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车轮下的世界 于 2017-10-31 00:22 编辑
老妈,我骑单车来看你了
2017年9月14日 星期四
今天要翻越色季拉山抵达八一了。这个地方,对我有着特殊的意义。15年在这里工作了半年,这里有太多曾经的回忆。我对这个城镇熟悉得不能再熟悉。更重要的,我的至亲之人在此工作。今天,我算是跋山涉水悄悄来看她啦!
在八一工作时就一直嚷嚷着要去的鲁朗小镇直至离开也没有涉足。我想冥冥中自有天意吧,没想到我直至骑行朝圣才来赴这鲁朗之约。鲁朗小镇、鲁朗林海、南迦巴瓦我要一次看遍!
要翻越色季拉山,所以今天得早点儿出发。今天起了个早却不是这个原因 。昨夜停了一夜电,睡得太早的结果就是今天一大早就醒来了,加上租住于此的电力工人们一大早要上工,叮铃噹啷的声音也让我无法睡回笼觉。今天的洗漱有点儿困难,因为我在房间附近直接找不到水龙头。最后是在老板娘的小卖部讨了热水洗脸刷牙,别问我为什么是热水 。早餐就是泡面了,然后就开始了今天漫长的爬色季拉山之路。反正爬坡我就是不给力,小和又把我远远甩开了。偏偏今天早上和工人抢厕所失败,路上肚子不舒服只好在野地解决了。怕小和担心,我先给他发了条微信,然后就躲到石头后面了(这是我唯一一次野外大号)。穿过明洞就看到小和在那边等我。我好奇的问他“不是发微信让你先走别等我么,我肚子不舒服,方便去了。”小和憨厚地笑了笑,“我以为你爆胎了,就在这等你,一直没有看微信呢。”哎,真是个憨厚的小伙子。东久往鲁朗的27Km上坡并不是纯上坡,以起伏路为主,不算太累,我原以为要爬4个小时才能到鲁朗,没想到11点不到我们就来到了鲁朗景区。其实色季拉山里的风景真的挺美,可是由于前面景色太好,这里已经勾不起我拍照的欲望了。
色季拉山风光
鲁朗景区大门
鲁朗旅游小镇在恒大和保利的联合打造下更加美丽。由于比预计早太多到达鲁朗,我俩决定好好在这个美丽的小镇上拍些照片。过了鲁朗景区大门之后没多远就是一片瑞士风情的草场和村庄,这里也是鲁朗小镇的一个客栈集中区域,我两只是隔着大片的麦田拍了拍照。
鲁朗一片田园风光
再前行就到了鲁朗小镇的核心区了。统一规划一次建成的小镇美的让人无法言语。我也无法想象恒大和保利两个大公司如何心平气和地在一起规划了这个小镇并默契地施工,也无法估算他们是耗费了多大的财力才修建出一个如此气派的小镇。整个镇子是统一的藏式建筑,错落有致地建于湖边。建筑的外墙基本都是白色,中间也有一些宏伟的建筑用的是藏式的红墙。这种配色方案怎么看都是布宫的款式。原以为只是商业开发部分是统一制式,没有想到的是连政府部门也是以这样规整地制式和谐地融于其中!除了震撼,我实在找不到第二个词形容我初见它时的感受。
人工湖的尽头是个水坝
吊桥倒映在湖面很美
湖边还有不少的玛尼堆
倒映与湖中的田园风光
藏式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于镇上,既独立又统一
政府部门融于期间,一点儿也不突兀
敬长图(藏传佛教一幅著名壁画)
拍完照之后就是找饭店吃饭了。去过鲁朗的朋友告诉我鲁朗的美食一条街并不在318国道上,得拐到镇子上才能去找好吃的店。结果我就眼睁睁地看着小和头也不回地通过了那个岔路口。我以为他有更好的吃饭的地方,也就跟着他继续前行。然后我又绝望地看他直接骑过了路边我目光所及之处唯一一家饭店,骑过了镇门!我心里默默地骂着我这傻骑队队友,然后做好了翻色季拉山吃压缩饼干的准备。这傻大个好像也察觉到了不对劲,停在路边等我。待我追上了,他不好意思的笑笑“好像骑过了吃饭的地方了,要不回头?”我看看骑过的爬坡路,死也不愿意回去,“继续往前走吧,有饭店就停下吃饭,没饭店就吃干粮。”我无奈地说。好在继续前行还是看到了三家饭店,我们选择了中间有个凉棚的那家。原因很简单,在凉棚吃饭,视野开阔,可以好好欣赏美景。蹭着炒菜的空隙,我又遛回镇门拍照。在这里,我又遇到了一堆自驾客抢镜……这次没有昨天好运,虽然我用幽怨地眼神看着那个大妈换了5、60个pose,但是直到下一辆车下来几个和大妈一样不自觉的人之后,大妈才悻悻地离开。经过我身边时还念叨着“怎么那么没素质,怎么地也有个先来后到吧,随便就跑我镜头里一阵咔咔咔,害我都没有办法拍美照了。”我心里此刻一万只羊驼奔腾而去,您已经在我镜头里咔了五六十张了……没办法,我认输,只好取个尽量不拍到那些自驾客的景拍下。
远拍镇门
用停车场标示的石头遮挡闯入镜头的大妈(仔细看能看到她张开的双臂从石边冒出)
拍完照后回去吃饭。饭店的厨师手艺不错,这午餐应该是我吃米饭最多的一顿。老板娘是个四川人,人美心善。除了拿了两壶开水给我们补给暖身之外,还对我们的饭钱进行了减免。结账前我算了110,老板娘开口却是100,见我疑惑,老板娘笑着说“110,你们付100就好了。骑车那么辛苦,少收10元给你们买水喝!”真是个好人啊!在我们将离开时遇到了一个广东的大神,以为他和我们一样从东久或是拉月过来的,结果大神笑嘻嘻地说“今天起晚了,你们说我今天天黑前能到八一吗?”这大神够随性,人家都是赶早不赶晚,他一觉直接睡到中午了。我看着他29的轮组,心里一阵佩服。
告别了大神后,我们就正式开始了23Km的色季拉山爬坡。这个坡虽然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小和再次发挥禽兽本性,把我远远地甩在后头。这一路爬升,看到头顶厚厚的云层心生不妙,我可能要与南迦巴瓦无缘了。原先爬坡因为能看到小和的背影会咬牙跟上,今天第一个折拐我就跟丢了,自然就是越骑越慢。小和在鲁朗林海观景台之前的一个折拐处无奈地等了我接近30分钟,这是和他组队以来他等我等得最久的一次。在这一路上,车子非常多,我又跟丢了小和,所以也就对这一路上司机的素质进行了一个总结。最安静、最有素质的司机来自湖南,湘字头的小车总是会默默地从你身边过去,如果超不了你,他会默默跟在你后面,到能超时再超过,无一例外。最爱按喇叭的司机是来自西藏的,不是每一辆按喇叭的车是藏字头,但是藏字头的车一定会离你很远就开始按喇叭。最没有素质的司机来自河北,每一次上演惊魂超车的一定是冀字头,在这个23Km坡上,上演了几次弯道强行超车、有车在超车时还要强行超车,对面有车过来时强行超车的几乎都是河北车(有2辆江西车),有一次差点把我挂到路边的水沟,我心里问候了他母亲十八遍。最爱在车里给骑友喊“加油”的是川字头和渝字头的车。从副驾伸出大拇指最多的是辽字头和黑字头的。这些只是我这一路的统计,不含任何地域歧视之意,请勿较真。我只想说的是,无论用何种方式进藏,你在路上的恶略行为不会让人记住你是谁,但是会让人记住你是XX省人,所以注意言行举止,不要不经意间给自己的家乡抹黑。
小和在那休息等我的地方风景不错,也成了自驾客争相拍照之地。在这里我遇到了一批很有素质的自驾客。他们默默地等我拍完了照片才上去照相。在我拍照时有一大妈准备闯入,被她的同伴喝止了“你让人家先拍,人家骑上来多不容易!咱们有的是时间,不着急!”听着多么舒服!我也给自驾客分了三类,在前面的游记中已经记载了两类,这里凑上了第三类,我就不再赘述。
从这里开始就还剩一个折拐到达鲁朗林海观景台。我和小和说让他直接骑到观景台等我,我慢慢来。没想到这次我没被甩开多远。这个时候我只想喝冰的,自从离开波密,我对冰水的渴望一直延续着。来到观景台我迫不及待地去找饮料,奈何全部关门,只留下了一点点卖土产的门面。这个没落的景区,连售票员都快睡着了也没等来购票的游客。为啥呢?你会为一个走个100米左右的观景台花30元吗,而且这个观景台能看到的景几乎就是边上也能看到的?
山腰上的台子就是观景台
其实这里就是一个不错的能看到南迦巴瓦的地方,可是这厚厚的云层和山间的薄雾已经宣告我今天看不到南迦巴瓦了。两天前有朋友发朋友圈,那是多么漂亮的南迦巴瓦啊,不愧是中国最美山峰!一年中有60天南迦巴瓦会离开云层的遮挡与世人见面。显然今天不是60天中的一天。
两天前(9.12)朋友发朋友圈所拍南迦巴瓦
从观景台到垭口就剩一个坡了,我们已经能远远看到垭口。小和鼓励我“一口气冲过去吧!”“你是禽兽你能行,我可不行。”“你还不禽兽,你负重那么多还能跟上我。”小和也不甘示弱。当然,最后我们都差不多一口气干到了“垭口”。小和在“垭口”等我,“怎么什么都没有了?全在修吗?”“应该不是这吧,这应该是停车场”我查找着行者地图笃定地说“上面还有个停车场,垭口应该在那!”“是吗?”“去了不就知道了”垭口果然在那,色季拉山口的雕塑已经是被围了起来,其实这里也是南迦巴瓦的最佳观景点,可是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片云刚刚好把南迦巴瓦和它周围的群峰遮挡。
南迦巴瓦就在对面却无缘相见
色季拉山口来一张
无缘得见南迦巴瓦,心中不免遗憾。我只能离开,因为今天我要去看老妈呢。本是想到了八一给她个惊喜,可是昨天老妈打电话来我只好说我已经在鲁朗玩着了,今天下午到八一,有个小伙伴一起,希望老妈能请我的小伙伴吃顿大餐。离开时我看到屋檐下有个帐篷,边上还有自行车,后来才知道那是个为了守候南迦巴瓦而在这安营扎寨的骑友。好生羡慕,这世上总有人在做着你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要下色季拉山时开始下暴雨,我想叫住小和躲会儿雨再下山,无奈他又一次发挥傻骑队本色。我还没来得及叫住他,他已经杀出去2、300米了。我只好跟着下山,这个坑货!山顶的雨打在身上那叫一个爽啊。雨水浸湿手套后,手指那叫一个冰啊!下山途中我就顺利地超越了小和。到山脚下了这家伙才说,手冻僵了怕捏不住刹车,所以一路都狠狠地捏着。难怪我这么容易超了他!
6点钟刚过了柏树王,老妈的电话打过来了。“你还有多久到啊?开车从鲁朗过来怎么这么久?”“妈,其实我是骑车来的。”我已经能想象到电话那头老妈晕死的模样。“我现在已经快到尼洋阁了,6点半应该能到办公室了。你等会儿吧。”然后就挂了电话。进八一后我们神奇的遇到了波密捡的老孙。其实是小和看到了他,然后我已经冲了过去被小和叫了回去。这时候我才发现,小孙的队友里有大神啊!我不敢相信我的眼睛,我见到了骑摩拜的大神!!!小孙说谢哥是他的队友,骑摩拜比较慢,别看摩拜没变速,谢哥爬色季拉山比他们几个还要快!只是下坡轮子小跑不快才被他们超了的。此时,我想说,膜拜哥,请收下我的膝盖!!!后来小和和我解释,轮径小的车爬坡会相对轻松一点儿,所以摩拜哥爬坡不推是很正常的事。老孙忽然的一惊“你俩咋在我们后头?”“那天在3999等了你好久没有等到,我们就先去找客栈休息了,然后我俩在波密休整了一天。”我解释到。“请收下我们的膝盖,你俩太牛b了!我们骑三天的路你俩两天搞定了。”老孙和周哥异口同声。之后在八一市区一同骑了一段之后就分道扬镳了。我带着小和去老妈那住,他们3去猎人旅社找队友。而我明天开始进入八一三天休整,小和明天就要和他们几个组队了。
进八一的小道很美 摩拜哥出镜(左起摩拜哥、老周、老孙)
到了老妈的公寓那,老妈见到我之后就开始各种嫌弃。前同事李哥热情地招呼着我们“热水已经烧好了,你俩赶紧洗澡吧,洗完澡我们再开车去吃饭。”一路上的各种艰辛,我终于可以不用去操心下一站在哪吃饭的问题了,我终于不用忧虑客栈能不能洗热水澡了!老妈还在那嫌弃着我不通知她就悄悄骑着车来西藏(因为我一直对她说我9月中旬会来八一,只是她没想到我是骑车来的)。李哥在那乐“你妈今早还在跟我说你和同伴开车过来的,正好这边要收工了,她可以坐你们的车回云南,哈哈哈哈”我也乐起来了。
洗完澡换了衣服,老妈要求叫上所有小伙伴一起去吃。于是又让小和打电话给老孙,我们去接。正好今天鹿爷带团下林芝,也一并叫上吃饭。这一晚,其实就算是我的庆功宴了,因为,我最初的想法,只是骑车回到曾经工作的地方看看,只是出发那一天,才有了朝圣的念头。
照片摩拜哥所拍(左起:老孙、鹿爷、我、小和、老孙、周哥、李哥、老妈)
一桌行者,除了年纪稍长的周哥,长着娃娃脸的老孙、张哥、谢哥居然都是80后,而我是85后,长得最老成的小和是唯一一个90后。饭桌上,我们聊得不亦乐乎。虽说每天都在一起骑,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平台让我们畅所欲言,每个人都谈了为什么进藏,又为什么是单车进藏。我的回答就等到游记结尾写吧。当然,我们重点是关注了摩拜哥,他很坦诚地说到了有一定的商业利益在里面。其实我挺佩服谢哥的,作为一家公司的CEO,他就算是骑行进藏已让我很佩服了,没想到的是他居然是用的第一代摩拜轴传动实心胎自行车。出发前和摩拜公司谈妥了由摩拜提供免费自行车到拉萨,谢哥算是为摩拜作免费宣传。当然他的初心是为了鼓励他的团队。每个进藏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没有酒可讲不好故事。于是,大家开始矜持地只喝一杯拉啤作庆祝随着故事地开讲,变成了一杯接一杯,直至喝完了一件拉啤。考虑到第二天他们还要继续前行,也就不敢再续。
由于9.15是八一到拉萨封路的第一天,也不知道自行车能不能过,就约定由他们探路。无论能否通过都要告诉我。我已决定,若是自行车可通过,我就休息三天陪陪老妈,然后继续骑行拉萨;若是要绕路山南,三天后我搭汽车去拉萨……而他们几个的决定一致是,不管绕不绕,一定要骑到山南。
八一海拔2900米,距离布达拉宫416Km。我离拉萨还剩最后一座山。
最后,是一组老妈在前两天开车去鲁朗路上拍到的绝美的南迦巴瓦,连在拉萨生活多年的朋友也在感慨去了那么多趟,从没见如此美丽的南迦巴瓦,我感叹命运的不公。
早晨的南迦巴瓦
傍晚的南迦巴瓦(太阳刚落)
南迦巴瓦日照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