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县楚国长城
早在春秋时期,楚国最先在今河南省伏牛山因山设险,利用山岭高地再连给河流堤防,将一系列小防御城堡连成条状防御体系,称为方城或连堤,这是最早见于记载的长城,也是我国靠近长江流域的长城。
楚国立国之时,在今湖北荆山一带,建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后移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的纪南城)。原来楚国是一个小国,春秋时期逐渐发展起来,吞并了周围的一些弱小国家,跻身强国之列,把矛头直指中原,企图争夺霸主地位。
楚国最初修长城的目的,是为了防御晋国和齐国。后来秦国日益强盛,楚长城又具有防秦之意。楚长城究竟修自何年何月,史书尚无明确的直接记载,但是我们可以从其他文献中间接地知道其大致年代。《左传》鲁僖公四年载,齐桓公率领鲁、宋、陈、卫、郑、许、曹、齐等8个诸侯国的军队攻打楚国,兵至陉山(今河南偃城东)时,楚国派大夫屈完率兵迎击。屈完对齐桓公说:“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这里屈完提到的“方城”,实际上就是楚国的长城。鲁僖公四年为公元前656年,由此可知,楚长城的修筑当在此之前。
经考察遗址可知,春秋时期,楚国长城从今河南鲁山西南鲁阳关起,向东再折向东南,至泌阳县东北,利用陡峭的山岭、河流的堤防兼筑长墙,将列城连结成矩形防御体系。战国时代楚国又将方城自鲁阳关向西扩建,连接栾川县东南境翼望山,再向南折,直至邓县北境,形成完整的矩形。
综合考察楚方城的具体位置及其走向,楚长城西起湖北省竹山县,向北经河南内乡县、鲁山县、叶县,然后一直向南,到河南泌阳止,呈戊形,所以称为方城。其长度近千里。这条长城正好处于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的西、北、东三面,对于来自北方的强大的诸侯国秦国、齐国、晋国等的进攻,构成了十分重要的防御体系。
在今河南方城县东北大关口,还保存有一段1000余米的楚长城遗迹,依山而筑,虽已是残垣断壁,仍不减当年气势。1983年,我国的文物工作者在陕西省东南部与湖北省交界的旬阳、白河县境内,曾发现了石砌长城遗迹。据说,有的地方,城门还比较完整。参加考察的文物工作者认为,这是当年楚国长城的一部分。从地理位置和防御需要来说,这和前面所述的楚长城倒是一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