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D3,10月4号,然乌→昌都 1, 清晨,然乌湖被厚厚的乌云所压制,没精打采地变成了一个卸了装的女人,失去了昨夜月光下的旖旎——波光粼粼总比暗自静默要风情万种的多。 又是小雨。老非站在湖边发冷、发愣——然乌湖?怎么就改“湖”了?应该还是“错”啊!这不还没出藏区么! 每每老非从西藏刚返回北京,再打麻将的时候,一旦胡牌,老非就假装低眉顺眼地嘟囔道:对不起俺错了,俺还想继续错下去!——当然了,如果是连续胡牌,老非就会眉飞色舞地嚷嚷:哈哈,俺这叫一错再错、错上加错啊! 到了瓦村一问,才知道村子里的藏民都把然乌湖叫做阿木错。 这才没错嘛! 2, 瓦村离然乌小镇很近。攻略上说,瓦村有上瓦村和下瓦村,是藏东南林区建筑的典型代表。 瓦村小小的,顺着山势缓缓地铺到阿木错,又被川藏公路居中分开。老非想:难道是以公路为界,山坡上的叫上瓦村,湖边的叫下瓦村?如果真是这样,还不如一个叫破瓦,一个叫错瓦呢! 瓦村里传出几声犬吠,算是对老非“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恶作剧,集体表示抗议。 哗啦啦的小溪旁有人打水。 伴着低沉的几声吆喝,一队牦牛从村子里弯弯曲曲的走出来。 一栋新修的纯木构的房子里,传出一阵劈木头的声音。 隐约有孩子的哭声断断续续地飘过来,又被几声敷衍了事的犬吠所湮没。 几缕炊烟从木房子里升起。一股浓烟从玛尼堆旁的石炉里滚出。随即又被晨风轻描淡写地稀释在村子的屋顶上…… 雨雾迷朦的瓦村显得无比静谧而又生机勃勃。 大概多少年了,都是守着这样安详的生活,守着如此美丽的错。 3, 老非的镜头里,兴奋地而又是怯生生地闯入一个藏族男孩。 他背向着村子里的炊烟,赶着牦牛,正准备向山上爬去。 即便是阴雨天,男孩的眼睛还是非常的明亮动人。在藏区,老非看过无数个这样的眼睛,但每一次都还是会被这样的眼睛、眼神所打动。 他们的眼睛里没有城市的眼睛里的很多东西。 城市的眼睛里也没有他们的眼睛里的很多东西。 4, 同伴们和司机仁青师傅一起,敲开了公路边藏家的门。 康巴藏区的民居,首层通常是属于牲口的;二层住人,以及放置谷仓。一根木头改造一下,打几个楔子,或者均距离地在原木上砍出数个凹槽,就是上二层平台的梯子。 民居看看也就罢了,倒是藏家有女初长成,博得无数闪光灯。女士们蜂拥而上,争相与藏家女合影。虽然藏家女孩长相端庄,但由于皮肤黝黑,既没有像她们那样精心打扮,又没有她们那么光鲜的服饰,所以对女士们来说,合起影来非常安全。 女士们慷慨地将小瓶的洗面奶塞到藏家女孩的手中。——老非却觉得有些滑稽:城市里的必需品,女士们的必需品,在这里却并不见得重要。 走出藏家,老非问:你们给她说清楚了么?那是洗面奶,不是抹头擦脸的。 女士们慌忙对藏家女孩子哇啦哇啦地使劲比划,藏家女孩一头雾水,却在这种阵势下很配合地频频点头。问题是洗脸和擦脸的比划动作好像没什么分别,女士们又慌忙对仁青师傅哇啦哇啦,再由仁青师傅对女孩哇啦哇啦…… 5, 启程去帮达,先要翻越一座山,翻山的路名曰“九十九道弯”。 所谓九十九道弯,就是从山底爬到山口,之字形地爬来爬去,汽车要拐很多个近180度的急弯——仁青师傅说他以前数过,小弯就不算了,也算不清;但这样的急弯可不止九十九个,比去珠峰路上经过的那个遮莫拉山口还要费劲。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不虚,仁青师傅一边恶狠狠地打着方向盘,一边念念有词地数数。 我们就这样马不停蹄地一会儿头朝东,一会儿头朝西。直线距离其实没跑出多远,就是远处的雪山越来越低了。 数到三十多的时候,看见昨夜在然乌驿站撞见的北京人站在路边,他们的Jeep正大张着嘴巴在那儿吐白汽,一副被无穷无尽的爬坡加弯道给弄得气喘吁吁状。 停车一看,原来是水箱开锅了。好在这里还有手机信号,那个长发司机正给北京那边打电话,边问边修车呢。 仁青师傅捋起袖子说,打不着火了是吧?我帮你弄弄。 周围光秃秃的没水,于是Jeep的待遇大大提高,一口气喝了四瓶农夫山泉。等水箱温度降下来后,长发司机陪着笑脸说:拿您的车给拖一下,应该能打着火吧? 仁青师傅看了看陡坡,没好气地说,拖什么拖,不费油啊?顺着坡一倒不就行了? 长发司机拍了拍自己的脑袋——一看就是拼命上坡上坡,给整的不知道一倒车就有下坡了。 坡太陡,长发司机自己有点不敢倒。仁青师傅只好自己上去倒,最终帮他打着了车。 在一片谢谢声中,仁青师傅摆了摆手:天下司机是一家嘛! 拔刀相助的损失是——仁青师傅忘了刚才的急弯是数到多少了…… 6, 到帮达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 川藏南线和川藏北线在帮达汇集。就在路口边的一个川菜馆吃午饭,呆呆地看着奔南线的那条路,捉摸着嘛时候把它也给踩了。 想起自己五年前在新都桥——川藏南北线的另一个汇集端头。那时候老非也是呆呆地盯着路口,捉摸着嘛时候把它们都给踩了。 那次虽然没有进藏,却不怎么赶时间,不但玩的悠哉,也玩的透一些。比如随便哪个寺庙泡两天,光扎巴就能认识好几个,什么藏经阁啊,舍利子啊,做法事啊,修晨课啊,爱看什么看什么,想看什么看什么,完了还可以跟扎巴们掰手腕。天一黑,抄起一瓶白酒,抱一颗大白菜,随便敲开一家藏家的门,就可以跑进去唱歌喝酒,并在第二天一大早,准时爬起来拉肚子…… 7, 车一进入昌都,女士们就开始嚷嚷:哇塞,进城了,进城了!——山里面这才转了两天,就个个变村妞。 黄昏的昌都主街道上,到处都是红颜色的扎巴——昌都有个强巴林寺,现在有1800多个喇嘛。 安顿好住处天已经黑了。强巴林寺是明天的内容,今天的内容是吃饭,吃完饭仁青师傅带我们去看藏族歌舞。 按说老非蹦迪那是没得说,可跑台上跟藏族的帅哥美女们转了N多圈,动作还是学得晕头转向、模棱两可。只好很郁闷地坐下来喝酒,看台上那些个藏族美眉们无比灵活的水蛇腰。 两声尖厉的口哨——循声一看,老非这叫一个吃惊:口哨来自两个十岁左右的藏族孩子,这两个小家伙都叼着烟,面前还都放着一瓶啤酒,跟老非一样死盯着人家的腰看! 嘿,小兔崽子!——老非一招手,把其中那个小的给招了过来:多大了? 小家伙吸了一口烟:十五! 老非劈手把烟夺下来扔地上:P!你要十五,我都有八十了! 小家伙嘿嘿一笑:八岁,八岁! 才八岁你就跑着儿混呀? 小家伙还是嘿嘿一笑:热闹嘛! 看着小家伙的眼睛,在恍恍惚惚的灯光下和老非的眼睛一样混沌。 不由得想起清晨瓦村的那个孩子,他和这个抽烟的孩子年龄相当,眼神却无比清澈。 看来,城市里盛产那些个污染眼睛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