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徒步虎跳峡之一) 原计划是在游玩丽江后去泸沽湖,可是因为雨大,公路塌方,车也就不通了。可人在旅途,不能耽误行程,于是把徒步虎跳峡的计划提前了。 早起,退房,寄存行李箱。 约了小罗同赴虎跳,小罗是个28岁的女孩子,未婚,挺漂亮。先是跟旅行团来云南,觉得没滋没味,便退了返程机票,在丽江住下,昨天一日同游后,了解清楚虎跳峡的情况,就和我们一起走了。 到车站已经近10点,没了去桥头的车票,只有去中甸即香格里拉的车(虎跳峡位于丽江与香格里拉中间)。25元/人,问售票员到桥头(虎跳峡之门)得多少钱,答曰:只卖到中甸的。把我气坏了,觉得十分莫名其妙(以我在云南的经历来看,这儿大多地方的的售票员都很情绪化,心情好的时候,很容易说话,心情不好的时候,根本不搭理你。也许是因为工作太繁忙的缘故吧)。算了一下,觉得划不来,就转头回大厅门口包车,恰巧遇着昆明的一对年轻人也要去桥头,便一起包了张车,100元。 驶出丽江,天开始下雨,呵,忘了告诉大家,这儿的雨说来就来,说停就停。开车师傅很健谈,也是个半背包客,给我们看了许多照片,真美! 云南十八怪有云:十里不同天,东边日出西边雨。果然,车过了一个拐弯处,突然没了雨,再看路面,干干爽爽的,一点雨迹也无,看得我大笑不止。 到桥头的时候,恰好12点,一路上风光旖旎,山青水急。 从桥头收费站(30元/人)过去,上山路,开始了徒步虎跳峡之旅。 我先大致介绍一下徒步行程,免得我写晕了,大家也看晕了。桥头上山走高路(high way),行走约2.5小时的山路,到达落余村的纳西雅阁,进入著名的28拐,约2小时走完28拐,再行半小时至茶马客栈,又半小时至著名的中途客栈(half way)。之后路途愈险愈美,约3小时到著名的张老师家。我们自12点出发,晚上8点半到达张老师家,人困马乏,无可比拟其劳顿。其间行程约30公里(找当地向导打听的),费时约7小时,中途休息共约1个半小时。 刚进山路,那两个昆明的年轻人就和我们道别了,他们走的是低路(low way),也就是沿江边的公路去上虎跳。刚进山,就有两个骑马的当地人跟在我们后面,大约是看我拖儿带女,想来这银子好赚。我告诉他们说:跟着我们没戏,不如跟别人,否则这么一路下来,对不起你们。他们也不说什么,只是笑。跟到落余村,大家在纳西雅阁吃中饭,我们因为带足了干粮,又怕吃饱了对爬山不利,便没有在客栈吃,只添了些水(这里忘记说,在丽江的时候我买了个大水壶,可装1500ml的水,后来在蓬莱被我和女儿称之为宝瓶)。那些马夫看见我们的脚力,也就没有再跟下来,各自吃饭去了。这2个多小时,路是大道,不崎岖,上上下下还算好走。纳西雅阁的主人姓李,是个挺憨厚的汉子,我们啥也没买加了一满壶水,他也没说什么,还为我们指了往后走的路。 往后,其实就是正式进入上虎跳了,又称28拐,其中经过一个顶峰,可俯瞰上虎跳的虎跳石。在这段路途中,我的体力明显下降,而且天也开始下起雨来,山路泥泞滑腻,女儿似乎已经适应的山路,一直走在前面,小罗走得似乎也还轻松,只剩我一人在后苦苦支撑,我后面还有个马夫,见我不堪的样子,就说:骑马吧,30元。我苦笑着摇头:她们都不骑马,我怎么能骑?!那汉子也就不再言语,只停了下来不再跟着我们,估计是感觉到没什么希望,就等后面的人了。 这28拐,很多人都说没什么困难,可我不知道怎么回事,感觉特别累,有透支体力的感觉,步履千钧、挥汗如雨、气喘吁吁、心脏似是要跳将出来,我遥遥看着女儿和小罗的身影,强撑着蹒跚而上,恨不能手脚并用。好不容易到达顶峰,吃了块面包,喝些水,才缓过劲来。 这次出行前,查阅了很多资料,说虎跳峡如何惊险如何壮观,可一直走完28拐,也没觉得有什么希奇,只是在上28拐的时候特别吃力而已。于是开始怀疑大家的说法,但后来的路让我明白了虎跳的魅力之所在。 经28拐到茶马客栈继续前行,风景迥异。路越来越窄,弯弯曲曲,绵延前引,路右是万丈深渊,金沙江从谷底奔腾而过,咆哮声始终充斥耳际,路左则是高耸的峭壁,路上不时有提示:前有落石,不要停留,小心安全。我们看见有些落石就堆在路边。而这羊肠小道,宽不过2米,窄不到1米。女儿走在最前面,我看着她瘦小的身影,心始终悬着,生怕她一个不小心摔了下去。好在特别险的路不是很多,而遇着这些险路,女儿也就停下来等我们牵她的手。呵,这些险路若是多了,我不摔死,也要担心死了,也就无法在这写这帖子了。 到达中途客栈时,已是下午6点了,云南天黑得晚,通常是8点半左右。女儿和小罗都已显疲态。其实我也很想休息,可我知道,明天从中虎跳下到峡谷底的路更艰险崎岖,极耗体力,今天赶至张老师家是最好的选择,于是我安慰他们说:“继续走,前面的路都是平路了,2小时就能搞定!”哈,后来的事实让我们大笑不已,其实后面的路更难走,哪里是什么平路,对孩子来说,有几段路简直是惊心动魄,不过,比起明天下峡谷的路,这又不算什么了。路虽然险,但风光也是绝美的,尤其是从中途客栈到中虎跳,沿途有鸟儿在歌唱,路边开满了不知名的野花。对岸是巍峨的玉龙雪山,近在咫尺,金沙江在夕阳的照射下,象条金色的巨龙,而玉龙雪山则象披着金甲的高大的武士。转过一个风口,眼前豁然开朗,远处有一条瀑布自山顶披下,流自三分之一处,为岩石所挡,分为两绺泻下,至一半处,分为七八绺,细的如轻纱,粗的如玉龙,用“飞流直下三千尺”来形容,该是很贴切了。恐怖且刺激的是,我们竟然从瀑布下经过,瀑布发出轰隆隆的巨响,我们就踩着几快石头往前试探着走,女儿简直吓坏了,半拖半抱着才得以过去。女儿一脸惊怖中带着一丝笑意。这大概就是极度危险中的刺激吧。 经过一路艰难险阻,终于在晚上8点半赶到了张老师家,呵,真是到家的感觉啊,要知道,若是在天黑前赶不到的话,究竟会有什么样的事发生,谁也无法预料。 一进张老师家,我就瘫了下来,动也不想动,对面坐着一对年轻男女,男的挺瘦,十分沉静,女的则十分秀丽,他们就是我们后两天的同伴,下篇再介绍他们。 张老师家只剩一个单人间了,我一听就傻了,但实在没力气说话,更没力气站起来去看房间。好在后来又在一个四人间找出一个床位,且另三个都是女孩子,小罗这才有了着落。呵,这三个女孩子,也是有缘的,容我在三日后道来。 好了,写到这,觉得又走了一回虎跳峡,挺累的,妹妹打电话邀我去她家吃饭,暂且告一段落,有言之未尽之处,回头在编辑帖子的时候再作修改。 7月22日(徒步虎跳峡之二) 清早起来,腿还是酸痛,却不能停止行程。今天是下到峡谷底的金沙江畔,再返回中虎跳。 从中虎跳下到峡谷底有一条简陋的山路,是张老师修的,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所以,凡从此路过,先交买路钱。我们因为是住在张老师家,所以就免了此项费用,很有意思吧,淳厚如张老师,也要收费。其实在我看来,张老师算是十分厚道了,首先是他家里的东西卖价公道,几乎和市内一样,床位也便宜且干净舒适。修这条通往谷底的路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而他只凭自己一家人之力做成,既圆了无数爱好户外运动的朋友的梦,也给当地人开拓了一条挣钱的门路,功德不可谓不高。他在当地也好在网上也好,算是名人了,只无缘相见,甚遗憾。 虎跳峡年年都有事故发生,客栈门口就张贴有寻人启事。这儿路险水急,为了安全,向导还是要请的,10元/人,我、佳佳、小罗和上文提到的一对年轻人共同请了个向导,40元。向导是个很淳厚的山里人,黑黑的,瘦瘦的,干练淳朴。 下去的路没网上描述的那么险,上去的路没网上描述的那么容易。其实,也就是各自体验各自感受吧。 开始下的时候,路还行,不那么困难,说是路,其实只是一块块石头相间,有个踏脚的地方。走到一段后,石与石之间距离增大,雨后又比较滑,所以大家小心起来,有些路,佳佳根本无法走(石头之间距离太大,小人儿腿短,够不着),向导干脆背起佳佳走了一段,然后再放下来,伸出手臂让佳佳抓着,免得她滑落。而我们,也都只能各顾自己。 到了峡谷底,也就在金沙江畔了,金沙江在石鼓拐了一个弯之后,江面仍然开阔而平缓,遇到了横卧于面前的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并没有退缩而是冲开了一条狭路继续向北,这就形成了以惊险著称的虎跳峡险滩,共有8个险滩,最险的,就是中虎跳了。只见湍急的江水呼啸而来,似万马奔腾,打在中间的虎跳石上,浪花四溅,形成一个个小山一样的浪头,我没有见过大的海潮,可这里的情形让我不由得想起“乱石穿空,惊滔拍岸”“涛似连山喷雪来”这样的诗句。站在岸边,不时有浪花溅到脸上,一些潮润一些腥湿。大自然之鬼斧神工,也只可叹为观止了,无可描述,只能将全身心投进这壮丽的景色中去。 江心有巨石横亘,即传说中的虎跳石,据说这块石头曾经让很多人丧了命,以前有简易木版搭成桥通往虎跳石,于是便有些徒步爱好者走去照相,不小心就被巨浪掀进江中,再无生还机会。 在岸边观赏了一段时间,便返回了(咱不能就在金沙江边扎营吧),上去的路有两条,一是原路返回,二是从天梯上去。天梯那条路也是当地人家修的,所以,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钱(10元/人),呵呵。我们选的是走天梯这条路比下来的路又艰险许多,多是在羊肠小道上盘桓,好在还算有路,而且多有护栏,否则真的很容易掉下江去。在下面可以音乐看见天梯,上面的人小如蝼蚁,这天梯,其实就是在垂直的石壁上打两根钢筋,中间挂着个梯子,半铁半木,悬崖上面涌个木桩将钢筋和梯子固定住,走在天梯上,往下看,是滚滚金沙江;往上看,是无尽的悬崖。怎么看,怎么怕!索性不看,只埋头抓稳梯子踩稳梯子,可心里却如波涛起伏,因为佳佳就在我的后面跟着爬这天梯(写到这里,我手心又出汗了),8岁的孩子,那么瘦小,会害怕么?能支撑下来么?可是,在这天提子上,我也帮不了她,只能尽量爬快些,给她留出空间,以免耽误她的进程。 上去后,我坐在路边的大石上,不敢往下看,我怕佳佳会支持不住而停在梯子上,虽然有向导在她身后保护,可是,没人能帮她爬这梯子啊,要安全上来,最终靠她自己。我浑身发抖,心里发抖,几乎要哭出来,这样的路,实在太可怕了,我绝不想再走第二次。但是,在我们选择走这条路的时候,已经没有回头的余地了,因为回去一样危险,而且更费时费力,只能往前冲了。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没有回头路,真正能帮自己的,还是自己。 不一会,佳佳上来了,大家都欢呼起来:“胜利了!胜利了!”而我和佳佳相拥傻笑,说不出话来,我知道她一定是很害怕的,而我的担心,亦是无法形容。 这样的天梯共有三段,其余的路虽然险,都和它不能相提并论。 这一日,中虎跳之行,极刺激,极危险。。。 与我们结伴的二人,乃驴友,深藏不露,神情淡淡的,行走慢慢的,很安静,却透出一股从容与坦然。结伴数日,一直没问他们的名字,在泸沽湖连道别也没来得及说,就这么匆匆擦肩而过了。我且称他们为老驴和新驴吧,老驴是那个男生,34岁,以前是新疆的登山导游;新驴,是那个女生,以前是涉外导游。二人现在上海读书,暑假计划从云南往西藏再赴新疆。带的装备够多够强,帐篷、睡袋、防潮垫、户外煤气灶、锅。。。。 下午,包车从中虎跳经下虎跳到大具渡口,司机是张老师的弟弟,很有个性,呵呵,我笑称这人脾气暴,女儿没听明白,问我哪个脾气暴,众皆笑。 到了大具,找了客栈住下,才5点,闲聊时,收到老李的短信,他已回深圳了(我们本是说好明日一起去泸沽湖的,可我今天没能返回丽江)。看了短信,默然,心里有些难受,老李是个很厚道的人,有些舍不得,可又无可如何。 这一路上,结交了很多朋友,相遇,擦肩,结伴、交错、走远。。。。。。 告别张老师家时,口占七绝:携女同游虎跳峡,气象万千道通天。路途坎坷浑不怕,留得胆气在人间。 7月23日(梦幻之湖—泸沽湖) 早起,跟班车从大具到丽江,在牦牛坪(玉龙雪山的索道口)下车,一头牦牛也没见着,只是一片葱翠的草坪,我们在那发了会呆,也没上玉龙雪山,主要是因为我们都要去梅里雪山,这里的雪山大多是旅行社带团来此,不上也罢。 发呆半小时,找了辆车,80元到丽江,中途经过黑龙潭和白龙潭,白龙潭的水很清,象一块很大的碧玉。水中有树,风景独特。河里有很多牦牛,供人骑上去照相,呵,真过瘾,其实我也想骑,但时间有限,只好作罢。 到了丽江,11点,按照昨天与老驴新驴共同商量的计划,是去泸沽湖。小罗因为已经去过,就不再去,准备回家的行程。去泸沽湖有两种办法,最方便的是跟旅游专车,每天早上8点半有一个车队在古城口出发,第二天下午返回,往返100元。我们没有跟上这趟车队,只好采用第二种办法了,那就是取道宁蒗,再去泸沽湖。 去宁蒗的车是12点半,驴友买票,我直奔网吧,想把相机里的照片传给在线的网友保存,可是速度实在太慢,不得已便把MP3 里的歌全部删除,暂时存照片。忙完后又匆匆返回河畔旅社,取回行李箱(出门只带了一个行李箱和一个旅行包),赶回车站,恰好到上车时间,老驴也恰好买到最后两张车票。呵,这么多的恰巧!与小罗匆匆道别,想说些什么,却终是什么也没说。 宁蒗有很多面包车载客去泸沽湖,20元/人。同车的还有三个云南的女孩和一个9岁的孩子。快到泸沽湖入口的时候,大家与师傅商量着逃票,三个云南女孩你一句我一句,把师傅说晕了。云南人说话很好听,象糯米一样软软的甜甜的。师傅帮我们找了辆货车,把我们几个大人塞进后仓,后仓里装着一个新席梦思,是人家新买来的。货主见大家鱼贯而入后仓,一个劲地嚷:“我新买的席梦思啊!”轮到我上的时候,他打量我一会,一把拉着我:“你别上了,你长得象本地人,坐驾驶室吧。”我晕,分明他嫌我胖,怕我压坏他的席梦思嘛。得,随遇而安,坐哪都一样,我坐进驾驶室,按照他们说的,装作在睡觉,蒙混进了泸沽湖。呵呵,门票是78元,给司机30元,省了48元,又多了一次逃票的经历,愉快! 车上,我与货主聊了一会,方知他是由北方流浪至此,爱上这片山水,就此停留下来。现在他与当地人相处甚欢,以当地人的名义盖了房子,所有权归别人,使用权归他。我问他何以如此,他沉吟了会:“经历了许多事,想静下来而已。”呵,偷得浮生半日闲,何如偷得浮日半生闲呢。 进关后,换车,往泸沽湖落水村。不一会,就看见泸沽湖了,车上的人都惊呼起来,梦幻之湖啊!湖面上一层薄雾,愈显得湖水的恬静秀美,一两艘小舟自湖面掠过,如滑行在云中。梦幻之湖,梦幻之湖!我心头浮现的只有这几个字,口中也喃喃念着这几个字。老驴和新驴也看傻了眼,立即决定明天不走了,在这住上几天。 经过一番颠簸、一番感叹,终于到了落水村,泸沽湖近在咫尺。晚饭后住下来,便匆匆跟着司机去参加摩梭族的篝火晚会,人多得象下饺子,喧嚣躁乱,那些摩梭族人似乎已经成了跳舞的商业机器,全无厚重淳朴之感,十分无聊。 夜了,孩子饿了,去烧烤城,买了些牛肉来烤,要了些青稞酒,与店主对饮起来,不知不觉间,我就喝了一斤多青稞酒,头晕!本来最多30元的帐,我竟然付了100元,还嚷嚷着:“不用找了!”回家路上下大雨,趔趄间摔了一跤。第二天起床,记起头天的事,后悔不迭,呵呵,酒真不是个好东西啊! 7月24日(泸沽湖—丽江) 早早起来,驱车去里格村,一个安静祥和的地方,湖边一排客栈错落有致:摩梭往事、国际青年旅社、扎西客栈,这几家是最有名的,也是最有情调的。湖畔有三三两两的行人漫步,湖中有十来只鸭子漫游,晨光里的湖水潋滟妩媚,湖水边的女儿俏然站立。神秘的女儿湖,宁静安谧。 扎西客栈前有个摩梭族的很帅的小伙子靠在墙上,有一句没一句地和游人闲聊着,我突然想起那个传说中的扎西,印象里,,扎西该是个大叔了。于是上前问:“请问,扎西?” “我就是。” “啊,你就是那个传说中的扎西,幸会幸会!” “呵呵,我也听说你们了,8岁的女孩子徒步虎跳峡,还爬了天梯。” 我心中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是啊是啊,这么小的孩子。。。 在网上看了不少关于泸沽湖的攻略和游记,经常看见扎西这名字,听说扎西是里格村的村长,没想到这么年轻,还这么帅,立即拉着他拍照,呵呵。 在湖边闲溜达了会,师傅催我们上路,急急往车上走,遇见落石,停步,泸沽湖海拔2685米,雨季常有落石,公路也容易塌方,这不,21号就堵了一批游客,我也只好先去虎跳峡。 上车后,才发现两个驴友不在,回头望去,湖水苍茫,看不见俩人的身影了,一丝惆怅盈于胸,祝福这两个朋友吧。昨天赴泸沽湖的路上颇冷,佳佳一直穿着老驴的冲锋衣呢,幸好昨天晚上还给他了。 车行渐远,身后的泸沽湖渐远。我回望这片美丽的湖水,暗暗说:“我一定会再来的!” 回到丽江,已是下午了。回古城,往老谢车马店。老谢也算是个传说中的人吧,呵呵,在携程网里经常看见他解答朋友们的问题。车马店挺大,进门右侧就是服务台兼酒吧,走廊上坐着两个人闲聊,其中一人黑瘦,戴眼镜,头发扎成一个辫子,束在背后,这就是老谢了。另一人戴毡帽,面部棱角分明,肤色黑黝,戴毡帽,象个牛仔,这便是传说中的大脚了,来云南之前我用百度搜索云南旅游,曾经搜索到他的网站,也考虑过跟他的线路,只是时间不合,只好自己跑。更巧的是,我住的多人间正好与大脚床对床,大家一聊起来,原来彼此都知道。你们还记得我在虎跳峡那篇提到的与小罗同屋的三个姑娘么?哈,那就是大脚带的8人团中的三个,大脚也知道佳佳徒步虎跳与爬天梯的事了。今天真怪,一连让我遇着三个传说中的人,在未来云南之前,我从网上查了很多资料,早就知道这些人了,没想到一日里遇着三个。只是张老师没见着,有些些的遗憾。 晚上在酒吧里一直泡在网上,找到几个在线的网友,试着传那些照片,终于找到一个网速快的朋友,就是淋雨MM,这丫头,总在关键的时候帮我,心里很感激,却不知道如何回报。 边传照片边和酒吧里的朋友聊天,有个小伙子听说我明天去香格里拉,就约好结伴同去。这就是住青年旅馆的好处了,住在这的大多都是自助游的主,很容易结伴而行。而且青年旅馆大多卫生条件好,即使是多人间,也拾掇得井井有条,公共卫生间干净清爽,还可以免费洗衣、上网。 传完照片,夜也深了,明天还要起早,便收拾好行李,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