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9 死人沟(K676)-(K690?)界山达坂(海拔5347)—红山河兵站岔路(K702)-K704小垭口/龙木措湖-松西达坂(K714 海拔5248)-松西村(K732海拔5240),里程:56km 消失的界山达坂 新藏线只有一条,却有多种感受,即使是几人同时同地同骑行,经过相同的景色,晒过同样的阳光,感觉也不尽相同,就像这段路我是享受着高反骑过来,有骑友比如老刘却几乎没有太大的反应;就像有人比如Ashu说滇藏线的难度要超过新藏线,我却感觉滇藏线相比来说没那么难;就像接下来要写到的龙木措,有人认为她比西藏的三大圣湖还要美,我却更震撼于羊卓雍措……我手写我心,我所记下的是自己的感受,你可以心有戚戚,谢谢,你我是同道;也可以横挑鼻子竖挑眼,放心,我不会接受任何人的任何批评。 早上起来头又疼得厉害,浑身无力,帮小金推车时几乎推不动,回头看老刘,他正搀扶着小金,小金蜷缩着的样子让人担心害怕。 勉强做了点饭吃,还向驻地的工人家属讨了些剩下的热稀饭,和老刘把小金安置在暖和的边检站,嘱咐了几句,说好到了日土后去看他。 刚骑了会,竟然下雪了,还夹杂着小冰雹,真TMD过瘾!想想家乡那边正是大热的天,立时忘了路不好走觉得这雪下得真是调皮。 骑行在这高原之上,心说咱们的伟大母亲就是地大啊,有些小国家扔块石头就出了国门了,瞧我们这冰火两重天的同一个祖国,笑完了就觉得挺有大国自豪感的,禁不住咳嗽两声挺了挺腰板。 由于出发点的海拔已经很高,轻轻松松就骑到了界山达坂,以至于我都没意识到。攻略上说界山达坂在K717处,五彩风马随风飘扬非常气派,还有“西藏欢迎您”的字样。而这个达坂在老攻略上叫无名达坂,也就是没有名字。这也太低调了,海拔上5000了,连个名也没有! 骑出这片雪天,天空放晴。上坡下坡,又是蓝天白云高原湖泊,在我家乡很少见到的在这儿就是个常态。但过了无名湖后的这个湖不一样,她是有名的----龙木措,需拐进去下坡5公里才到湖边。这湖远远看就非常漂亮,有人说她比西藏的三大圣湖还要蓝还要美。你看看,如果这样说,肯定有人极力反驳。反驳个鸟啊,此时彼时,你要考虑天气阳光心情等多重因素。湖水的色泽明暗谁美谁更美,湖水都不屑一言,你们嚷嚷个啥! 龙木措算是路过的第一个有名的湖,和老刘一商量,得,亲近亲近去。 股吧对龙木措的评价是这样的:西藏盐湖品位高于青海,阿里地区的盐湖占整个西藏的一半以上,阿里地区的整个盐湖相当大,单单龙木措盐湖的面积就达345平方公里。龙木措盐湖为封闭内流盆地,湖盆东岸有地表河水流入,附近地下泉水发育,对盐湖有重要补给作用。该湖西部狭窄东部开阔,形如头朝西底朝东的宝葫芦状,东西长18Km,宽3~10 Km,总面积100.91 Km 2。 这些评价是给做股票投资的股民们广而告之的,但今天这个湖无疑是给路过的我和老刘专享的,湖边一个人一只牲畜也没有。 藏区的湖,无论大小,都有高原明珠的美誉,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远离人类少了人为的破坏,使得湖水特别清澈剔透。湖底的石子粒粒可见,掬一把水在手,清凉欢喜,有种跳进水里洗个澡的冲动,但我不知深浅,隐隐有些敬畏。欢欢喜喜地洗了个脸,铺开防潮垫,披上和煦的阳光,仰躺在沙滩上。 看到湖就有种莫名的欢愉,特别享受湖边的安静。就像今天的龙木措,众山环绕,万云止语,看不出这巨大的一汪水是从何处来又是何时生成,静静地,却有一种吸纳千川的力量,但你又寻不到千川在哪,仿佛是自地底浩浩涌出,一触水底立刻被消解得无影无踪,就像一位太极高手,挥洒百阖之气,圆融八面来风。 有种力量,它比喧哗更有力,它比爆裂更长久,它的名字叫沉默。 风云突变,刚才还绵软如羊,转眼万马奔腾。阴云过后,又是四海澄清,水面也随之变幻。 离开龙木措,大风迎面而来,我暗想,是不是因为我在湖里洗了脚,要遭天谴?又一想老天爷应该不会像个小媳妇那样小心眼。 之后一路,背对着龙木措缓缓上坡,回望神湖,沙漠里的一块蓝。 下午三点多,又下起了冰雹,劈头盖脸地砸在路上头盔上,车轮辗过,咯吱咯吱,跟嚼老冰棍一样。这一天三回变的,老天是在害疟疾。 四点,翻过一座叫作松西的达坂,海拔5248,K714处。老攻略没提到过这个地方,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忘记界山达坂已过,以为还在前面,往前几步只立着块“松西达坂”的石头,围着几条鲜艳的经幡,四下再找怎么也找不到那个风马飞扬的新藏分界碑,也就是老的界山达坂。新疆在哪?西藏在哪?我几时进的藏?缺少了必要的仪式,有点茫然而不知所措。 山体开始呈现红褐色,雪山连绵,绿草如茵。 下山,一路的狂风冰雹。一段起伏上坡,之后下坡一直飞到藏家第一村-----松西村,海拔5218。 顶着冷风,找到一家温暖的茶馆,又看到了美丽的藏族姑娘,又闻到了熟悉的酥油味。 西藏,哈哈,我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