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西藏行(第五部分)
寺院与信仰
驱车进藏的路上,常见五体投地长拜到拉萨去进香拜佛的藏民,无论在寺庙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佛的景仰时时处处诚心诚意,令人感动。我也去过不少汉族人的佛教圣地,也去过欧洲天主,基督教的许多国家,感觉信仰的程度没有西藏人那样的强烈。去过北非只有伊斯兰教地区对真主的信仰有得一比。
图1 沿G318国道长拜进藏的藏民 图2 就是这样长拜去拉萨(copy) 图3 虔诚
图4 虔诚
这种信仰是我们很难理解,永恒,持久,炙烈。 只有到了西藏,你置身于那严酷而状阔的自然环境,凛冽的高原风迅速地静静地改变着身边的一切,看着太阳一步步的把雪山照亮,珠穆朗玛慢慢的染成金黄,气温一下子降到零下10度,一种自始至终弥漫着大自然的悲怆氛围会包围着你,人的悲剧情怀会从内心油然而生。 正如尼采所说:悲剧是生命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美的最高表现形式。 人类那种悲悯,同情的柔软遇到大自然本色的坚硬,就会产生美,而信仰恰恰是美的果实。 就像女人的温柔遇到男人的坚强一样。 图5信众
图6 佛门 图7 朝拜中的歇息 图8 清晨的拉萨,这是处处可见的景象。 图9 转山 图10 转经筒 图11 为寺庙修整房顶,摄于大昭寺 图12 环保志愿者,崇高的信仰需要清爽干净的环境。摄于日喀则到拉萨途中 自然环境是信仰的基础,无法想象,肮脏,拥塞的环境会生存保有崇高虔诚的信仰。 金钱也是信仰的天敌。 布达拉宫严重的商业化,这次去这神圣的佛的殿堂,感觉是去参观拉萨的故宫,炫耀着金碧辉煌的财富,见不到喇嘛,听不到咏经,感受不到虔诚。历史也被导游那些几十公斤黄金,几百颗珍珠宝石的解说湮没。 布达拉宫的圣洁雄伟不会因为商业行为而被亵渎。 图13 布达拉宫 图14 布达拉宫 图15 布达拉宫 图16 布达拉宫的红与白 图17 布达拉宫 图18 布达拉宫 图19 布达拉宫 图20 布达拉宫 图21 布达拉宫的阳光 图22布达拉宫 这张照片还能看出布达拉宫真实的一面 图23布达拉宫专门在游客中混的假的长拜者,真的朝拜者不会向游客乞讨。 布达拉宫门票100元,我们预订的是150元。藏民是2元。 布达拉宫内见不到喇嘛反而到处是昏昏欲睡的凶巴巴的禁止游客照相的保安。 我始终弄不明白,从什么时候起寺庙开始收门票,什么时候起不让照相。 他们会说游客当然要付管理费,他们也会说朝拜者照什么相,于是我问自己,我们到底是谁? 佛不会差钱,差钱的自然不是佛。多收一些虔诚的心吧。 非常喜欢的还是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充满生活的气息,真正的朝拜的圣殿,藏民,喇嘛和神生活在一起,质朴,神圣而融洽。 图24 扎什伦布寺
图25 扎什伦布寺 圣殿和民居在一起,神的精髓是平民化。 图26扎什伦布寺 图27 扎什伦布寺 图28 扎什伦布寺 图29 扎什伦布寺 图30扎什伦布寺 图31扎什伦布寺
图32 阿妈尼贝贝哄……,经声阵阵 看到的是崇高者的生活,远远不仅仅是崇高。 到西藏的时间不长,对藏民的了解更少,幸运的是我们的前后两位司机都是藏族。他们都有比内地人更优秀的品质。 特别是陪我们到珠峰大本营的金巴师傅,善良,质朴,诚实,我的眼前总浮现出他一路上祷告,一路上管“闲事”,一路上做好事的形象。浮现出他看到晚霞照在珠穆朗玛峰时那种我们没有的虔诚的目光,我们看到的是风景是美,他们感受到的是崇敬是喜乐。 他也带我们去商店,可他告诫我们很贵不要买,从商店出来,他会当着我们的面数他分到的份子钱,他差钱,可他不会欺骗。 我们是游客,最大的心愿还是拍照记录下沿途的美景,他们非常地能体谅我们的心情,有求必停。 在藏人手里买东西,可能会有很贵,可不会有乱七八糟的忽悠。 藏族人民的信仰不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他们对神的爱会体现在对待每一个个体上。 当人不再是一个群体概念,当人成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时,神就在心中,信仰就有了归属。 珠穆朗玛峰是美丽的,我们看看她:
当一个人置身旷野,雪山蓝天触手可及,阳光如此炙烈。当落日渐西,雪山变得金黄,晶莹剔透的星星不眨眼地镶在天幕,你会信仰什么,你又能信仰什么。 “信仰就那么简单”,如果你去过西藏,就会这么想。 (全文完)
来自旅行吧博文:http://u.cncn.com/space-107933-do-blog-id-31554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