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波波波波波 于 2013-4-20 12:58 编辑
V刹保养维护 适用范围 行程:刹把轻轻一捏便抱死,俗称刹车太硬;刹把一捏到底,而且效果不佳,俗称刹车太软。 回弹:由于刹车线与线管间油污、锈渍堵塞,造成刹把回弹缓慢,刹车手感重,明显感到刹车线与线管的摩擦阻滞感,观察夹器回弹有明显的回弹阻滞感,甚至伴随刹车单边和弹簧疲劳。 单边:某一侧刹车皮距与车圈间距明显偏大,另一侧刹车皮与车圈间距明显较小,甚至紧贴车圈。 弹簧疲劳:夹器某侧张力减弱或丧失张力,夹器弹簧长时间使用,造成弹簧金属疲劳。弹簧疲劳一般都会导致刹车单边(一般常见于右侧——夹器回弹主动臂)。 1、检查车轮是否安装在正常位置 在调试刹车之前,先检查车轮是否安装在正常位置,确认刹车异常不是由于车轮安装偏移引起。车轮的正常位置,不一定是居中位置,车轮不居中可能由于辐条张力或者后下叉制造精度、机械公差等造成。只须将车轮自然放置,然后压紧快拆杆即可。
2、查看刹车行程 目测状况:刹把轻轻一捏便抱死,俗称刹车太硬;刹把一捏到底,而且效果不佳,俗称刹车太软。如果刹车行程(软、硬)是自己习惯并且喜欢的状态,可不用改变。 主要原因:由于刹车皮的磨损,使刹车皮与车圈间距变大,导致刹把刹车行程增大;或者由于拉线过紧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刹车行程变小。 处理办法:依次顺着线/线管检查刹把、过线器、弯管、夹器各个部位是否在正常位置,排除刹车走线问题引起的刹车故障。然后重新拉线或者调节微调螺丝解决。
注:刹车皮磨损严重,排泥凹槽磨平,金属底座已经露出,此时刹车皮需要更换,否则会导致车圈快速磨损,损坏车圈。刹车皮更换注意刹车皮高低,以及各螺丝垫圈顺序。
(如果刹车恢复正常,则调试结束,否则继续) 3、感受刹把回弹 目测状况:刹把回弹缓慢,刹车手感重,明显感到刹车线与线管摩擦的阻滞感,观察夹器回弹有明显的回弹阻滞感,甚至伴随刹车单边。(一般常见于右侧——夹器回弹主动臂,长时间使用却不维护保养,容易造成弹簧疲劳) 主要原因:由于刹车线与线管间油污、锈渍堵塞,造成线与线管摩擦力增大导致回弹缓慢,刹车手感重,明显感到刹车线与线管的摩擦阻滞感,同时夹器回弹有明显的回弹阻滞感,严重时甚至伴随刹车单边和弹簧疲劳。 处理办法:检查刹车线与线管的油污、锈渍以及其顺畅程度,用清洗剂清洗。 A、从刹把端取下刹车线与线管;
B、查看刹车线的生锈程度以及油污阻滞或者刹车线是否散线; C、撸管——撸线管、金属弯管,感受线与管的摩擦力与顺畅度; D、从线管孔滴入清洗剂,撸线管、金属弯管,然后用纸巾擦掉线上的污渍反复两次(当然,多次也可以,只要你愿意);
E、清洗完成后,撸线管、金属弯管,感受顺畅度,判断是否需要更换;(清洗或者更换刹车线、线管、弯管后顺畅度恢复)
(如果刹车恢复正常,则调试结束,否则继续) 4、检查刹车夹器的单边状况 目测状态:某一侧刹车皮距与车圈间距明显偏大,另一侧刹车皮与车圈间距明显较小,甚至紧贴车圈。 可能原因:一般由于夹器双边弹簧张力不均;也可能由于轮圈瓢动(左右偏摆)造成。(完成第三步清洗/更换后可排除刹车线与线管摩擦阻力过大导致)
处理办法:调节V刹弹簧张力螺丝顺时针拧紧,张力增大;逆时针松开,张力减小。调节螺丝直至双边刹车皮离开车圈。 (如果刹车恢复正常,则调试结束,否则继续)
5、判断弹簧是否疲劳 目测状况:在进行第四步调节时,张力螺丝调节到极限位置仍然单边,张力螺丝极紧侧刹车皮仍然紧贴车圈,刹车不能正常使用。此时判断为:刹车臂弹簧疲劳,导致张力螺丝极紧侧张力减弱甚至丧失。 主要原因:夹器弹簧长时间使用,造成弹簧金属疲劳。弹簧疲劳一般都会导致刹车单边(川藏线多雨雪,刹车疏于保养,刹车线与线管间的油污、锈渍等阻塞严重,造成线与线管摩擦力增大,导致刹车手感加重;且雨雪天气,V刹制动效果差;所以雨雪天长下坡时,由于手感重及制动效果差,进而持续大力捏住刹车,夹器弹簧长时间紧张,造成弹簧金属疲劳。一般常见于右侧——夹器回弹主动臂)。 处理办法:更换张力孔,拆下刹车夹器,V刹刹车座上一般会有三个张力孔(如果只有一个就悲剧了,直接跳到下一步)初始安装位置一般会在中间孔,可以将其改换到最高位,取得最大张力,然后按照拆卸步骤重新安装刹车。
(如果刹车恢复正常,则调试结束,否则更换刹车夹器或者继续) 6、非常规处理 依次完成上述步骤(未更换刹车夹器),仍未解决,最后一招,掰弹簧,治标不治本,有弹簧张力丧失风险(弹簧已经疲劳)。 注:很多朋友听说,在弹簧弹不回来的时候,用力把弹簧角度掰大一些,以增大弹力,此法极不可取。是的,弹力增大了,但也极易造成金属疲劳,最终导致弹簧张力丧失。不到最后不得已不用此法,弹簧疲劳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更换,否则最后将导致刹车单边状态。 (如果刹车恢复正常,则调试结束,否则继续) 7、更换刹车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