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关注骑行圈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喀什印象

2016-1-22 00:00| 查看: 429|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早春的阳光铺满卧室的地板,闭上眼睛,闻着阳光的味道,竟让我觉得回到了在喀什的清晨。时间已经过去将近半年,没有被冲淡的除了对阳光的记忆,还有那里孩子们的笑脸、古旧的街道、为节日舞蹈的人群、美味的烤肉……。每一次旅行都像梦幻,有时候太过美好,如不曾真的经历过。司机李师傅的一条短信,又把我拉回喀什并让它在脑海中再度真实起来。

寻着久远的穆斯林传说,据说喀什是爱梦想的人一定要去的地方。特意预定了有名的世纪宾馆,只为窗口就可以看到喀什老城全貌。在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围抱下,喀什老城像个智慧的老人,不急不缓地延续着自己的生活。没有更深入的了解,不知居住在城里的人们,是否已经为这日新月异的世界所改变。

总算踏上老城的街道,小巷里四处跑着玩闹的孩子。他们极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拍照,走到哪里,都有他们热情的目光追随。虽然语言不通,但跟小孩子沟通简单极了,他们只想在相机里看到自己,并不在乎是否能真的拥有照片。我想,其实他们才最懂得从过程体会快乐的意义,而我们大部分人都忘记了。

除了热情的孩子们,我们还幸运地遇到了热情的一家人。有幸进入维族家庭与他们共享短暂的节日气氛。这是个不太富裕的人家,房间很小,但收拾得很整齐。墙上挂着壁毯,占屋子几乎一半的坑上也铺着毯子,上面摆满了应节的点心和水果。因为语言不通的关系,我们没办法深入交流,但是也搞清楚了家庭关系。有一个老奶奶,两个女人分别是男主人的妻子和妺妺,剩下的就是他们的孩子。男主人话不多,只是笑呵呵的,从进屋就低着头给我们削苹果。我和小P人手一个相机,忙不迭地帮他们拍照,争取拿出最好的水平,不让他们失望。吃了点心、苹果,喝了茶,我们记下门牌号码,在纸上画了个信封,表示会把照片寄给他们。回来之后,一直忙,直到春节前才把照片寄出,相信他们已经收到了,不会怪我们让他们等得太久了吧。想象他们收到照片的那天,应该也是很高兴的,能小小地带给他们点儿快乐,也算不虚此行吧。

到达的当天是开斋节,就像我们的过年一样。在通往清真寺的街口,只静静待上一会儿,就会被眼前络绎不绝的盛装女子所吸引,她们身材修长而姣好,有的头上蒙着面纱,更引人遐想。两只灵动的眼睛露着笑意,在这个乐欢的节日谁还会去想烦心的事呢。没敢贸然上去搭讪、拍照,怕不合当地穆斯林的规矩。但终于忍不住跟一个卖酸奶的女孩提出拍照时,她竟有点羞涩地答应了,而且拍照时大大方方地看着镜头,很端庄地微笑。

隔着一条宽阔、现代化的马路,对面清真寺广场上满是跃动、舞蹈的人群,维族特色音乐窜到广场每个角落,仿佛空气中都浸着节日的欢乐。根据穆斯林的规矩,只有男人能在清真寺前跳舞,女人们都站在周围观看着。我想她们目光正在追随心上人或丈夫吧,心中一定为他们的舞姿感到骄傲。有忍不住想自己上场的姑娘,脚下跟随节奏原地跳着,又不敢钻进舞蹈的人群,就在外围自得其乐。终于有时候也忍不住大跳起来,但只几分钟,又恢复端庄的模样。维族姑娘的含蓄和热情,都深深地让我们着迷了。

在广场上看得到阿凡提模样的大叔、胳膊下夹着好几把冬不拉的大婶、有着迷人眼睛的姑娘和戴着花帽跳舞的小伙子。从没跟这么多维族人在一起过,那些传言、担心、畏惧早就抛在九霄云外,只想把每一分钟都留在心底。

去南疆之前,爱美的我知道那里女人有包头巾的习俗,所以也买上两条民族特色的。但我时而包着、时而系在腰间,全没按人家的规矩做。当我在广场兴奋地拍照、留影时,突然觉得后面有人拉我系在腰间的围巾。回头一看,原来是个头戴白帽,留一把大胡子的老人,他指了指头巾,然后往头上比了比。我立刻明白了,他是让我把头巾包上。在这样宗教节日的场合,真不应该忽视这些小节,不知这些头巾对维族女子有什么样特别的含义,但我至少应该入乡随俗。照着维族女子的包法,我有点慌乱地包上头巾。老人一直看着,直到包完,向我竖起大拇指,用生硬的汉语说“好看”,脸上也满意地笑了。

广场的音乐是从清真寺上方传来的,抬眼看去,原来是四个人在现场演奏。曲子的节奏特别快,舞蹈的人群分为几个圈子,分别排成不同的队型,跟随节奏起舞。本来怕跳一会儿就结束,没想到从我们到广场时算起,竟跳了两个多小时,真是佩服他们的体力。与广场一墙之隔的大清真寺里虽然也飘进了音乐声,但却肃穆得多。还有很少的几个人在做礼拜,我们远远看着,没敢走近。有时候自己也觉得让我们这种没有宗教信仰的人进入宗教场所是种亵渎,所以在里面还是格外小心,怕引起人家的不快。清真寺相对佛教寺庙要简朴得多,也没有塑了金身的偶像。安拉说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所以甚至每个柱子上的雕刻都不一样。讲经的阿訇会坐在一个稍高、但很小的椅子上,就像学校里的老师吧。我猜这是一个反省自身的地方吧,把所有思绪都收进我们小小的躯体,从这里出发,找到真我。

当广场上人群散去,小吃街更热闹了。从这天开始,人们度过了难熬的斋戒,重获随意享用食物的乐趣。记得有句说话,欲望只有被控制才能更有价值,我想安拉肯定是最早懂得这个道理的智者。随便找了家饭店,里面坐满了人。点上烤肉和肉拌面,那滋味真是难以形容。美中不足的是,穆斯林是禁烟禁酒的,所以没办法像在北京一样吃肉串喝啤酒了。但谁能想到呢,大概是安拉冥冥之中保佑,这个规矩其实给了我,或者说是肚子里的新生命极大的保护,感谢真主!

其实在喀什停留的时间很短,因为还要去中巴边境的红旗拉普。十月份大概是最好的天气了,虽然也到了海拔4000多米,但沿途没有走青藏线时的荒凉感。路两旁的树木叶子已经金黄、映着蓝蓝的天和村子里飘散的炊烟,时间仿佛在这里是停止的。卡拉库里湖也在这样的好天气下,水平如镜,映照着慕士塔格峰雪山,一派壮丽景象。路上的美景数不胜数,但我的心中仍然留恋喀什老城中那份宁静的欢乐。那是由人们的笑脸组成的,有烟火气的、平淡的、朴素的、虔诚的生活。只是短短的两天,我知道自己可能只看到了最好的一面,还有那些严酷的、无奈的生活是我无法了解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喀什旅行的司机李师傅,是他拉近了喀什与我们生活的距离,甚至到现在仍保持着的亲密感觉。自从去西藏旅行后,我发现可能要找一个能带我们融入当地文化、生活的导游是件不容易的事。从事这份工作的少数民族朋友很少,大部分都是汉人。因为长期生活在一起,他们中有些不像我们只是在短短的时间内体验到最美好的一面,而是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不同文化、信仰、价值观的差别。很难说谁对谁错,但对我们外来的旅客来说,那些试图了解并接受民族差异的人作为司机或导游是更适合的人选。至少,我们希望他是一个热爱那个地方、那份工作的人。

很幸运,李师傅就是这样的人。

在喀什出生、长大,说一口流利的维语,在他的眼中,维族人其实和汉族人没有多大的差别。无论是哪里的人都有人性最基本的需求,都要以诚相待。是他指点给我们喀什最有特色的地区、最有特色的餐厅、最值得买的纪念品。因为我提到新疆的棉花好,但怕没有时间买了,他提出要给我邮去北京。实在不好意思麻烦他,最后还是他找了家老店,盯着人家做了床好被让我们带走。在一起的几天,李师傅不怕麻烦,把我们的需要摆在第一位,我想这也是喀什给我们留下极好印象的原因之一吧。其实李师傅在网络上已经很有名了,我们去之前就是因为搜到了极好的口碑才与他联系上的。不过,我想如果有人打算在短时间内能更多了解南疆风情,并从文化中有所体验,李师傅不只是个贴心的司机,更是这趟旅程最适合的向导。如果你去喀什,跟他联系吧,相信会像我一样满意的。(李师傅电话:13199989243)

现在,时隔半年,喀什对我而言,早已从梦一般的神话传说中走了出来。李师傅问候的短信让我再次想起那个城和城里的人,也许相册里的照片、床上的被子、书案上的冬不拉和这些文字,都将是下一次喀什之旅的开始。


(维族小女孩)


(年轻的妈妈)


(热舞的小伙子)


(阿凡提老大爷)


(夹着冬不拉的大婶)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喀什印象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121213-1.html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