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县文笔山(文笔峰塔)
地址:钦州市灵山县城南八公里 文笔山(文笔峰塔) 在灵山县,大多数人知道有个文笔山!因为文笔山离县城仅8公里,与县城的六峰山遥相呼应,在县城举目南望就可以看到;还因为文笔山是灵山县一个具有历史文化古迹的山岭,其山顶的文笔峰在民间有着许多古老的传说。文笔峰自建成至今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本地一批又一批文人骚客,现在,她还是县城及周边乡村的人们登高和春游踏青的好去处! 关于文笔峰的来历,村里的老人们说,因为灵山是一块风水宝地,人杰地灵,位于县城东面的马鞍山是一匹“上京马”,灵山的人才会“骑着”这匹宝马入仕京城为官;但朝廷的“国师”为了阻止灵山人才入仕京城,当高官占权位;所以就在上京马背后的县城南面新圩镇梁冠山顶钉了一根大柱,以拴住“上京马”,破坏灵山的风水,使灵山从此再也没有人入仕朝廷做高官。梁冠山此后就被称文笔山。 文笔山在灵山县城南八公里,与六峰山遥相呼应。文笔峰塔在海拔五百零一点五米的文笔山顶。文笔峰塔是一座向上渐收的梯形八面体,原有二十五层,现存十九层。每层高三十三厘米,塔残高六米多,每级内缩宽十八厘米,八角形塔底每边宽四点五米,周长三十六米左右。顶层边长二米,周长十六米,对角宽五米。塔外壳以沙、泥、石灰混合夯筑而成,厚约四十厘米。塔内有厚度为三十三厘米的也是以沙、泥、石灰混合夯筑而成的十字形间隔墙与四面峰壁衔接,其余空间用黄泥填为实体。中间十字型隔墙分别指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东西向的内隔墙伸到塔外形成一对护耳,护耳也为沙、泥、石灰混合夯筑而成,呈梯形,峰耳厚七十三厘米,底座向外伸出二点一米,高达塔的第十级,即高三点三米。现以中间十字隔墙相隔的东北面已崩塌至塔底。 据《灵山县志》记,康熙二十六年(1687),知县迟维城创建西灵书院;康熙五十八年(1719)重建文庙时,知县李培仁还作重建文庙碑记:“古今建邑凡以教养斯民也养则谋诸野教则谋诸学故邑必有学学必有庙”。乾隆元年(1736),“知县李正恺始延请名师,义学遂振兴焉”。“乾隆三十五年庚申(1770)邑人劳基、张所述等倡建文笔峰塔于梁冠山与文庙正向”。文笔峰塔落成时,进士王家宪诗云:“屹立文焰照宫墙,还是灵冠旧笔床。食肉不须投定远,生花应已梦江郎。云连五色知常护,弩发千钧岂比强。从此海天多脱颖,夜阑作作露星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