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县龙潭坑
出县城西南二里至三合潭,逾岭即到山青水秀的龙潭坑。龙潭坑又名龙潭溪,称谓始于何时无考。
龙潭坑三面环山,层峦迭嶂,联岫如簇,五峰耸峙:东有挺拔峻秀的狮子峰、猫狸峰;西有危崖陡起的金鸡峰、罗汉峰;绵亘数里的玉屏峰。山间林木葱茏,野花丛生,峡谷纵横,溪水长流,秀色迷人。自坑内环顾四周,满目青山,云雾飘渺,不见有出口,恍若置身于瓮中,给人以幽深神秘之感。
龙潭坑南面山坳里有长方不深的水潭,俗称长潭。山脚另有里外两个园形水潭,人称园潭。外潭略浅,里潭却深不可测。据传早年有牧童用18条牛绳相接,一端系石下垂沉不到底。又传潭有深龙藏匿,变幻无常,遇旱求雨,必降甘霖,龙潭坑之名即由此而来。60年代建水库,水潭位沉库底,然遗志依稀可辨。
龙潭之水源于田螺基山,出自玉峰谷。水味甘洌,水质纯净,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饮之沁人心脾。潭成库湖后,蓄水丰盈,湖水澄如明镜,绿如翡翠,两岸青山倒映水中,岚影波光,绮丽动人,使龙潭风光更显秀丽,更添情趣。盛夏季节,还是一处较理想的天然游泳池,吸引了不少年轻男女上山入潭畅泳。
坑南山腰上的龙潭寺,前临龙潭湖,后靠凤凰山,左邻狮子岩,右近金鸡洞,山明水秀,环境清幽。寺始建于明末清初,当时仅有平屋5间,名“集贤庐”,无僧人,为居士聚会之所。供奉六祖大师、纯阳先师和文昌帝君。清宣统三年(1911),居士出钱改建为观音堂,供奉观音菩萨。1984年,玉环籍天台国清寺僧人华池来堂塑西方三圣,改名西方寺。1986年,华池又将西方寺拆除扩建为三幢建筑。改名龙潭寺至今。目前最引人曙目的是一尊来自缅甸的释加侔尼汉白玉石卧像,面腴丰满,眉如新月,两耳垂肩,右手托腮,体态优雅,雕琢细腻.佛像长达4.3米,重5吨,躺卧在绘有莲花图案的石座上,看后给人一种安然闲适的艺术享受,招徕诸多香客和游人。平时寺内香烟袅绕,红烛高烧,善男信女济济一堂,热闹非凡。
龙潭寺东有跨潭飞架的集贤桥,过桥逾岭直通城关。从寺后拾级而上,可达三合潭背里阴岗,岗头空气清新,视野开阔,建有积善堂,大殿供奉三世尊和观世音,香客亦众。站里堂前岗顶远眺,县城全貌尽收眼底。
龙潭坑入口处三合潭,原系三溪合流之潭河,紧靠公路,交通便捷。潭映山光如涵满月,周围风光宜人。诗人有诗咏景:“三合潭深三面山,清溪白石水湾环,人家屈曲通幽处,一路丛花翠竹间”。潭口有县级文保单位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古文化遗志,曾出土过先民们留下的大量陶器、青铜器等生产、生活用具。
“龙游玉峰山势秀,潭流环海水源长”。龙潭寺这副山门楹联已道出了龙潭坑山青水秀的自然景观,她确是一处引人入胜的游览、度假和健身活动的好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