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区“东海明珠”大
大陈岛位于东海之滨台州湾口外,介于舟山群岛和南麂山列岛之间,由上、下大陈等29个岛(礁)组成。总面积14.6平方公里。距台州市区29海里,是国家一级渔港、省级森林公园和省海钓基地,也是我省目前最大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素有 “东海明珠”之称。大陈镇下辖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3500余人。 大陈岛在地图上是个不起眼的小岛,但她有着历史赋予的传奇色彩。上世纪50年代蒋介石、蒋经国父子曾多次登岛,国民党军队在岛上设有浙江省政府“江浙人民反共总指挥部”、“温岭县政府”等机构。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首次联合作战,一举攻克了一江山岛,国民党部队在美军第七舰队的掩护下撤离了大陈岛,并带走全岛居民14911人去台湾。1955年2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从大陈岛的甲午岩方向登上了下大陈岛,大陈岛及附近各岛屿获得了解放。1956年以后,一批又一批年轻的垦荒队员响应时任团中央书记胡耀邦的号召,登上大陈岛,重建大陈岛。在大陈岛部队、垦荒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大陈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拥有300吨级客货两用码头一座,1150千瓦的电厂一座,水库4座,总蓄水量为34万立方米,建成40公里长的环岛公路,开通了国内外程控直拨电话和有线电视,集镇面貌大为改观,投资环境日益优化。渔工业总产值约2亿元,渔民人均收入约8000余元。 大陈岛山海一体,水天一色,绿树成荫,一派葱茏,以奇礁兀立、高天阔海的海岛自然风光著称,以 “十景四忆”传为美谈。 “十景”是旗峰映日、骑龙远眺、屏山灯景、五虎啸风、风岭古垒、危庙涛声、古寺晨钟、玻坑涤衣、楚腰浪舞、浦口归帆;“四忆”指的是新亭怀古、孤礁望夫、南康烟月、天半人家等四处景点。 上大陈岛以优美的海港自然风光、沧桑的历史遗迹、奇妙的海蚀景观和天然的海滨浴场为特色。下大陈岛(也就是大家等会靠岸的岛屿)以繁荣的渔港风貌、雄奇的海蚀地貌、神秘的海神寺庙和珍稀的海岛植物景观为特色,现代建成的大陈岛青少年宫、垦荒创业陈列馆、胡耀邦纪念室以及风力发电机群等更为下大陈增添了丰富的旅游内涵。有着“东海第一大盆景”之誉的甲午岩,似长剑刺天,惊涛拍岸时异常壮观,堪称一绝。思归亭、望夫礁、七姐妹礁以及屏风山、浪通门等景观亦千姿百态、各有特色。 陈岛还有着丰富的水产品资源。全国闻名的大陈黄鱼、石斑鱼,种类繁多的贝壳类,可为游客提供富有海岛特色的美味佳肴。品种齐全的海鲜干腌制品,如黄鱼鲞、墨鱼鲞、鳗鲞、虾皮、炊皮、虾米、咸带鱼、蟹板、鱼生等,可供游客品尝购买。盛夏之际,海风送爽,清凉宜人。因此大陈岛是理想的旅游休闲、渔业观光和度假避暑之胜地。 大陈岛同时也是我国海防文化典型地区。纵观历史上军事事件,从晋唐“三百年海乱”到元末方国珍起义,从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寇、明末清初郑成功操练水师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首次联合作战解放一江山岛和大陈岛,轰轰烈烈的各个时期的战争长篇使得大陈岛名震中外。大陈深厚的历史沉淀铸造了独特的人文景观,2004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浙江东海文化明珠”,2005年又被评为“浙江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近年来,当地政府围绕“建设海洋开发、旅游度假、避风港三大基地”的思路,发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全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海水养殖步入良性循环,形成了以鲍鱼、扇贝和大黄鱼养殖为主,贻贝、海带、海藻为辅的规模化养殖;以鱼粉加工为主的乡镇工业生产稳中有升,旅游经济初见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