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鸢兮颜 于 2014-4-6 08:31 编辑
2013.7.4 第十天 且行且珍惜
容我紧跟一下潮流先。 其实318的一路回忆起来,骑车或者搭车,开心或者难过,都是旅途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时候不得已没能完成初衷的纯粹,却同时会收获另一份意外的遇见,这就是旅行,这就是生活,所以,且行且珍惜吧。 第十一天早上,终于还是下定决心跟坑妹他们一路过去。以狼哥为首的一队找好了车,把行李全部扔了上去,几个人裸车先行。作为后勤,我们晚几个小时出发都没关系,不过狼哥他们包车的原因一是安放行李,轻装上阵。二是有车跟着,打劫的人应该也会规避。不过车主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不怎么会绑车,早上就耽误了好一会。 七扭八歪绑好的五辆车,找找第五辆在哪。 车主叫丁扎巴,跟弟弟一起出这趟车(……难道担心被我们打劫?开玩笑)然后加上我们五个,一共七个人,两排座,额。宝跟弟弟挤在副驾驶,坑妹、老北、沙师弟、我四个人挤在第二排,后面是如山的行李,整整十个人的行李啊,蔚为壮观。一路上,车上放着各种藏语high歌,大家聊天嗑瓜子好不快哉,完全把路上六五个骑车的汉子抛之脑后了。 然后……下雨了…… 其实从早上出发,天就一直阴沉沉的,没过多久就飘起毛毛雨。我们还说一队行李都在车上,得赶上他们把雨衣送过去,但是一路都没见到,而雨越下越大。要命的是,因为担心抢劫,一队的手机几乎也全在车上,坑妹完全不知道怎么联系上他们。后来还是有个人带了手机,主动打过来,说他们在哪哪哪避雨,要我们赶快赶过去送雨衣。然后闹了个乌龙,丁扎巴不知道他们避雨的地方具体在哪,然后车就开过了一公里,我们停下来等,他们又冒雨多骑了一会儿。 狼哥,听说是从东北一路骑过来,然后还打算在从青藏出去。 前面是小白,又名爆胎小王子,坑队的第四个成员。后面是大雄,瓦斯乡借过士力架的骑友。 然后车就停停开开,到最后干脆长时间停在路上,一波人拍照踏青。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马群。 遇到一个藏民小孩,沙师弟和坑妹跑过去跟他各种亲密接触。 丁扎巴和弟弟合照,兄弟俩耍帅。 老北跟弟弟从草原上采来能吃的花,据说不好吃,反正我没尝。 照片里没我,因为我在相机后面。 这一块照片多,是因为我们在这里停留的最久。后来干脆想去蒙古包问藏民借水,然后一个个鱼贯而入了一个蒙古包。在征求对方意见后,没有对这家人拍照,虽然略有些遗憾,但是作为一种对对方的尊重,理所当然。 这是一个很传统的游牧藏民家,一家六口。一个哥哥两个妹妹,父母,还有一位老奶奶。开始在门口,还很开心的跟这家妈妈扎西德勒的打招呼,被哥哥热情地招呼进去,但是一进去,大家都拘谨了。 十五到二十平方的蒙古包,直接搭在草原上,进去几乎是直接坐在地上的。里面空空荡荡一览无余,门口堆了很多毛发样的东西,母亲就在拿梳子梳理它们,这些东西最后被用作蒙古包顶上遮雨的网,然后外面才是白色的布。中央有一个灶台样的东西,上面的烟囱直接伸出棚子。边角放了一些被褥,还有易存储的菜,好像是以土豆为主。进来之前看到蒙古包外面有电视信号接收器,当时还开玩笑说他们能不能搜到湖南卫视之类的。事实上连接的并不是电视,或者不是我们现在概念中的电视,感觉是比监视器大不了多少的东西,关闭状态,不知道能搜到什么台。老奶奶和妈妈一直很慈祥温柔地看着我们,一家之主的父亲跟我们半汉半藏的聊着,大部分时间基本是听不懂的,都是笑着嗯嗯嗯……父亲递给我们一把刀,示意我们尝尝地上放着的牛头肉,真的是放在地上的牛头,完全纯天然风干生牛头,汉子们尝鲜了。 两个女孩一直畏畏缩缩坐在母亲身边,感兴趣又不好意思地看我们。坑妹跟她们玩起了手心扔石子手背接的游戏,吸引了女孩们的兴趣,沙师弟也加入行列,最后哥哥也加入,五个人玩的不亦乐乎,直到我们起身告辞。 这是很简单很质朴却幸福满满的一家人,从他们脸上能看出。然而他们的生活状态跟之前我们在城镇里见到开客栈的藏民,甚至新都桥提供住宿的藏民相比,天差地别。从物质上确实很容易对他们生出可怜的感觉,但是他们绝对不需要这种怜悯,从奶奶安详的脸上,从父亲一家之主自豪的尊严上,从母亲幸福恬淡的笑容和热情与我们交流的哥哥的普通话,以及妹妹们在游戏里放下生疏和羞涩的距离感中,他们或许物质上匮乏,但精神绝对是富足的,甚至比我们更接近神。那种纯粹,就是我上路前一直想寻找的,在此,谢谢这一家人。谢谢当时一时兴起,来藏民家借水的队友,虽然最终并没有借水,但是这次难得的心灵洗涤,不正是每个骑行者愿望清单里的吗? 语言不通,无需多言,眼神和笑容表达了一切。 散落草原的蒙古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