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关注骑行圈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东天山之行杂记(二)

2016-1-22 00:00| 查看: 812|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第三天

今天,就要离开哈密去巴里坤了。一直以为巴里坤在天山的南面,却原来和木垒一样,同处于天山北坡。亏得自己还常常自诩地理知识丰富呢,竟连家门口的这些个山阴水阳的都闹不清,汗颜!出了城,沿303省道北行20多公里,开始进入山区,感觉和后峡也没什么两样。行前查阅资料,说是天山庙在去巴里坤的路上,问了路人,才知道那是老路,而且老路现在好象也封了。途中,看到了一块有寒气沟字样的大石头,在车窗外一闪而过,本想倒回去留个影的,终因路窄车多而作罢。山区道路,弯道很多,拐弯处多立着凸面镜,好在路况还不错。

出了山,走不多远,有养路工在修路,有一带红袖标的在指挥交通,越野车下了路绕行,其余车辆就只好原地等着,不过看来也不会等很久了。这时有一辆面包车从后面上来,越过前面的车,硬要从还没铺好的路上过去。红袖标拦着就是不让过。车上下来一人,还没说上两句呢,撕扯着红袖标就要打,得亏同车的人奋力拦着他,才没有打起来。我也是非的凑在人堆里看热闹,面包车挂着警牌,车门上有检察字样,怨不得这么霸道呢。不过,经这么一闹,感觉路也铺得快了些,不多会儿,路就通了。

来之前,就知道哈密有个白石头,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弄得人挺期待的。可到了地儿才发现,盛名之下,其实难负。1米见方的一块石头,据说是石英质的。想不通的是怎么就附会出那么美丽的一个传说来,这哈萨克族人的想象力还蛮丰富的。景嘛,和乌鲁木齐的南山没什么分别。和白石头合了影,就出了景区。

据丁燕同志说(编有《新疆全功略》),白石头和鸣沙山紧密相连,步行即可到达。可实地走过才知道远不是那么回事。白石头在303省道72公里处,而鸣沙山在77公里处,302省道岔路口往伊吾方向走8公里,再沿着景区的道路走个2、3公里才到,算来得有个15、6公里,就算不顺着公路走,走直线也有10来公里,即便是急行军也得2个多小时,可不是想象中的一骗腿就到了。

鸣沙山横卧于东部天山的南山与北山间的草原上。相对高度35至 115米,南北长约5公里,塔水河和柳条河绕沙山两侧流过。新华社一位记者报道:游遍全国鸣沙山,哈密鸣沙山沙鸣声之大,冠盖全国三大沙鸣(指甘肃敦煌鸣沙山、宁夏中卫县沙坡头和内蒙古包头响沙湾)。 当地民间有一个传说:唐朝女将樊梨花带兵征西时,有一营女兵与敌人遭遇,战斗激烈,因众寡悬殊,全部阵亡,樊梨花率师赶到,大败敌兵,将女兵尸体全部葬在沙山上,阴魂不屈,常常从沙山底传出撕杀呐喊声。人们根据这一传说,给这一景点取名“沙山藏营”。

当然了,也就一传说,听听而已。我们进得景区,直奔沙山而去,登上沙坡顶,乘滑板滑沙而下。带着一身的沙子,离开鸣沙山。

出了鸣沙山,顺原路回到口门子,继续沿303线往巴里坤走,路上又经过了松树塘。这松树塘也是哈密天山风景区的一个景点,许是肚子饿了的缘故,大家都不愿下车了,我和马晓菊、张永生匆匆的跟景区门口的松树塘仨字合了影,就开拔了。

到了巴里坤,已是下午4点多了。找了家饭馆,开始填肚子。羊肉焖饼、扒肉、椒蒿……不大工夫,8、9个盘子就见了底儿。又要了份条子肉,却迟迟不见端上来,问了老板,居然给忘了,也罢,留着点儿肚子给晚饭吧。

安顿好了住处,他们要去买锅盔、刀巴子(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三个字,是一种大馍,用刀切了吃)。没找着,有人告诉我们,早晨才有的买。顺过的,逛了逛街景。看来,广东人是下了大本钱了(哈密地区是广东对口援建的,据说现任的哈密书记,就是广东过来的挂职干部),县城建设的不错,居然还有家4星级的宾馆。县城不大,一会儿就转完了。还去了仙姑庙、地藏寺,槐树巷王家院古民居。到了9点多,去吃晚饭。还是老样子,烤肉、烤腰子、冰镇啤酒。

第四天

早晨起来,在门口喧荒。有一哈萨克族中年汉子骑着摩托车过来,连身的皮衣皮裤,外套军大衣。而我却是短裤、T恤。同事打趣说,你俩站一起,反差也太大了些。估计他是刚从山上下来。说话的工夫,天就阴了,居然还跌起了雨点子,一起风,还真有些凉,赶紧上去换了件牛仔裤。吃了早饭,又去拍了城门楼子,之后就上路了。

出了城,走了近20公里吧,右手边出现一片水域,应该是巴里坤湖了。巴里坤湖古称蒲类海,湖的南畔有一座山——尖山,巴里坤湖有许多传说,流传最广的一则传说是:一位汉族姑娘和一位名叫蒲类海的哈萨克青年合力同破坏湖泊的山魔搏斗,姑娘被压在尖山下石化了,哈萨克青年扭住山魔同沉湖底。他们用生命为后人换来安宁幸福的生活。为了纪念他们,人们就把尖山下的数股清泉叫“汉姑泉”,把湖叫“蒲类海”。

再往前走点儿,路边出现了烽燧。烽燧是古代遇敌来犯,用以传递军情的设施,也称之为烽火台。夜里点火叫烽,白天燃烟叫燧。目前烽燧分布密度最高的就是巴里坤县城往西至萨尔乔克一线。这里每隔2、3公里就有一座,连绵相望有13座之多,诚如岑参诗所云:“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在303省道175公里处,一座烽燧就在路边。

过了萨尔乔克收费站,前行不远,就又进入了山区。这时,天也放了晴。路边的羊群也多了起来。半山腰居然也有山羊上窜下跳的。不得不佩服这些羊的攀爬能力。今年的雨水少,草地都是枯黄的。

中午时分,我们赶到了木垒。木垒也是个哈萨克自治县,隶属昌吉州,和奇台、吉木萨尔称之为昌吉州的东三县。境内的北塔山原始胡杨林是摄影人士的最爱,我是很想去的,但我们的车去不了(得是越野车)。吃了午饭,我们还是继续赶路了。

下午,早早的就到了奇台。住下后,和王剑、张维汉斗起了地主,其他人则去逛街了。天黑后,又开始张罗晚饭。不得不提的是这儿的烤辣子,自认还是很能吃辣的,可第一口就辣得说不出话来,拼命的喝着冰镇啤酒想舒缓一下嘴里的辣味,却收效甚微。硬着头皮吃掉了一个辣子,已经是什么都不想吃了,连耳根都疼,算是领教了什么叫辣。

第五天

今天,就不用赶路了,奇台离乌鲁木齐也就200来公里。上午11点多才上路。也没有什么地方要去了。12点多,就到了吉木萨尔。反正时间也充裕,临时决定去北庭故城遗址看看。进入市区,沿北庭路往北走到头,就是通往红旗农场的178县道。到了12公里处,右边一块牌子是北庭故城的历史简介。左边是西大寺的路牌。先去了西大寺,离路口也就600米,现在已经是工地了,正在维修。调过头又去了故城遗址,遗址就在路边上,就是些破土围子,当地人称“破城子”。此时,已经没人跟着我转了。王剑在一口机井的扬水站洗起了车,其他人则躲到了树荫下。我一个人,顶着烈日,端着相机,到处的找角度拍摄,搞得跟摄影家似的,呵呵!。拍了几张之后,心满意足的回到了停车的地儿。光着膀子冲洗了一番,真是舒服呀。

在哈密买的甜瓜和西瓜一直也没怎么吃,刚才,他们放在机井水里冰着了,这会儿拿出来吃,正好。已经是饭点了,刚吃了瓜,也就不觉得饿了,决定到米泉再吃饭。3点多,到了米泉,找了家饭馆,点了红烧鹅、羊筋拐、土鸡焖饼,都是些大盘,又点了几样菜,开始大块朵颐。吃完喝完,我们踏上了归程,这也是这次旅程的最后路程了。

6点半,我进了家门。

welcome to my blog http://ghh1006.blog.163.com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东天山之行杂记(二)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119406-1.html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