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LONELY WITTY】丹咏的世博攻略(适合一日/多日游)

2016-1-23 00:00| 查看: 222|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本文很长,9000字。如果你是真的要去上海参观世界博览会,这个攻略会有用的。写这么长的文章是希望更多人能够像我一样行动起来去世博会开眼界。)

一、基本情况

丹咏和神秘情人L君(下称L)都是博物馆迷,四月开始商量参观上海世博会事宜,做各种准备工作,终于在5月成功游览上海世博会,合计入园40+小时,游览二十余个馆,劳累却欢乐。如今与大家分享攻略,是希望更多人能到世博会开眼界,并且是获得尽可能多的愉快体验。

二、前期准备(按时间顺序)

1.商量参观时间。

丹咏时间宽裕,L君可请5天年假。选定五月或六月。最终决定五月,理由为气温不会过高,避开高考后的学生。

TIPS:建议大家选择九月。理由为:避开学生高峰;气温不易中暑;避开十月“尾班车”高峰。

如果你无法选择九月,那也没关系。什么时候都人多,关键在于:一来学会保存体力;二来学会避开排队高峰;三来学会正确面对排队时的负面情绪。这些下面会提到。

2.定下住处。

我们为此角力了一小时。我主张人民广场附近的莫泰168,理由为交通便利和可以游览外滩等景点。L主张世博园2号门附近的7天(制造局店),理由为步行可达世博园,节省交通时间精力。最终7天获胜。事实证明,我们根本没有心思去外滩。

我们是5月1日通过互联网订房的。待到入住时发现天天爆满,不止一个旅客希望续订,可是希望渺茫。

TIPS

(1)选择离世博园近的酒店,越近越好。

(2)首选各种连锁酒店,经济实惠。我目睹从我住的7天至世博园出入口,沿途还有如家、莫泰、锦江等品牌的连锁酒店。

(3)充分利用谷那首歌:使用地图功能可以使你对路途有直观印象;使用搜索功能可以让你找到各连锁酒店的网站(不要通过旅游网站来检索,有时不够全)。

(4)提早下订,越早越好。

3.买火车票/机票。

鉴于L君可以请年假,所以头尾有9天可以支配。我们决定周六火车出发,周日抵沪;次周周五火车离开,周六抵穗。火车票要本地提前十天买,广州票是我去买的,上海票我托上海朋友一出票就买。

有人建议时间紧迫者可以先坐飞机到上海附近,再坐火车到上海,我觉得可取。但每人预算和可支配时间不同,无法详细讨论。建议原则是:尽量减少体力损耗(例如不要太晚的航班,火车坐卧铺),要考虑到天气是否影响航班,尽量早买票。

价格自己去查。可以查的不要在这里问。

4.收集材料。

我们很早关注世博,所以在试运营期间就收集了报纸做世博专题时的世博园区地图和攻略手册之类的东西。此外,我们在四月通过互联网买了三本书(他们的目录及内页快照请参照卓那个越):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导览手册》。这本书是世博开幕前出版的。里面的资讯可以在世博网站查到。最好的用处在于后面有世博地图,使我们容易做记号。很沉,没带进园区,园区也有地图领,更好用。如果你喜欢纸质媒介,可以买来前期参考。先网上看看目录吧,有实用价值的,不过预约之类的信息已失效(后面再讲预约)。

《上海市地图册》。当时害怕全开的那种地图不够细致,买了地图册。地图在游览上海及找吃食时不可少,再买一枚指南针系在书包上就可以走天涯了。而上海的路牌又极好,注明方向及门牌区间,广州要学习啊。

《上海及周边终极热线自由行(2009-2010最新全彩版)。这本是按各个热门区域来介绍好吃好玩的,附一本巴掌大的别册,别册里有它的区域图(含它介绍的好吃好玩地点)和各推介餐饮的详细资料。我们事先在目录圈起各自喜欢的地点,定出两人都最想去的区域,游上海市区时就带着已经做好标注的别册,顺利找到好吃的和好玩的。

另,L还打印了那几天的世博节目表,我们摘选了最想看的演出,这影响到我们每日的路线和计划。

5.做预算、制定大概的日程及前期工作备忘。

这是等书都到了特地出来开过会的。L比我更想看上海,我恨不得天天泡世博,所以要商量。可以想到的细节都记下来各自筹备。

最快乐是打开园区地图,各自标注感兴趣的场馆~然后根据记号的分布情况计划每日大概的行程,例如今天A区明天B区之类。这个建议提早想好,不然到那里会有严重挫败感的,世博园几乎有广州一个行政区那么大(我们用谷那首歌量过,约等于三个中山大学南校区,注意,是含教职工住宿区)。

我们的预算是:刨去来回火车票、住宿和世博门票外,每日餐饮100元/人,交通10元/人,购物等可能花一两百。事实证明是合理的。世博护照30元,我买了徽章等小物及明信片等邮品用了一百多。全部加起来本次六天五夜上海世博游每人3000余元。

6.收集情报和置办装备。

(1)实战攻略。我专门找那些刚去完世博的博文或微博,向他们请教一些细节,他们的建议有参考意义。

(2)世博园最新新闻。主办方肯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服务。而且,看看各网站的新闻专题所介绍的攻略,可以评估自己的策略是否合理。

(3)追踪天气变化。我没去过江南地区,对那边的气候没有概念,去之前几天密切关注每日上海天气预报(可以预报7天内的),再决定带哪些衣服去。

(4)板凳要提早买,相机和电池要提早准备,我为了采购一副最轻便的国际象棋泡了一晚的淘那个宝……我连每天的服装搭配都事先捣腾了大半天,试好后用相机拍下,并记在日程表上,这样到时候不用费脑子也可以穿得美美的~

三、我们的实际日程

5月15日

下午出发去火车站,买好车上宵夜和早餐,吃一顿再上车。车上研究园区表演安排、上海市容游的心仪区域等细节问题。车上遇到上海人,向他们请教好吃的(一对年轻夫妇介绍了四个地点,帮我们在地图圈出来,我们去了三个,个个都中啊!好吃死了!)

5月16日

上午抵沪。师兄接车,到酒店入住后一起去吃《蜗居》里的黄鱼面。路上一路打听买门票,在邮局买到7天票。中午睡一觉。下午步行去田子坊。晚上和两位在沪中学校友聚餐,拿到火车票。晚饭后游览淮海路。

5月17日

本日目标:晚上的捷克芭蕾(此日是捷克国家馆日)、日本和台湾。

实际情况:直到入园都没有办法得知捷克芭蕾门票怎么拿,当机立断冲去最热门馆沙特(这是对的,我们只排了不足2小时。沙特好像不到晚上就关门了,IMAX又震撼,全园第一热门)。此外,以为拿到中国馆预约券就可以去台湾(这是之前看别人攻略没看明白),结果失之交臂,惟有次日再战。

入园时间: 9点至将近23点(出来坐的是地铁倒数第二班车)


5月18日

本日目标:台湾和欧洲

实际情况:早上8点半到3号门(迷路走多了两个路口,结果去了3号门,路遇菜市场买到黄瓜),9点10分入园后冲刺去台湾馆,获得预约券。转战欧洲,选择了队列行经极快的两个心仪之馆:西班牙和比利时。午饭修整后力战瑞典,然后全速返回台湾。台湾看完已晚饭时间,我们不愿太疲倦了,决定回第一天的“葡萄园”饱餐一顿。饱餐后回酒店睡觉。

入园时间:9点至19点(两天都早起,累得撑不到晚上了)


5月19日

本日目标:久光百货、富春小笼、写明信片、欧洲(尤其爱尔兰)

实际情况:洗个漫长的头再打扮出门已经快中午了。地铁到静安寺站,按别册小地图指示步行到富春小笼,沿途观光上海老房子老街道。坐公交车返回久光百货,在一个茶座里极速写了几张明信片后买了晚餐的干粮又极速赶到世博园区。成功游览欧洲7国,荡气回肠~

入园时间:18点至22点半(和第一天一样看到打烊。坐最近欧洲区的世博专线地铁出马当路后在7-11狠狠吃了一顿宵夜)


5月20日

本日目标:12点半亚洲广场的日本演出,新西兰,日本产业馆,城市案例

实际情况:没有要一早扑票的任务,所以悠闲抵达2号门。演出前还逛了俩不热门馆,11点半就占位准备看演出了(顺便大吃午餐)。看完演出去大洋洲和国际组织馆那区。太累,我在印尼门口的凳子睡了半小时,醒来制定“外观游”路线跑了美洲欧洲非洲区,坐船过江,看了世博会博物馆,饿了吃了个饭,成功看日本产业馆(晚上人真少),出来后全速抵达城市案例区,用半小时看了三四个案例,打烊。成功~

入园时间:10点至22点半(回酒店后两人大吃杯面等宵夜庆祝世博游结束)


5月21日

休闲的早上~1点前退房去火车站寄存行李,坐地铁去黄陂南路站,吃到惊为天人的鲜得来排骨年糕,在复兴公园逛得很高兴,出来找了个巧克力专题的咖啡厅极速写完余下的明信片,赶去坐火车。


四、丹咏的入园装备

双肩书包——这里顺便讨论“双肩书包、单肩书包和购物拖车哪种好”。双肩是最舒服的。后来两天我发现我带的东西不算多,L又体贴帮我拿包,我就换了单肩包。当需要“全速”到达某地时,意味着你要冲刺跑和往返跑,这时,一个肩带调得不松不紧的双肩包是最好的装备。在出发去上海前,我们曾经打算带购物拖车或小拖箱,讨论了很久,最后放弃了。后来发现不少人带购物拖车(老人为主),所以还是可取的,就是需要“全速”时不够方便。

水瓶——不是水壶,水瓶就好,容量小一点的好。园区里打水喝比较方便。

雨伞——不要不带雨伞。随时是雨,随时是大太阳。要保存体力,就不要被太阳直晒!

帽子——在排队区是很难打伞遮阳的,前后的人都被你扎到,他们会想掐死你。帽子可以遮阳、防风吹脑袋、防发型乱,还可以防异物(比如排队时防别人的雨伞扎你眼睛)

化妆包——内含发夹、头绳、腮红、唇膏和润唇膏。为减轻重量,镜子都不带,去厕所再补妆。

纸巾——大部分厕所都有厕纸,但还是要带个的。如果你出汗多,我建议你带手帕!有攻略说最好带湿纸巾,我觉得也可以带,但一大块湿纸巾很重,要带就带两片。

手机——手机最大的功能是在排队时发微博和上人人网。

相机——多带一份电池,不然你会哭的。

相机套——我亲眼看见一个女孩从园区公交上下车时不小心摔倒了,手里的相机也磕地上了。我宁愿丑一点,天天斜背着相机袋子,或别在书包肩带上,拔出来容易,又不会坏。(我试过爬古长城时把相机挂在脖子上,结果陡峭处需双手双脚攀爬时磕坏了,呜呜)

太阳眼镜——树少,所以阳光很晃眼,眼睛容易累也容易受伤。觉得难受时戴上太阳眼镜保护眼镜。

长袖外套——防晒最好的方法是不让太阳直晒皮肤。江边风大,早晚还是冷的。如果你是夏日去世博会,我还是建议带一间长袖衣,不过就越薄越好咯。

薄薄大披肩——冷了当围巾当披肩都好,被江风吹感冒了得不偿失。关键要轻。最好拿个小塑料袋之类的装着。

门票——这里顺便说票务。票务可以上网查到。三日票基本是断票的,买不买到看运气。现在除了各地中国移动营业厅和邮局,上海当地的部分便利店也有售门票。我在邮局买到7天票,用不完的部分转让给朋友。

园区地图——这个在你排队入园时可能就能领到,领不到的进去后在问讯处可以拿到。

三色圆珠笔——双色也行。在地图做记号用。

上海市交通卡——我俩为节约时间,为少拿硬币,为收藏,在到沪首日就买了。押金10元,最少存10元,可退,地铁站可买到(最繁忙的上海火车站地铁站只能买到世博一日地铁票,18元,24小时内任坐)。

干粮——这里顺便说干粮的选购。我们园内午餐都吃干粮,夜票进场那天也是干粮。干粮的优点是省却中午吃饭的时间,可以一边排队一边吃,这样的话行程就灵活些。干粮的品质取决于你住的酒店附近是否有便利店和菜市场。我推荐面包、茶叶蛋、香肠和黄瓜,便宜、轻便、有营养、能补充能量,而且吃得快!如果能买到三明治是最好的,吃起来更快。上海是中国内地便利店最多的城市!如果买不到包,园区内也有得卖。

身份证——旅游要把身份证带身上,常识。

银行卡——园区里很多地方是欢迎刷卡的。

现金——现金是最快的付费方式。

塑料袋若干——我用两个化妆品的外包装小纸盒子分别装了干净的保鲜袋若干和小垃圾袋若干。另外出发前很怕下大雨淋湿我们的鞋子,所以我特地准备了若干大塑料袋,万一下雨就把鞋子裹上。难看事小,战斗力削减事大!

卫生巾——这是最需要特别解释的一项。女生带备卫生巾就不用说啦。我们为了提高战斗力,特地运用大学军训时的绝招:卫生巾当鞋垫用!不要买超薄的,买普通装(就是相对厚一点的),女生脚小用“日用”装(230mm左右),男生脚大用“量多及夜用装”(280 mm左右)。我的鞋子没有气垫减压,我索性垫两张。卫生巾的好处是:足部更舒适,吸收脚汗,每日都可更换。

小板凳——我们前两天都带了两张板凳,在早上排队入园及热门馆排队时发挥巨大作用。有些展品要看很久又不想站,也可以打开凳子坐。我还是建议带的,板凳越轻便越好,我带的是塑料折叠的,比不锈钢腿的折叠马扎还要轻一些。园区里目之所及皆有自带板凳。

一两样消遣——排队容易烦躁,有的游客一烦躁就做出插队或骂人之类的事情,很容易影响大家情绪。我认为带一些可以消磨时间又转椅注意力的消遣会有帮助。我们带了一副国际象棋(不能再轻了,请看链接),一盘棋下了两天(崩溃了),几张打印出来的数独(没用上),魔方(嫌重,第二天起没带)。最终的消遣其实是吃东西、下棋、录像(我们自拍啊,现场报道啊)以及研究地图和行程。

五、游玩策略

1.世博园有多大,你一定要有概念。

约等于两个清华大学,约等于三个中山大学南校区或者说大半个广州大学城,约等于一个广州的中山一到公园前,淘金到东湖)。所以“三天看完世博会”和“三天看完北京所有博物馆”是同等不实际。

2.你去世博会要看什么,这个问题你一定要有答案。

如果你当它是公园,一天就可以搞定,园区内有需要另外付费的电瓶车(价格好像20元,待查),指定地点上车,可以带你看遍所有建筑。如果你当它是博物馆园或科技馆园,那就要做好忍痛取舍的准备了。

3.不要去想“糟糕,我才看了这么几个馆”,而是要想“嘿,我刚才看的这个馆还真有意思”。

你们有没有留意,我的行程里强调了每日目标?我俩每天都在说“今天看了台湾馆就赢了”“今天看了爱尔兰就赢了”,抱着这样的想法,你会惊喜连连。如果总是想多看几个,那你会焦虑又暴躁。

4.从哪个出入口进去比较好?

——从离你最近的出入口进去最好!进去以后可以坐巴士到你想到的区域。每条线路的巴士隔15秒至1分钟就有一班!园区内没有红绿灯没有塞车!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园外倒车倒地铁上!!(但出入口的确有冷热之分,简单来说,地图上停车场面积大的出入口就是团体多的。)

5.关于预约和热门馆。

(1)最热门馆。

中国馆——这个需要预约券。截止至我去的那天,预约券只发给每个出入口最早入园的散客,发完为止。团体另外预约。所以要保证看中国馆,最起码要7点半前抵达其中一个园区出入口(鉴于六月开始人多,我建议7点抵达)。如果想看中国馆又不想多排队,那么就捱到晚上再进去。我们是晚上8点多去中国馆的,外围几乎不用排队(还有黑压压数百团体游客在排队啊),直接进去馆内排队(这时就和团体游客混着排了),排了大半小时就进去了。

沙特馆——这个和中国馆是最最火爆的。沙特有两个特点,一是它有全球最豪华的IMAX,可体验20分钟难得的观影;二是它不到晚上就关门了。所以会出现“最长需要排队4小时”的恐怖状况。

日本馆——排队区的入口有个工作人员反复喊:排队三小时,没有厕所。我排了两小时,参观一小时,出来觉得不值。尤其是看完日本产业馆之后!

韩国馆——底下是个演出舞台,每小时都有文艺演出(需排队),另再排队进去参观。

澳大利亚馆——大洋洲区最热门的馆。

德国馆——从电视上看到有一个1.5吨重的大波波,好像说每次可以300人共同体验互动,应该是很欢欣吧。

俄罗斯馆——天天园区广播就劝大家别去,因为排队三小时。

以上是铁定热门的馆,铁定平均排队2-3小时。还有一些也是相当热门的馆,如瑞士(有空中缆车,不过下雨就没得玩了),法国,等等。分开讨论。

铁定热门馆呢,我觉得你如果不是非看不可,不看不走的话,那就顶多看一两个就好了……想看又不想多排队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7点多就到园区门口排队,入园后用最快的速度抵达该馆。这种方法的原理是“你把该排的队在开园前就排了,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看其他馆“。也许你会说,那还是要排队,对,但至少早上那条队是不移动的,你可以坐定定吃东西甚至睡觉,而且游客情绪稳定,不容易有冲突或不愉快。

还有一个热门馆需要分开讨论——台湾。台湾馆每天9点开始派3000张白天预约券,下午6点开始派1000张夜间预约券。券上面印着时间,提早去没用,晚一个小时可以。要拿白天票请参考上面的“7点排队全速法”,要拿晚上的票请4点开始排队。如果你非要看台湾馆,你一天的行程都必须有弹性地迁就它,因为你不知道自己领到几点的票。

此外还有一种方法,我们去的第三天起有一些热门馆可以凭你在城市案例那边收集的该国城市盖章去走绿色通道。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至于哪些馆是这样,自己查。

(2)推荐场馆

我推荐两种馆(分类有重复):

第一种:自建馆。园区里领到的地图的背面印着这些馆的外观。这些国家格外有钱,所以馆是自己建的,布展质素比较有保证。

第二种:很长的排队区但队列只占了一半(或以下),并且队列移动速度较快的。排队区长,证明热门。队列移动速度快,证明排队时间短。

我自己去过的馆我很想推荐,但又怕你们期望太高。始终“各花入各眼”“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在此力荐沙特、西班牙、比利时、日本产业馆、世博会博物馆、城市案例。这些呢,有高科技、有地区特色、布展表现形式多样,应该能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还有很多场馆也很欢欣,看我相册吧。

再次强调,你是看不完的!也不要和别人比较一共去了多少馆!看太多你会搞混的!前几天看到一个攻略写“十大惊艳馆”,十个我都没进去!但我依然幸福又满足地回到广州了!

6.关于排队

每个听完我说排队和游园经历的人都说“听完你说我已经很累了……好像已经去排了一次……好恐怖啊……”,但他们同时也说似乎很值得去看,脑子已经开始想什么时候去了。

排队是很难避免的,但你可以问自己值不值得。对于我来说,沙特两小时值得,但日本馆顶多一小时值得。除了那几个超级热门外,大部分馆到了晚上就人少了,甚至没人去。我们最高效率的晚上4小时看了欧洲7国(不过有一两国印象不深啦~)

排队最不开心是:看到插队、排队区被破坏却又没有工作人员来疏导混乱以及发生冲突。而对情绪的破坏程度又要视乎于是否妨碍自身利益。我的建议是:

(1)维持秩序是世博园以及各场馆的责任,他们或有尽力或有失责,我们是可以投诉的,无谓站在队列里生气或骂人。

(2)排队的确容易焦虑,而当代中国人又不是那么有耐心排队(原因另作讨论),所以表现五花八门,这是现实,要承认现实。

(3)对待在自己附近发生的插队,是可以遏制的,我们到了后面两天就总结出来了:

第一是两人一排各抓住旁边的栏杆,对后面插队的人形成隔断,这样的话后面的人偶有挤撞试探,但不会硬闯。这一招要注意在转弯的位置,那里是插队最容易的地方。

第二是如果旁边没有栏杆又有人走上来插队,就立即问他“你是工作人员吗?不是就排队。”或者“前面干嘛呢!到后面排队!”要问得迅速、坚定。他可能会说“你也没有好好排”“你排好你的,管别人干嘛”,你只需要坚定高声地重复“去后面排队。”——如果他耍赖,由得他吧,无须和他有太多冲突。

你记住,你是来参观的,不是来执法的,你有劝他的自由,他有试探规则的自由,你已尽力捍卫你所认同的规则,怪就怪园区对规则界定不严,执法不力。(建议大家去日本产业馆,而且是排需要额外观影那条队,你就能对比出来什么叫界定得好,什么叫界定得不好了。我觉得园区是可以做得更好的,L说,有没有决心做,有没有能力做,有没有做,是三回事)

7.关于特殊服务。

(1)热水。就像某独·裁·国·家的人不会想到“人有反抗独·裁的自由”一样,包括我俩在内的大部分人都没有想过“在园区找热水喝”的问题,都很安详地坐在凳子上啃包喝凉水——直到有人小心翼翼地捧着杯面出现!这时大家就觉醒了:“咦?你哪里来的热水?”“问讯处啊!”

(2)轮椅和老人。园区内有大量轮椅和婴儿车出租,但好像要出示相关证明之类,不是我俩活蹦乱跳也能借到的。目之所及都有推着轮椅和婴儿车的,部分场馆还为他们提供绿色通道——不是不排队,而是少排一点队,也要等。好像60岁以上老人也走绿色通道。

(3)还有一些特殊服务的。自己查去。

(4)小白菜。大学生志愿者都穿半白半翠绿的衣服,所以叫小白菜,总有一个在你身边。小白菜很敬业,很斯文,甚至晚上10点收工了,他们看见你迎上去想问问题也会停下来准备回答。他们对自己辖区内的问题最清楚,辖区以外的问题可能答案会有偏差,需要多问求证。

还有一种穿着深蓝运动服,胸口别着“杨浦志愿者”的中年男子志愿者,一开始我以为他名字叫杨浦,后来发现个个都叫杨浦!(是一个地区啦)他们的强项是把插队的人厉声喝止甚至冲进排队区把他纠出来。在台湾馆和沙特馆我都有见到他们执法,那一刻他们就是英雄~感谢!

8.关于餐饮。

园区内的食品的确贵一点,但不是不可以接受,而且品质不错。简单来说,两个人在KFC可能60元才饱,里面要80元。也有豪华的,在欧洲区我看见几个外国餐厅人均消费200-300。

我不建议一天都吃干粮,晚上太累了就去吃一顿好的嘛~我们的餐饮消费如下:

中国馆附近吃了功德林88元一位的斋菜自助,大满足~斋菜很精致,也很适合疲惫的游客~

世博会博物馆附近吃了一个日本餐厅的30元咖喱饭(没肉的),美味,上菜快,吃得也快~

欧洲区有个爱尔兰酒吧,我们在外卖部买了一个肉派,20元一坨,没吃惯~

最后一天太热了,买了两根伊利冰工厂冰棒,2元还是3元忘了。

9.关于纪念品。

(1)准备一两百块钱买纪念品不过分。

(2)护照30元一本,我认为是必买的纪念品。但园区内脱销,最好在市区内的纪念品特许店先买好。保险起见,你可以先在淘那个宝上的世博店买好!

(3)园区内有两三个邮局,其中一个在中国馆。出售明信片和邮册。他们有各自特别的邮戳可以盖在你买的邮品上。也可以投寄信件,哪怕寄去外国。

(4)有一套世博会各自建馆效果图的明信片,那个就费劲,要在世博轴西南侧的世博会纪念品旗舰店才买得到。

六、上海市区美食指南

这里已经8500字了。循众要求,还要写市区美食指南……我只去了三四处,都写出来就收工……

1.大时代美食面馆。就是《蜗居》里海藻带宋思明去吃的黄鱼面。那条路的确是单行线……店面不大,写着“老沧浪亭何师父主理”。照片见相册,我没力气了。

推荐:黄鱼面、葱油拌面。(据说那种叫蟮糊面的也好吃,没吃)

地点:卢湾区合肥路与黄陂南路交界。我是打车去的,就说“合肥路黄陂南路”,下车后问人。

人均消费:少于10元。


2.鲜得来。吃上海小吃的快餐式食品店。

推荐:排骨年糕。

地点:卢湾区淮海路与雁荡路交界。有不止一个分店的。

人均消费:15元。


3.甜甜圈(名字没留意,店面很新很现代的)

推荐:长得像狮子王脑袋的甜甜圈。

地点:静安区华山路愚园路(静安寺地铁站出来沿华山路向北,十字路口见到左边有百乐门,右边就有这甜甜圈。门牌是“万航渡路1号”

人均消费:10元。


4.富春小笼。扬州特色小吃店,又残旧又兴旺。

推荐:一笼多吃。小笼包。馄饨。扎猪排。酒酿圆子。

地点:静安区愚园路650号。

人均消费:15元。

5.葡萄园。在原法租界做本帮菜的餐厅,白种人顾客几乎比中国人顾客多。老板娘的女儿气质很像《色戒》里的王佳芝,年轻貌美。

推荐:糟溜鲈鱼!柠檬鸡!蛤仔蒸蛋!炒草头(这个据说是时令蔬菜,我们赶上趟了)!

地点:新乐路襄阳北路。一所东正教教堂旁边。

人均消费:35元。


七、丹咏本次世博之旅用到的参考网站

谷那首歌

淘那个宝

卓非常越

当哩个当

世博会官方网站

上海气象预报

查火车机票酒店的网站

丁丁地图(这个太强悍了……连步行多少分钟都说了……上海真幸福)

7天连锁酒店官方网站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LONELY WITTY】丹咏的世博攻略(适合一日/多日游)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134382-1.html
本文关键词:【LONELY WITTY】丹咏的世博攻略(适合一日/多日游)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