社会,恰恰需要师姐们的精神,微笑着不厌其烦地啰嗦,前提是提示的人和被提示的人都坚信,彼此是善意的。对善意的这份深信不疑,恰恰也是目前我们这个社会稀缺的!

尽管每天要完成的指标任务很重,时间很紧,每天午餐时间都要安排1.5个小时左右。慈济专业分工很细,志工们的午餐由香积组负责,慈济活动用餐一律素食,每天要负责约400号人美味的素食午餐,香积组的师姐们实在是超级能干,也是超级辛苦!

用餐在舞台下面,一排排椅子紧挨着排好,人们在灰天白云师姐的引导下有秩序地入座(没有桌子哦),每排椅子二侧最末座位由蓝天白云师姐/师兄坐,也就是她/他们负责把盛好饭菜的饭盒、筷子、餐巾纸,交同排的人一个个地依次传下去分发,也是他们最后把一个个用好传回来的饭盒整理收起来。灰天白云系指灰色上衣白色长裤,慈济志工制服,须经统一培训获得志工资格;蓝天白云系指蓝色上衣白色长裤,即慈济委员(师姐)/慈诚(师兄)制服,须经证严上人授证。

等待用餐和用餐的过程,文宣组的师姐、师兄们就忙起来了。开始的经典节目:用餐礼仪,师姐们做着动作示范和讲解,怎样端饭碗,怎样拿筷子,怎样吃饭吃菜,怎样拿用过的餐巾纸擦拭饭盒,既表达对负责洗碗志工的尊重(去除明显的油渍污渍),又环保(少用洗洁精)。

在慈济是不可以剩饭菜的,当然,你非要剩下来的话,估计没人拿你有办法,但是在那样的环境下,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属于世界上好人之一,都会要求自己“做个好人”,估计确实没有人剩饭菜吧?!

当然,用餐过程中,文宣组的节目不断,慈济有电视台(大爱台),每天全球同步播放电视节目,每天都有证严上人开示,静思语讲解等等,这是文宣组安排的必备节目。其他还有一些舞台小品,说实话,让人联想到我们过去的群众业余宣传队表演。记得有一天看到慈诚师兄们边唱着《慈诚之歌》边舞动,在座的许多人笑出了声,笑没有任何恶意,这只是一种文化差异现象,我承认我也笑了,没敢笑出声,但和笑出声的人性质相同,我联想到多年前的忠字舞,姿势表情,如出一辙。

这些仪式,包括慈济常组织的谈或写心得体会,是我一直似乎无法接受的,干就干了,何必要说?说出来未必是真,未必是真干嘛花时间去说去听?我,也许我周围的朋友,几乎没人会愿意谈或写什么心得体会,于我们而言,那是黑色幽默!黑色滑稽!那相当于一次次地无情地翻出那段蒙昧的历史,我们成长过程中亲身经历、不再愿回忆的蒙昧历史!

其实很简单,如果虔诚信仰佛教,如果无限敬重自己的宗教导师,自然会有五体投地的表达。再则,慈济强调,慈善的根本在于修行,修行居前。交流心得体会的过程,就是提炼修行的过程。可以理解!

但是,大陆确实有那样一段历史,我们内心深处确实存在着挥之不去的阴影。慈济,如果要扎根大陆,与大陆文化融合,也许还需要在文化表达方面有所调整?似乎不大可能!慈济是个纪律要求很严或可以认为是刻板的组织。听我家师兄说,5月初去四川一行,不允许有任何的个人自由活动,更严格的是,睡觉时睡衣也要统一,甚至还引导统一的睡姿。慈济有所调整?似乎不大可能!

我理解慈济能够从台湾的花莲走向美洲、非洲、中东、亚洲等等,为我们这个地球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政治体制的族群所接纳,自有慈济特殊的魅力、穿透力和影响力,其中也应该包括前面提到慈济的修行文化和慈济看似严格刻板的纪律,这一切兴许可以视为是慈济事业成功的基石。

2天的包粽活动让我更加认同,大陆有慈济,很美!感恩慈济!希望也相信来自宝岛台湾的慈善、宗教、礼仪文明,由慈济带到大陆,能够扎根、发芽、传播!借用几年前流行的一句广告语句型,“朋友,我们干嘛不慈济!”

2009年9月于上海

附注: 那个星期六我们在昆山住了一晚,住在前进路上的昆山景港花园酒店,感觉超值。加之,在昆山晚餐,有一种恍惚在台湾的感觉,很多餐馆是台湾人开的,用餐的人很多操着台湾口音。这给我们的昆山之行也加了分。

另:

慈济大陆总部苏州静思书院 地址:苏州十全街滚绣坊41号

慈济上海会所 地址:大渡河路168弄22号北岸长风H栋 (光复西路交叉口)

慈济每年端午节前有包爱心粽活动,每年中秋节前有包爱心酥活动,似乎地址一直在昆山

慈济平常有一些探望敬老院活动,也是很美的活动,可以到慈济会所打听报名。慈济在会所有环保物品、健康食品以及宗教养生书籍供选购。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到昆山包粽子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50263-1.html
本文关键词:到昆山包粽子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