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云中客 于 2018-1-28 03:01 编辑
5月05日,出行第13天,河内(Hà Nội)到清化(tp.thanhhóa),今日骑行共166.9公里。
一觉醒来看表已经七点多了,我起身拿起手机,看到手机上显示的电量不禁一惊,手机已经只剩下不到百分之十的电量了,仔细一检查,原来昨晚隔壁床的洋妞充电时不小心把我的充电器碰掉了,没有手机地图指路,我在语言不通的异国他乡就跟瞎子一样,没办法,我只好重新接好充电器,起身去洗手间洗漱,尽量拖延些时间,希望多少能充些电进去,这样起码出河内这段路不会抓瞎了。
等我把一切都收拾好,手机里差不多已经有了百分之二十多的电量,我估计应该能应付一段时间,大不了路上找个小便利店或是餐厅再充点儿。我轻手轻脚的推开房门提着行李下了楼,在前台跟“阿桃”告过别,出门离开了这间住了三天的“河内冬日青年旅社”。
骑车出了狭窄拥挤的同春市场街区,我来到了大街上,打算先找个地方把早点解决。清晨的河内街头热闹非凡,街边到处都能看到卖早点或是咖啡的摊点,这些摊点大多数都是临时性的,光顾的客人基本上都是附近的上班族。我在街边的一家小食摊买了一个三明治和一杯果汁,坐在小椅子上吃了起来。
趁着短时间没有客人的空挡,小食摊的美女老板在专心致志的准备做三明治所需要的配菜和煎蛋,偶尔才会抬起头看看从路边匆匆而过的行人和永远川流不息的摩托车。
吃罢手里的三明治,我起身继续出发。河内和世界上其它的大城市一样,早高峰也同样十分拥挤,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成群结队的摩托车在街上呼啸而过,由于摩托车在灵活性和和速度上都非常有优势,所以大多数当地人都会选择这种方式出行,经过多年环境的历练,越南人已经早已练出了在车流中见缝插针地本领,街上的摩托车虽多,速度也不慢,但几乎看不到剐蹭之类的事故发生。
除了满街的摩托车之外,河内街头的商业广告和政治宣传画的数量也很惊人,越南的政治宣传画虽然和前苏联、中国、朝鲜之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绘画风格一脉相承,但又很有自己的特色,大多数的肖像只是由寥寥数根线条和色块组成,尤其对胡志明的描绘,更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留着山羊胡面目慈祥的老头儿,而不像其他国家那样的过度美化,着意突出领袖的高大“光辉形象”,给人的感觉和生活贴近的多。
大概用了半个多小时,我终于出了河内喧闹的市区,又回到了久违的AH1号公路,在路旁并行的这条铁路就是纵贯越南南北的交通大动脉——河内到胡志明的统一铁路。这条长度将近2000公里的铁路历史非常悠久,是在法国殖民时期修建而成,最初的名字叫做南北铁路,1975年为了纪念越南完成统一,才更名为统一铁路,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这条“统一”铁路要比之前见到的铁路要繁忙的多,每隔半个小时左右就能看见一列火车从身边隆隆驶过,越南的铁路系统比较原始,绝大多数还都是单轨,火车的速度基本上也就在50公里左右,让我惊讶的是,我在越南看见的第一辆火车的车头居然是中国产的DFH21(东方红21)型内燃机车头。
除了之前看到的DFH21型内燃机车头以外,国产的东风4型内燃机车头也很常见,区别在于大多数用来牵引客运列车。车厢的外形也与中国过去的老式火车车厢很像,区别只是在于涂装的不同而已。
对火车的喜爱源于我儿时的记忆,记得在我小的时候,那些高大威猛的机车车头在我心目中无异于神话般的存在,尤其是那种冒着黑烟喷着水汽的蒸汽机车头,浑身上下都充满着令人陶醉的机械感和力量感,让我迷的如醉如痴!只要有机会,我就会跑到铁路边看火车从身边飞驰而过,总觉得每辆火车都能把我对远方的期盼和梦想一起带向遥远未知的地方。只可惜越南也早已淘汰了蒸汽机车,所以也就无法再一次亲眼目睹蒸汽机车的身影了。
穿过大约二十公里杂乱的城乡结合部,AH1号公路继续向南一路延伸,这段路比较狭窄,路上经过的车辆也很多,我小心翼翼的尽量靠边骑行,躲避着从身边飞速经过的卡车和摩托车。
沿着这条路向前骑了几十公里,渐渐离开了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前面的道路开始变的宽阔起来,但恼人的顶风却越刮越大,明晃晃的阳光疯狂的炙烤着大地,早上那仅有的一丝清爽早已经被酷热所取代,宽阔的公路上只有我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在毫无遮蔽的炎炎烈日下艰难的顶风一路前行。
燥热的阳光就晒的我几乎晕厥过去,身上凡是露出皮肤的地方都被阳光晒得有些轻度灼伤,我只好把车停在路边,用毛巾、口罩、眼镜和头盔把脑袋裹的密不透风,这样才能阻挡炽热阳光的炙烤,有了毛巾的衬托,口罩显得已经黑的很恐怖了,其实这个口罩也只带了两天而已。
中午时分,我来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小镇,经过一上午的骑行,体力已经消耗非常大,我决定在这儿找个地方吃点东西好好休息一下再往前走。虽然此时正是饭点儿,但小镇里的几家饭馆里都是空空荡荡,并没有什么客人,看起来不是很靠谱,又向前骑了一会儿才看到一家饭馆里有几位客人,我把车在门口停好走了进去。
这家饭馆的房屋内部空间非常大,屋顶足有七八米高的样子,看样子是以前做别的生意后来才改成饭馆的,这家店只有牛肉粉卖,我示意老板帮忙煮一碗,然后找了个离风扇近的地方坐下来吃了起来。也许是因为天气太热导致了我的味觉变差,我感觉这家的牛肉粉并不好吃,勉强才把一大碗吃完,然后斜靠在椅子上好好休息一会儿。
由于刚刚吃饱饭,再加上风扇吹出来的热风,让我有些昏昏欲睡,靠在椅子上休息了差不多有半个小时,这才强打起精神起身离开饭馆继续出发。下午三点左右,我来到了一个看起来比较大的城市。地图上显示这里叫做“tp.phủly”市。
进了市区,我赶紧在路边的一个小冷饮摊买了瓶柠檬绿茶坐下来喘口气儿,一瓶500ml的绿茶下肚,感觉马上浑身上下清爽了许多,小冷饮摊的凉棚下很是凉爽,坐下就懒得再起身,不过想想今天是从河内出发第一天,到这会儿才只骑了出了几十公里,要是照这样歇下去,骑到胡志明估计得猴年马月,想到这儿我就再也坐不住了,从驮包里拿出三脚架给自己来了张自拍留念,然后赶紧钻出凉棚,骑车继续出发。
过了下午四点,天气开始变的没有晌午那会儿那般火烧火燎的了,逆风也小了许多,我把车速加快,一口气骑出去将近四十公里,这才再一次停车在路边休息。我休息的这家小店其实是家啤酒馆,店里面除了我喝的是汽水之外,其他的都是喝啤酒聊天的客人,每人除了桌上摆着一扎啤杯啤酒之外,大多数人都就着一种样子很像薄脆(但又没那么油)一样的薄面饼当下酒菜,看起来很是香脆可口,可我这会儿除了口渴之外也吃不下什么东西,心想着以后在路上要是再看见有卖的,也买点儿尝尝,可惜这之后,我就没在越南其他地方见过这种食物。
等我休息的差不多了,出门刚想推车继续赶路,忽然发现车胎已经彻底没气了,蹲下仔细检查之后才发现轮胎上扎了一截细铁丝,看来的确是没有不开张的油盐铺,这次旅行的首次扎胎终于是发生了。我只好又重新把车支好,从包里拿出修车工具开始补胎。
我一个人在路边忙活,身边很快就聚了一群人,我买的这辆二手车的车圈和车胎并型号不十分匹配,我带的尼龙撬胎棒要把车胎从车圈上扒下来得费很大的劲儿,一位围观大哥看我弄得满头大汗,二话不说就主动伸手过来帮忙。这位大哥一看就是行家里手,他看我的尼龙撬胎棒太软,就从旁边一家店铺里找来了金属撬胎棒,还带来了一个水盆,借助顺手的工具,他很快的就帮我补好了车胎,我感动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对着他和周围的人连连说着“Thank you”。
这一幕不禁让我想起了三年前我在尼泊尔南部靠近印度边境骑行的时候,同样是在路边补胎,同样是一群热心的村民帮我补好了车胎,虽然在这个世界上由于种族、宗教、政治和价值观等不同原因造成了许多的误解甚至仇恨,但我始终相信,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每个国家的普通老百姓会用他们的善良来帮助像我这样的陌生异国旅行者。
等修好车再次上路,此时已经是黄昏时分,垂坠的夕阳把田野、池塘和远处的山峦都笼罩在一片柔和的橙色的光芒之中,夕阳的景色如此美丽,以至于让我不禁频频停车在路边驻足流连。
公路对面的这两座古典欧式风格的小楼外观非常华丽,在夕阳的映照下更显得富丽堂皇,我停车在路边看了半天也看不出是什么用途,但显然不会是教堂,因为屋顶上并没有十字架,但如果是私家的住宅,那可就有些过于浮华张扬了。
渐渐的,西斜的落日被天边的云层所淹没,天空的颜色在悄悄的变暗,河对岸村庄和远处的山峦只剩下了模糊的轮廓,只有村中教堂高耸的金色塔尖还能清晰可辨。
随着太阳的落下,天气也随之渐渐凉爽了许多,趁着天在彻底黑透前这段难得的好时段,我把车速加快,保持在25公里左右的速度继续沿着大路向南骑下去。
越南大部分的国道晚上都没有路灯,由于我这次出门前为了尽量减少行李重量,所以就没有带车灯的充电器,只带了四节18650电池,为了节省电量,我都是尽量等天黑的实在看不清路的时候才会把车灯打开照亮,其实黑天骑车我倒是并不觉得很困难。只是对面车辆照过来的灯光晃的我有些睁不开眼,好在七点半左右,我终于赶到了越南清化省的首府——清化市。
过了前面这座彩灯装饰的牌坊就算是进入了市区,并且也开始有了路灯,一进市区的这段路两边到处都是旅馆,我随便找了一家,进门看了一眼,价格和环境都还算是令我满意,就决定在这家住了下来。这家旅馆门脸看着不大,里面却挺宽敞,楼上楼下总共大概有十几个房间。店里只有一位老太太和她的小孙女看门,老人家是位老华侨,还会和我说几句不太标准的中文,这让我感到很亲切,她家的小孙女却对我总是下楼问她WIFI密码感到不很耐烦(总是连不上),嫌我打搅了她看动画片。
在房间里洗完澡收拾好行李,我下楼出门找吃饭的地方,我住的这家旅馆门旁边就是几家挨着的饭馆,我走进了其中的一家,看见有人正在吃饭,就冲着老板示意同样来一份。
没过一会儿,一份跟邻桌一模一样的三菜一汤就摆到了我眼前,除了炒蛋和肘花之外还有一盘炒空心菜,这一桌子饭菜看起来挺丰盛,其实盘子和碗都是最小号的,刚好够我一个人吃饱,不多也不少。这餐饭我忘了多少钱,反正不是很贵,合人民币也就大概十块钱的样子,性价比堪称爆棚。
吃饱喝足,我跟老板结完帐打算再到街上溜达一圈消消食,饭馆门前坐着几位喝茶聊天的客人见我吃完饭,就邀请我过去与他们一起喝茶,我见盛情难却,就喝了一杯递过来的茶,跟大伙随便聊了几句,话题无非是我是哪国人,要到哪里去之类,饭馆老板也凑了过来,饶有兴趣的听着我们聊天,我一通手势加英文单词组合之后,他们也就知道了我的国籍和我要去的地方。
和几位茶客聊了一会儿,看时间已经不早,我告辞出了饭馆,沿着大街向市区看起来比较热闹的地方溜达过去,这会儿已经快九点了,街上虽然看起来还是一片灯火辉煌,但除了主干道上还偶尔有些车辆飞快的驶过之外,其它的街巷就基本上没有什么行人和车辆了,跟白天夜晚同样喧闹的河内相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虽然这会儿空气中的暑热已经褪去,但还是感觉身体内的燥热感没有完全散去,我沿着空旷的街道又向前溜达了一会儿,看见街边还有家小冷饮店开着灯,就停下买了瓶“STING”,一瓶冰凉的汽水下肚,感觉身体渐渐凉快了下来,这才结了帐打着饱嗝慢慢悠悠的溜达着回了旅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