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美丽的廊桥,可爱的泰顺人(杭州自驾车)三

2016-1-21 00:00| 查看: 301|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5月3

8点,大家在宾馆门口集合,当地的司机夏师父也早已等候,出人意料的是富春也来了,居然说要陪同我们走访廊桥,阿哦,后来深刻的明白了,幸亏有了富春,否则我们的旅程就没有这么顺利了。

昨天时间问题,我们取消了里光的圆洲古村落和炕口桥的旅行。杨大嫂很厉害,来之前了解了寿宁的廊桥,就在罗阳附近,而且路况不错,路上也有非常美丽的梯田,让我们也心动了,所以我们决定一起行动,先去仙居桥,然后到寿宁。

两部车开到罗阳附近的仙居桥,途中顺便看了一个木板索桥和徐氏宗祠,仙居桥的造型非常之简单,颜色也很干净,是泰顺六大必看之桥。我们停车后,在桥下停留片刻,拍照的拍照,看钓鱼的看钓鱼,我非常兴奋的充当了讲解员,虽然也是皮毛,仙居桥在原来的桥墩上拔高了15米,所以桥上的每一块木头都有黑色毛笔写的编号,看的出要保持原貌,只是黑色毛笔字有了小小的破坏。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廊桥,我转帖了携程上的景点介绍,使大家更明了。

Ps:仙居桥

位于仙居村水尾,距罗阳县城二十公里,是泰顺现存的木拱桥中跨金径最大的。
仙居桥始建于明景泰四年(1453年),历史上多次被洪水冲毁,也多次重建。现在我们看见的仙居桥为康熙十二年(1673年)建造的,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由于溪水上游建水电站,考虑到泄洪时,水流可能再次冲击到已经垂垂老矣的桥身,2002年3月,仙居桥被修葺一新,桥台升高了1.5米。如今的仙居桥气势恢弘、风格古朴,颇有往昔的风韵。

原路返回到罗阳,再往南开车20分钟左右,就到了寿宁的犀溪,一个我也不知道名字的古桥(似乎叫福寿桥),旁边还有一个小庙,供奉泰顺一带非常有名的陈氏夫人,寿宁的廊桥种类非常简单,不是最古朴的,就是最花哨的(颜色很鲜艳,造型非常复杂的那种)。

幸亏有了富春的陪同,否则我们很难找到地方,因为都没有详细的路标。桥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碇步,富春也一并带我们去了,一个直角转弯的地方,有一个‘3’字型的碇步,前面还有二个小庙宇,一个是‘大帝宫’,一个是‘太阴宫’,大帝宫不知道供奉的谁,估计是个男性,因为隔壁供奉的是陈氏夫人,这样男女隔壁供奉的庙宇,江南一带倒是少见哦。

离中午时间虽早,但听到富春说寿宁一带美野味颇多,我们毫不犹豫的选择提前吃饭,富春带我们到一个很不气眼的小店,点了几个野菜,当地的田螺,野笋等等,味道蛮不错,价格也很便宜,真是味美价廉哦。

饱餐一顿后,我们返回罗阳镇,听夏师傅的劝告,在镇上加了油,杨嫂和我顺便去买了泰顺最有名的‘三杯香’绿茶,果然是山茶,味道比龙井浓,口味不错。

我们买茶完,找左左他们,发现左左在桥边算命,一脸虔诚的看着算命先生,口中念念有词,真是可爱,我们在桥边吹风,很清爽,等左左,最后左左付完钱,居然告诉我们‘好便宜阿’,一问才7元,泰顺的物价是实惠哦。

接着就直奔岭洲乡去了,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吧,先到毓文桥,泰顺最美丽的石拱木廊桥,美丽的木雕栏杆,秀丽的圆形桥墩,两边的古树陪衬,非常的漂亮,泰顺一带普遍的特色吧,廊桥边都有一个庙宇。这个也是陈氏夫人的,对联特别多。

Ps:毓文桥

位于洲岭乡洲边村水尾,毓文桥建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虽算不上最古,却可能是泰顺地区最美的廊桥。
毓文桥系石拱木廊桥,三层阁楼,皆飞檐翘角,屋脊中有葫芦顶,造型丰富优美。与其他廊桥不同的是,桥身的两边不是用木板侧封,而是代以做工精细的格子木雕,更显精致细腻。毓文桥地处两山缺口处,桥边古树参天,造型优美的毓文桥掩映其中,宛如一幅精美的宋画。

然后返回,在一个小木排‘三条桥’的地方停下,杨大哥的现代越野车直奔去了,富春,牛和我都下车走路了,毕竟偶们的是桑塔纳,和越野车不可同日而语。

走进去还是需要十几分钟的,先平路走个几分钟,接着就是一条下山的小径,我晃悠晃悠的下去,一边寻找路边的野花野草,嗨,还真给找到几株野生兰花,紫色的,非常优雅的长在路边。富春和牛非常配合的给兰花拍照,哈哈。

说说最最古老的三条桥吧,一直是旅友们非常推崇的最美廊桥,他是唯一旁边没有建筑没有大马路的桥,因其人烟罕至,所以保存最好。我在旁边张望,立马想起老毛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还有敦煌的飞天,那么的轻盈,那么的娴雅。三条桥的另一大特色是桥上有词一首‘点绛唇’。

Ps:三条桥

位于垟溪乡和洲岭乡交界地,古时由三条巨木为主梁跨溪架设而成,由此得名“三条桥”。此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由于当年在拆旧桥时发现有贞观年号的旧瓦,因此有人猜测三条桥可能建于唐代。现在我们看见的三条桥是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重建的。三条桥这样的木拱桥在建筑学上称为叠梁拱桥,泰顺县现存这类古桥共6座。
三条桥古朴优美,无名氏题在桥身木栏板上的一首“点绛唇”,更给我们带来了绵绵不尽的浪漫遐想:“常忆青,与君依依解笑趣。山青水碧,人面何处去?人自多情,吟吟水边立,千万缕,溪水难寄,任是东流去。”

桥美水也清,我们3个女孩子都下水洗脚脚了,还有杨大哥,美其名曰:足浴。一直在石头上摩挲,去除疲劳。我还搜到两块石头,造型一矮一圆,一高一瘦,我和牛说前者是我,后者是他,呵呵,虽然我不胖。

4点多吧,我们开车到了三魁镇,先是看镇上的薛宅木拱桥。最喜欢桥边的大樟树了,杨大哥和我还因这个樟树有一瓶啤酒之赌呢(我们赌树龄,杨大哥说不到800年,我说800到1000年之间,结果刚好800年,杨大哥输就要多喝一瓶啤酒)。把koko给乐了。我们5人围了围樟树,差不多。

Ps:薛宅桥

位于三魁镇薛宅村,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后多次重修皆毁于水患,现桥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因横跨锦溪,古名“锦溪桥”。全长51米,单跨29米,单檐。已载入《中国桥梁史话》。

看完薛宅木拱桥,又驱车到一个木平桥,桥本身不错,可惜河岸边成了垃圾场,味道和形象大打折扣了,其实每座桥下,流水都很少(上流水电站乱开发,给截了),垃圾都很多(三条桥下居然有一大堆啤酒碎片,)真不知道人们的文物意思和环保意识何在。

Ps:永庆桥

位于三魁镇战州下溪坪村,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为伸臂梁木平桥,建廊屋12间。参观永庆桥除了看外观外,还应注意桥内梁木上的几条流畅飘逸的线刻,俗称“梁须”,这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技艺高超的木匠,在建造一座桥梁,却由于一时疏忽将大梁的料下短了。由于上梁的日子早已确定,若不能按时建好,便是死罪。木匠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而此时来了一位渔翁模样的人,手中提着2条鲤鱼。问明情况后,劝木匠不要着急,先烧鱼喝酒。于是2人对饮起来,酒喝完时,渔翁便硬要木匠出门买酒。木匠无奈,只得出门。当他回来时,渔翁已经不见了。只见桌上的2只鱼头面对面放置着,中间搁一根筷子,筷子的两端分别插入鱼嘴中。木匠不禁恍然大悟,喜从天降。原来这根筷子代表了一根大梁,而鱼嘴则代表了大梁两端的柱子上挑出来的2个搁置点,搁住了大梁,解决了大梁下料短的问题。为纪念这位如天降般的救命恩人,所以就在梁的两端刻上鲤鱼须,这一习俗也由此流传下来。

返回三魁,天色已晚,肚子叫的不行,但是为了安全,决定先找住处,五一人真的多了,富春和我找了几家,居然都没有房间了,5间房子,最后分配在3个不同的酒店,感谢koko,成全了牛和我,把大房间让给我们住,自己挤在一个小房间里,霉味还挺重的,呵呵。

最开心就是吃饭了,当地美食野味入口不说,看看杨大哥和koko你一口我一口的喝酒,听听杨大哥的豪言和koko的共产主义概念,感觉生活蛮不错的。惭愧的是又是杨大嫂买的单,连续两个晚上了哦。

海阔天空之后,大家都各自沐浴休息了。我们住的旅馆小,热水居然很快用完了,我只能让老板娘重新烧(电热水器),结果11点多老板娘告知,楼上的上海女人一边洗澡一边洗衣服,把热水又给用光了,心里那个火啊,都想拼命了。狠狠地告诉老板娘,让他们停止,继续烧水,否则我不客气了,运动天不洗澡,就象眼睛里有沙子,是怎么都睡不舒服的。结果牛和我睡过了头,到4点多才醒来,各自洗澡完,都已经5点了,天都蒙蒙亮了,河水的溪水依旧潺潺,村口的公鸡开始鸣叫,见识了泰顺的早晨,也算补偿。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美丽的廊桥,可爱的泰顺人(杭州自驾车)三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104683-1.html
本文关键词:美丽的廊桥,可爱的泰顺人(杭州自驾车)三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