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往西十几公里,有个千年古镇安昌,石板铺砌的三里老街,店铺林立,雨廊相连,行走着成群的“毡帽”,飘扬着社戏的曲调,座座造型各异的石桥下穿梭着乌蓬船,那水是碧绿深邃微波不兴,仿佛陈年的老酒,荡漾着往事,弥漫着乡愁…… 社戏 大年初三的下午,天空阴阴的,安昌汽车站空空荡荡,通往老街的路是新修的,少了份游客的喧闹。我们走过几座高大的拱桥,桥下有点点红梅,柳丝已经初露嫩芽,微风徐徐,飘来了隐约的酒气,穿过一艘乌蓬船,船上的“毡帽”眯着眼红着脸,手足并用把船驶得摇摆而飞速。我们跟在一个挑担的“毡帽”身后,下了桥看到了戏台和城隍殿,安昌的镇口到了。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一场社戏即将开演,从小读过鲁迅的文章,对这种乡间娱乐是无限憧憬的,而眼前的一切和文中的描述太相似了,一样的戏台、一样的看官,让我怀疑是回到了前世还是置身电影的场景中。 城隍殿门前的广场上聚集越来越多的观众,喜欢远观的坐在庙前避风的屋檐下,眼花耳聋又是超级戏迷的则把椅子不断往戏台下挪,台上的乐师已开始调弦打板,演员则咿咿呀呀的喊嗓子。趁着尚未开演,老兄弟互相点烟老姐妹嗑着瓜子,小娃娃们穿梭在人群的缝隙里追逐打闹,到处是冰糖葫芦、棉花糖、风车、香烛的叫卖声,城隍殿里烟雾缭绕、香火旺盛…… 在一阵急迫的胡琴演奏声中大戏开场了,台下安静了,目光齐齐向前,今天的戏叫《双玉结》,讲的是才子佳人的故事,融进了不少喜剧色彩,也许是过年要求喜庆的因素吧!台下不时传来哈哈的笑声,痒得那些小贩生意也不做了,把担子挑回家,然后提了凳子赶来做观众,小孩子更是爬到看台边,也许是对演员花花绿绿的装扮和乐器发出的声响感兴趣。 我闯入了后台,演员们正在化妆,有几个男人帮着她们换戏服,见我拿着相机,开始有些羞涩,但很快就放松了,争着和我聊天,甚至忘了自己应该出场了。这是一个绍兴笃班的草台班子,由二十几个人组成,演员十几个、四五个乐师、四五个后勤,他们大多来自宁波、诸暨等绍兴周边的地方。绍兴笃班因为伴奏的乐器除了胡琴还有一种类似快板的嘀笃板而得名,唱腔粗旷唱词世俗,几乎和绍兴方言一模一样,在我听来一些唱段仿佛鸡鸭吵架。可不要小看这种乡土文化,笃班是越剧的前身。当年越剧十姐妹都是这样的草台班子出身,为了走进城市,袁雪芬改革了绍兴笃班,进一步软化了这种地方戏曲,精致的越剧应运而生。但论原汁原味还是绍兴笃班,她的市场遍布于宁绍地区的乡间,那土腔土调因为贴近平民生活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这个班子一年要唱十个月,在各个乡镇游走,比如这次是安昌的镇里出钱把他们请来的,共演出四天,一天两场,一场2000元,唱三个小时。 虽然唱戏很辛苦,收入也不是太高,演员却很敬业,天气寒冷,衣衫单薄的她们等戏的时候瑟瑟发抖,但是一上场还是精神抖擞,这一切源于台下的观众,有些老头老太太可以说爱到痴情,每场必到,聚精会神的样子不容任何打扰。 我悄悄离开戏台,远离戏迷,顺着街河走进了老街,耳边越来越多的乡音,那些朗朗的说笑声怎么和唱戏的一个调?我简直分不出自己身在戏里还是戏外,恍惚迷离丢了魂灵。 老街 脚下的路由千百块厚重的青石板铺就向前蜿蜒着,被踩下的每一块石板都会有松动的咯噔声,仿佛告诉我一个久远的故事,沿河的路边竖着千百根错落的木柱支起一片雨廊,摆放了卖年糕、扯白糖的摊位和沽酒喝茶的桌椅,沿街的路边开满了城里几乎绝迹的手工作坊和各色小店,打铁、算命、弹花、南货、煤球、箍桶等,有一些打烊的店面是一块块门板拼和上的锁,这些似曾相识的童年记忆此刻又在我的脑中浮现。又是一年的腊月季节,这边店前的廊柱上挂满了腌鸡、咸鱼、串串腊肠,对岸古旧的木门上贴着火红的春联,深深庭院幽巷尽头挂着喜庆的红灯笼。爆竹忽然响起来了,大人小孩都在烟雾中跃动,我们也不由的兴奋起来,找回了小时候过年彻底的快乐。天色渐暗,一位“老毡帽”提了壶从酒店走下街上了自己的乌蓬船,向着对岸不远处一家挂灯笼的老屋划去,夜空里回响着吱呀的摇橹声和哗哗的水声,奏响了一曲催眠的江南小夜曲…… 典故 晚饭在悦来酒家吃,要了一斤陈年老酒,就着臭豆干和茴香豆,编镇志的吴传尧老人向我们讲述起老街的悠悠往事古镇的沧海桑田。 安昌老镇现有四大姓氏:顾、娄、徐、方,1000多户3000多人。 安昌从前叫长乐邨,因为1100年前钱缪平董昌之乱得地方安宁之功绩,故改长乐为安昌。说起来安昌也有四千年的历史了,当年大禹在镇东的涂山娶妻会诸侯,成婚后第四天,大禹离开新婚妻子带领部下治水去了,其后三过家门而不入,涂山氏盼望大禹归家的“候人兮猗”使安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爱情诗的发源地之一。为了纪念大禹,民众在涂山修建了庙宇,香火兴旺,即使当年秦始皇也曾来此拜碣过大禹。 安昌镇外东有涂山西有白马山,是一块风水宝地,当年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带兵路过安昌,发现涂山像一面三角旗,对峙的白马山像一面鼓,足智多谋的他认为旗鼓相当之地必有帝王之气,于是急奏朱元璋。为保大明江山,朱皇帝下令拆除涂山大禹庙,削平山顶,同时在白马山挖了一条长长的深沟,破了王气。 安昌最早是一片海边的滩涂,先民以晒盐捕鱼为生,直到明朝弘治二年(1489年)温岭人郑斗南在安昌开市,为吸引百姓来市安昌,他以来市者赏烧饼四枚为报答,安昌商市因此日渐兴旺。他同时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疏浚河道,广植棉花和水稻,引进纺织技术,形成安昌花(棉花)、布、米为主的商贸交易中心,发展到民国初年这里已成为绍兴四大名镇之一,“银安昌”之誉表明这里的纺织品闻名于世。 街市日兴加上水运发达,依河渐渐有了排门型的店铺和错落有致的雨廊以及青石板铺成的1747米的长街,街河东西流向,南边是开店的街北边是居住的民房,因此有“南街北居”的说法,两岸由拱、梁、亭造型各异的17座石桥连接。 在最兴旺的抗战前夕三里长街聚集了不下九百家商号,前人有“安昌是个大地方,七爿油车,八爿当”的赞言,真可谓商贾云集。也因此崛起一批大商号如:同顺油车(1864年)、仁昌酱园(1892年)、吉生布厂(1915年)等。不仅商店多,经营总值也高,多当铺和钱庄。收蚕茧的季节,每天从安昌钱庄挑出的银元就有三到六担。 茶馆与乌蓬船 天明和老镇一起醒来,洗漱完毕,晨风里我们精神抖擞地走在街上,路过一家福安居的茶馆,看样子十分古旧,坐满了笑眯眯的老头子闹哄哄的,桌上一缕缕升起来的热雾却如此安静,于是跨过高高的门槛,找一张空长凳坐下,老板立刻捧上一杯清茶,含一口茶水我抚摸着如朽木一样的桌子的纹理,看外面来来往往的“毡帽”,咽下了茶水,唇齿留香许久…… 小店房子已经300年了,桌子用了80年了,伙计说这是集体办的茶室开业20年了。老头子们喝的是红茶,比较差,1元钱,我们喝的是绿茶,2元钱。茶馆也改自助式的,灶台上放满了热水瓶,想喝自己泡,随便多久。老头子中间也有一些坐相难看的,一条腿平放在长凳上,身子靠在墙上,只图一个舒坦。听他们谈论较多的还是昨天那场社戏如何好看,待会儿要早点去抢个好位置。我发现小店还兼营油、米和饭店的生意,单靠老头子们一人一块钱的生意还不打烊关门?我们要了两份炒年糕,带蔬菜和腊肠,连同两杯绿茶,临走给了10元。 出来就是埠头,靠着一艘乌蓬船,“老毡帽”沙哑的喉咙答应10块钱载我们游一回古镇。两个人踏上窄窄的小船立刻摇晃起来,老头子极其镇定地指挥我们坐到中间不要动,果然小船很快平衡了。 这是典型的绍兴船夫,脚上一支桨手上一支舵,桨控制速度舵控制方向。老头子76岁了,看上起眼睛都睁不打开五官堆挤在一起,红红的脸仿佛刚喝了1斤老酒,划船却毫不含糊,尤其是脚上功夫,那桨被使得上下翻飞水花四溅,实在是我辈手不能及。 水边洗菜的小媳妇近在咫尺,真好看,河里游泳的鸭子与我们同行,昂着头嘎嘎叫,来到镇口的戏台,那里已经很热闹了,望到了刚才茶馆里那几个老头子。躺下来一半是乌蓬一半是蓝天,穿过一座座拱桥,伴着桨声,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无意我们成了岸边顽童的靶子,一个个鞭炮在船边炸响,吓得同伴哇哇乱叫,躲到棚子里不敢露脸,枪林弹雨把我们的古梦惊醒。 师爷 下了船就是师爷馆,迎面走来一位穿长衫的“毡帽”,莫非这就是师爷?他冲我们笑笑,此人姓娄,祖辈十几代都是师爷,现在没了这个职业,他不去衙门改去师爷馆上班了。 师爷是一种产生于明末兴盛于清朝消亡于民初的特殊职业,是地方官署中的主管官吏(主官)聘请的帮助自己处理刑名、钱谷、文牍等事务的无官职的佐理人员。绍兴盛产师爷,就像湖南出战将、徽州出商人、江西出剃头师、句容出剔脚匠一样,是个地域性的职业人才分布现象。清代人们常说绍兴有“三通行”,即绍兴酒、绍兴话、绍兴师爷,于此也可见绍兴人当师爷的极多。古有“无绍不成衙”的说法,“绍”特指绍兴的师爷。 为何绍兴盛产师爷?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绍兴文风盛行,读书人太多,从事举业的考试竞争激烈,落榜的秀才众多,为了摆脱贫穷,退而求其次许多人选择了做师爷。绍兴人是水乡之民,富于冒险性,乐于迁徙,安土重迁的观念比较淡薄,这些都与当师爷需要奔走各地的职业特点相契合。由于绍兴人具有精细严谨、善于谋划的特点,适合当师爷,所以,当师爷的绍兴人特别多,而且容易当得出色。幕学的授受一般都在亲友故旧中进行,而亲友故旧多是本地人,绍兴人当师爷的本来就多,而如果一个绍兴籍幕师教授多人学幕,那么自然会使绍兴籍师爷成倍增长,这也是绍兴出大批师爷的重要原因。明代户部中多绍兴人。明代中叶以后,地方官为了与户部掌握重权的绍兴人通声气,以求得关照,不得不用绍兴人为师爷,这也是绍兴籍师爷多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绍兴人做大官的并不多,却操纵了中国庶政百年之久,也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项奇迹。但今人说及师爷,贬多褒少,是因为晚清幕风流变所致。有人曾将绍兴的“绍”字概括成:“搞来搞去,终是小人;一张苦嘴,一把笔刀”,入木三分地描绘出绍兴师爷的形象。如今绍兴人却以平常心看待这段历史,善待这段遗产:“绍兴师爷在历史雪泥中所留鸿爪之印,应当更为昭著于世,自有客观评说”。 白洋十台门 绍兴地区最多的传统民宅是台门,大门进入一般有三进到五进的院落,几十间屋子居住着一个大家族,世代相传,屋子多有数百年历史。安昌古镇有义和当台门、方家台门等,论规模和主人身份,安昌附近的白洋村十台门当年更为著名,那是明朝重臣朱燮元的故居,朱燮元官至兵部尚书,得尚方宝剑,监督贵州、云南、广西诸军,是安昌地区官职最高的历史名人。 我们搭上小三轮颠簸在田野里,前往探寻白洋村。 白洋村依河西岸而建,老屋与现代楼房夹杂,除了更加安静,似乎不如安昌更有古韵。在村人指点下,我们顺着一条深巷走进去,渐入佳境, 在一片犬吠声中我们经过几个没有门的门洞,穿几个杂草丛生院子,断壁残垣还有人民公社的标语,一片废墟景象。又过一道门洞,一堵高耸而斑驳的门墙拦在面前,门楼上书“古香堂”三字,砖雕门罩青石门框庄严古朴,与方才所见景色大异,令我们精神大震。大门虚掩着,进门阶,过天井,是高大的堂楼,廊前四根圆石柱光滑细腻,地面铺砌青石,卷棚廊顶、青瓦覆盖,两边飞檐翘角,马头墙、内墙和廊下两厢门楣皆水磨青砖,古朴淡雅,外墙上下镶有整块石雕橱窗。 此刻从厢房里出来一个中年女子,手里拿着碗在吃饭,见我们东张西望的样子有些奇怪,这种老房子有什么好看的,开始跟着我们。 进入正厅,厅高约4米,方砖铺地、粗柱方栅、楼板门窗宽厚,楼顶上梁斗拱托顶,横梁粗壮,上下沿口栏板镂空窗花简洁明快,一看便是明代建筑风格。只是厅堂已没有相应的家具,成了一个储藏室,到处堆放着杂物。厅堂后是一片花园,种植了一棵粗壮的枇杷树,中央是一个水池。 “从前这个花园可漂亮了,有棵桂树和现在那棵枇杷树一样大,种满了花草可以香四季,水池子很干净,养了很多金鱼。现在住进了一个外地的房客,把桂树砍了,也不种花也不养鱼,邋邋遢遢脏死了”。 可我还是很满足这故园景色,古旧的窗棂,布满青苔的墙头,一池静水漂着两片落叶,历史仿佛凝固。 原路返回,阳光很好,乡下人在天井里摆开宴席,我们喝了老酒,啃着鸡腿,醉归。 绍兴鲁迅路上。矮矮的咸亨酒店被淹没在高楼丛中,并出现了三个拷贝,唯一能辨认的是小店门前空地上的铜像孔已己,作为咸亨的明星,孔已己不仅要面对排队合影的追星族,还要抵御周围几十桌游客露天吃喝的诱惑。步入酒店,坐在五年前的那个位子,身边尽是天南海北的游客唯独没了当年带毡帽满脸通红的老头,因为一碗老酒从两块钱涨到了八块钱。 幸好那老酒没变,还是如此醇厚,入口甘甜,后劲十足,醉意朦胧中我们体味到了浓浓的绍兴风情,回到了一天前安昌的闲情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