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云中客 于 2018-8-5 00:15 编辑
离开卧佛寺,我觉得肚内有些饿,就到临街的一家小食店打算找点什么吃的东西先垫垫肚子,可能是这会儿已经过了饭点儿,所以这家小食店里提只提供一种用鸡蛋饼淋上炼乳做成的点心,虽然这种吃法有点奇怪,但也算是聊胜于无了。
填饱肚子,我骑车穿过两条街又来到了昨天到过的大皇宫广场,打算先在广场边上的长椅上歇一会儿,然后接着去邻近的国柱神庙去看看。
大皇宫旁的这座宽阔的广场正式名称叫做——皇家田广场,过去这里曾经是皇家的御苑,如今用来举行皇家和政府的大型庆典活动,每年的五月国王还要来这里亲自主持的隆重的春耕仪式(类似于古代中国每年二月皇帝出宫到御田耕种的亲耕礼),而平时这里则是当地人休息娱乐的场所。
自拍似乎是全世界年轻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儿之一,这两个刚刚放学回家的女中学生,走到广场一侧,忍不住停下来用手机互相给对方拍照,照完相之后也免不了交头接耳点评一番,不觉被我收入了镜头。
随后俩人儿掉个各接着拍……。
在皇家田广场边上的长椅上坐了大概半个小时,感觉也歇的差不多了,我起身推车来到了一条马路之隔的国柱神庙。
这座国柱神庙虽然紧邻大皇宫,不过来这里参观的游人确是不多,整个神庙内空荡荡的不见一个人影。
国柱神庙的大殿并不十分高大,四面皆有门可以进入,大殿里面是一个下沉式的正方形空间,当中立着一粗一细两根贴金的圆柱,四角还有几根象牙作为装饰。
大殿当中的这两根圆柱其实大有来历,是当年拉玛一世在曼谷建城时的奠基之柱,于1782年安装在现在的这个地方,并成为了曼谷城市的保护神,这有点类似我们中国古代城市普遍供奉的城隍爷。而这座神庙也是却里克王朝拉玛一世国王把首都从吞武里移到曼谷后,为新首都建立的第一个建筑,历史比相邻的大皇宫还要悠久。
在国柱大殿的后面有一座小巧精致的四角形佛堂,里面供奉着几尊鎏金立佛。泰国的寺院内部装修很有特色,既遵循传统,又结合了许多现代的装饰艺术元素,视觉效果非常出色,毫不夸张地说,应该是我见过最漂亮的宗教建筑装潢了。
在佛堂的旁边,还有一座造型相对简单的开放式经堂,台阶上供奉着十几尊铜铸佛像,在每尊佛像前都有一盏银色的莲花灯,偶尔会有信徒过来,或是给灯盏里添些灯油,或是在佛像上贴几张金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