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会开始自己的间隔年?我一次次问自己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一切都是天时地利人和。 4月底,在申请调职2次失败之后,我决定辞职,彻底离开上海。从大学毕业到上海生活工作至今将近8年,我始终觉得自己就像孤魂野鬼一样,没有根,或者说像一根羽毛漂浮在空中,永远着不到底,尤其是年纪越大,面对的生存压力越大,去年10月从欧洲回来后,我就一直有离开的想法。撇开以前的原始资本的掠夺和积累过程不谈,欧洲人相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很安逸的,我突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在上海这个人情淡漠的城市生活,没有家庭,没有男朋友,工资不高,干着一份要死不活的工作,我似乎有些厌倦了这一切,这可能是所有生活在大城市的白领有的共同感觉。 没想到提出辞职不久,我急性阑尾炎发作,在忍耐了1个晚上疼痛,第二天早晨赶到医院,经历了妇科,内科,外科检查后才确诊是急性阑尾。当医生告诉我需要动手术,让我联系家人时,我迟疑了一下说家人不在上海,他说那就朋友同事,我不得已叫了一个同事来医院,同事询问医生能否推迟开刀,因为家人不在上海,医生非常严肃说感染指数太高,如果出事医院不负任何责任,照顾的话可以请护工。就这样,甚至来不及准备任何东西,我就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换了手术服被推进了手术室。 常识告诉我切除阑尾是个极微小的手术,但当我全身麻醉头脑却异常清醒被动地躺在床上时,我的脑子仍不可避免地闪过了死亡的念头,甚至想我不会就因此死去吧。当然,手术自然是非常顺利的,从被推进病房开始,我一个晚上不能动,除了输液还是输液,连上厕所都不能动的感觉我再也不想去体会。 在医院躺了3天,因为病床紧张,医生让我出院,出院那天正好星期一,护工送我到门口,我在大风中独自一人等出租车,回到家就开始头痛呕吐,在动手术时我并不觉得难过,但这时眼泪却不自觉地留下来,到底,我还是不够坚强。 在家修养4天后,我开始上班交接工作,期间度过了我的30岁生日,先前我真的以为自己要在医院度过自己的生日。这时,我想出去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应该说更加坚定。对我来说,我不在乎生命的长度,只在乎生命的宽度,我只希望即使明天是世界末日,我也不会有任何遗憾。记得我在磨房上看过的一个帖子,作者Mobilefe(她也是中国背包客的先锋)在巴基斯坦住宿时的旅馆老板-一个老爷爷在大家分别时,说了一句话:“young people have everything, d people have nothing。”作者写到“不管我怎么努力,我正渐渐走向nothing,但我还是要努力在成为nothing之前,抓住一点everything。”我想,我也是同样的心态吧。现在来看,我很感谢我的老板,曾经我对于她不让我调回广州有怨言,但现在庆幸我没有去广州,否则我可能没有勇气辞职,也很感谢上海这座我待了8年的城市,给我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的朋友,让我有走出去的勇气。在这里,我将写下路上的故事,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迟到间隔年》那般的深刻,我想说的只是那些普通人,那些平凡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