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县清溪万年桥
清溪万年桥,距含山县城西14公里的清溪河上,为古代巢含往来主要通道。清光绪、宣统时,人称大石桥;后清溪镇及周边百姓称它为大桥;志书上曾名曰清溪桥。解放后,文管部门在普查古桥时,根据宣统二年(1910年)《重修万年桥碑记》,仍定名为万年桥,一直沿用至今。它是我县保存原貌最好的古桥之一,极具考古、桥梁建筑和文物价值,被含山县人民政府列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7年10月立碑公布。
万年桥位于清溪镇老街的下闸,始建于何年何代不详。据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赵灿的《含山县志》修抄本记载:清溪桥,即在镇旁,明万历年(1573-1620年)中,本镇民方纪灿、纪辉、纪焰重建,国朝康熙十六年(1677年),灿孙存惠重修。“丙午( 光绪二十三年1906年)之夏,溪水暴涨,桥倾其半,行旅苦之”至宣统二年(1910)九月初八日由本镇郑明德、孙公业、陶硕龄、时凤鸣、涂学升五人领首,邑侯、县佐、商行、富户、乡民、集、村等捐款(米),最少者捐本洋二角、白糖冲村八角,“总共收乐输米厘两项洋柒佰肆拾柒元八角四分”,再次重修万年桥,“始复旧观,增设石栏,尤为完美告竣”,并立碑记事,碑曰《重修万年桥碑记》,碑高1.7米,宽为0.7米,现仍立于万年桥桥尾。 万年桥原桥桥面全长40.3米,宽3.7米。此桥在桥梁建筑上有它独到之处,即一桥跨两岸,连接两岸桥不同,它是由三孔石拱桥连接架在桥墩上平铺桥(两裆)。按清溪河两岸原状,以中心航道为界,三孔石拱桥总体位于清溪河中心航道的东侧,也就是三孔石拱桥一头在东岸,一头在河中心。因而在河中心建有桥肩(当地人称大桥头),成为此桥的支撑点,至此,三孔石拱桥桥面全长为29.4米。为了分减水流对桥肩的冲涮,在桥身北侧建几乎为等边三角形大分水嘴,连接桥肩一边的边长7.8米。桥肩西,再在河中用石料建一座桥墩,形成两裆,在上面架几根大圆木钉上木板,再用石板铺压,连接西岸,此段平铺桥桥面全长10.9米。 抗日战争时,清溪镇沦为日寇占领区,在桥头砌一岗哨卡,并将桥头第一裆上石板去掉,仅存圆木和木板,木板活动,随拆随铺,拆时人不能通行。推测这桥裆,原先设计可能就是活动的组装式,或吊桥式,与古代城池上的吊桥功能近似,有利于防守御敌;还便于通航,因河水水位高或山洪暴涨时,该桥的大孔(直径5.7米)也很难通行稍大船只。直至解放前,桥头第一裆木板上面基本未用石板铺压,如遇大的山洪,河水暴涨,此桥面有时会整体漂浮起被冲走。 岁月悠悠,清溪河西岸慢慢地后退,东岸悄悄地伸长。1962年县工交科在桥西面建一段条石平桥,与老桥相接,同时将两裆改建为两券孔。1985年清溪河拓宽,再接一段平桥,两次共接桥长20米,新接部分宽窄不一。现今万年桥桥面全长60.3米。 万年桥的三孔石拱桥两边有石栏,石栏由石柱、石底座、石栏板组成,硕大拙朴,但它却封压桥面两侧边沿石板,便之不易松动,有效地保护了整个桥面。桥面上镶嵌桥门坎,高0.13米,厚0.15米,共五道,桥门坎间距4.6-6.6米不等,越往桥上,间距越大。每道桥门坎的中间、两侧各留阙口。中间阙口大,有0.34米,供独轮车通行,本道上的石条记录了岁月的沧桑,留下了深浅、宽窄不一的车辙印沟。初看桥门坎,似多余之物;细品桥门坎,令人叫绝,原来桥门坎是专为桥梁限制载重而设计的。有了桥门坎,独轮不能并行于桥上,也不能相对而行,只能鱼贯而行的单行线,有效地控制了独轮车过桥的总辆数,桥梁承载重量得到有效的限制。可见古时造桥的能工巧匠,用此精巧的设计,解决了桥梁限重的难题,确保古桥永固永存,百姓世代受益。 自清、民国以来,丰收太平年景,四乡乡民元霄节玩灯时,舞龙灯的,必上万年桥表演,桥上及两岸,灯火通明。桥上龙灯狂舞,时而蛟龙出海,时而吐珠吊水……龙灯身影倒映在碧波中。夏季,游泳者把桥石栏作跳台,飞身跃入河中,又是一番景象;晚上,男人们聚满桥上纳凉,谈古论今,闲话风流韵事,活脱脱一幅水乡民俗画。每当大雨,山洪横泄之初,站在桥上,向清溪河汇合处看去,以主航道分界,一边河水混浊,一边河水清沏,泾渭分明景象在此出现。 夏秋之时,若桥尾长时间漫水淹没人的脚面,百姓说,今年地潮大,是因长江水位高,顶托河水造成的。此时两岸圩区民众,加强了巡埂防汛。在群众眼中,万年桥又成为他们水文观测站。 时光匆匆,自1910年最后一次重修万年桥,至今已近百年,桥虽未塌陷,但残破不堪。2005年“泰利”台风引发的9月3日特大山洪,桥肩西南侧因洪水冲击而垮塌,该桥再也经受不住风浪拍打和山洪冲击,现已成为危桥。 无论是从保护文物、保存古建筑,还是保障交通安全出发,都应及早及时修复万年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