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而动 心动而行----5天丽江之旅. [本人的游记是唏哩哗啦的流水帐,没有耐心和好心情的请免看喔]
计划十月份中下旬去九寨沟的,结果因为种种原因不成行,11月23号突然心动,有了时间和出行的念头,就在网上简单的看了一下,决定独自一人就去丽江!
昆明: 11月24日PM4:40深圳飞昆明,晚上到了昆明先去沃尔玛买了些日用品后找酒店休息.春城不太冷,只是风大了点.因为不习惯“生床”,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在酒店楼下吃了碗过桥米线,然后赶去车站坐9:00的高快车到丽江
丽江:. 到达丽江时已是晚上了,因为不熟悉环境,就先在古城外面找了家宾馆住下,80元的标间,条件还好,只是在路边会吵一些
第三天才正式进军古城.一大早,我就狂逛古城了,那种心情难以形容.早上的古城显得很清静,我只管往高处走,想着先一览全城,就来到了最高的万古楼,被一对夫妇拉住了帮他们照了一通相片.就在附近,我找到了望景客栈___位于古城最高的一家可以观赏全城美景的客栈——有独立卫生间,随时有热水,一张大床就能满足我了! 价钱也不贵,二楼观景房60元/标间.客栈主人是山东的于大哥,很幽默.还有一位很友善,健谈的于三哥.我把房订了下来,客栈里的一位小妹菊花就和我同去昨晚住的宾馆搬行李,只有一个拖包.她把行李带回客栈的同时,我又一个人往古城中心地带的四方街走去.一路上的古屋商铺里卖的工艺品琳琅满目,这里还有几家银行,只是你想像不出像银行那么严谨的地方在这里也能像普通民居那样建设得那么温馨.逛了一会已经是中午12点多了,我赶紧去找一家网上看到有介绍的石磨坊餐厅,听说那是深圳人开的,菜的味道比较适合广东人吃.不费工夫就找到它了,这得益于古城里面的指示牌.这里每到一个分岔口就有一块木制指路牌,很清晰快捷的找到你要去的地方,还有这里的环保做得很好,不要随便丢垃圾喔!在石磨坊餐厅点了碗酥油茶(没有豆浆了),一份青瓜木耳炒肉片,一份豆腐鲫鱼汤,因为是一个人吃就先点着这些吧,想着不够再点,以免浪费.结果一份鲫鱼汤就很大份,够把我撑饱了.这里的豆腐,木耳还算可以.吃罢后游人也多了起来,随便逛了一下后,累了就找了家书吧坐下来看看书,想想明天怎么安排……一边喝咖啡一边看看游人,很惬意自在,游人融入到古城也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或许在游人的眼中,坐在书吧里的我也成了他们的景观吧……
下午三点,回到望景客栈,那道楼梯高的很哪,不过等你爬了上来你就会觉得累也是值得的了,因为那眼底下的古城被你一览无遗了!那种感觉就是我喊出来的那句:丽江,我来了!
爬上二楼的露台,干脆就在阳台上小坐了一会,全心欣赏全城的美景…….
束河古: 在房间洗了一把脸,整理一下行李,吃下两粒红景天预防将来几天的高原反应.四点多了,我又跑到古城下面,拐到红太阳广场那边去租了辆自行车去束河古镇.听于三哥说这个时候去最好,因为下午五点半以后就不用买30元的门票了.一路上问人怎么走.无论我怎么拐路,一抬头就能见到披着银白色积雪的玉龙雪山,我被它牢牢的吸引住了,它也好像在呼唤着我,好赶快跑到它的脚下一览壮丽!慢骑了30分钟就到了去束河古和玉龙雪山的分岔口,就在那个花圈旁边就会有几个妇人走过来问你是否去束河古镇,她们会说以5元10元20元不等的价钱带你进村,否则就自己进去买全票.幸好我听于三哥说过五点半后就不用买票了.所以我就自己一个人悠哉游哉的骑着车进了村里面. 束河古是一个小小的镇,感觉就是丽江古城的一个缩影,里面的建筑,商品等都跟丽江古城没什么区别,只是这里安静多了,没有太多游客的缘故,在这里,你可以忘记往事,忘记时间,忘记一切的世俗事务,连空气都好像凝住了!住这里会比丽江古城更幽雅,只是没有看到全城位置的客栈.我特意往人烟稀少的最高处跑去.看到一辆大马车载着一帮老外穿行在树林中,还对着骑自行车的我抛来一句 hello.我一气呵成上了一个小坡又溜到了一个小山岗,远远的看着那古老的纳西民居和一排排黄树林组成一串和谐的符号在我脑海里,嘻嘻,不好意思,是符号!(在我奇怪的脑子里) 束河古是一个值得你住上几天晒晒太阳发发呆的好地方!
回到丽江古城已是晚上8点,本想再逛逛夜色下的古城,实在是太多人了,想想还是早点回去休息,顺便确定一下明天的行程.就在回客栈的路上一路留意一些客栈的征伴同游的帖子,没找到合适的同伴和路线.回到客栈正苦恼着呢,于三哥就问我明天怎么安排,我摊开双手说,还没设计好呢,要不你给我推荐一下吧.我想明天去玉龙雪山,有没有伴和司机导游? 后来是高雄古客栈的老板娘有位客人去虎跳峡,我就同去了.
虎跳峡: 早上九点出发,沿途那弯曲的道路还真让我紧张!那山路很陡很窄,没有护栏,稍有闪失后果便不堪设想.我们坐在车上往右边的金沙江望下去,一阵畏感油然而生.后来不敢看了,就一路说说笑笑的很快就到了上虎跳.由于我的同伴奉大哥想徒步,就直接去中虎跳,结果过了上虎跳不远的拐弯处,一阵大风吹了过来,山上的碎石沙砾就不断的往下滚,在恶劣的大自然面前,渺小的人类却步了!我们还是回到了上虎跳看了看虎跳石.--------就是一条河流中间横着的一块大石头嘛---------在刀削斧砍的峡谷下面的一条河流里,不顾一切,任性固执的挡在河流中间想要证明自己强大的一块大石头!水是那么的急,冲撞到大石头的时候,水花溅得老高,而传说中老虎跳过的那块石头也顽强的就在那挺立着岿然不动,任凭急流的洗刷,两者较量至今…….
关于美食:
在虎跳峡也就粗略的看了一个小时,在回去的路上,我们找了家饭店填填肚子,本想着在这样的地方不会有什么美食的啦,结果到了他们的厨房看到里面一些像野菜一样的菜和菌类就舌尖打滚了!!吃过韭菜吧,韭菜根呢?味道怎么样我就不说了,建议你可要找它吃一回喔!饭店的名字忘了看,但很容易找:在去虎跳峡的金沙江左边的道路上,留意路边的饭店,饭店对面是山,山脚下有一口池,池旁边有个水龙头,那是山泉自来水吧,一路上我留意了,只有两家饭店门口对面是有水龙头的,我们是在去虎跳路上第一家有水龙头在门口对面的饭店吃的.
拉市海: [丽江之旅最怀念的事]
然后我们又倒回了拉市海.眼前一片静静的湿地,这里的下午只能偶尔看见几个栖在这里过冬的候鸟在湖面上飞,冬天里的拉市海其实更像一个安逸的湖,给人一种很安静的感觉,湖面上的水一动也不动,远处有些金黄的树林,还有十几条长长蓝蓝的船停泊在湖边上,没有一丝动态.站在草原上,阳光下,走过湖边,靠近那一棵红了叶的孤单的树,可以什么都想,也可以什么都不去想,静静的发一下呆吧…….我们俩选择了骑马环湖一周,后来因时间关系,在湖边骑了一段后改去拉市海的源头探索! 经过一些民居后到达一个很大的人工蓄水池,就在不远处,我们看到了一个罕见的两只牛角弯向地下的大水牛,对长着这样一对奇怪牛角的牛一通高长阔论后已经到了要穿行树林的路程,慢慢开始变得有趣起来了.深山中的树林沉静而原始,连步道也没有,只有人踏过的小径和马走过的脚印.因为有水的源头,所以这一带的树相对来说生长得比较好,泥土很湿润,牛马走过的脚印还深陷在这里,对于第二次骑马的我来说,适应力要增加不少,还好现在离出发时已走了一个多小时了,慢慢适应骑马的那种律动了,一些枝枝丫丫什么的常常打在我们的头上,脸上,身上…./经过一条水很清澈的小溪,马儿一跃而过,脚下那哗啦啦的流水溅湿了我的鞋,把水花也飞到了我的脸上,我还在享受一阵清爽感觉时就已到了小溪的另一端.马儿一颠一颠的往上爬,我也随着律动一颠一颠的向前倾,好让马儿轻松一点,亏我也才只有44公斤,不然累垮马儿了,我们一边听着骑马向导的解说一边欣赏着周围的环境,马儿驼着我们爬到了一个险要坡处,小径呈S字形,窄得只有一尺宽,牛马走过的一个个小坑似的脚印已经又干又硬了,马儿一下停住了两三秒,在思量着要遵循前面的小坑子走还是自创新脚印呢,我在马背上也看不清楚,它一下子就小跑拐了上去,吓得我赶紧蹬紧马蹬子,手抓得死死的.难坎过了后竟发现手心很多汗沁出来了.我回头看看我的同伴,示意他可要抓紧了,他却还叫我放松呢!嗯,不用担心他呢!马儿沿着小溪边的山路走,还是那只有一尺宽的湿泥路,走了一段来到了一个小草坪,一下子亮膛了许多,刚才上山一路上伴随我们的树枝这里没有了,路上还有两三个大坑,马儿也一跃也就过去了,这回是一点紧张感也没有了,还非常希望多几个这样的坑坑洼洼来享受一下跳跃感呢!山上的空气很清新,整个山谷很安静,除了我们几匹马发出的声音外,偶尔听到一些叽叽喳喳的鸟声和虫声……
后来又爬过了一个小山丘,就到一个湿地草坪,这里就是圣地泉了.到了这里就找不到去源头的路了,周围很荒芜,横枝四出的小树已掩盖住小山径.向导指指方向说,源头就在那上面,其实说穿了也没什么好看的,只是一处涌出大量山泉的山壁,比这里的大一点而已!小径太荒,建议我们不要上去了.[回到客栈后,于三哥跟我说,如果我们下马走三五分钟上去就能到达真正的源头了,哪里的风景当然要比圣地泉美多了,遗憾! 这是后话]因此我们就下了马.马儿也累了,把它拴在一旁吃草,我们就在草坪上逛逛.草坪上有薄薄的一层水在草面上,圣地泉涌出来的水非常清澈,同伴先洗了洗手,瓢了把水喝“很甜哎”! 我也洗了洗喝了一口,算是来到这里尝过这里的水吧,嗯,真比外面买的矿泉水绝对好喝喔!遗憾没带个瓶子来装一瓶回去!哎,我还看见了三块硬泥块堆在一起,中间还有一些柴枝烧过的炭灰呢!我猜想一定是有人在这里煮吃过美食! 呵呵,我的舌头又开始打滚了!我想起了读中学时和一帮同学及老师在学校旁的河边地里“打蕃薯煲”的日子!此时此刻,如果旁边有些地里种有地瓜,玉米,木薯什么的,我一定会采来生火“打个煲”呢!可惜,周围什么也没有,连一块种食物的地都没有,空想了一番!
看看周围的树,撩撩溪里的水,说说这里的土质,聊聊这里的环保,晒晒这里的太阳,吸吸这里的空气,感受着只属于这里的感受,心里美的想要蹦出来了!.......
牵过马,爬上背,又出发了!只是我会很怀念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出发只是延续我的感受,出发是为了更好的感受!人家说爬山容易,下山难!马也是这样的.不过我可是一点也不害怕了,与马保持平衡,下坡时往后扬就好了,它会懂得保护你不会让你掉下来的.这是马导教给我们的方法,他们还介绍了一些养马的状况,对于我们居住的城市里那各式高楼大厦,满大街奔跑的汽车,这些养马宰马甚至葬马的故事对我们很“养耳”! 回程还是按原路回去,基本上在山林里走都是慢动作,到了一个小山丘的草坪,马儿突然奔跑了起来,我的屁股一颠一颠的好痛喔!要跑也不哼一声,真是的!我把绳子拽了一下“吁”一声,它就由奔跑变成小跑了,跃过一个大坑又回到了沿着小溪边走的一段湿泥路,马儿好像跟我很熟悉了似的, “毫不客气”的脚滑了一下把泥巴甩在了我的鞋子上裤管边袜子里.哎呀,我付出代价了……拐过这棵树转到那个弯道就会有很多小树枝跟你打招呼的,小心.开始下山了,下了一个小坡又转到另一个坡,又回到了那个呈S字形的弯坡,马儿照例又是停了一下就快步的拐过去了,如果说来的时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那么回程就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了……用同伴的话说是有点像走马帮在走茶马古道的那种感觉,呵呵……回到湖边马儿开始飞奔了,我赶紧用力蹬住马蹬子大腿紧紧夹住它的腹部配合它的节奏,头发在飘呀飘,感觉风一样的掠过这片湿地,马儿慢点…….哟!我的帽子……..
玉龙雪山:
第三天,目标玉龙雪山.一大早我就逛拍了一通清早幽静的古城.九点半才出发往雪山,到了大索道售票处被告知山上已经起风,索道不太安全,建议我们坐中索道了.马上改道中索道,我们上山的时候人已不太多了,刚坐上缆车慢慢往上升高的时候,越来越高了往后看____吓死我了!幸好还记得身边有个同伴在,我才把那半张开的嘴巴偷偷压下去了,又偷偷的笑.沿着山上继续上升,一阵山风吹过来缆车摇摇欲坠,好紧张喔.下次来一定坐大索道,还要和一个比我更胆小的人一起坐,抱在一起尖叫又大笑的那种感觉应该很爽!旁边的男伴真令人压抑了.下了缆车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栈道走了好长一段时间,这里设置了一些商铺在栈道两旁,还有一些马帮.最接近玉龙雪山的时候,还是会被它的壮丽震憾住…….可惜的是我们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一下而已,如果有时间,可以在那最高的草坪上坐下来慢慢欣赏:一边是光秃秃的草坪,一边是壮观的雪山,形成强烈的对比!在那么高的海拔上坐坐,聊聊天,看看风光,会是多么惬意的事啊!
溜达:
下午回到了古城溜达,先在樱花屋吃了些西餐,牛奶磨菇汤很浓,味道很好,还能看着小河里的鱼自由的游,心也自由的飞了,好远好远…….漫无目的四处走了一圈:大石桥,四方街,木府,光义街,三叠泉,七一街……在某处看到了一面红三角旗上写的“茶”,好像进入了电视剧里面 “一个小山岗,一草茅房,门口插着‘茶’字旗在风里飘摇”的场景.而这里还有小桥流水垂柳丝丝……我们踏上二楼楼阁,把窗户打了开来,环境非常的不错喔!楼阁里的摆设十分普通朴素,楼下的流水声,游人的拍照声,小孩的嘻闹声,一幅奇特的风景线!在那条不知名的小巷口里还有一位纳西老人在煎卖她的丽江粑粑:时而很多客人把她围得水泄不通,时而只她一人静静地在煎着粑粑等待着买客,时而会有很多小孩子在她身边嚷嚷……在茶庄消磨了大半天时光,已是傍晚了,接着又到了“一米阳光”的酒吧,天蓝蓝的还没黑,这里的红灯笼就早早的亮起了,映得整个酒吧周围红通通的.里面的气氛很好,装修看似简单,摆设很朴素,工具很原始,却又可以看出现代化的侵蚀.真是一个真实,原始又刻意,矛盾的产物:墙壁是泥巴修饰的____黑黑的颜色;墙上还挂着土灰土灰的竹藤做的笼子装着现代化的一次性筷子;墙角边还放个看上去旧得差不多要烂的小猪笼;墙壁边那个黑不溜湫的木柜里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碗碟;我们坐的桌子椅子都是非常简单化的____一根或两三根长木条就搭配成了一张桌一把椅;桌面上盖着一块有民族特色的棉布;烟灰缸也是像个木勺子丢在桌面上;一切都是很随意的!往屋梁上看你会发现一些很有趣的东西.比如旧旧的四方木灯笼、一个像弓箭似的木做的吉祥物、一些吊着的纸饰物、还有几根干枯的树藤有一搭没一搭的牵扯着柱子墙边,甚至还有一条沾满灰尘的铁链(像囚犯脚下的铁铐链)斜挂在两根柱子之间……吧台却是非常的现代化:闪闪发光的高脚玻璃杯倒挂在吧台上面,酒柜里各式的红酒白酒洋酒葡萄酒琳琅满目,吧台柜上一套高级音响,几枝康乃馨在花瓶里骄傲的开着,唯一柔和眼睛的是摆在吧台上的那一大盆水果:红的、黄的、绿的、黑的、枣红的,什么颜色的水果都有,这些都太刺眼了,我要说养眼的是那个装着水果的大木盆!椭圆形的像一条船(同伴一眼就看上了,非常喜欢,后来还去找来买,这是后话)那可不是我们平常见的那种用一块一块木板拼接而成的,这是一个圆长木头中间挖空,长40厘米,30厘米宽,外表没有抛光,纯色很原始……就在这么一个养眼的地方同伴吃了一点晚餐后,就直接去找这种船木盆了,结果找不到相同形状的,无奈只好作罢. 同伴要走了,我们就在四方街分手,对于这几天的相处,感觉很“淡如水”的君子之交,萍水相逢嘛,是一种缘分.各奔东西了,在还没结束这段旅行前不想把这种场景闹得“有气氛”,怎么轻松开始就怎么轻松结束吧.说了声“拜拜”就掉头而走了.我又开始了一个人的探索之旅了.逛了大半天也累了,就直奔客栈而回. 夜开始降临,整个古城的红灯笼都点亮了,游人开始多了起来,酒吧里也慢慢热闹了,回头看看四方街,中间又生起了一堆火,纳西老太太和老爷爷又开始晚上的篝火舞会了.所有人都活跃起来了,而我却想躲在一边静静的看着他们,只是看着听着……
重逢:
洗过澡想休息了,忽觉肚子空空的,又跑到古城下面找宵夜吃,竟碰到了第一天在古城一间东巴文化T恤店认识的深圳小Y和小仪,一起宵夜到凌晨才散去……
随心而逛:
一觉醒来已是九点,好久没睡过懒觉了,真舒服!洗漱后坐在阳台看看从于三哥处借来的书.一抬头,远处阳光下的玉龙雪山简直就是金山,还有几片半透明的淡云挂在雪山上;再低头,晨熙下的古城,古老而不落后,传统却并不拒绝改变.
不一会,我又心动钻到古城下面去了,吃了些早点,买些送人的小礼物,[建议大家购物千万不要急着出手,看好了再砍价,砍不到合意的价钱就走,老板肯卖就会叫你回去,不肯卖你就有了一个比较的价钱啦]逛了好久,又快到午饭的时间了,想着去哪用午餐呢,忽然想起昨天同伴要找的木船盆,就一边留意起来.经过一家摆设很凌乱的“古董店”,这儿挺有特色的:他们是什么都卖,比如旧旧的藤篮子、藤包、铁烫、铜盆、木鱼、佛像、皮画、大木箱、木衣柜、铁灯笼、木灯笼,还有用来磨撞胡椒粉各种食物的木筒子,甚至连毛主席语录一类的旧书都有.我看到了在那个摆放各种商品的柜子下面有一个木盆装着大本或小本新的或旧的各种各样的书,我问老板, “这书是卖的吗”?答曰: “是”.我问, “那这个木盆呢”?“用来装书的” “我能看看这个木盆吗”? “可以啊”我把木盆连带着书从柜台下面的角落里拖了出来,我把书一本一本的叠好放在一边,这是一个椭圆形的木盆,样子跟我们昨天见的差不多,不过没那么大,盆身满是灰尘,里面还有一些碎泥巴,边缘上有一条裂痕,盆底还有个小洞, “是否驻虫了?” “不是的,那是木眼,只是挖掉小节疤的眼而已,不怕的”老板解释着, “还有没有这样的木盆啊”我问, “没有了,我这个也只是用来装书的,你要买了去,我的书还不知道放哪呢.”我哭笑不得,有点像“买椟还珠”的感觉.当然啦,这个船木盆我已经买了下来,还有连同另两件我喜欢的木盒子(像电视剧里面四五十年代的有钱人家里装金银首饰的一个盒子,我在想,等我有很多金银首饰的时候也放在这个盒子里,不过我要等到什么时候呢!呵呵,我是不是看得电视剧太多了?)和一个藤娄子.
心飘:
在回客栈的路上,我又把去成都(因为我的心又飞到九寨沟了)的机票订了下来,还买了盒纳西净地的CD,中午和于三哥去了趟邮局和市场,买了双防水带袖的手套回去给妈妈.(广东买不到这种有袖子的手套)还只花了几块钱拿了几双草鞋.
下午就在客栈里发呆,我平静的收拾好行囊、平静的告别朋友走出客栈、平静的离开古城.离开的时刻,感到十分从容,因为我知道!我还会回来!因为还有遗憾!这是一个很好的回来的借口!
你呢?什么时候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