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5月16日):新沟——康定日地村 85公里 昨晚虽然睡得早,但是睡眠质量不好,早晨6点起床,天刚蒙蒙亮,越往西走,天亮的越晚。 今天计划翻越二郎山,经过泸定县,骑行到康定瓦斯沟村,里程约77公里。 吃完早餐已经7点20分了,迅速出发。新沟村就是两路乡的驻地,沿318国道两侧建设,有两公里长。出了村口就遇到七八个骑友,都是从新沟刚刚出发的,大家就不约而同地一起骑行。 路一直是上坡,几乎没有平路,从新沟到二郎山隧道有19公里,听当地人说全部都是上坡。 二郎山是川藏线上要翻越的14座大山中的第一座,它位于青藏高原东坡,是青衣江和大渡河的分水岭,山顶海拔高度3000米左右,二郎山隧道海拔2180米。从二郎山开始就进入了横断山脉,横断山脉为我国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一系列南北向平行山脉的总称。山岭海拔多在4000~5000米,岭谷高差一般在1000~2000米以上。山高谷深,横断阻隔东西间交通,故而得名。 骑行中大家在一起排成了长龙,道路在山谷间绕来绕去,两侧大山植被茂密。今天的天气也格外的晴朗,蓝天中挂着少许白云,阳光普照。 后半程开始出现盘山路,坡度也在不断加大,大家的速度都在6到8公里左右。这样的骑行难度可以说秒杀了我之前骑行过的所以线路,但这只是刚刚开始,更艰难的骑行还在后面。 10点钟我们终于到达二郎山隧道,中间只休息了一次,大家都相互祝贺。在隧道口有一块巨石,那首著名的歌曲《歌唱二郎山》印刻在上面,“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让人想起当年解放军修建川藏线的艰难。1996年国家为了改善交通状况,减少藏区人民翻越二郎山的难度,修建了隧道,1999年竣工通车,也使川藏线减少了25公里。 拍照留念后大家开始进入隧道,二郎山隧道全长4178米,洞内照明很好,就是汽车尾气太重,很让人无奈。 穿过隧道,展现在眼前的高原风光让人心旷神怡,阳光、蓝天、白云以及远处的雪山让人目不暇接,很多骑友聚集在观景平台上,流连忘返。 紧接着就是25公里长下坡,下坡虽然很爽,也很危险,必须要控制速度,途中还有几道减速带需要特别注意。 中午12点,下到坡底就到了红色名城——泸定,先把午饭解决掉,然后来到泸定桥。我在小学时学过的《飞夺泸定桥》终于在40年后展现在我的眼前。这里游人如织,再也没有了烽火硝烟,但我们不能忘却无数先烈赴汤蹈火为我们迎来的和平和安宁,向革命英烈们致敬! 在泸定没有太多停留,继续往瓦斯沟前行。出泸定城,爬过一个约4公里长的陡坡,又穿过泸桥隧道,沿着大渡河逆流而上,虽说是逆流而上,但却是一路顺风,均速达到了23公里/小时,很快就到了瓦斯沟,老贾说到上瓦斯村去住,这样明天可以少走几公里。打开手机地图查看,到上瓦斯还要再爬坡3公里,没有犹豫继续前行,但3公里过后发现没有村子,向路人打听才知上瓦斯就是刚才我们看手机地图的地方,看来手机地图也有不准确的时候。 我和老贾商量着怎么办,是回头还是继续往前走,最后决定不走回头路,继续向前。前面5公里有一个川藏线上曝光率很高的地名“日地”,但这5公里全都是爬坡。 半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今天变更后的目的地——“日地”,哈哈,名字好听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