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坡县丹桂塔
地址:百色市那坡县人民公园内(感驮岩景区) 丹桂塔位于感驮岩右侧,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筹建。塔身呈六边形,三层飞檐,塔顶有一三合塑制的葫芦,塔门朝南,塔内有木梯,通到第三层,供奉诸佛的神台置于其中,塔身在一潭碧水中凸起的大盘石上。在感驮岩洞口左侧,流出一股清澈的泉水,与涝河水、龙泉水、孟屯河水汇集而成深潭,潭边有一大片沙滩。 据传,清光绪中叶的某一天,烈日当空,潭水突然泛滥,淹没附近稻田水退后,沙滩上出现一巨蟒,粗如谷槽,长十数丈,盘成一座小山丘。人们认为这是一条孽龙,会给大家带来灾难,便请求知县王景松为民除害,景松决意与民消灾,官、绅、民筹集资建塔以镇妖孽。于是于清光绪二十二年鸠工择地,在大盘石上建塔,又因有朱红色可镇妖邪之说,于塔身着色赤红,命名为“丹桂塔”,意为红宝搭镇妖除邪。兴工时,因水潭面宽、水深、摆渡进料施工困难。工匠领头杨滋春,设计图案,精选能工巧匠99人,寓在久久不塌,永远镇妖。施工时,每天清点人数总是有足足100人,休息用餐却又是99人这个数,领头连日发现这个情况,百思不得其解,也不好张声询问,只是暗中访查原因。在大功将告成时的一天,领头的看到有一身穿道袍,鹤骨仙颜的老者,拄着拐杖从工人群中颠颤地向他走来。正惊讶间,老者就不见了,领头顿悟每天多一人参加建塔的奥秘系位不知名的神明从中帮助,立跪在地上,望空遥拜,感谢神灵的保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