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别样的体验 7月3日至5日是这次旅行中刻骨铭心的几天,在这短短的3天时间里,体验了从未经历过的饥饿、干渴、疼痛以及对家乡亲人的离别之情,现在回忆起来仍然历历在目。
7月3日。经过一夜的恢复,清早起来感觉精神好了许多,只是腿部肌肉感到明显的疼痛,而且气温似乎比贵阳要高,幸好还能忍受。简单的准备后踏上了前往都匀97公里的行程,然而出发时却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没带干粮。上午几小时的骑行除了应对高温、盘山公路外总还算顺利,到接近中午时腹中那点早餐早已消耗殆尽,疲劳、饥饿一起袭来,原以为一路上只要有钱就能吃喝不愁,哪知道身处高山密林间的公路上,除了天空中炎炎的烈日之外,没有小吃店,没有小卖部,连一户农家都不曾看见。无奈之下只有忍着饥饿,或推、或骑着那辆已被看成包袱的宝贝自行车艰难前行。最严重的时候,直感到腿软、心慌,蹬踏自行车都非常困难了,有时甚至要整个人站在踏板上利用自身的体重才能勉强使自行车前行,这回算是着实地体验了一回什么叫饥饿了。现在回想起来,这些举动可都是相当危险的,在那荒郊野外、渺无人烟的盘山公路上,顶着烈日空腹的剧烈运动,极易发生中暑,一旦晕厥在路上,恐怕是凶多吉少了。好在当时总还是年轻,终于挺过了这近20公里的艰难行程,于下午5点多钟到达这次旅行的第一个城市:都匀。然后按照惯例找到都匀市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签字,入住市政府招待所,这一天痛苦的旅程终于结束了。
这是在都匀的住宿发票
7月4日。根据前一天晚上对地图的“精心”研究和对贵州、广西地形的了解,计划这天可以骑出贵州省到广西南丹一带住下。哪知“计划不如变化”,可能是前两天100多公里的骑行,一早起来双腿的肌肉犹如被拉伤一般剧烈的疼痛,连迈步都非常困难,走起路来就像京剧舞台上迈着台步的小生。臀部一碰自行车坐垫也钻心的疼,根本就无法骑车。面对这种情况,自己不由得犹豫起来,但回头一想,难道就此打道回府、放弃这次“宏伟”的计划?不甘心啊!两年多的准备,几天来痛苦的挣扎,随着踏上回头路不就彻底付之东流了。最后还是决定调整行程:上午在都匀稍事休息,游览了当地的著名景点“文峰塔”,(如图1)于下午2点过钟出发前往第三站:独山。
都匀到独山不过68公里,是这几天中行程最短的了,然而此行程并不轻松。首先是身体状况已不如前两天了,需要强忍着疼痛、疲劳。其次地形也远没有想象的好,仍然是高山密林、盘山公路。最令人头疼的是气温比贵阳高了很多,由于太阳的暴晒,推着自行车上山时坐垫被加热得像个火炉,下山时要先用备好的饮用水浇在坐垫上使其降温才能骑行,所以一路上饮用水的消耗大为增加,一不留神把所带的一壶水用了个精光,到接近中午感到饥饿时还暗自庆幸,这回可是吸取了昨天的教训准备了干粮,没想到掏出饼干放在嘴里一嚼,满口的饼干末就像嘴里放进了糖炒过的细沙,烈日下本来就口渴得不行,在没有水的情况下想吞下这些饼干末简直太难了。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电影《上甘岭》中坑道里的自愿军战士吞食压缩饼干时那痛苦的表情,体验着“如鲠在喉”滋味。不过当时的那种情况下为了生存再难下咽也得吃啊。 后来好不容易在一户农民老乡家讨了些水喝才勉强缓了过来。又经过近30多公里的行程,终于在下午5点过钟到达独山县,找到县人民政府签到、(如图2).住下。
7月5日。今天早上起来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因为越接近广西,地势越平坦,虽然气温又比都匀更高,但没有了盘山公路,骑行应该轻松许多,然而真正令人兴奋的是今天如果顺利的话一定能骑出贵州进入广西,圆了自己两年多来的“英雄梦”。一番充分的准备后,信心百倍的踏上了这段充满期待的跨境之路。
离开独山县城,一路上如我的想象,除了气温高以外一切都顺利。根据收集的资料,在当地老百姓的指引下去参观了当年抗战时当地军民遗留下的一个地堡,据说当时日本军队侵入贵州就是止于独山县,以后再也没有向贵阳方向前进一步。但对贵阳市还是于当年的2月4日派飞机进行过野蛮的轰炸,(史称2.4轰炸)同样造成了众多平民伤亡,大量房屋被毁,市中心地区成为一片火海。这样说来,日本侵略军也是欠下了贵州人民血债的。凭吊完历史,继续前行一段路程,令人诧异的一幕出现了:身后是油黑平整的柏油路,前方却是一段尘沙漫天坑洼不平的砂石路,自行车在上面行驶时稍一刹车便一路侧滑直至翻倒,十分危险。这是怎么回事?一打听才知道,这就是贵州、广西的交界了,说是广西境内也有这么一段,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当地老百姓都说不清楚更不用说我了。
经过几公里谨慎、小心的砂石路行程,眼前赫然出现一块高大的石碑,路的对面还立有一块写有贵州、广西的牌子,难道这就是界碑?禁不住激动的心情一气冲了过去,围着石碑仔细地打量起来,啊!果然是界碑,而且是立于民国24年(现在看来应该算是文物了吧。),这就要离开贵州了?这一刻心里真像是打翻了五味瓶,离开贵阳几天来,白天都在跟盘山公路、当空的烈日、饥渴、疲劳、疼痛抗争,晚上研究地图、计划行程,然后迅速地进入梦乡,如此重复,从来没有时间想起过为自己的安危操心、惦记的父母,那时候不像现在这样通讯方便,没能及时地与家里联系,让他们随时了解我的情况,想到这就要离开父母,离开家乡了,面对前方吉凶未卜的行程,不由得生出些奇怪的念头:我还能回来吗?什么时候能回来呢?就这样在界碑下足足呆坐了近2个多小时,与其说是休息,到不如说是许多复杂心情的牵扯。所以人啊就是这样,当你盼望已久、苦苦争取的东西突然摆在你的面前,谁能保证你的心情都能像原来想象的那么愉快、满足?这两个多小时的停留,给了我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机会,让我明白了许多,也许人只有停下来,才会认真地思考些问题吧。待思绪平静下来,在贵州、广西一侧分别拍了一张照片,(如图3)
最近听说这界碑已经拆掉了,可惜啊。
然后面向贵州方向,在心里默默地鞠躬,向牵挂我的父母、关心我的朋友、从未离开过的故乡告别,转身进入广西境内前往异乡的第一站:南丹县。
第一次住在贵州以外的地方,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