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寨门——文化长
寨门,是历史上“围栏里的居民”的延伸产物。在传统的侗寨里,每一个进出寨的路口都建有寨门。与鼓楼、花桥一样,寨门均为全木质结构,多为四柱三间,两个侧门拱卫着中间的大门。重檐歇山顶,仿如意斗拱装饰,意味着三斗三升,标志着美满富足。
肇兴侗寨有三个路口,也有三个寨门。因三个进出口均为公路,肇兴的寨门相对其他村寨就要宏大得多。每个寨门上都挂有著名作家冯骥才手书的“侗乡第一寨”匾额。周边各个侗寨也都有数量不等、风格各异的寨门,堂安侗寨的寨门达9个之多。
侗乡是开放的,是全然不设防的聚居形态,因而现代的寨门是象征性的,只是在举行特别重要的祭祀活动时,才在门上结上草绳,打上标志,以示“封门”,而且这种象征性的“封闭”也非常短暂。
大多数的时间,侗寨的寨门都发挥迎宾、送客的礼仪功能,张扬着侗家人的敦厚和友好,展示着侗寨的和谐与热情。贵客临门,会有盛装的姑娘、小伙们唱拦路歌、摆着拦门酒,在寨门口夹道欢迎。清醇的米酒、悠扬的音乐,有如侗家人的热情和友好,让客人发自内心地陶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