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北京古韵】——牛街礼拜寺

2016-1-23 00:00| 查看: 302|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前几天在大街上志愿者给了份“京南文化”的宣传册,牛街礼拜寺名列其中。对牛街礼拜寺久闻其名,总觉得那是个很“神秘”的地方,也不知是否对社会开放,从寺门口经过不知多少次,从未进去过。

  心动不如行动,那天正逢闲暇,一早来到牛街礼拜寺。
  
  礼拜寺正门在望月楼下,10余米高的望月楼矗立眼前,望月楼上悬挂着“牛街礼拜寺”蓝底金字匾额,下悬“达天俊路”金字匾。望月楼为六角形亭式,双层飞檐,亭顶覆以上黄下绿的琉璃瓦,孔雀绿色的斜脊六角攒尖,上有金黄色琉璃陶宝顶。每年伊历九月进入斋月时,阿訇乡老登楼寻望新月,以定斋月始末,故名望月楼。该门平时紧闭,只在开斋节和宰牲节时开启。


(望月楼)

  由望月楼南侧便门走入清真寺,殿堂雕梁画柱、异常精美。

  牛街礼拜寺是北京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为宏丽的清真古寺,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清真寺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牛街礼拜寺,始建于辽代统和十四年,即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明朝成化十年(1474 年)奉敕赐名“礼拜寺”。

  牛街礼拜寺初为辽代入仕的阿拉伯学者纳苏鲁丁所创建,历经元、明、清各代扩建与重修,使其整体布局集中、严谨、对称。全寺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礼拜大殿、望月楼、宣礼楼、讲堂、碑亭、对亭和沐浴室等。寺院坐东朝西,殿堂楼亭主次分明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是中国古典宫殿和阿拉伯式清真寺两种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一组独具特色的中国式伊斯兰古建筑群。

  进入望月楼后是第一进院落。(望月楼临街大门不开放,可从礼拜大殿南、北夹道过去。)

  牛街礼拜寺在牛街东侧,大殿必须座西向东,入口就只能设在殿的后面。寺门以望月楼代替,楼前有木牌楼三间,隔街为照壁,以强调入口。从望月楼下进入寺院,为避免一入寺就面对大殿背面,在殿后增加一堵院墙,引导行人折转到大殿左右夹道再进入寺内,然后绕行殿东,折回进入大殿。(1306)

  大殿有五楹三进,可容千人礼拜。


(礼拜大殿)

  殿内拱门仿阿拉伯式上尖弧形落地,拱门门券上还有堆粉贴金的《古兰经》文和赞美穆圣的词句,经文字体苍劲有力,其中的阿拉伯古代艺术书体“库法体”,更为罕见,受到国内外伊斯兰教学者的重视。柱子上饰有蕃莲图案,皆为红地,沥粉贴金,精巧细致。殿内流金溢彩,光彩夺目,更显庄严富丽,给人以圣洁肃穆之感。


(礼拜大殿)

  大殿正东还有一座二层楼阁,称为宣礼楼(又称邦克楼),是为呼唤人们来礼拜而建。

  大殿外,有南北碑亭两座,亭内碑石记载了该寺历史沿革。
  
  宣礼楼东面是对厅一座(又称七间房)。现保存有阿拉伯经文的古瓷器和手抄本及各种印版的经典。

  清乾隆四年(1039)造的大铜锅。
  
  第二进院落东南角有一跨院,即是筛海坟

  院内古柏青青,古柏下有两座黑砖矮冢,下方上尖的筛海坟,即宋末元初两位远道来中国布教、逝世于该寺的长老的墓。据阿拉伯文墓碑记载,两位筛海,一位名叫艾哈麦德•布尔塔尼,伽色尼(今在阿富汗境内)人,卒于教历679年,即公元1280年;另一位名叫阿里•依玛顿丁,布哈拉(属中亚细亚)人,卒于教历682年,即公元1283年。两座古墓的碑文(阿拉伯文)保存完好,字迹清晰,为国内少有的文物。


(筛海坟)

  第三进院落正中座西朝东的是礼拜大殿副殿。

  礼拜大殿副殿北侧是女讲堂。有几名女穆斯林在诵经。

  女讲堂北面有一独立院落为女礼拜寺。

  穆斯林沐浴净身分为“大净”、“小净。那“男水房”在哪儿呢?“男水房”在便门内南侧。还有个文雅的名字。


(涤虑处)

  牛街礼拜寺尽管门前车水马龙,旁边高楼林立。寺内却是闹中取静、清幽静穆。

  牛街礼拜寺参观门票2元,绝对超值,与外地景点动辄上百元门票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去牛街礼拜寺交通十分方便,有多路公交车可抵达,在“礼拜寺”或“牛街南口”下车即可。

如欲观看更多照片请登陆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kk6686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北京古韵】——牛街礼拜寺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137481-1.html
本文关键词:【北京古韵】——牛街礼拜寺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