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畅行 于 2018-8-17 14:48 编辑
罗布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是我国很神秘的一个地方,曾经也是风景优美水源充足的。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较多,西北侧的楼兰城为著名的“丝绸之路”咽喉,之后由于气候变迁及人类水利工程影响,19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罗布泊迅速干涸。到1972年,罗布泊最后干涸部分为450平方公里。 罗布泊干涸后,周围生态环境发生巨变,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树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5米的速度向罗布泊推进,很快和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融为一体。罗布泊从此成了寸草不生的地方。 罗布泊由于形状宛如人耳,被誉为“地球之耳”;又被称作“死亡之海”,又名罗布淖(nào)尔。 ▲“地球之耳” 罗布泊一直被探险家视为神秘之地,在罗布泊死亡的探险家不计其数,如果不做好周密的准备,私闯罗布泊是很危险的,下面是网传的一些关于罗布泊的资料,有些只是推测,只作大致了解: 1980年5月8号到6月17号,彭加木带队进入罗布泊,随后神秘消失;时隔16年,余纯顺在1996年6月11号进入罗布泊,17号发现了他的尸体,有人认为两者的失踪死亡时间存在的一定的联系,余纯顺和彭加木出事不是巧合而是平行空间的作用,交汇点就是在罗布泊。 ▲这次穿越到达湖心区:户外先驱余纯顺墓地 早在十年动乱之前,大概是1957年到1962年之间,我国大西北地区发生了一些事情,据说当时罗布泊发现了一个古城遗址,一些青年想去淘些古物,后来不知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些青年死的死,疯的疯。 文革结束后,军方首先提出继续调查,彭加木领队,罗布泊之行的主要任务就是调查古城遗址、事故源头、采集植物标本。 上世纪80年代初,科学家彭加木一行人第三次去考察罗布泊古迹。前两次考察都很正常,然而第三次考察因为经历恶劣气候,队伍严重缺水,彭加木在独自寻水途中失踪。 关于彭加木的失踪,社会上有很多猜测,一是彭加木这样的科学家国际上很缺少,可能是当时的美国或苏联用直升机带走了。 二是罗布泊气候恶劣,当时气温高达五十多度,考察队当时严重缺水,考察队向部队求救要求送水后部队也答应了,但是彭加木却还是坚持一个人外出找水,并且没有和任何队员打招呼,只是在车里面留下一张纸条“我向东去找水井”,就一个人独自走进了茫茫大漠之中。 过了几个小时队员看见彭加木还没有回来,怕他出事,赶快开车沿着他的沿途的脚印去寻找,结果一直找到脚印最终消失的地方也没有找到,后来国家曾经动用军队进行了几次大规模寻找也一无所获,彭加木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在大漠中人间蒸发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直到今天依然下落不明。推测很可能倒在了沙漠上,被风沙掩盖了,或者可能是陷入了流沙。 ▲茫茫大漠哪里有水的影子 有说,找水的人跑到盐碱地上是多么让人奇怪的一件事情,所以真相只有一个,彭加木根本不是去找水,而是去找遗址的入口。为什么一个人去找,当时考察队出了问题,队员之间没有了信任。 还有一个更离奇的说法,那就是因为当时彭加木身上携带着神秘的双鱼玉佩,双鱼玉佩具有复制功能,当时彭加木不是失踪了,而是出现了两个彭加木。这种事情又不能对外公布,于是只能说他失踪了。 虽然彭加木的考察队出现了严重事故,但是也有了重大发现——他们找到了一个基本保持完整的工程设施,设施里有大量设备,大部分都失效了(或者到目前为止还不知道如何使用),个别设备的功能被甄别出来了,其中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双鱼玉佩。 为什么叫双鱼玉佩?不是因为外形,而是因为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初次发现它灵异的功能时,是用一条鱼做实验的时候,玉佩突然启动,一条完全相同的鱼被复制出来! 1956~1960年之间,新疆出现了大量的镜像人(复制人),也叫沙人,很可能就是被病毒植物入侵并且又被双鱼玉佩复制了的人,后来毛主席把原子弹的靶场选在那里,直接全部解决了。现在关于沙民的传说也大部分基于此,但是究竟有没有沙民,这依然是个未知数。 在那个时代精确的对罗布泊常有异类出没的地区进行了几次核爆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 中国核爆问题得到美苏两大国态度大转变式的默许,特别是前苏联的容忍,是因为试爆地不远处的确出现了所谓“闯入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