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云中客 于 2018-4-6 17:32 编辑
在寺院里逛了有大概二十分钟,身上也凉快了许多,趁着这会儿天上有些云影,我抓紧时间推车出了大门,沿着6号公路继续一路前行。
热带地区的天气瞬息万变,刚刚还被晒的头晕眼花,转眼间一阵忽如其来的大雨就从天而降,好在前面没多远就找到了一处能避雨的凉亭,虽然这场雨的雨势不小,不过看天上快速移动的云彩,我并不担心这场雨会下很久,果然,大概十几分钟后又是雨过天晴了。
大概中午两点左右,前面来到一个三叉路口,按照地图的指引,从这里我就要右转继续沿着6号公路向北前行。
我在三岔路口附近找了一个小冷饮摊,买了一瓶汽水坐在凉棚下休息,一个身披袈裟的小和尚也来冷饮摊买甘蔗汁,小和尚看来是这里的老主顾了,还没等他开口老板就拿起一截甘蔗塞进榨汁机,没一会儿一袋加了碎冰的甘蔗汁就做好了。
看见我的相机镜头,小和尚脸上露出有些紧张羞涩的神情,拎着榨好的甘蔗汁脚步有些慌乱的走远了。
拐过三岔路口前行不远,眼前的景色开始变的荒凉起来,这里没有了之前植被繁茂的热带风光,看起来到像是来到了中国西北方贫瘠的荒漠草原,
路边虽有大片平整的土地但却无人耕种,田野里只稀稀拉拉生长着一些毫无生气的杂草和灌木,看起来像是已经被人彻底遗忘,也不知是当地缺少劳动力,还是种粮的经济价值太低导致了土地荒芜。
继续向前骑了十几公里,前面的景色开始变的不再像刚才那样荒凉,路边的田野里开始渐渐出现了一些样子很像是槟榔树的高大树木。
在这段公路旁边每隔几百米就会有一个凉棚,每个凉棚前都摆着一堆堆看起来有些像椰子的果实,摊主看到有汽车从路上经过就挥手招呼,只要有车速度慢了下来就都手里提着装满像是糖块的塑料袋跑过去推销。不过却始终都没有一个人招呼我,看我是骑自行车的买不起?
既然没有人招呼我,我就干脆自己停车到跟前看个究竟。这种果子个头要比椰子要稍微小一些,外壳是黑颜色的,劈开之后里面有许多样子奇特的果实,摊主们向路人推销的就是这种果实。我虽然之前从没见过这种东西,不过看样子应该是能吃,于是就跟摊主买了一袋打算回头尝尝,一袋里大概有十颗果实,售价五千瑞尔,倒也不贵。
后来到旅馆上网查了一下才知道,我在路边看到的那些形似摈榔树的树木叫做棕糖树,是柬埔寨独有的一种树木,被称为是柬埔寨国宝树,并于2005年被颁布为柬埔寨国树,在柬埔寨的货币上就能看到这种树的图案。棕糖树的经济价值极高,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吴哥王朝时代,就已经开始大面积的种植!这树上结的果实自然也被叫做棕糖树果,也叫“海底椰”。
又向前骑了一会儿,我感到一阵阵倦意袭来,看了下表,这会儿已经快下午四点钟了,从金边出发到现在已经骑了七八个小时,中途除了借停车喝水的短暂休息之外还没有好好歇一会儿,正好前面不远有一个空着的小凉棚,我赶紧过去把车靠在凉棚的柱子上,然后枕着头盔躺在竹榻上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这一觉睡了有大概一个小时,醒来之后果然感觉疲劳感减轻了许多,但困意还没完全消退,我又靠在凉亭柱子上缓了会儿神,这才打起精神继续起身上路,临出发时看了下手机地图,这里离今天的目的地斯昆市(skun)只有大概不到十公里的距离了。
离开我休息的凉亭再往前行,路两边的旷野中依然见不到任何其他的植物,只有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棕糖树,看来这一带农民主要的经济收入都来自于这些奇特的树种。
大概四点半左右,我来到了磅湛省斯昆市,路中央这座高大的铁门就是进入斯昆市区的标志。 过了铁门往前骑了没多远,我就看见路边有一栋白颜色的三层楼房,在楼房门口的牌子上除了柬埔寨文之外,还用中文写着“餐厅与客栈”几个小字,没说的,就冲着这几个中文字,我今天就住这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