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楼主: 箫风禅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川藏词典——用独特的方式阐述不一样的川藏线(已更新完毕)

  [复制链接]

三级骑士

Rank: 3Rank: 3

积分
580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5-9-9 18:20:59 | 只看该作者
       今天,这种茶马互市、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方式早已远离我们而去,川藏公路沿线那些茶马古道上的节点城市也远非过去所能比拟。而随着道路设施的日臻完善,天堑已经变为通途,历尽千年风霜的茶马古道更不得不让位于现代化的川藏公路,只把身后的一段风景固执地留在山间。
      岁月如刀,削去了历史外在的浮华,却削不去它坚强的脊梁。
      这脊梁,就是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三级骑士

Rank: 3Rank: 3

积分
580
102#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12:47: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箫风禅月 于 2015-11-16 12:39 编辑

十二、背背子◎

       在邛崃的那个晚上,我们拉着宾馆楼下川菜馆的孙老板一起喝酒聊天。
       孙老板年近五旬,方脸,头发稀疏,脑袋的左边寸草不生,右边不多的几根头发蓄得很长,用梳子齐整整地梳了,搭向左边,正好把左边的头皮遮住。孙老板年轻时在西藏呆过,对西藏的风土人情、文人地理了如指掌,而且,孙老板很健谈,他将他所认知的西藏向我们娓娓道来,说到兴奋处眉飞色舞,讲到悲叹时黯然神伤,让我们的情绪也随着他一同起落。这其中,最吸引我们的,是他爷爷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跟着马帮作过背夫,不止一次走过茶马古道。
       “既然你们对茶马古道感兴趣,我就给你们讲讲我爷爷的故事吧!”孙老板呷一口酒,悠悠地说。
       “茶马古道是世界上最难走的道路。怎么难?我小的时候听我爷爷讲,从我们邛崃到拉萨,全长四千七百华里,途中要过驿站56个,渡河51次,渡绳桥15座,渡铁桥10座,翻山78座,其中海拔九千尺以上的高山11座,海拔五千尺以上的高山27座,往返一次得七八个月。什么是绳桥?就是用绳子连接两岸,然后在上面铺些木板搭成的桥。你想啊,这桥没有扶手,走在上面摇摇晃晃的,抬头看山高入云,低头瞧谷深万丈,走在上面人犯晕呢。有的人啊、马啊,就坠到谷底了。”


       “你以为这一路上全部靠骡马驮运,人就像走大路一样跟在后面拿鞭子赶?路窄啊,就挂在崖壁上,要是骡马掉下山去,岂不是连货物一起损了?所以大部分时候只能靠人力背,我们这儿叫做“背背子”。背子就是装货物的长背篓。背背子的背夫都会带一根丁字形的拐子,拐子头是铁制的,途中休息时,背子不卸肩,用丁字拐支撑着背子歇气。拐子一定要放在硬石块上才能撑得住,这样天长日久,石上就留下窝痕——我们都叫它“拐子窝”(参见词条“拐子窝”)。我10多岁的时候,爷爷带我到天全去看过,还清晰可见呢。”
       “碰到两马相逢怎么办?那真是进退不得。我爷爷就遇到过,两家马帮头相互协商,商量好了作个价,就把瘦弱的马匹推到悬崖下,让另一方的马匹通过。”
       “天气最令人痛苦。西藏海拔高,天寒地冻的,空气又稀薄,气候变化莫测,加上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在路上,也没办法选日子,就只有硬撑了。跟你们说一则民谚吧,是这样的,‘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淋得哭;七八九,稍好走;十冬腊,学狗爬。’该有多难,你们想象得出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三级骑士

Rank: 3Rank: 3

积分
580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12:50: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箫风禅月 于 2015-11-16 12:44 编辑

十三、三忌三防□

       孙老板跟我们讲完他爷爷的故事,余兴未了,又向我们交代川藏线上的注意事项。
       “说到这川藏线,的确是壮美无比,沿途有雪山、草原、冰川、原始森林以及大江大河,您要说川藏线上的美景排第二,就没有谁敢称第一。那真是户外旅游探险摄影的极乐世界呢!每年我所见到的自驾、骑摩托、骑自行车、徒步去西藏的游客数不胜数——只是,美则美矣,要骑单车进藏,却有四难。”
      老黄问:“你说说,是哪四难?”
       孙老板道:“这第一难,是路途遥远,从成都到拉萨,有2000多公里之遥,骑行少则需二十二三天,多则需二十七八天,这要看各人的体能状况和时间安排了;第二难,是路程艰辛,一路翻山越岭,小的山岭不说,光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山就有十四座,其中两座超过5000米。有的路段更是凸凹不平、泥坑密布,极难行走;第三难,是危险丛生。眼下正值雨季,途中多见滑坡与泥石流,还有坡陡弯急,每年都有骑友因被落石砸中、被泥石流掩埋或下坡摔倒而丧失生命;第四难,是高原反应。高反是川藏线上最大的敌人,轻者头晕脑胀,重者更是会危及生命。”


       孙老板边讲边用手比划着,神采飞扬,颇有些挥斥方遒的味道。由于兴奋,他额头上的经脉鼓胀起来,沁出几点汗珠。不可否认,他所言大部分是实情,然而在我听来还是有些地方过于夸大其辞。尤其是我们刚刚上线未久,气可鼓,不可泄,我担心孙老板接下来还要说出更加危言耸听的话,于是赶忙起身,分别给孙老板和自己的杯中斟满酒,我先一口干了,说道:“多谢老板介绍。你说的这些我们出发前都知道了,也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无论多难,我们义无反顾,不到拉萨绝不回头。”
       孙老板知道我的用意,他极有深意地望了我一眼,仰头也把酒喝了,淡淡一笑,说:“如此便好。”
       清涟又问:“老板,我们这一路上需要注意哪些事项,能否指点一二?”
      孙老板呵呵笑道:“你这算问对人了。说到注意事项,简单地说,就是三忌、三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三级骑士

Rank: 3Rank: 3

积分
580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12:52: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箫风禅月 于 2015-11-16 12:51 编辑

       说到这里,孙老板略作停顿,拿起筷子夹菜。老田是个急性子,一下子也等不得,催道:“老板啊,就别卖关子了,要注意什么你只管说,这样拿腔拿调的干什么!”
       孙老板把一块牛肉夹进嘴里,慢慢嚼了,吞下去,不紧不慢地说:“稍安勿躁。像你这样的急性子,估计到不了拉萨。”
       一句话生生把老田噎住,不服道:“急有什么不好么?急一点就可以快一些,这叫做效率!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话你听说过唦?”


       孙老板这才说:“这川藏线上的第一忌便是忌急。骑行川藏线靠的不是速度,而是意志力,急赶没有用。有那急的,天不明就出发,天漆黑才歇,频赶夜路;又下坡时只顾了爽快,高速滑下,路面稍有不平,便即摔倒,不知出了多少危险,所以急不得。第二忌是忌酒。酒以水为形,以火为性,望之柔和,实则刚猛。饮酒使人心跳加快,呼吸加深,极易引发高反。所以骑行途中要少饮酒,最好不饮酒。我看你们有几个喜欢喝酒的,一定要注意。第三忌则是忌奇。藏族全民信佛,又有独特的民风民俗,切勿有猎奇心理,可与之交流,但不要在一些风俗习惯上与他们较真,尤其是要尊重他们的习俗,避免引发冲突矛盾。以上便是 ‘三忌’。”


      清涟道,你再说说 “三防”?
      孙老板道,“三防”很简单,就是防感冒、防危险路段、防狗。这些不消细说,你们只管记住就是了,到路上自会明白。
      孙老板说完,我们站起来一起向他敬酒致谢。接着又聊了一些闲杂话题,至九时方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级骑士

Rank: 1

积分
77
105#
发表于 2015-9-11 17:06:42 | 只看该作者
强帖留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三级骑士

Rank: 3Rank: 3

积分
580
106#
 楼主| 发表于 2015-9-11 17:53: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箫风禅月 于 2015-11-12 17:45 编辑

十四、爆胎▲

       第二天我们再次调整骑行计划,决定不在雅安住宿,直接赶到天全。
       出邛崃是起伏路面,好在路况良好,且有酒香作伴,骑得倒也惬意。到上午十点钟左右的时候,气温已经升高,太阳照得路面发烫,沿途又没有树木遮阴,渐渐地汗水洇湿了衣裳。这一天老黄表现得无比神勇,一马当先早就不见了踪影,老田陪着小田被远远地丢在后面,我和清涟带着小一休骑在队伍中间(如果还能叫队伍的话)。临近雅安的时候要翻过一座小山丘,山道上树木青翠,鸟鸣声声,有一份难得的清凉。清涟停下车忙着拍照,我和小一休没有停留,一鼓作气冲到山顶。本来打算在山顶等清涟上来一起走,可小一休一踩踏板“哧溜”一下就冲下坡去了。无奈之下我也只好紧随而去。
      下到坡底就是雅安城,路中间有个“马踏飞燕”的标志,非常醒目。


    老黄早在路口迎着,见我们过来,给我们父子俩一人递上了一瓶冰镇绿茶。一上午在烈日下骑行了近70公里,确实是又渴又累,我接过老黄递过来的绿茶,绿茶在我手中幻成琥珀,清凉之极。
      老黄问,清涟呢?
     我咕噜噜一口气把茶喝完,这才抹一抹嘴回答,不远,就在后面呢,马上就该到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三级骑士

Rank: 3Rank: 3

积分
580
107#
 楼主| 发表于 2015-9-11 17:58:00 | 只看该作者
       按道理,清涟顶多在我们后面三五分钟就应该到,可是,这一“马上”就“马上”了近半个小时,还没见到清涟的人影,等来等去,却把老田父子先等到了。老黄还是递茶,我急急地问道,你们看到清涟没有?
      老田一脸的疑惑,反问道,怎么,他不是跟你们在一起吗?
      我一时无语。事情怎么会这样呢,清涟明明是在山坡上跟我们分开的,怎么可能老田父子都到了他还没到呢?而且,老田竟然没有看到过他!
      我赶紧拿出手机与清涟联系。电话通了,没接;如此三次,还是没人接。
      联系不上清涟,我转而朝儿子发火,就是你,说要等清涟叔叔一下,你偏急着下来!
      儿子很无辜地望着我,沉默不语。
      这时已经快一点钟了,想着下午还有几十公里路要骑,我只好跟老田他们说,这样吧,你们四个人先去前面找吃饭的地方,把午餐安排好,我一个人在这里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三级骑士

Rank: 3Rank: 3

积分
580
108#
 楼主| 发表于 2015-9-11 17:59:10 | 只看该作者
       老田他们应一声先去了。我开始不停地打电话,一直打到手机发烫都没能听到那个让我满怀期待的接听声。打电话期间,山坡上不时有骑友冲下来,我每一次都充满希望地迎上去,又无比失望地退回来。这让我心急如焚,火烧火燎,血压急剧上升,心里说,清涟啊清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好歹有句话啊!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的过去。等待中的时间总是那么漫长、难熬。
      仿佛是熬过了一个漫漫长夜,才见清涟满头大汗地骑过来。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唉,人品不好,刚才在路上爆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三级骑士

Rank: 3Rank: 3

积分
580
109#
 楼主| 发表于 2015-9-11 18:00:08 | 只看该作者
        爆胎了就是胎破了。这是我们在川藏线上学到的新词汇。
       “爆”,《新华字典》的解释是:①猛然炸裂或迸出; ②出乎意料地发生。
       一般来说,爆胎无外乎两种情况,一个是轮胎受外力挤压或钉锥所致,如碎玻璃、小钉子、尖石块等都是轮胎的隐形杀手;二个是因为长时间骑行,轮胎受热,内压升高所致。不管哪种情况,爆胎都具有猛烈性、突然性,对应“爆”字的以上两个义项,不能不感叹把它用在这里真是恰如其分、画龙点睛。
      我不知道“爆胎”这个词的发明者是谁,但我打心眼里佩服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三级骑士

Rank: 3Rank: 3

积分
580
110#
 楼主| 发表于 2015-9-11 18:01:09 | 只看该作者
       细问之下,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原来,清涟拍完照之后继续前行,骑了不久,感觉车子不得力,先以为是爬坡的缘故,可是越骑越觉得不对劲,下来一看,才发现后胎不知怎地爆了。清涟暗道声不好,气急败坏地把车推到路边补。虽然在家里学过补胎,但毕竟是第一次在路途中独自一人面对这事,多少有些手忙脚乱。经过一番折腾,总算是把胎补好,前前后后竟花了半个多小时,搞得全身是汗,狼狈不堪。
       我听了清涟这一番经历,又好气又好笑,不免责道, 胎爆了为什么不打个电话告知一下?当时我们离得不远,可以转去帮忙的。
       清涟说,当时也没想这么多,光顾着着急了。唉,在路上补胎跟在家里真是完全不一样啊。
       我又问,外胎处理了没有?
       清涟说,咦,当时慌里慌张的,倒没想到这茬!
       我没再说什么,但是心里略有隐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