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县溶江镇秦城遗址
地址:桂林市兴安县溶江镇 位置:桂林市兴安县城西南25公里处大溶江与灵渠汇合的三角洲上,距桂林40公里。 交通:在桂林群众路口兴安汽车站乘桂林—兴安班车,在大溶江下车。 秦城遗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桂林地区兴安县境内,北距桂林约40余公里,是秦始皇统一岭南的屯兵遗址。秦城遗址分"大营"和"小营"。大营北起马家渡,南至灵渠口,东濒灵渠,西临溶江,纵约6公里,横约2公里,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其间尚存马家渡、七里圩、太和堡等城垣遗址。七里圩南有一处称为"王城"的长方形土城,被视为秦兵营地指挥部,东西横距300米,南北纵距200米,城墙高2~4米,厚约6米。内城之外有外城,外城埂高、厚均约1米,尚有马厩。整个遗址,地势平坦,两边高山绵亘,四面江流环绕,地理位置十分险要,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是宿营屯兵的最佳选择。 秦城遗址是秦始皇统一岭南的屯兵遗址。位于兴安县城西南25公里处大溶江与灵渠汇合的三角洲上。秦凿“灵渠”是为了便于控制岭南,费时五年修建这么重要的交通线,须有重兵把守,特别是灵渠西南出口——于是就有了“秦城”。 秦城亦称“越城”,相传最早是百越族人据守的要地。历史教材中没有人将百越作为国家或有国家形态的民族看待,但无法抹杀的是秦朝(221-206 B.C.)军队受到有组织的激烈地抵抗,对抗入侵这本身说明当时百越人并非是群龙无首的流民或氏族,没有一个氏族有能力能抵抗50万秦军。秦军攻过严关后在大溶江三角洲掘壕筑城驻守,与百越之敌相持,确保开凿灵渠工程安全。秦汉两代,岭南战乱起伏,秦城战略地位尤显重要,长期有重兵把守,故称秦城始建于秦汉,废弃于魏晋。 秦城遗址于2006年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至今没有立碑。在七里圩、通济村两地见到的石碑还是广西自治区政府1963年2月批准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碑文为“秦城遗址系秦始皇戍五岭时所建,距今已有二千一百余年。遗址共有五处,分布在水街、通济村、大和堡、七里圩、马家渡等处。现在可看见的土埂均是古城,应严加保护,不准挖掉,也不许任何人挖取城址遗物。否则,以破坏国家重要文物论处。”整个秦城遗址地势平坦,两边高山绵亘,四面江流环绕,地理位置十分险要,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确是拱卫灵渠屯兵扎营的最佳选择。秦城不象北方明长城那样砖石砌垒,高大结实;其实不过是土夯的城墙,与西北秦汉长城相似。两千年的岁月,塞北风沙将秦汉长城扫荡成连绵的土丘,岭南的风雨则将秦城侵蚀成纵横交错的土垒残垣。根据历史记载,到宋代秦城已成废墟。秦城遗址有“大营”和“小营”,遗址范围20余平方公里。“小营”在大溶江、小溶江汇流的三角洲上;灵渠、大溶江三角洲上是大营。“大营”范围遗址北起马家渡,南至灵渠口,东濒灵渠,西临大溶江,纵约6公里,横约2公里,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 目前已发现的“大营”秦城遗址主要有四处:一是位于大营村的“城墙埂子”,二是位于七里圩村的“王城”,三是位于道济村的土城,四是位于灵渠出口处的水街土墙。除了这几处,在十多平方公里范围内,还有散布着许多墩台、壕沟、土墙,布局纵横交错,古战场遗迹历历在目。“城墙埂子”呈东北——西南走向,从马家渡口至大营村西丘陵高地,城垣长达三里多路,城垣之上宽可纵马飞奔。城垣北面的灵渠为东西走向,与城垣斜向并行,在马家渡口与城垣交汇处,现存城垣东端距灵渠仅数十米。在高高的城垣上,处处可监控灵渠,看来,这一道“长城”对灵渠的护卫非常重要。 秦城遗址中保存最完好的是七里圩村南大溶江边的的“王城”。 ,“王城”北距古严关15公里,地势平坦,两边则高山连绵,灵渠和大溶江流经东西。“王城”城墙残垣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墙厚5至8米,高2至4米;城外周围还筑有约10米宽的城壕和墙体高厚约1米的外城;内外城基本都是长方形,整座城像一个“回”字,仅在北垣开有城门及一突出的平台;城垣四角墙高且厚,向往外突出,古时应建有角楼。 上世纪末,考古工作者文物部门曾在七里圩“王城”对地下文物进行过考古试掘,出土大量陶、铜、铁制器具,以及筒瓦、板瓦、瓦当、砖石等建筑材料。出土的铜器、铁器大多数为予、镞等兵器,还发现大量陶球,有的10个、30个堆放在一起,每个直径8厘米,重600克左右,表面有长方形戳孔,应是当时的投掷武器。地表上下种种迹象表明七里圩王城非同一般。高大的城墙,宽而深的城壕,角楼、马面、单城门的设置,以及出土的兵器,显露出军事防御的气息。说明秦城整体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军事要塞,而“王城”则是其中一座具有军事性质的古城,应是秦汉时期驻军的指挥机构所在地。七里圩村位于“王城”以东,与遗址仅一墙之隔,“王城”在宋代之前已成废墟,村民说他们的祖先并不是秦军后代,而是三、四百年前从北方迁来的,当时这里荒无人烟,祖先结草为记,占地为村,“王城”内外早就分田到户了。 秦城遗址中规模最宏大的是位于通济村的“土城”。称“土城”不过是为了与“王城”有区别,这“土城”之称实为杜撰,不必当真。找“土城”先问遗址保护标志,好不容易在荒草丛中发现了这少为人知的石碑。城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400米。城垣东临灵渠,西濒大溶江,南起通济村,北至太和堡,雄据于两水三角洲上。王城”城垣外掘有城壕,城壕外筑有外城。可惜的是,西城垣沿大溶江一线已毁,笔直的城垣修筑成公路,城壕改造成水渠。北城垣则因开挖农田,断断续续的已残缺成土墩,唯东、南两面城垣仍在,雄视灵渠南北。通济村“土城”城垣有内城、外城之分,内城外城之间掘有约20米宽的城壕。 秦城中最险要的是位于“水街”北的灵河口遗址,水街位置原在窄小的三角洲上,而今早已废弃。因古水街在1952年被洪水冲毁,政府将“水街”村民迁到灵渠以东老溶江镇以南,已远离灵河口秦城遗址。灵河口秦城遗址城垣残存约200米,东起灵渠,西至大溶江,南为汇流后的漓江,虽弹丸之地,却控制着三江航道,堪称一垒当关,万船莫开。当走遍秦城,才认识到这古秦城的军事意义非同凡响:最北的大营“长城”、中部的通济方城、最南的河口城堡,沿灵渠西岸层层设防,固若金汤。靠西的七里圩“王城”西临大溶江,据江流天险,相对安全,其东南与通济土城、河口城堡相呼应,西北与大营长城相依托,是军事指挥的最佳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