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翻山 此行最主要的目的是翻越怒山到达澜沧江边。于是,俺来到了起点——迪玛洛村。村子就在山谷中,淌急的小河在村边流过,有村民在陡峭的山坡上种玉米。由于这几年翻山的游客多起来了,于是村民也多了一项工作——当向导。
俺的向导是小虎,才19岁,小帅哥一个。他家在白汉洛村,也就是白汉洛惨案的发生地。确定请他当向导,是因为昨天他才带团队翻山回来,最清楚山上的情况。我们谈妥路线、价钱,便开始准备进山的物资了。要准备的东西可真不少,有米、面条、腊肉、鸡蛋、压缩饼干、青菜、打火机、电池等,这些都能买得到。而锅、碗、防潮垫、雪套等等,则由小虎带上或借给俺,俺这时才知,山上还有积雪,那这三天的徙步线路有两天要爬雪山了,第一次爬雪山哟,有点兴奋。俺是那种情愿饿死也不愿累死的人,所以尽量精简,三天所需的物资是一减再减了。由于只有俺一名游客,便不用请背夫,小虎既当向导又当背夫,但也不能让他背太多东西吧。
这天下午,便向山上的白汉洛村进发,小虎平时只需二十分钟的山路,俺走了一个多小时,真是好没脸子啊!但俺还是会安慰自己:毕竟俺不是来自山区嘛。当晚住在小虎家,很温暖的木房子,窗外的梨花真美。小虎在房间里给俺找了个可以漏水的地方,俺可以洗个澡了,舒服啊!
原白汉洛教堂已在文革时期被毁掉了,如今的远没有原来的规模。当晚小虎吃过晚饭后,要去教堂做祈祷,俺也跟了去。第一次进藏族人的天主教堂,很新奇。昏暗的灯光下,村民跪在长长的木条上,拖着长长的音背诵经文,倒像是喇嘛诵经,中气十足,喜欢!只是觉得那木条放得太低,坐上去象是坐在地板上,这倒怀念起老姆登教堂的长板凳了。但这教堂比拉姆登基督教堂多了许多装饰,尤其是讲台上挂起许多有关天主的帏幕。但这教堂却是狭长的,或者这些就是天主教堂的特点吧。大门外的屋檐下,挂着一口铁钟,教堂工作人员舞动着从铁钟上延伸下来的一根绳子,于是低沉的钟声在清亮的月色中,传遍了村子的每个角落,村民们习惯了这种声音,并在这种声音中,心灵得到了安宁。
第一天
小虎家的床铺温暖没有异味,俺一觉睡到大天亮。早上重新收拾背包,俺背包里重的、不怕压的、暂时不需要使用的行李,都转移到小虎的背包里,俺只需背着瘪瘪的背包和相机包上路。但就是这样轻装上路,还没离开村子,俺已经感觉那一直上坡的路令俺有些吃不消了。俺唯有慢慢吞吞地走,借此看看村子的风景,以掩饰自己的累。半山腰的小村庄,在清晨的阳光中,渐渐热闹起来了,教堂的弥撒刚刚结束,农民们开始忙活了。小虎与一位大娘聊起来了,大娘还用汉语跟俺聊了几句,并热情地邀请俺到她家坐坐。告别后,小虎跟俺说:那大娘以前也是赶马帮的,还拍过电影,其中《茶马古道》就有她的角色呢,她断定你今天晚上到不了目的地呢。俺听了有些不悦,心想未必吧,走着瞧。
俺只能是慢慢地走,走一段就得停下来歇歇,喘口气,让气息平缓了再走。渐渐的,村子已经远在山脚下,而背包与相机包已经成了俺走路的负担了。这时,小虎的表姐与她的侄子从后面赶上来了,他们是到山上的牧场放牧的,十几头动物中,除了牛,还有猪,没想到猪也能放牧的。他们一到,很自然的,小虎就把他的背包转到了表姐背上,而俺的背包就转到了他的背上。一下没有了负担,轻松得真是让俺感觉很幸福。这一下,俺走得很轻快了,居然能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不时的,还替他们赶猪啊牛啊,两条随行的狗儿,也与俺熟络起来了,偶尔伸出它们脏兮兮的小脑袋,往俺的牛仔裤上蹭。
可惜好景不长,到了牧场,我们就分手了,俺又得重新背上背包,重复着慢吞吞的脚步。水壶里的水喝干了,小虎跑去替俺灌山泉水,俺在前面先走,但还是轻易地让他从后面赶上来了。终于看到雪线了。小虎早早就呆在那等俺了,真是个很有型的小伙。对面的雪山高度相仿,如一队排列整齐的军队,背后也是霭霭的雪山,山下,还有一丛丛的杜鹃花。我们坐在雪线前,边欣赏风景,边穿好雪套,小虎把最好的那一付让给了俺。休息片刻,我们向雪山进发。刚开始踏上雪地时,很担心会滑倒,不知如何下脚了,小虎则在前面如履平地,这倒令俺信心大增,也学着他的样子,走起来原来也能很轻松。但雪地不同干草地,一脚踩下去,会往下陷,走起来吃力很多,没多久,俺又得歇歇,喘口气了。小虎在前面等俺,看到俺的样子,硬是要把俺的背包接过去,叠在他原来的背包上面,这真是让俺不好意思。没有背包了,还真是轻松了很多,但还是赶不上小虎的脚步。他在前面轻松地走着,若是有些难走的地方,会在那里等到俺过去了才再往前。并一展他的歌喉,那歌声是俺的方向标。他唱的歌种类很多,有藏族歌也有流行曲,都是俺喜欢听的,劳累之余,有歌听,真是件美事。
雪山上森林密布,有小鸟躲在里面歌唱。树木落下了很多针叶或木屑,铺在雪地上,黑黑的一层。我们越走越高,雪也越来越厚,天又下起小雨来了。有时要上一个山坡,就得把手指当成冰爪,脚踢出雪窝,如攀岩一样往上爬。翻过一个小山包,有些下坡路走了,感觉真好。本来还担心今晚赶不到一号营地的,现在似乎看到了希望了,终于我们到了垭口了,这是今天翻山的最高点。我们在垭口吃午餐,是压缩饼干和山泉水,味道还行。只是到处是雪,找不到一块干的地方坐坐。两只手莫名其妙地肿了起来了(后来才知,走路时两只手一直下垂是会肿起来的),还沾了很多雪地上的黑尘,想找块干净的雪洗手也难,算了,大菌吃细菌,将就吧。俺的鞋子不是防水的,里面早已湿透了,雪套也松了几次,牛仔裤也湿了,只是一路不停地走,倒也不觉得冷。
开始下山了,俺重新背回背包,下山不用再上抬那沉重的腿了,舒服很多。小虎让俺踩着他的脚印走,俺乖乖地跟着。但他的腿长,跟俺的步幅不一样,俺一不小心,踩歪了,重心不稳,往旁边倒下,那正是一个小山坡,俺滚了几滚,才停了下来,当时却不知道害怕,还觉得好玩。趁小虎在前面走没发现,偷偷爬起来,跟上去了。有了第一次摔倒,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有几次是踏空了,雪下面是流水,雪没到了大腿处,得由小虎来拉俺才能爬出来。有一次,过一个很陡的雪坡,雪把原来的路全盖住了,俺拉着下垂的竹子,小心亦亦地前行,哪知一脚下去,一滑,整个人挂在雪坡上,全身的重量由手上的几根细竹子拉着,小虎马上飞跑过来,拉住我的手,并教俺用脚在雪坡上踢出个雪窝来,踩上去,一用力,刷——又往下滑,踢了几次,才踩得稳,他在上面一拉,俺同时脚上用力一蹬,终于上来了。小虎拉俺时留在俺手背上的指甲痕,半天才消。最惨的一次是,他拉着俺过一雪坡时,俺又是脚一滑,把他也拉了下去了,滑了一段距离,他反应极快地踏到一树木,我们才终于停止了下滑。差点把他也连累了,真是不好意思。平时感觉自己也算是动作敏捷的人,没想到在这雪山里却这么笨手笨脚的,几乎是连滚带爬地下了山,自信心大受打击。
终于离开了雪线了,踏上了潮湿的陆地。地上铺满了枯萎、潮湿的阙类植物,一些绿芽迫不及待地从陈叶中伸出枝桠来,其中就有我们的晚餐之一——野菜。小虎仔细地采着,才一会,就采到一大把了。他说先到营地去生火,让俺慢慢下这个山坡,就快到了。俺不着急,慢慢走,山下越来越多老树,树根处还长着黄黄的苔藓,有的还长到树干上。这里看不到一丝人工的痕迹,穿行其中,仿佛走进了神秘的远古时代。看到小河了,不久,又看到小虎出来迎我了,他说:你这么快就到了?这让俺高兴了好一会。他还说,营地里已有四个藏民在住了,是从德钦过来的采药人。于是,我们到了营地就已经有现成的火了。这时,是下午八点,天还亮着,我们是按预定的时间到达了,共走了十二个小时。
得把身上的湿衣服都换下来了,在解开第一个雪套时,居然有一条蚂蝗搭在俺的姆指上,吓得俺拼命地甩手,又叫又跳,大喊:小虎快来啊——小虎一下子从屋里冲出来,抓住俺的手,好象动了一下,才听到他说:好了,好了,没事了。这时俺才敢往自己的手上看,确实没事了,蚂蝗也没叮上俺。俺这才回过神来,发现那四个藏民正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俺,他们搞不懂,为什么俺对蚂蝗这东西要这么大呼小叫的?真是好没脸子哟。第二个雪套则有劳小虎帮俺解出来,也有蚂蝗,但都趴在雪套上。怕怕!
晚饭还是小虎里里外外的张罗着,很快就能吃了。野菜有点苦,做个清汤也不错,腊肉炸出油来煎鸡蛋很香,下的面条有点多了,吃不完留着明天早餐了。收拾好餐具,积极主动要求到屋外的河边去洗涮。河里的水是冰冷的,那是山上的积雪化了流下来的,冻得俺直哆嗦。水流很急,哗哗的响,岸边的树,枝桠象一只只向天呐喊的手,雨点不时的在身后嗒几声,给人错觉身后有人,回头却没发现,周围都是灰黑色了,感觉真有些恐怖,更怕河里突然有个怪兽冲出来,便以最快速度把锅碗刷了,一脚高一脚低的回屋里。没想到那锅边这么黑,回到屋里,才发现俺的手全黑了。又得跑一趟河边洗手,真是不情愿。
营地的屋子是德钦那边的牧民建的,用木板搭起,这里是夏季牧场,屋主只是在放牧时才会来到这里,平时就成了过路人的歇脚处。屋子的木板空隙很大,坐火堆旁边时,感觉还是温暖的。但躺下后,离火堆远了,冷风从空隙中不停地灌进来,俺的睡袋太单薄了,虽然穿着羽绒衣睡觉,但仍冻得直哆嗦。雨一直没停过,半夜里居然在俺躺的地方漏雨了,只好起来弄好。冷得睡不着,听着屋外的流水声和雨声,想起人们现在追求的居住环境不就是这种响水别墅吗?那俺今晚算是住上了呢,俺给这里起个名字叫清凉响水别墅吧。 (向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