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西藏----珠峰篇 “没看到过珠峰,便不算到过西藏”的说法可能有些过头,不过对于很多人而言,去看珠峰确实是他们去西藏或者想再去西藏的动力。毕竟,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珠峰是世界的第三极。 只是去珠峰对一般人而言确实是个挑战,即使对于已经来到青藏高原的人同样如此,因为拉萨的海拔不过3700米,而珠峰大本营的海拔是5200米,何况,大部分的人会选择在珠峰大本营住宿一晚,也就是说在海拔5200米的地方待上十几个小时,这确实是个挑战。 而且,从拉萨去到珠峰路途遥远,路况不佳。我的行程,相信也是大部分去到珠峰的普通游客的行程,是这样的,第一天一早从拉萨出发走318国道去到日喀则(这一段路可能是西藏境内路况最好的路,虽然来回只有两车道),在日喀则住一晚(办边防证,观扎什伦布寺),第二天一早从日喀则去到定日,在定日吃午饭,然后是约100公里的搓板路,耗时大约四到五个小时,黄昏到达珠峰大本营,看日落,住宿,第三天一早看日出,原路返回日喀则,宿日喀则,第四天绕路山南,观江孜宗山抗英古堡,白居寺,宁金抗沙峰,羊卓雍错等,然后于傍晚时分回到拉萨。 318国道虽然可能是西藏路况最好的一条路,可是依然是考验驾驶技术的一条路,因为来回只有两车道,而且很多地方是山路,不仅坡度陡,而且是急弯。再加上天气变幻无穷,一会儿晴一会儿雨,还有可能下雪。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重卡在此条路上高速前进,真是叫人捏一把汗。而轻便如四轮驱动的陆巡只要司机不集中注意力,也随时会发生意外,这就是前篇提到的陆巡滑入路边排水槽的原因。此时,如果没有人提醒,很有可能发生二次意外,因为路太窄,弯太急。 不过这一路的风景依然震撼人心。徐霞客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很显然,他是没来过青藏高原才说的这话。飞机入藏,在高处便可看见层峦叠嶂,但在陆地上又是另一种风味。远远看见一山,以为绕过去便可有开阔视野,可是走近前来,才发现后面又叠了一重山。所有关于山脉的形容词如群山连绵,崇山峻岭,层峦叠嶂等等在此刻都如此苍白。 陆巡一会儿在山谷中行进,一会儿盘旋于盘山公路上,山的颜色也在变换。也许是山的本色就有不同,但我相信,同样有天气的原因,蓝天白云下的山色显然不同于阴霾中的山色。而在阳光的映射下漂下片片白雪,映衬着远处雪山,更是平原上绝无可能一见的奇景。在这样的风景的伴随下我们翻过了海拔5248米的嘉措拉山口。在山口我们停车照相,四处看看,没感觉到什么高原反应,于是觉得5200米不过如此,觉得在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过一晚上不过小菜一碟。事实证明乐观得太早了。毕竟在5200米待上十分钟和待上十小时大不相同。 在定日的一家四川饭馆用午饭的时候,发现四面的墙壁上都贴了墙纸,墙纸没盖到的地方有人(永远,到处都有这样的人)题了“到此一游”。我开玩笑说“老板,你应该贴空白墙纸让大家写啊。”老板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早写满了!去年314以后公安让盖起来,据说是以防暗号联络。”乖乖龙地东。 从定日出来不远,便是边防检查站。不客气地说,里面的武警态度恶劣,办事效率低下。更关键的是,旁边的一个公共厕所臭气远扬。T生和J生先去,我后去,走到跟前,看见他俩还没走进去,就被熏了出来。西藏旅游,如果不解决厕所问题,始终没有竞争力啊。 过了边防检查站不远,便从318国道下来转上了所谓的“珠峰路”。路边立了一牌“离珠峰102公里”。看见此牌,让人激动不已,没想到,居然还要再开四到五个小时。从此牌上去,大约30公里处有个遮古拉山口。天气晴好的时候,从这山口往南看去,可以看见四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婀娜多姿地展现她们的身段,她们从左到右分别是马卡鲁峰,洛子峰,珠穆朗玛峰,卓奥友峰。那一刻,你没法不激动。人生有几回这样的机会? 从山口上下来(也就是这一段,巴桑有一段直接从路上开了下来,显示了一下他的驾驶技巧和全时四驱的能力),一路尘土飞扬。可一路上仍可看见点点的藏族村庄顽强地生存在这恶劣的环境里。 渐渐地,离珠峰越来越近了。车行到绒布寺的时候,珠峰是如此真切地近,云彩也未完全挡住真颜。我们大叫着跳下陆巡,四肢颤抖地举起相机一阵乱拍。因为我们知道,也许,也许只要两分钟,珠峰可能就会完全被云彩遮挡。如果不抓住这白驹过隙的时间,那将是怎样的憾事! 果然,过了一会儿,珠峰便淹没在云海中。陆巡继续向上,来到大本营下的帐篷区。据说,这儿的帐篷都是定日县政府安排当地的藏民出租赚钱用的,围成一个方形,由于交通不便,物品的价格黑贵,一瓶山下卖两元的农夫山泉矿泉水卖二十元。巴桑将我们径直带到了一个叫“LAKHEY”的帐篷,帐篷的主人是个叫LAKHEY的藏族小姑娘,汉语说得不好。巴桑开始享受他的啤酒和香烟,T太休息,T生和J生试图向上步行到真正的大本营,我没有同去,因为虽然没有明显的高原反应,可是天快黑了,风也很大,小心驶得万年船吧。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小心没错,因为T生他们最后还是没能走到大本营,可是回到帐篷后,T生却病倒了。好在他的体质不错,第二天便恢复了大半。但也着实让人担心了一把,特别是T太。 我把行李放下后,背着相机向旁边的山涧走了过去,想找个好角度再拍两张珠峰。天空中有黑色的飞禽成群飞过,不过不像是鹰或隼,倒像是乌鸦。山涧不宽,踩了两块石头便很容易越过去。只是,毕竟是海拔5000米的地方,做了几次这样的动作后,便感觉气喘不已。再回头看,自己离帐篷区很远了,附近也没有其他游客。安全起见,还是回去吧。 天很快就黑了下来。由于云层很厚,终于没能看见日落中的珠峰。 LAKHEY烧牦牛粪帮我们做了汤面,照明是白天的太阳能。T生此时已无力地躺在了床上,连吃面条的力气和胃口也没有了。那一刻,其实我非常担心,毕竟不是平地上,而是在5000米的珠峰大本营。巴桑却很轻松,安慰T太说没事,睡一觉便好。 太阳落山后,温度迅速下降。一开始炉子里的牛粪的余热还可以维持帐篷里的温度,但很快,温度便下降到了冰点以下了。我们虽然人人都盖了几层被子,然后再将帽子盖在脸上,可是能感觉冷风飕飕地在面颊上像小刀刮一般地吹过。 好冷。 巴桑兄早已入睡。而我们几个内地游客却翻来覆去地无法真正入睡。半夜中,翻身坐起,拿起放在桌上的矿泉水猛地灌了一口,却感觉是一条冰线从喉咙中滑了下去。好冰啊! 于是一宿几乎无眠。后来才知道,没睡着几乎是最轻的高原反应了。在其它帐篷里,有人在还没入夜的时候便已下山,而也有人吸了一晚上的氧气。 半夜三点出来小便,看见朗朗晴空,傍晚的云层均已消逝不见。群星闪耀,让人又想起康德的名句:“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覆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 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 ——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藏民是否因为经常这样仰卧星空,所以这么有哲学感,这么笃信佛教呢? 晴朗的天空让人奢望可以看见明早日出的珠峰。可是毕竟没有完满,早上五六点再出来,天空中的云彩已经越来越多,到后来,终于遮蔽住了珠峰。本来我还想倔强地再等上一会儿,巴桑劝说:“再等下去也未必能看见什么。”于是带着些许满足和些许遗憾向回程前进。 坦白地讲,珠峰虽然让我激动(毕竟是世界最高峰),但在我个人看来,却不是最美的山峰。我曾去过阿尔卑斯山区,瑞士和意大利边界的马特洪峰(Matterhorn)个人认为就要比珠峰更具美感,虽然它的海拔只有4478米。此外,西藏经常被和瑞士比较,也许是因为都是多山地带。不过,瑞士一个显而易见的优势就是旅游者可以很方便很舒适地到达任何一个景点,而西藏旅游离这个水准还差得太远。 从珠峰下来,回程路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景致是羊卓雍错(简称羊湖)。羊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另外两个是纳木错和玛旁雍错。羊湖是最容易去到的一个圣湖,因为它就在公路旁。而纳木错海拔更高,由于天气变化快,很多时候由于下雪封路,根本进去不了(我去的时候就碰到这种情况,而同车有人已经是四天中第二次来而又没能进去。我还在犹豫中要不要为了纳木错再去一次西藏),勉强进去,也容易发生车祸(我到西藏的那天便听说前些天又旅游车翻在了去纳木错的路上,导致多人死伤)。至于玛旁雍错在交通极为不便的阿里地区,能去到的普通游客可谓少之又少。羊湖据说是个堰塞湖,但奇怪的是它是个咸水湖,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湖水碧蓝碧蓝的,导致有朋友看了我的照片评论说“水蓝得象假的一样”。 沿着羊湖边的公路再翻过一个山口,便又来到了拉萨河畔。在一个看起来颇为普通的地方,巴桑停了车,让我们下去照相。那是个河边的点,靠马路有棵树上挂满经幡。这是个看拉萨河谷景色的好地方,可是除此之外,也没什么特别啊。疑惑间,顺着小路往下走,看见了几把刀在石头边放着,正在奇怪它们的用途时,巴桑在上面发话了:“这里是贡嘎居民水葬的地方,这是他们的习惯,那些刀是用来切割尸体的。”听到这话,虽然是朗朗晴空,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将信将疑间,再仔细看那几把刀,放它们的地面上果然有些疑是血迹的痕迹。天!这水葬台可就在交通要道旁啊。 和T生J生一起感慨了几句,便也释然。本来水葬就是藏民丧葬的一种方式,我等异教徒又来发哪门子感慨。猎奇,本来不就是我们来西藏的目的之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