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静静地横卧在吐鲁番盆地火焰山以南,艾丁湖北岸的高昌故城可以走上大学的讲堂,它讲述的鲜活历史故事一定让许多抱残守缺的学者专家汗颜。如果用几句精练的主题词来概述这座当年赫赫有名的军事要塞诞生的复杂背景,它可能会这样告诉你——一段荡气回肠的英雄美人佳话;一首裙带关系铸造出的败军之将的悲歌;一曲天马神话引出无数浮浪子弟困守孤城;一个帝王的野心和欲望最终淹没了无数风流人物。 好色成性的汉武帝爱上曾为娼女的李夫人,李女的二哥李延年扮演了出色的经纪人角色。能歌善舞的李延年先生,有一次在为武帝舞蹈时唱曰:“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刘彻问:果真有如此绝代佳人?刘的姐姐平阳公主说:李的妹妹就是。遂入宫,称李夫人。由此,双方完成了一笔重量级的交易:李家。因其妹受宠,大哥李广利后来被封为海西侯,成为武帝后期独挡一面的军事将领。二哥李延年被封做协律都尉,负责乐府的管理工作,显赫一时。刘家。皇帝得到一往情深的娇妻。后来李夫人早逝,武帝日夜想念,“秋气潜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又专门找来方士为她招魂,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来迟”。史称“帝思李夫人不辍,乃作灵梦台,岁时祀焉。” 和具备“倾城倾国”容貌的李夫人相比,大哥李广利实在拿不出什么象样的硬件来给汉武帝提供进一步加官进爵的借口,于是,便把西征大宛,为帝国抢夺汗血马的美差给了自己放心的大舅哥。大概是坚信“后门来的未必是坏人”的原则吧,武帝在一系列对西域的战争中,多次走了大小舅哥路线,没想到前面卫青、霍去病都不负帝望(注意:不是众望),而被称为贰师将军的李广利,则一再损兵折将。史称,“太初元年(前104年),李广利奉诏率郡国恶少数万人至大宛贰师城取善马,故号「贰师将军」。所过之西域各小国皆坚守,不供给粮食。只有攻下的才获得粮食。至郁威城,被杀伤甚多,不得已引军还。往来二年,士卒生还至敦煌者不过十分之一二。武帝大怒,下令退入玉门关者立斩。” 最初的高昌故城正是由这批前有强敌、后无退路的败军在高山戈壁之间垒成,而这伙败军的主体是当年内地充军的拨皮无赖,主将是一个靠妹妹漂亮脸蛋和弟弟唱小曲当男宠的功夫爬上来的草包将军,这样讲,不算是爆刘彻老儿的猛料吧? 当然,“醉翁之意不在马”的汉武帝决不能善罢甘休。他调兵遣将,倾城倾国。要人给人,要枪给枪-------太初三年,武帝征发步、骑兵6万,并随军组织了一支计有牛10万头、马3万匹,驴、骆驼数以万计,粮草、弓弩不计其数的庞大辎重队伍致敦煌,命头一次闹得灰头土脸的李广利再次率军出征。同时,以戍卒18万屯驻酒泉至敦煌作为后援。李广利分兵从南、北两条通路进军,西域各国皆被震慑,汉军所到之处,纷纷出城相迎,提供粮草。靠的是人海战术加粮草充足,硬是活生生抢回了他心仪已久的天马。 两次西征大宛,天马只是个兴师问罪的由头,主打产品是大汉朝的势力稳固扩张到西域疆土,副产品是“武帝封广利海西侯,食邑八千户。”其边际成本是,西征十多万汉军回到玉门关的仅万余人。至于和旷世庸才李广利加官进爵形成鲜明对照的盖世英才李广的自刎、李敢的冤死、李陵的败降,那当然不是帝王的兴趣所在,充其量不过是帝国庞大战争工具的某种正常损耗而已。“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句20世纪末才流行的民间俗语原来早就有了汉朝版本。后来的宋朝人司马光看出了问题,他指出:刘彻“使广利将兵伐宛,其意以为非有功不侯,不欲负高帝之约也。夫军旅大事,国之安危,民之死生系焉。苟为不择贤愚而授之,欲侥幸咫尺之功,藉以为名而私其所爱,不若无功而侯之为愈也”。 大宛之战后十年,由一首《佳人曲》开启的悲喜剧终于步入尾声。屡败屡战的被司马迁在《史记》中直呼为“故倡也”的李广利奉命率七万骑出五原攻匈奴,兵败投降,翌年被谗言所诬,为单于所杀。在他之前,二哥李延年、三哥李季也走向枭雄末路。“延年弟季与中人乱,出入骄恣。及李夫人卒后,其爱弛,上遂诛延年兄弟宗族”;“兄弟皆坐奸,族”。至此,和早期高昌故城有关的全部正反派人物集体退场谢幕,只剩下那个老年昏聩、形单影只的独夫主角。对这前后的血雨腥风,柏杨先生的《皇后之死》有着极为精彩的描述。 新疆行随感录系列之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