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关于自行车
《转山》里有一个情节是他踢自行车中轴,跟车说,你上坡,我就不上坡么,布拉布拉之类的。这也太假了。骑行川藏,最宝贵的不是钱,不是驼包,甚至几万块钱的单反都不算什么。最宝贵的是自行车,因为要是车没了,就只好改徒步或者搭车了。所以大家都很爱惜自行车,下坡的时候哪有响动都得下来看看是不是螺丝松了,一休整或是到旅馆,第一件事不是洗把脸,而是卸驮包,冲车,第二天早上上油。备胎也要保证全部是好的,扎了换完了,一到旅馆就要立刻补胎。 不要说踢中轴了,就是车漆掉一块,胶皮磨一点都心疼的不得了。一路上只有八一有一个美利达专卖店,其他地方修摩托车的多,能修山地自行车的还没听说过。
(三)关于藏民小孩
虽然我们理塘到巴塘是骑过来的,碰到一些骑着摩托车一脚刹车停在我们跟前的,现在想来可能有抢劫的,每当有藏民问我们去哪,我妈总是一脸阳光的跟他们说我们去拉萨,人家可能想,不抢这俩神经病了。所以我们还真没怕过抢劫,但是我是真怵藏民要糖的小孩啊。
第一个要糖的是个小男孩,是我骑平路的时候,速度不快,孩子冲上来就拉着我的衣服,我反手打他,掐他,他都不放手,他姐姐在边上,喊他,他才放手了。想到老妈在后面,我也没骑远,就停在不远处了。老妈过来以后,小孩骑到她的前车轱辘上了,她跟小孩解释,我真的没糖,你拦着我我也没有糖给你啊,小孩不听,她一指我说,前面那个姐姐有糖,我的糖都在她那呢。我暗自好笑,这么就把我卖了,这要是国军打过来,毫无疑问是叛徒啊。小男孩看了我一眼,可能被我打怕了,也不过来。她俩纠缠了半天,我妈跟唐僧似的跟那俩孩子解释,那俩也不听,看得我都烦了,正想一顿金箍棒打去把老妈救出来接着赶路,就看见后来来了一个骑摩托车的藏民,一脚刹车停在那了,瞪着那俩孩子,俩孩子撒丫子就跑了。想来藏民可能也觉得丢人,感觉可能类似我们在地铁上看见像外国人乞讨的乞丐。
第二次是个小女孩,其实中间遇到很多,大多数我都快速通过,他们追上来的时候我已经走了。遇见小女孩是一个陡上坡,我累得跟孙子似的,正考虑要不要推车呢,她一下就冲过来了。
对了,这要说明一下,藏民小孩不是都是小强盗,上过学的很有礼貌,在马路边跟你招手,扎西德勒,hello什么的,这些我都回打招呼,看见人就冲上来又抱大腿,又拽自行车的都是没上过学的,脏兮兮的小孩。
看见小女孩冲上来,我是蹬不动了,无法快速冲过去,就把魔术头巾一摘,大喊一声,闪开,听见没有。想来当时可能是跟张飞喝断当阳桥的语调颇为神似,小女孩一下就呆住了,后来我们队五个人过去,她都在路边呆呆的望着,没敢抢。
老妈不知是没我这嗓门还是不屑于我这种欺负小孩子的行为,她第二次遇见是三个小孩,她在推车,两个小孩帮她推车,一个掏她的背包,她知道背包里没有值钱东西也没管。后来到了个小下坡,她给了推车的小孩两块糖,跟掏她包的说,你不道德,不给你糖。然后扬长而去下坡了。我不屑的跟她说,三人都是一伙的,一会就该换着掏包了,你这是纵容抢劫偷窃行为。
路上还遇到一些,有一次一个大下坡,我速度三十多,一个小孩视死如归一般冲到我车前,吓得我一拨把差点掉沟里。不过一般我远的大喊,小孩就不敢上前了。我在路上从没给过要糖的,倒是有一些不要的,帮我们忙,或是指路的,上过学的孩子,给过糖。
以前我不理解,要是一路上都没人给,怎么还会有人要,每天被骂好几顿也不是件有乐趣的事啊。后来在然乌,我逛超市,赶上一队北京自驾游的也逛,我一看,老乡啊,就想打招呼。男的拿了一把士力架问老板多少钱,老板说八块钱一块,问说你们自驾游也吃这个,我只看见骑车的吃啊。男的说路上送小孩的,老板是当地人,说孩子不能给,给了该管你要钱了,男的说没事,我有钱,又买了一把笔和本走了。我觉得真寒碜,怪不得路上人家看我们说说笑笑的老问我们是不是东北的呢,原来有的北京人出来这样,太给北京人丢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