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州区刘鹗故居
刘鹗故居坐落在淮安城西北隅勺湖之滨东南侧高公桥西街上,坐北朝南。
刘鹗原籍镇江丹徒,因家贫在镇江没有产业。后由曾祖母将数十年积蓄的“汤沐钱“(按清制命妇有“汤沐钱“,俗名花粉银子,四品以上月银四十两)共有几千两银子,于同治五年(1866年)和同治十年(1871年)买得淮安高公桥西街廖姓的房子(原为明代漕运总督朱大典宅)和一些田。这就是刘鹗之父刘成忠(子恕)公于光绪三年(1977年)解甲归里,卜居淮安之所。
刘鹗故居是一个拥有142间房屋的大宅院,分正宅、花园、后宅、西宅。
刘鹗故居在地藏寺巷两个西宅,约50间。堂屋大都是淮安风檐工。其他的房屋,都是江南式样。
自刘鹗父亲子恕公死后,刘鹗本人又于1908年6月因所谓叛国罪而被当时的两江总督拘捕,并流放新疆伊犁之后,刘家很快就开始衰败了。宅院有的卖给别姓,有的逐渐倒塌。到抗战胜利前后,原大门和前面轿厅一排房子因毁坏而被拆除了,接着后排客厅和两座楼房又于1958年倒塌拆除。
1987年,为纪念刘鹗先生诞辰130周年,迎接全国纪念刘鹗诞辰13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在淮安的召开,淮安县政府拨款11万元整修现存留的11间房屋。现存的房屋原梁柱屋架等木结构保持原样;房屋外墙和围墙为青砖青灰砌建;内侧为白粉墙;围墙内侧传统屋脊。屋南侧配以木格花窗,室内为方砖或仿方砖地面;室外天井地面以片石拼砌,道路以小青砖或片石立铺正厅前面辟一荷花池,池周以湖石装点。整个院内配以刘鹗故居原有的竹、梅、松柏、石榴、芭蕉和月季、芍药、牡丹等四季花木。
整修后的大门已西移,大门匾额“刘鹗故居“为我国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所书。进门可入东西二庭院,东院面南为厅堂,即“画杉大厅“,是当年刘成忠父子接客会友的地方,厅堂内正中悬挂着由现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文史馆馆员、淮安人朱寿友题写的“画杉大厅“匾额,下面是刘鹗的全身画像。左右面墙的12幅图画形象地描述了刘鹗一生的经历。
修复后西院只有二进半,临地藏寺巷留有一门;现进出参观都走此门。进门后面南三间堂屋陈列了刘氏世系图,刘鹗曾祖父母、祖父母的画像,刘鹗与其史刘滑清的合影照片,刘鹗的部分手稿、日记,陈列橱内陈列着刘鹗曾经用过的木琴以及各式版本的《老残游记》,这些都为我们研究刘鹗的家世及生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穿过此屋到了后一进院内,朝西有两间平房,刘鹗手书“抱残守缺斋“匾额高悬檐下,其笔力刚劲有力。朝南三间堂屋现为淮安名人馆,陈列着汉代的韩信、枚乘、枚皋至现代周恩来等20位淮安名人的简历,由此亦可看出淮安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