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关注骑行圈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走进尼雅文化——董务新

2016-1-22 00:00| 查看: 495|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在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有一个被沙海快要淹没的古国废墟——尼雅遗址精绝国。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100年前(1901年1月27闩),英国著名探险考古学家,马克•奥里尔•斯坦因,在这片30多万平方公里的浩瀚沙海中,寻找到了古代人类,开拓创建的生活、生产、繁延的乐园遗址。从那个时代起,尼雅几乎成了国际探险家和考古学家们梦寐以求的去处,各国的考古科学家,都在为逐步揭开历史留给今天无限悲凉与悬念而努力。
悠久的世界历史,展示着人类不同的文化。在当时最有影响的中国文化、古印度文化、占希腊文化、占波斯文化自成体系,而这四种文化在世界上只有一个能汇流在一起的交汇点,推动着历史不同国度向前发展,那就是中国新疆尼雅。
在这长安、敦煌、楼兰、米兰、安迪尔、尼雅、丹丹鸟里克等漫长的丝绸佛教路线中,尼雅是古代遗址中保留最完整的地方,它那朴朔迷离的历史,富有浪漫的神秘令人神往。难怪日本僧侣小岛康誉如此倦恋此地,连续七次在此处佛事捐助资金,并留下后话,愿将死后的骨头埋在新疆尼雅。
尼雅遗址发现近百年来,几乎被沙漠埤没,除英国考古探险家马克•奥里尔•斯坦因外,只有几次可数的中外考察活动进入此地。残酷、恶劣的自然环境,儿乎再没有什么人敢涉足这里。
当我们对尼雅的了解从肤浅进——步深入时,便产生厂组织此项探险活动的欲望,在2001年新世纪第一个传统佳节,来自北京新疆十六位探险者,带着对尼雅古国土朝的神往,告别了亲友,走进了塔克拉玛干,尽管我们做了大量但也是有限的准备:从人文地理、气候的了解,对水、食品、路线、负量、徒步的天数、对每日的行程距离进行了测算和评估,但也确保不了此次活动具有100%的成功把握。
背起沉重的背囊,近30公斤的装备(除了15公斤的矿泉水5公斤食品、帐篷、睡袋外再加上照像设备),踏入沙海的边缘,看着一望无际的沙漠,那种冲动、紧张、激动的心情涌上在心头,仿佛我们去朝圣看望一位历史的老人,那么从容、随意。
沙漠中的美往往不停留在瞬间,那些靠视觉捕捉到的景致绝对要比持久地摆在某处的—些即成风光,更让人陶醉。面对沙浪起伏的沙丘、沙梁、沙谷……一切都需要用心去感受。站在高高的沙脊上,望着浩瀚沙漠中,一处处枯死的胡杨是那么苍桑、悲壮,巨大的身躯被无情的风沙一层层剥离。干枯的人树,被暴晒、扭曲成千姿百怪仿佛一个个象被沙神封钉在沙海之中的骷髅,叙说自己的冤屈。在宁旷、宁静的沙漠中,使人感到那么悲哀、惆怅和恐惧,一片神秘而凄凉的景象,显示着千年白然的变迁遗留给今日的苍凉。有感是:

凝视鬼树骷嵝,
透思沙海绿洲
倾听枯胡呻吟
惊呼尼雅声中。

这就是塔克拉玛干,这就是尼雅古河床。昆仑山的雪水,曾流入沙漠深处,给这里带来——片生机和无限的辉煌,参天大树,绿洲片片、河水荡漾……
一小时一公里的速度前进着,疲惫、劳累,挥掷如雨的汗水,使我一次次挺过身体不适发出的警告,为一睹极为难得奇异无比沙漠的景观,它给了我一次次力量。往前看浩瀚沙丘连绵不断,在风的作用下沙丘像是凝固了的波涛,高低起浮,我们穿过无数个沙谷,踏卜无数个沙梁,望着荒凉的沙海,回绕在沙脊上“平沙万里绝人烟”,真正体会到古人那种“沙软马蹄望, 日斜人影长”的感受。条条沙梁蜿蜒起伏,座座沙丘比肩而立。双腿机械的伴随着阴影在茫茫沙海中移动,两眼麻木地注视着脚下松软的沙面,—步—喘在前进,这种虔诚的心就像嗑着长头朝拜着走向拉萨的信徒。大地死一般的宁静,头上灰兰色的天空,可真是茫茫沙海黄色清一浪跟一浪。
尼雅古废墟的标志,就是这座距今1600多年的佛塔遗址,它为土坯结构共计三层,二层为上块筑砌成方形天米见方,6米高,面对南方背靠东北方走向的沙梁,海拨1250米,以北纬3758,32.8”,东径82度43,14.5”,以佛塔为中心沿尼雅河尾地带展开沿伸,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7公里,塔身南部已坍塌,西面也遭被挖的缺口,上层圆桶形也被盗宝者由顶至底掏空。
在沙丘的四周,散布着寺庙的城墙,宅院木基,红柳、芦苇的篱笆栅栏,红色陶片兽骨,桃核、果核,随处可见。

近几年,尼雅中国考古探险,有了重大突破,共发现72处房屋遗址,七处林荫树遗址,三处城墙遗址,一座佛塔、 —座古桥,—座寺庙遗址,八处墓地。此外,还发现果园、桑树、葡萄架、工艺作坊、古战场遗址等,在这此活动中我们看到佛塔、城墙、目睹最多的是民宅的遗址,因我们进入路线,无人造访,所见到的—些房屋遗址,尚未记录,尼雅古居民住宅房屋多为木基架结构隔断为墙,屋前有凉棚,屋院内有高大的树木遮阴乘凉,有身份的大户,屋院外院墙有芦苇的篱芭,屋后为畜厩羊圈,屋中有立柱、置火塘、土坑等。在这里出土的法卢文是书写在胡杨树木板上的一种文书,自右向左横书至较长—侧,写在木牍的里面,成对相扎互相保护,100年前,马可、奥里尔、斯坦因,在此发现上百件珍贵的法卢文书写的木犊,并随九百件古物运至国外,它是古代文献记录重要历史的财富。
法卢文究竟是一个什么文字,是当时哪一国语言,各国专家众说纷云,有人说这是尼雅官方语言,具根源来源用于希腊化国家人夏国,希腊式佛都国,现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有些权威称法卢之根源古代阿拉伯语,并在波斯控制下,印度北方得到发展,也有人称从书面形式看是古老的印欧语言之一。至今没有—个科学的信服的说法,但可以肯定法卢文的破泽研究,对尼雅文化的历史了解,解丌尼雅的众多迷云起着致关重要积极的作用。

在尼雅古老的河床里,在千年古人居住的遗址旁,在枯死胡杨下,我们点起了篝火,看着明净的星空,更多的不是兴奋,而是无限的沉思和遐想。“尼雅国王和三个女儿的传说,汉代玉铢钱,司禾府印章,合盖一床写有”“五候合婚、千秋万岁宣子孙”。小篆汉字纹样锦被的男女,安祥躺在棺内的木乃伊。配弓、挂箭、身穿汉装的武士,铺满班澜丝绸锦锻的棺木,织绣着神奇的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缎护肘、欧罗巴•高加索人种的干尸,神秘的佛塔。
尼雅古代居民属于什么人种,失去家园的他们今在何处,2000年前汉文字与去卢文,在当时经济社会中的关系和各起到的作用。远近闻名的“圣徒墓地、人麻扎、伊玛白、扎法尔的神奇传说……”,为什么都在尼雅河床中存在和发生。
从出土的干尸到千年的佛塔,谁能想像到曾经被大唐高僧,玄奘描写过的精绝佛地遗址,千年后变成了纪念另一宗教的圣地。看着圣徒墓“大麻扎”我感到,它是尼雅历史文化的沿伸,也是尼雅文化的见证,这种文化的融合,变迁、变革有着深厚的内涵和源渊。
我们走进尼雅,是因为深遂的文化吸引着我们。在祖国的西域,在广阔的沙漠中,还埋着那么多精髓的历史文化等待人们去揭示,去了解。
我们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留下了足迹,带走了永久的回忆。尼雅多么美妙的名字,多么悠久的历史,多么丰富的含义。它象雅尼的乐章,唱出了多少悲壮的晚歌。它给今天留下珍贵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资源。
历史上有人用强权闯开尼雅古国的大门,也有人用金钱买通尼雅遗址的路,而今天,我们用无私心愿,虔诚的信念,走进了您的怀抱,我们不是学者也不富有,我们只是自费的探险者。我们来了,我们看到了,我们体验到了,这些已足够充实我们心灵而被升华。
昨天,这片土地养育过去,今天这片土地正在哺育着现在,我们将充当您的使者,把过去辉煌的文化,介绍给现代的文明,让您再—次辉煌,让我们为您而骄傲、自豪。“辉煌的东西、永远是有价值”的,让它的光彩,使民丰这个古老的穷地方,小在辜负古人的祝愿,“民生福裕、丰衣足食”。

关于尼雅的照片以及整个新疆旅游探险的视频请见我的网站:
http://dongwuxin.china-holiday.com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走进尼雅文化——董务新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121512-1.html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