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犹如一场梦。
第一章:昆明 我们的旅程是从昆明开始的,到达昆明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2点钟,出租车把我们载到了订好的酒店。已经坐了近四个小时飞机的我们已经累得七荤八素,于是到了房间简单收拾了一下贴着枕头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目的地石林。由于计划在当晚坐火车到大理,而昆明的汽车站和火车站只隔一条街,于是先去排队买火车票。排错了一个队,换一个继续排,排了一上午才知道当天去大理的票统统卖光了,在没有时间郁闷的情况下,我们赶忙掉过头就去对面的汽车站买当天晚上到大理的票,幸好汽车票没有卖光,于是我们买了晚上7:20的。
一番折腾以后我们终于坐上了去石林的车,一路上风景不错,那个售票的大妈一直在叽叽喳喳的跟我们说当地的趣事,倒也不嫌烦闷。她反复关照我们,到了石林看到女孩子一定要叫“阿诗玛”,男孩子要叫“阿黑哥”,千万不能喊“小姐”,否则会被人打。然后介绍了彝族女孩的服装特色,主要表现在帽子上,如果帽子上是上下四只角,那么代表她还未婚,如果是前后两只角,说明是已婚,而如果一个女孩子已经订婚而未完婚的,则是三只角。然后女孩子的角千万不能乱摸,要是摸了就代表你喜欢这个女孩,非娶不可,如果真的不能娶她,则要在她家罚做三年苦工。我们很纳闷什么“一只角”“两只角”的,直到我们看到了那些彝族女孩的装束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她们帽子的左右两边有看上去象装饰一样的三角形布片,上下各一片一共四片,而已婚的妇女则将这种布片顶在头上,前后共两片(具体参见照片)。
昆明的阳光很强烈,是那种照得人睁不开眼的刺眼,所以当地人的皮肤都比较黑。可奇怪的是,这么强烈的阳光,却并不让人感觉很热,可能是海拔较高的缘故吧。
石林还是值得一去的,那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全部都是天然形成,就像一座大型的天然盆景园。有些像直插云霄的利剑,有些像展翅欲飞的大鹏,有些像踟蹰迷路的小象,而更多的则是你叫不上名字,也想象不出来的。有些大石头被几根石头刚好卡住,就摇摇欲坠的悬在你所要经过的小道上,有些地方可能往右转经过一个小山洞就到了,而往左转的话却要上窜下跳的走上半个多小时才能到达那同一个地方,就像一个你永远也看不清全貌的迷宫。石林里的导游那么多,我想,除了解说,怕游客迷路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吧?
在尽兴的玩了两个多小时后,我们惊奇的发现石林的出口处有好多卖水果的摊子,水果的种类相当多,而且价格也不贵,我们自然不会放过这大快朵颐的机会。
石林回到昆明市里,时间还早,于是做足了功课的我们直奔车站附近的老牌小吃店“建新园”,好好的享受了一把云南最地道的过桥米线,还有那一大堆叫得上名字叫不上名字的小吃:折耳根、酸辣粉、酸辣面、水豆腐、汽锅鸡……
菜足饭饱的我们打着饱嗝捧着肚子向车站踱去,在车站稍坐了一会儿,7:20分,我们的大车又开始向大理进发。
大理是我所向往的地方之一,因为那里有太多的传奇故事,五朵金花,天龙八部,我很好奇为什么这么多浪漫的故事都选择这个地方作为发生的地点,于是带着这些疑问,也怀揣着些许激动,在经过了4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之后,我们来到了大理。
第二章:大理 到达大理已经是晚上12点多钟了,幸好客栈的老板派了司机早早的就在汽车站等我们。汽车站在大理新城,也叫下关,离古城区大概有半个小时车程。小车沿着大路一路飞驰,路两边是黑压压的,看不清任何东西。而视力超好的老公突然说:“看,左边是苍山,右边是洱海!”
我使劲揉了揉眼睛,瞪大了往外看,果然,左边有隐隐的一片连绵的黑影,而右边却仍是黑压压的,但隐约的能看到些微的白色水汽。我于是打开车窗,深深的吸了一口大理洱海边的清新空气。
车子驶进大理古城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店门都关了,只有偶尔的一两家客栈的门还开着。路边柔和的灯光照在古香古色的各式小楼上,映衬着数影婆娑,好一派祥和宁静的气氛!
车子在一条小巷里停了下来,司机师傅带着我们走进了那座雕梁画栋的小院。
我们的房间相当干净,雪白的床单,雅致的墙画,更有特色的是店主精心设计的榆木疙瘩茶几和那古色古香的桌子和衣柜,厕所的门脸上面还有一个飞翘的小屋檐,很有民族风味。由于时间已晚,我们赶快梳洗一下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晨7:00,有些认床的我再也睡不着了,于是便早早的起了床。推开门,昨日被笼罩在夜色下的小屋清晰的展现在我面前,白墙黑瓦,有着精美雕花的木质栏杆和房门,走廊的墙面上装饰着大理石。楼下小院一侧是一个
在店主热情的介绍下,我们包了一辆车,准备带我们这一天的行程:苍山——崇圣寺三塔——喜洲宝成府——蝴蝶泉——大理古城。
先去吃早点,司机师傅(就是昨天接我们的那位)把我们带到了一家小店,我们第一次尝到了大理的特色小吃:饵丝。这是一种有点像面条的东西,但是是用米做的,吃在嘴里的感觉很软,但比面条有韧劲,加上耙肉浇头和色泽鲜亮的汤汁,真是一道绝佳的美味。于是,从这天起直到我离开丽江的那一天,饵丝成为了我的固定早餐。
用完早餐我们便直奔苍山脚下,怀揣着客栈老板帮我们代买的打折门票,我们登上了上苍山的缆车。在客栈的时候和老板娘聊天时老板娘告诉我们大理多风,我们当时还半信半疑,但上了缆车发现这句话果然不假。当天的天气很好,阳光明媚,虽然没有昆明的阳光那样刺眼,但也绝对像苏州的五月天了,但是,苍山上却是狂风大作,只听得缆车窗外风声呼啸,山上的树林不停的作波浪状起伏,强烈的大风刮得缆车也是左右摇晃,吓得同车的几个中年妇女连连惊叫。偏偏这段路又很长,整整晃荡了近半个小时才到达终点站。
缆车站边有个硕大的棋盘,旁边的解说词说这便是传说中的“珍珑棋局”,可我却觉得这个景点的设计者也太不用心了,金庸的《天龙八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说明“珍珑棋局”是围棋,而这里的这个棋盘却是一幅中国象棋。由此可见,这个景点的设计者肯定不是金庸迷。
不过老公却很兴奋,因为这套象棋的“将”和“帅”被各竖立在棋盘的一边,很多人纷纷上去拍照留念。一向自认为是“帅才”的老公自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本来我寻思我们各拍一个,但他却不依,偏要两个都给他拍,无奈,只得把这个光荣的位置交给他了。
而接下来我们便做了一件很傻的事情。看到路边的指示牌说前方有景点,叫什么“七龙女池”,于是习惯到一个地方就都到处看看的我们便往它所指示的方向走去了。可是,这段路却好像总也没有尽头,而云南的天气又是阳光下炎热,阴影下凉爽,于是我们一路走一路把冲锋衣脱了穿,穿上了又脱,直走得气喘吁吁,汗出了一身又一身。我们开始怀疑起指示牌上写的
平心而论,“七龙女池”还是可以的,至少它是由七个高低错落的水潭连成一体,并且水确实很清,一幅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但是,在早已见过九寨沟的奇水异瀑后,这样的小景已经引不起我的强烈兴趣。说实话,走了
这次我们几乎是以冲锋的速度下山的,一个小时便到了山下。司机师傅听说了我们的经历后,哈哈大笑,说一般人去苍山从来不会去那个“七龙女池”的,所以他也纳闷为什么别人玩苍山两个小时足够了,而我们却折腾了近四个小时,而我们只能抱着酸痛的大腿苦笑。
师傅说带你们去吃点好吃的,我们才又来了兴趣。他把我们带到一个小摊边上,说这个地方只有当地人才会来吃,那种旅游团是走不到这里的。摆摊的老板娘把一块纱布揭开,露出了一大块金黄色的像油膏状的物体,熟练的用一片刀片把这个东西削成大拇指粗细的条子,放在碗里,然后搁上辣子、蒜汤,雪白晶莹的白萝卜丝,花生粉以及其他的一些佐料,然后放在我们面前。我好奇的尝了一口,那个黄黄的东西是滑滑的,有股豆香,加上酸得爽口的萝卜丝,辣里透香的辣酱,使一向标榜吃为人生第一大乐事的我感到了无比的惊喜。
饕餮过后,师傅告诉我们,我们吃的这种东西是豌豆粉,也叫“油粉”,是大理当地特色的小吃。
下一站是喜洲白家民居。小车飞驰在苍山洱海之间的田园小道上,一路上麦浪起伏,菜花吐艳。我们不禁感叹大理确实是个福地,背靠苍山,面朝洱海,中间是一大片平原,地肥人美。我贴在窗玻璃上,看着天上流动的云在苍山上、在田野间不停的变幻着图案,有时是一片阳光灿烂,有时是风雨欲来的意境,而有时则是几束阳光组成了一个天然的五线谱。这样的地方,就算是天天在同一个地方坐着看,也是看不腻的。
喜洲白家宝成府对我来说并不具有太大的吸引力,于是,在看了一遍当地白族的服饰及风俗秀,喝完了那三道茶后,我们便奔向了我向往已久的蝴蝶泉。
去蝴蝶泉的路上,我们在洱海边小停了一下,也算是弥补了这次大理行程中没有洱海的缺憾。洱海的水很清,岸边遍植柳树,一排小船停在岸边,恍惚间仿佛回到了江南水乡。
蝴蝶泉,据说每年四五月间会有大量的蝴蝶飞到蝴蝶泉边,倒挂成帘,煞是壮观,蝴蝶泉由此得名。想必大家都知道那个“五朵金花”的故事,杨丽坤的一曲《蝴蝶泉边好梳妆》则使蝴蝶泉变成了一个爱情的神话。
可惜我们无缘看到这个奇景,但蝴蝶泉湛蓝清澈的泉水已经让我心动不已。我们去的时候由于已经比较晚,整个园子看不到几个人,因此更显得蝴蝶泉优雅静谧。泉边是一个不大的小湖泊,名曰“情人湖”,湖边长满了奇花异草,注意,真的是奇花异草,因为很多花我从来都没有见过。
走出蝴蝶泉的时候,我们在大门口见到了一棵大树,没有叶子,却挂满了红色的许愿带,我想,应该都是为自己的爱情祝福的吧。
再一次穿过旖旎的田园春光,我们回到了大理城门口。不知为什么,看到大理城的那个城门我就不禁莞尔,大概是因为有一段时间《天龙八部》玩得印象比较入迷,眼前的这座的大理城门居然酷似游戏中的那座,或许游戏的开发者真的来实地勘察过吧。
我们于是便在大理古城的那条石板街上漫步,看着路边林林总总的店铺,和形形色色的游人。逛得稍微有点饿了,便顺便再去早上吃早点的地方准备大吃一顿。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大理有一种名菜叫“乳扇”,一直很好奇大理人是如何将牛奶做成扇子,这次有机会一睹真容自然不肯放过。菜端上来了,色泽金黄,就好像放大了五、六倍的炸过的龙虾片,迫不及待的咬一口,果然是一股很香浓的牛奶味道,第一片很快就被我三下五除二的干掉了。但是吃到第二片的时候却觉得有些吃不下了,因为那个牛奶味实在是太重了,就像奶量加倍的酥皮面包的味道,吃多了就连我这个一向喜欢奶食品的人都有些受不了。
我们又点了一个粉蒸肉、一个酸辣鱼和一个蔬菜。但遗憾的是,可能云南的空气过于干燥的缘故,我的嘴唇一直在起皮开裂,而云南的菜都带点辣,一向嗜辣的我这时也只能望辣兴叹,只稍微吃了一点蔬菜一点粉蒸肉就草草收工了。
吃完晚饭再稍逛了一会儿扫荡了一些水果后我们便回了客栈,并搬到了位于客栈三楼的小木屋。
小木屋晚上看星星是很不错的,微风拂面,将主人栽种的花花草草的清香溢满了整个露台。细心的主人在露台上放了个躺椅,靠阳台边上放了一个小边桌,可以舒舒服服的躺在躺椅上,一边吃着水果,一边看星星,一边仔细辩认远处的苍山的轮廓。
我们就是这样做的,这时候世界就变得很简单了,只剩下天上的星,院里的花,远处的山和身边的人。
我望着天,以为,这就是最美的星星了,直到后来我看到丽江的星空。
当然,这是后话。
第三章:丽江 第二天一早我们早早的就起了床,最后看了一眼清晨苍山上粉色和蓝色交染的彩云,为美味的饵丝拍下了最后一张照片,恋恋不舍的登上了开往丽江的大巴,开向我们这次旅程的终点站——丽江。
天气很好,也许我们是很有“游福”的,每次出门都能遇上好天气。
阳光相当强烈,随着汽车在山路上盘旋,地势渐渐拔高,车窗外的景色也移步换景。如果说昨天在路上看到的田园风景是身在其中,那么现在看到的则更像是身在空中的航拍景象。田野间阡陌纵横,一条银色的水渠从田野中间蜿蜒而过,水田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而金黄色的油菜花则和深浅不一的麦田在大地上组合成了天然的几何图案,而远处,郁郁葱葱的群山则被流动的云彩投下的影子描画得五彩斑斓。
当汽车驶进丽江新城,远远的看到玉龙雪山与天上的云连成了一片,我们立即兴奋起来。
有个师兄在丽江开了几家客栈,住的地方自然不用担心。他的两个弟子来接我们,都是纳西族的小伙子,一个是圆圆的爆炸头,另一个则是长长的马尾,很民族的服装,一开始很腼腆,聊着聊着才热络起来。
小车开了15分钟左右驶进了束河古镇,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清如明镜的大池塘,岸边杨柳依依,使我差点误以为自己又回到了家乡。小车在被磨得闪着光的石板路上七转八弯,终于在一片金黄色的小油菜田边停了下来,“到了”。
下车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是刻在木制招牌上的“正福草堂”四字,随后便是那斑驳的砖墙以及那因日久年深已变成咖啡色的木制雕花门,门前的石板下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水渠,长长的如丝绦一般碧绿的水草顺着水流的方向慢慢飘荡,我不由得想起那句话:“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想来那活水应该便是那玉龙顶上慢慢消融的晶莹的雪水吧。水渠边上是一座二层小楼,供客人或者无心路过的旅人小憩品茶的场所。小伙子们带着我们走进了这座据说有200多年历史的古宅。
我们住的房间叫“凤求凰”,早听说师兄是个雅人,他把这座小院里的所有房间都以古琴曲命名,大床房叫“凤求凰”,三床房叫“梅花三弄”,双标间叫“渔樵问答”,而套间叫“良宵引”,而整个院子叫“石上流泉”,即因门前有一条水清如许的水渠经过。清新别致,又让人感到熟悉而亲切。
我们的房间在二楼,要上一个极窄极陡的小木梯,而上到梯子顶端又差点让年代久远的屋檐撞了脑袋,两个小伙子不停的提醒我们,“这里当心”“那里小心碰头”。终于爬到了二楼那窄窄的走廊上,一边是在电视上才见过的用木桩子撑起的木窗,而另一边则是我们的房间。窗外阳光明媚,而走廊里则更显得阴暗了,我的心略有些沉,这里都这么暗了,房间里岂不是更暗?
推开雕花的木门,心里顿时豁然开朗,原来师兄早就考虑到了古宅的这一缺点,在房顶开了一个一尺见方的天窗。阳光透过天窗直接照到了床上,通过雪白床单的反射使整个屋子非常亮堂,我迫不及待的往床上一趟,太舒服了!
我就这么躺着,午间强烈的阳光被天窗挡了一下也变得温柔起来,明亮而不咄咄逼人,我呆呆的看着天窗,老公则站在门口呆呆的看着窗外,这一刻,幸福的感觉立刻漫溢在我们的胸口,原来,幸福可以如此简单!我们真的想永远的停留在这一刻。
呆了半晌,肚子开始抗议了,一看时间,已经是下午的一点钟,于是我们稍加收拾,准备出去觅食。
束河的水渠遍布每一条街巷,每一条水渠里的水都是那样清,我后来查了资料,原来束河的水质是一级水,就是可以舀上来直接喝的那种,而这里的人们往往是早上取水喝,中午洗菜,晚上洗衣,难怪后来好些天我都看到有人从水渠里提着水回家,还有的人干脆直接蹲在渠边就着水洗头洗澡的。
我们在算是束河中心的一个小饭店里吃了中饭,饭桌在一条比较宽的水渠旁边,阳光很强烈,老板娘给我们拿来了遮阳伞,伴着微风拂面,我们就这样享用了在丽江的第一顿美餐。
束河很小,半天的时间就能把每一条小巷子都走遍,但却相当有味道,磨得发亮的石条板路,古色古香的各式古宅,大都是木制结构的,随意的坐在街边或者渠边喝茶聊天发呆的人们,以及那蓝的让人想哭的天空。一不小心,你便走进了一片油菜花的金色海洋中,花海深处有星星点点的农家小屋,而抬起头便是巍峨的玉龙雪山,此情此景,除了感叹,我没有别的词语可以形容我此刻的心情。
下午我们准备去丽江古城逛逛,丽江古城即大研,它的出名据说是由于一场大地震,大概是7点几级的高强度,地震过后整个丽江新城几乎夷平,而只有大研,这个矗立在丽江中心的千年古镇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这一事实震惊了国人,也震惊了世界,于是,越来越多的人纷至沓来,来瞻仰这绵延千年甚至在大地震中都屹立不倒的大研古城。
丽江的面积比束河大,如果说丽江是一个小城,则束河更像是一个村落,村落有村落的宁静与安逸,小城则有小城的喧闹与绮丽。
丽江的石板路比束河的更大,磨得更光滑,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上面明显的有被马蹄长年累月踩踏出的凹坑。但是遗憾的是丽江的水渠里的水没有束河的清,看不到底,不知道丽江的商人们在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过度的开发对于景点本身却是一个极大的破坏?
丽江的人太多了,几乎只能跟着大部队走,虽然说丽江的房屋更具古风,虽然说丽江纳如蜘蛛网般的街道纵横更有一个古城的意味,虽然说丽江的海棠樱花比束河更多更艳,虽然说丽江凭水而建的客栈和酒吧茶楼比束河的更为精致,虽然说丽江的夜景很美直至山顶都是层层叠叠的灯火辉煌,虽然说……但是我却真切的怀念起束河的宁静来。
出发前看到一片文章,题为《丽江已死》,这与一般的对丽江充满溢美之词的文章不同,却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作者曾分别在90年代初以及近期分别到过丽江,其间丽江的巨大变化使他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自然,这些变化不都是好的,甚至大部分是不好的。
他说他怀念曾经的丽江,它是那么纯净自然,那时候水是清的,路是干净的,人是纯朴的。他描绘了曾经的这么一个情景:中午十二点半起床,我慵懒的倚在门口,任由柳条在我眼前轻拂,一抬眼,远处,晶莹的玉龙雪山在向我招手……
而在如今的丽江,恐怕也只有在8点以前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了,或者即使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色,你也不会再有这样的心情。因为人实在是太多了,我很难想象在一个以休闲慵懒著称的小城里居然塞满了人,路上是人,广场上都是人,就连路边的小饭馆都挤满了人,露天的茶座咖啡座更加不用说,整个变成了各色人等的大杂烩。饭馆前的姑娘小伙老头老太操着各种高低不一的嗓音及方言声嘶力竭的招呼着路过的行人,路边的店里放着各式古今中外的流行歌曲,再加上某些旅游团的大呼小叫,太喧闹了。
我们像行尸走肉般的跟着大部队走,脑袋开始发胀,过多的人潮已经使我们失去了对这座向往已久古城的兴趣。不幸的是我们还走错了路,一直走到晚上8点多才走出了丽江古城,打的回到了束河。此刻的丽江还沉浸在对歌和喧闹的欢娱中,而此刻的束河却已经进入了梦乡。所有的店铺已经关门,只留下某些茶座还氤氲在温柔的灯光下,也得以使我们能伴着这些灯光找到回家的路。
第四章:茶马古道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起了床,因为前一天报了当地的一个茶马古道一日游的项目,据说要骑一天马,以前只是在马背上骑过几秒钟照过几张相片的我自然兴奋不已,憧憬着这一天的行程。
清晨的空气相当清新,推开木窗,我又看到了在大理曾经见过的粉蓝交织的彩云,屋顶的圆瓦此刻显现出一种温柔的深蓝色。走出草堂,街上空无一人,清晨的第一米阳光在光滑的石板路上画上了一条长长的亮带,连白天开的热情洋溢的油菜花这时都显得是那么文静。
我们来到束河的老四方街上,我们的车子已经等在了那边,于是上车,开往丽江古城会合。
一番等待煎熬后,我们终于来到了马场,看着马锅头(即马帮的头子)牵来了几匹。旁边有人问要不要手套,我心想骑马不就一天,至于一天就磨出水泡吗?但是后来事实证明,戴手套还是有必要的,不是防水泡,而是防晒伤。我的手就因为拒绝戴手套而被光荣的晒成了阴阳手
滇马的个子都不大,但据说都是耐力超好的,因为古时的茶马古道需要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往往一次行程就要走上一年半载,还要驮运货物,因此耐力就成了考验滇马最重要的标准。我们这次走的茶马古道当然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
虽说向往已久,但我却有些叶公好龙的味道,真的看到马,我又有些胆怯了,几次上马都没有成功,后来把心一横,紧抓着马鞍使劲往上一蹬,终于上去了。坐在马上俯瞰的感觉还是不错的,难怪古时的官家出门都要骑着高头大马,只是马总是动来动去一刻不得安宁,还是令我有些胆战。
大家都上了马,出发了,可是我却惊奇的发现走在前面的老公的那匹马居然一边走一边拉起屎来,我看得很郁闷,可是没多久我的马也站着不动了,马锅头怎么赶也不肯走,然后便淅淅沥沥的撒起尿来,真是晕倒。
好不容易马队走起来了,这时我才发现原来马不是那么好骑的。因为马儿的身体总是随着前进自然扭动,并且还不时的上坡下坡,要掌握好平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于是马锅头一边走一边教我们怎么保持平衡:跟随马的身体一起运动,上坡时身体前倾,脚往后蹬,下坡的时候身体稍后倾,脚往前蹬。果然,经他这么一指导,渐渐的,我也掌握了马儿前进的规律,也能在翻山越岭的时候自如的掌控了,这时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
马队在山岭里翻上爬下的,大约走了一个小时的光景,眼前突然豁然开朗,出现了一片宽阔的草场,由于正值春季的原因草的颜色还是黄绿相间,随着山势起伏。草场边是一片原始的湖泊,湖边长满长长的如芦苇一般的水草,湖和草场被周围的山林围抱着,形成了一个天然的不规则的太极图。
马锅头把马儿们牵到草场中间的木栏上拴着,让他们自由的吃着春天的嫩草。我和老公则被湖边烤鱼的大妈们吸引了过去。大妈们把盆里游来游去的鲫鱼直接拿到湖边清理干净,然后用一个铁丝网夹把展开的鱼夹在中间,然后放在火上烤,中间不时撒一些盐和辣子在上面,于是香气就一阵一阵的扑鼻而来了。
我禁不住诱惑,和老公一人买了一条大嚼起来,10块一条,确实很香很鲜,由于是活鱼现杀没有一点鱼腥味,辣子和盐都恰到好处,在这个原生态的地方吃这个原生态的鱼,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吃完鱼,我和老公在草场上像脱了缰的马儿一样撒欢,然后背对背坐在湖边聊聊天,吹吹微风。老公刚在草地上躺成了大字形,那边便叫“开饭了”。
这里吃饭也是一大特色,在一个草棚里支起了口大锅,锅身由于长年累月的熏炙已变成了黑色,马锅头们就近从附近捡了些松枝,放到锅下点起来,顿时炊烟滚滚。我受不了烟气,于是逃得远远的。从远处看,草场、湖泊、悠闲的马儿、草屋,炊烟袅袅,好一派原生态的生活景象!
没多久一锅热气腾腾的大锅菜就横空出世了,大家迫不及待的每人盛了一大盆,内容有:腊肉、莴笋、洋葱、辣椒、油麦菜,香气扑鼻,直到今天想来还让人直流口水。
饭毕,我们又在湖边草地上坐了一会儿,直到马锅头大喊一声:“走啦!”
于是上马,这时前面的一匹母马突然在草地上撒起欢来,然后又躺下打滚,那样子煞是可爱,最后是它看其他的马儿都已经整装待发了,才依依不舍的站了起来。马队继续向山上行进,有几处山势较险,爱马的马锅头让我们下马自己走过这一段,而马儿们则是一路欢跳着纵过了这几处,然后我们继续上马前进。
渐行渐远,我们终于走出了山林,走上了一条乡间小路,眼前出现的,是一幢幢乡间小屋以及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此时的天格外蓝,白色的云朵像一朵朵雪白的大棉花浮在空中,和地上的油菜花相映成趣,真是好多年都没有见过的情景了。
马队来到了一片大马场,大家纷纷下马,准备下一个项目——拉市海泛舟。
拉市海是一个国家级的湿地公园,和九寨沟一样,拉市海也是被叫做“海”的一个高原湖泊。猪槽船沿着芦苇丛曲曲折折的向湖心划去,一棵作展翅欲飞状的小树从我们身边滑过。船前进的涟漪激起了许多在湖面上栖息的水鸟,有野鸭,野鹅,也有鸳鸯。这里的湖水不算特别清,但是水底如森林一般的水草一直长到了湖面,就在水面下方轻轻摇曳,这时的湖面看起来就像是一块浅绿色的琥珀,表面的波澜不惊下却掩藏着勃勃生机。四周的山层层叠叠,却是一般的郁郁葱葱,由于远近不同而显出深浅不一的绿色,山下是金色的油菜田,在湖面上看,仿佛是一条金色的腰带,环绕在山与湖之间。
这时,太阳在湖面上洒下了点点银光,微风拂来,湖面上鳞光闪烁。不一会儿,阳光又收了起来,抬头一看,原来是躲到一块如硕大棉花糖般的云朵后面去了,把云朵的曼妙身姿映衬得曲线毕露,而云朵周围放射状的白色光芒则将太阳的藏身之处显露无遗。心静了,蓝天、白云、高山、菜田、还有平静的湖泊,柔软的微风,此时什么话也不想说,什么事都不想做,甚至拍照也没有了兴趣,只想就这么坐着,这么在水上飘着,整个人感到无比的舒适惬意。
可毕竟还是要回去的,在湖上徘徊了三刻钟左右后,我们沿着来时的路,又划回了芦苇荡。
跨马回家,此时的马锅头看上去心情很不错,又或许他觉得经过一天的磨砺之后我们的骑术已经让他有了信心,他大喊一声:“跑啦!”我一阵紧张,连忙双脚夹紧马肚子,马群立马跑了起来。马背一上一下,我的心也是一上一下,但渐渐的我调整了节奏,争取和马背的节奏保持一致,心也渐渐平静下来,只觉得意气风发,畅快淋漓。
直到坐上回家的车,我才发现,我的腰臀如同抽筋一般,已经痛得无法坐下,这种感觉,一直持续了三天才稍有好转。不过至今回想起来,那都是令我终身难忘的一天。
第五章:香格里拉 茶马古道的一日行给我们留下的相当好的印象,于是晚上到家后我们立即又去同一家旅行社报名参加了香格里拉的二日游。第二天8点钟,我们便坐上了旅行社的车子,向香格里拉进发。
此次行程的第一站是长江第一湾,位于丽江石鼓镇,据说第一湾的形成还有一个传说: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是三姐妹,她们相约去东方寻找真正的光明与爱情,但是路遇玉龙和卡巴这两兄弟的阻拦,坚持要她们姐妹嫁给他们。澜沧江和怒江看看实在无法继续东行,于是便改道继续向南行,但是小妹金沙江性格坚强,坚持要往东去。于是玉龙和卡巴便将金沙江看管起来,轮流值班。有一天,卡巴值班,金沙江想出了一个计策,晚上她假意奉承,将卡巴灌得酩酊大醉。乘卡巴睡觉的时候,金沙江用一条棉絮刺激卡巴的鼻子,让卡巴大大的打了一个喷嚏,这一喷嚏,使得卡巴用脚趾头在地上狠狠的砸了一下,在原本拦着路的横断山脉上砸了一个大口子。于是金沙江趁机逃脱,从这个口子向东流去,终于去到了她梦寐以求的东方。而可怜的卡巴,则被醒来暴怒的玉龙用刀削去了一大截,原来卡巴比玉龙高,但从此,永远比玉龙矮一头。
传说是美丽的,但现实是从丽江到第一湾有大概两个小时的路程,而且在这段旅程中,我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颠藏”(滇藏)公路。一路上车子仿佛喝醉了酒,不停的上窜下跳,我怕晕车,于是立马靠在老公的肩头睡觉,但睡梦中却仿佛好几次被人扔进了大石头坑。
等我迷迷糊糊的醒来的时候,我们快到石鼓镇了。车窗边已经出现了蜿蜒的浅蓝色的金沙江,以及江边白色的沙滩,随着江面的越来越阔,越来越近,我们便到了。
大概是靠江的缘故,风很大,站在观景台上可以清楚的看到金沙江从左前方缓缓而来,在身前绕了个大弯后又向右前方缓缓而去,可惜相机没有广角镜头,无法拍到这壮丽的全景。水很清,是浅蓝色的,看惯了黄浦江里的滚滚浊浪,第一次发现同系一脉的长江上游竟然是这么清的水,有点意外,又似乎理所当然,于是,有些感动。导游问我们要不要坐游艇下水游览,我们踟蹰了一番,考虑到江上风实在太大,加上本身天气较冷,就决定不去坐船了。
导游推荐我们去品尝了当地最有名的小吃:鸡豆凉粉。据说这里的鸡豆凉粉是最正宗的。鸡豆是一种如同大麻的豆子,用它磨成粉做成的凉粉就叫鸡豆凉粉。凉粉配上白萝卜丝,撒上佐料和辣子,爽口而过瘾。我们还尝了鸡豆凉皮,就是做凉粉时候最表面上的那层皮,可惜凉皮没有凉粉好吃。
吃完凉粉,我们稍作闲逛,便又上车,向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前进:虎跳峡。
虎跳峡分为上虎跳、中虎跳和下虎跳,由于时间限制,我们只能去最没有危险性的上虎跳。虎跳峡的命名据说是一个猎人追踪一直老虎,结果这只老虎跑到峡谷边上,前面无路后有追兵,正巧看见滚滚江水中间有一块大石头,于是老虎大吼一声,跳到了这块石头上,再跳到了对岸,从而保住了性命,虎跳峡因此得名,而那块让老虎得以脱险的大石头则被叫做虎跳石。
我们从上虎跳拾级而下,眼前的江水由平静变欢乐,由欢乐变暴怒,越往下风越大。到了虎跳石边,只见上游而下翻滚着泡沫的的江水拍打在岸边以及江中心的石头上,卷起巨大的白色浪花,激起一阵阵的水雾,声音震耳欲聋。而继续往下,水流则又渐渐恢复了平静,缓缓向远方流去。
过了虎跳峡,我们便开始往高处走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海拔由
海拔渐渐升高,周围的景色也随之变化,原来绿色的麦田树林渐渐被黄褐色的草原代替,山上开始出现了还未化去的积雪,积雪的面积越来越大,天上的云层也越压越低,终于,我们看到了藏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迎宾塔。迎宾塔上经幡飞扬,几头黑色的牦牛正在旁若无人的地头吃草,而在公路另一头的草原上,则是几座孤寂的敖包。
我们停车拍照,凛冽的寒风使我们刚从温暖的车子里出来的脸瞬时蒙上了一层寒意,路边有一些藏民专门等着停车拍照的游客和他们合影,以此来赚些家用。尤其是那几个五六岁的小孩,特别惹人怜爱。我们于是照了几张相片,便又匆匆的上路了。
大约又行了一个小时左右,我们见到了我们今天的最后一站:松赞林寺。这也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
虽然是阴天,松赞林寺那闪闪发光的金顶仍然很显眼,导游告诉我们,松赞林寺的金顶是镀金的,而拉萨的布达拉宫则是纯金打造。虽然一向觉得金子之类的黄色之物总是很俗,但不知为什么,眼前这座雄伟的建筑物的金顶却显得是那样庄重大气,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我发现屋顶周围总是盘旋着一些黑色的飞鸟,有些纳闷,导游仿佛看出了我们的心思,问我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鸟吗?”我们摇了摇头。“是乌鸦。”“乌鸦?”我心里一惊,乌鸦在我们的概念里不都是不祥之鸟吗?导游继续解释道:“这里的藏民以及僧侣崇尚的是天葬。知道什么是天葬吗?就是让鸟儿都吃掉,藏人认为这样自己就可以到达天堂。而执行这一天葬的,都是这些乌鸦,因此,藏民都把乌鸦当作是神的使者,把他们叫做吉祥鸟。”啊,原来是这么回事。
我们进寺了,从门口到主殿有很长的一段台阶,导游不时的提醒我们:“慢慢来,一切都要慢。”到了上面,导游告诉我们,主殿女士是不能进入的,因此我们只能去偏殿参观。并且告诫我们千万不要照相,进门要用右脚先进,参观时要以顺时针方向进行,不能反方向。我们一一遵从。
一楼是诵经大厅,灯光昏暗,我们在释迦牟尼的神像前求了两串佛珠,祈祷平安。然后上二楼,整个二楼都是转经筒,转经筒都是铜制的,很沉,不花点力气还转不动,不时有几个喇嘛走过看着我们,我们被他们看得有些心虚就赶忙上了三楼。(时值藏独事件刚过半个月,虽说可能那几个喇嘛并没有什么歹意,或者只是出于好奇,又或纯粹只是随便一瞥,就象我们上街看人一样的随意,但在那个多事之秋,身处敏感地带,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三楼则是一个露台,那金光灿灿的屋顶就在眼前,我们纷纷拍照。这时,我发现屋顶上有一对吉祥鸟正在呢喃,于是端起照相机赶忙拍摄,突然觉得这种原来不被看好的鸟儿也变得可爱起来了。
天开始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导游赶忙招呼我们上车,去香格里拉古城。
路上,我们看到了那座写着“香格里拉”藏、汉、英三种语言的大山,那硕大的“香格里拉”四字远远的镶嵌在山体中间,还是很壮观的。
另外一路上还看到了很多很奇怪的架子,每个都大概有两三米高,两排木条“人”字形的架在一起,中间还有一个木条做成的横挡,几乎每个藏民家的附近都至少有两三个。说到这个,导游笑了,说这个东西还闹过笑话。据说冷战的时候,美国从卫星拍摄的照片中发现中国西藏地区有很多类似于导弹发射架的东西,于是美国就很紧张,不断的在联合国起诉中国,说中国私自搭建了几千个导弹发射架,居心叵测云云。于是联合国派人到实地勘察,才发现所谓的“导弹发射架”不过是藏民用来晾晒青稞的青稞架,虚惊一场。我们大笑之余,仔细观察,发现这东西还真有点像导弹发射架。
据导游说,香格里拉原名中甸,而所谓的香格里拉古城则是最近才仿造丽江古城造的。由于早已看惯了泛滥的人造景点,我们并不以为奇,只是失去了参观这一“古城”的兴趣。
我们下榻的客栈叫“扎史达吉”,装饰古朴干净,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小小的惊喜。大堂中间有一个藏羚羊的标本昂首挺立,想来生前必定是一头彪悍的雄羊。我们幸运的抽到了一个大床房,进房一看,电视、空调、卫生设施应有尽有,在经过了一天的旅途劳顿之后,我们终于可以放下行李好好的休息一下了。
我们本来想在古城里走走活动一下,但刚出门就发现寒冷难耐,于是打道回府,老公则肩负着买小吃的重任,又折出门去了。不一会儿,老公带来了一大堆香喷喷的烤串,当然在这个地方不是牛肉就是羊肉,撒上了很厚的辣子和孜然,我和老公一人拿牛奶一人拿啤酒,吃得不亦乐乎。
口腹之欲满足以后,洗澡睡觉。
第二天早上八点半,我们准时出发,一出门才发现昨晚又下了一场雪,屋顶白了一片,于是我们抖擞抖擞精神,奔向我们今天的目的地——石卡雪山。
一路上,昨天还是一片褐黄的草原都覆盖上了厚厚的一层白雪,说实话,此时我的心情是有点失落的。我印象中的香格里拉,应该是一个世外桃源,鸟语花香,草长莺飞,山明水秀,可是很明显我来得不是时候,如今的香格里拉一点都没有春天的迹象,更别谈什么鸟语花香了。而对于雪,今年的雪也看得够了。导游后来告诉我们,香格里拉最美的时候应该是5、6月份,那时候,这里才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可我们来的太早了,4月初,香格里拉还是一片隆冬的景象。
不管怎样,近在咫尺的接触雪山我还是没经历过,于是便把那仅存的希望寄托在石卡雪山上了。据说世界上只有这个地方能同时看到八座雪山、蔚蓝的湖泊、满山遍野的花海、葱郁的高山牧场和古老的藏族村落,而且天足够好的情况下,连布达拉宫都看得见。但是看看今天的天气,我想我是没那么幸运了。
终于到了雪山脚下,仰望雪山,有些看不清真面目,因为其他的重重高山把石卡的身体遮掩得严严实实,只有那雪白的顶峰显露在外。我们走进缆车大厅,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今天山上风比较大,第二层缆车可能上不去。这里要解释一下,石卡雪山海拔
不管怎样,先上了第一段再说。我们坐上了缆车,摇摇晃晃的向纳帕草甸飘去。一路上风并不大,可能是因为这第一段是在山谷中,两边的高山能帮助挡风的缘故。两边都是高山,除了还是黑褐色的松林,就是覆盖在地面上的厚厚积雪。20分钟左右就到了纳帕草甸,还是白茫茫一片。
我们刚下缆车,正想去休息站喝点红景天水暖和一下,突然工作人员跑过来跟我们说:“现在风小了,可以上,要不要上?”我们稍稍犹豫了一下,决定上。于是拿出早有准备的红景天口服液,一人喝了一支,上了缆车。 这次的上山就没有刚才那样平静了,狂风卷着雪花漫天飞舞,将一棵棵松树刮得不住的剧烈摇晃,快接近顶峰的时候,我看见头顶的云是一片灰黑色的,煞是吓人,而猛烈的风不停的摇晃车厢,好像要把车厢都撕碎似的。我很害怕,紧紧的抓住老公,幸好没过多久,就听见“哐啷”一声,车厢进了山顶站的轨道。
山上不是一般的冷,和严冬没有任何的区别,甚至比严冬的雪还要大,风还要猛。小小的站台里已经堆满了雪堆,都是狂风卷进来的,缆车站的另一侧已经积起了高高的一座小山,我们穿过雪堆,来到车站外面的观景台上。一上台,就立即有人的帽子被风刮倒山下去了。
风大得惊人,我毫不怀疑这个风可以毫不费力的将人吹走,可老公还要坚持往上面的观景台走,我不敢上去,又很担心他,于是便在观景台边的门口等他。他往上走了一段,拍了些照片便又回来了,说上面的台阶已经被雪堵住,上不去了。于是我们抓紧时间让导游给我们拍了几张到此一游照,便逃回了站台里,此时,手和脚都已经被冻僵。
站台里,一些等车的人已经打起了雪仗,而我们则只是在旁边的雪堆上划上了我们的记号。
终于车来了,可以离开这个地方,我真高兴。
回到纳帕草甸,我们稍微喝了一点红景天水,便去外面的草甸上走走。说是草甸,还是冰雪一片的。平心而论,景色确实很美,高山、雪地、蓝天、白云,还有人类的木屋、围栏和秋千,虽然没有春天的花红柳绿,但也别有一番肃穆的美。这里的风很小,我们走了很远,终于手和脚都渐渐恢复了知觉。
十五分钟后,大家启程下山,在回香格里拉县城的路上,导游问想不想吃当地最有特色的牦牛肉火锅,大家一致通过了他的提议。
于是我们来到了一家看上去很正宗的牦牛肉火锅店,长期被油烟熏烤得发黄的墙壁,挂在墙上的两排牛头,还有那像腊肉一样挂在房梁上的一块快牦牛肉。老板娘端上了一个硕大的火锅,然后便是我们期待已久的牦牛肉。牦牛肉的味道,简单的说,比普通牛肉嫩,比普通牛肉香!饕餮一餐。
回丽江的路上,乌云好像在追着我们跑,凡是我们刚刚走过的地方,回头再看,便是一片乌云密布。幸好,汽车的速度还是比乌云快了那么一点点。终于一路平安的又回到了束河。
第六章:束河 终于可以定定心心的在束河犯懒了。
回到束河大概是晚上6点左右。不知是在香格里拉看了太多乌云的缘故,还是事实就是如此,我总觉得束河的天比我刚来的那几天更蓝更亮了。真正的是那种醉心的湛蓝,云是雪白的,很低,仿佛一伸手就能够到。这时在苏州已经是吃晚饭的点了,可在这里却好像下午两三点钟的样子,一切还是那么明亮,于是,让人的心情也亮了起来。
第二天,我们终于舒舒服服的睡到了日上三竿。来云南的第七天,我们终于过上了一直向往的,丽江的所谓猪的生活。
慢吞吞的起床,然后便趿着拖鞋去觅食。饭毕,我们便绕着束河仔仔细细的端详起这座小镇。
束河不大,半天的时间就可以将它全部逛完,但要细细的品味,则可能三年五载都不为过。我们先朝着九鼎龙潭的方向而去,阡陌纵横,树影婆娑,农家小院点缀其中。于是,天是湛蓝的,树是墨绿的,田是金黄的,花是彩色的,房子是灰白的,抑或是黑色的,流水潺潺其中,一派田园春光。古镇街上,怒放的紫藤随处可见,或白或粉或红的樱花梨花杏花也是迎风摇曳。还有什么比这儿更美的呢?
下午,我们选了一家临水的,有着大大的秋千椅的茶馆,看了一下午书,前两天奔波的疲倦就在那个下午被一扫而空。
晚上,我们回到了客栈,因为和师兄说好去他那儿坐坐。正巧师兄吃完饭,于是一起过去。
师兄在束河已经开了三个小院,据说第四个正在装修中,我们现在去的,则是他自己住的那一个,只有一个豪华客房是给知己好友住的。他住的那个小院叫“石莲精舍”,听这名字就很有禅意。
进入院子,中间是个天井,铺上了卵石,开了小池塘,栽上了翠竹、苍松、和兰花。师兄是信佛的,因此这个小院除了日常的起居房间,还有一个佛堂,是整个院落视野最好的地方,也许在这里和佛对话,能得到更多的感悟吧?佛堂下面是琴室,一如老师的琴房一般古朴雅致,总期盼着以后自己也能有这么一个。琴室旁边是一个大玻璃的茶厅,听师兄说装上了地暖。想象一下,冬天的时候雪花纷飞,温暖的玻璃茶室里茗香四溢,琴声潺潺,古今中外,谈笑风生,何等的惬意舒畅之事!
于是,在那个茶室里,我们一坐便坐到了晚上10点多钟才起身告辞。
推门出去,一抬头,天幕如靛,繁星满天,仿佛就在跟前,伸手可摘。我突然有点想哭,这样的天空,不知何时才能再次见到?
丽江的最后一天,我们去逛了逛充满丽江生活情趣的忠义市场以及积淀了千年历史的木府。其实那天不太开心,因为实在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
临走的那一天,我们7点钟就出了门,天上,鲜红的朝霞又将天空染成了彩色,天空下山脉、房屋、街道、树木,一切还是那么的平静。我突然想起了那首很著名的,已经被传唱得有点庸俗的诗:“我轻轻的来,正如我轻轻的走,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