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市蛎蚜山
蛎蚜山位于海门东灶港出海口东北约四海里的海面上,又名蛎岈岛,面积约3.5平方公里,是由“神赐魔石,海中牛奶”之城的牡蛎活体堆积而成的生物岛礁,它入水为礁,出水为岛。中科院和南师大的海洋考古学家经济年考察论证后认为,蛎蚜山这一淤泥质滩涂中出现的牡蛎礁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就自然性而言,该牡蛎礁至少是全国唯一的,甚至它可能是探测二万年以来中纬度地区古海鲜地质变化的地球上唯一的观照体。2006年蛎蚜山被确定为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蛎蚜山的魅力吸引了各地游客。目前结合保护与开发需要的华夏龙桥——蛎蚜山栈桥(长1.28公里)级观光平台已竣工,休闲渔船及海上气垫船游览线已开通,旅游接待能力大为增强。以栈桥为中心,两侧滩涂湿地海域的海上别墅、宾馆、咖啡屋、游乐园等比陆上更有特色的各种海上休闲观光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苏北沿海,启海一带上了年纪的出海渔民,大都听到过关于蛎蚜山的种种神话传说: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几次驾临此山,黑暗中登在锋利的蛎蚜壳上,为渔船指航拨道,解救大难;观音菩萨身边的麻鱼精,常年在十米多的深潭里不操别事,一心念经拜佛,祷告海上平安;每年古历六月十九,观世音菩萨生日这天,各路神仙,四海龙王都聚集到蛎蚜山顶礼膜拜。有趣的是,连东洋大海里的鲸鱼,年年六月十八至二十(按潮水变化)必定赶来烧香磕头。据说从古到今从未间断。 蛎蚜山上却佛光普照,紫气缭绕。几百条大小鲸鱼成群结队、前呼后拥游向蛎蚜山。水面下黑压压的鱼群,列成一字形长队,拍打着浪花,浩浩荡荡向蛎蚜山而去。千把斤重的小鲸鱼跳上跳下,轰隆轰隆在前开道,六七吨重的大鲸尾随其后,一起一伏博浪前行。引人注目的是大鲸鱼背上张开的银白色鱼翅,好像渔船上扬起的大蓬帆。头顶上喷出的海水清泉一般腾空向上,在海风里又纷纷落下,足有五、六层楼房高。此时的大海浪柱百仗,遮天蔽日,其景色蔚为壮观。鲸鱼游蛎蚜山之谜,恐怕只有依靠地质考古和海洋学家来解答了。 紧临长江口的江苏省海门市,从这儿的东灶港出海4海里便可见到一座神奇的牡蛎礁———蛎蚜山。它方圆6600亩,沉睡万年后的今天,终于被人们开发为旅游胜景,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蛎蚜山似山非山,似岛非岛。它潮落时露出海面为岛,重重贝山赏不尽;潮涨时隐入海水成礁,浩瀚大海连天涌。有楹联颂其曰:“是山非山潮落登山天下奇景扑面来;有岛无岛汐涨离岛海上壮观踏浪去”。蛎蚜山其实就是千万年来牡蛎堆积而成。一代代的渔民在此劈去一半牡蛎取肉,留下一半贝壳,上边又长蛎蚜,再劈去一半留下一半,如此年复一年,日积月累,贝壳不断长高而成山。山顶绿藻茵茵,山脚贝林迭迭,山间溪水潺潺百川归海。海浪冲击陈旧的贝壳,又变幻成一片片一条条贝壳场、贝壳道。 从蛎蚜山上取来鲜嫩的蛎蚜肉,拌和着面粉放进油锅,煎成透黄发亮的蛎蚜饼,是一道营养滋补药膳。岛上还有沙参(海葵),是动物又像植物,加工后雪白粉嫩,煮成奶色汤奇鲜。此外,岛上还可见到一种奇特动物“关公蟹”,其面目好似关公脸谱,有四条大腿,四条退化如须的小腿,被称为“人面蟹体”,奇妙无比。前不久,中国科学院和海洋研究所专家上蛎蚜山实地考察后称:蛎蚜山生物礁体十分罕见,它是在一大片淤泥中出现的牡蛎礁,而生物礁体一般都是长在石头上的,这种淤泥中出现的礁体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在相关科技文献中也未见记载。特殊海洋景观,为测定近两万年以来中纬度海洋变化提供了难得的材料,给世人留下很多悬念,为古代海洋地质、气候、生物变化的综合性研究以及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信息资源宝库。 海门蛎蚜山成为首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建立海洋特别保护区的主要目标是,保护特定海域资源和生态环境,对已受到损害和破坏的海域资源与环境进行恢复治理,建立资源与环境统筹协调的海洋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蛎蚜山处在南黄海潮间带,由牡蛎活体和各种海洋生物构成。它成为首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江苏省海洋渔业局---国家海洋局正式批复,同意建立江苏海门蛎蚜山牡蛎礁海洋特别保护区。这标志着江苏省有了首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经中科院南京地理所等有关科研单位实地考察论证,认为蛎蚜山是中国惟一、世界罕见的海洋奇观,具有极高的科学考察和旅游开发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