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云中客 于 2018-3-7 17:38 编辑
4月29日,出行第7天,凭祥市浦寨镇到越南北江省边东镇(Biển Động),今日骑行共121.02公里。
由于头天睡得比较早,所以早上天刚蒙蒙亮我就醒了,我感觉身上有些痒,看了一下原来是胳膊腿上多了几个被蚊子咬的包,头天看了下地图,我住的这家旅馆距离中越两国边境只有大概几百米,身上的包也不知是被本地蚊子还是越境飞过来的越南蚊子咬的。反正是再也睡不着了,索性起床到洗手间洗漱完毕,把昨晚洗的衣裳和其它杂物收好塞进驮包,然后抬车下楼,先在前台退了房,然后出了旅店继续出发。
浦寨和友谊关之间隔着一座山,要想从浦寨到友谊关还要向北骑几公里的回头路,回到昨天经过的那个三岔路口,然后再向南才能到达友谊关口岸。由于今天要尽量赶早点过境,所以我也就没有在镇里吃早餐,想着尽快早点赶到友谊关,等到了越南就踏实了。
通往友谊关的这条路依旧是G322国道,但看起来却像是一条偏僻的乡村公路,路两边浓绿茂密的植物延伸到路的中央,形成了一条绿色的隧洞,一路上很少有车辆经过,林中各种鸟儿啼鸣声传来,更显得非常的清幽静谧,我估计大部分去往边境的汽车都会走相邻不远的高速公路,所以这里才得以难得的安静。
沿着这条幽静的“绿色通道”向前骑了不远,路边出现一个宽敞的停车场,入口的牌子上写着这里叫做“万人坟”,名字听起来挺瘆人的。由于天还早,停车场里一辆车也没有,正对着停车场旁的一座石牌坊当中刻着“护国忠魂”字样,显然这里应该就是当年那些在保卫国土的战争中逝去的烈士长眠之地。
头天看地图时,我以为边境附近的这座“万人坟”里埋葬的是七十年代末期在中越战争中牺牲的烈士,看牌子上的介绍才知道这里是清朝末年中法战争中为了抗击法国侵略军而牺牲的部分清军将士合葬墓。山坡上的石碑上雕刻着“大清国万人坟”几个大字,边上还有几座民国年间的碑刻,记述当年集资扩修万人坟的经过。坟旁遍植青松翠柏,绿荫环抱中的墓地显得既肃穆庄严又稍有些悲凉。
我站在纪念碑前静默了片刻,算是对这些长眠于此的护国英烈表达了自己的一点点敬意,然后骑车离开“万人坟”继续向前,一段曲折的下坡路之后终于来到了友谊关前。友谊关如今已经不单是一个口岸,而且还是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要想进入还要买五十块钱的门票才行,不过持有越南签证的护照就可以免费通过。穿过景区的大铁门,迎面就能看到那座著名的友谊关城楼了。
友谊关的名气大得很,是中国的十大名关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中越边境上最大、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关防,曾经的名字叫做“镇南关”,取永镇南疆之意,六十年代为了表达中越两国人民“同志加兄弟”的深厚友情才改成如今的名字,可惜“友谊”了没几年,曾经的“同志加兄弟”就翻脸打的你死我活,至于原因,也是各说各的理,这也正印证了那句名言,“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老的友谊关城楼早就毁于战火,现在的城楼是57年重建的,严格地说应该算是一处现代的“历史遗迹”了。
在友谊关城楼对面有一座漂亮的黄颜色二层小楼,看旁边的牌子上介绍这里叫做“法式楼”。这座楼虽然是由法国人设计建造,但却是当年清政府“镇南关对汛分署”的办公地,主要职责是处理外交事务和维持边境治安,相当于现在的海关外事机构。如今的“法式楼”被改造成了所谓的“大清邮局”,专卖些明信片之类的旅游纪念品,成了地地道道的商业设施。
穿过友谊关高大的城门洞,前面不远就是中国方面的边检大厅。按以前出国的经验,我以为越靠近边境换外币的游商会越多,所以在相对人比较多的景区大门前就没有着急找人换钱,这会儿马上就要进边检大厅了,身上一分钱越南盾都没有可不成,我四下张望了一会儿才在城楼前的小广场边上看到有一张折叠桌,桌上摆了张换汇的牌子,我赶紧骑车到了桌子跟前。
头天在网上查的人民币对越南盾当天的汇率差不多是1比3450,可这位操着一口东北口音的老板只答应按3400的汇率兑换,我看差距并不算大,就按照他给出的汇率先换了1500块钱人民币,到手5100,000越南盾,转眼秒成百万富翁!不过由于越南盾的面值都比较大,所以这五百多万块钱其实就是薄薄的十几张钞票而已,还没有等值的人民币显得多,拿在手上并没有拥有“巨款”的快感。越南盾一万面值以上的钞票都是塑料材质,看起来比传统的纸币更加美观,也更有科技感,据说防伪效果也比纸币要好很多,所以在越南基本不用担心碰到假币的可能。除了换的这些钱之外,我身上还有出发之前在银行换的几百美元和几千块人民币,心想着等回头到了越南钱不够花了再换不迟。换汇的大哥又建议我买一张越南的电话卡,我倒是觉得这东西对我来说用处不大,就婉拒了他的建议。
换完钱,感觉心里又踏实了不少,我把相机拿出来用三脚架支好,在友谊关城楼前留影一张,临出国前算是与祖国暂时告个别!进入边检大厅前还要经过一个武警的岗亭,站岗的武警查看了我的护照和签证纸之后,我跨上车一路溜车到了边检大厅门口。
边检大厅里这会儿已经排了很长的队伍,虽然墙上贴着禁止拍照的牌子,可在排队的空挡我还是忍不住拿出手机和相机各偷拍了一张大厅里的照片,我自认为拍的很隐蔽,可还是被一位警惕的武警战士给发现了,他马上走到我跟前命令我删除照片,我只好顺从的把相机里的照片当着他的面删除掉了,可手机里的他并没有注意到,就这样我意外的留下了一张边检大厅内部的照片。
和前年从樟木出境去尼泊尔不同,这里的安检要简单的多,在护照上盖上出境章之后,行李只需安检机上过一遍,便很快就办完了所有通关手续。穿过中方的边检大厅,对面不远就是越方的边检大厅。越南的边检大厅明显要大出中国的不少,内部装修也气派许多,也许是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原因吧,大家都喜欢在形象工程上舍得花钱。
越南的边检大厅内部的格局和中国差不多,由于这里已经是越方管辖,我没敢冒险拿出相机拍照,老老实实的排在队伍中一点点往前挪,差不多十几分钟后就排到了我,我把护照和签证纸一同递进窗口。与我前面那位迅速就办完了通关手续不同,越南的边检官拿着我的护照先是翻来覆去的看了一番,忽然抬头冲我狡黠的一笑,随后用流利的中文冲着我说道,“谢谢你送礼物给我”。我先是一愣,一时没反应过来他说这话的意思,几秒钟后才想起护照里还夹了一张小面值的尼泊尔卢比在里面,那是前年我从尼泊尔回来的时候没花完剩下的,就随手夹在护照里面,时间一久也就忘记了,我赶紧跟他解释这是纪念品不值钱的,他也没回答我,拿着纸币又好奇的反复看了一会儿,似乎他也想知道这张纸币所属的国家,几秒钟后终于从他嘴里说出一句,“乃炮”(尼泊尔),这才把纸币又塞回我的护照,随后在我的签证纸上盖上了入境章。
通过边检之后,心里的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越南方面的安检同样简单,工作人员看我的行李驮在货架上,连安检机都没上就挥挥手让我直接推车出了边境大厅。出了边检大厅,就算是正式进入了越南,我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激动,这个从小我就耳熟能详却又陌生的国度,今天终于踏上了它的土地,你好,Vietnam!
虽然只是一关之隔,瞬间手机里的中国移动信号就消失的无影无踪,这让我心里感到稍稍有些失去些安全感,好在我之前下载了手机离线地图在里面,停车在路边研究了一会儿,然后沿着这条大路一直向南骑去,前面不远就看到了我在越南遇到的第一块路碑,上面标注这里离河内还有169公里。
[media=swf,800,450]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gyNDQ3NTQ2MA==/v.swf[/media]
我一边骑车一边看着路两边的陌生风景和路上来往的行人和车辆,心中感觉既兴奋又夹杂着少许的紧张和不安,慢慢悠悠的向前骑了不远,前面就来到了一个三叉路口,停车看了一眼手机,按照地图的指引,我应该沿着AH1号公路向左方向继续前行。在这个路口旁矗立着一面巨大的广告牌,广告的画风和八十年代中国的政治宣传画风格非常相似,如今这样的广告在国内已经基本上见不到了,但在我小时候这样的广告宣传画曾经曾遍布城乡各地,我就是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如今又能再次见到,让我感到既亲切又新鲜。我在路边停下车来,支好三脚架,以这副宣传画为背景留下了我到越南的第一张照片。
越南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像之前想象中那样落后,越南的高速公路不多,普通公路的标准和国内的国道基本差不多,路旁虽然少有高大的现代化高楼,但为数众多的私家小楼建的都很漂亮精致,路上来往的行人衣着也大都比较得体,路上跑的轿车以日韩为主,也有为数不少的福特之类美系车,奔驰宝马等德系车则相对较少,在中国占有率极高的大众车则基本上看不到,大巴和卡车基本上都是韩国的现代或是大宇,除此之外,中国产的东风、重气等重型卡车也有着相当的保有量。
沿着AH1号公路向前骑了有差不多十几公里,前面来到了一个看起来挺繁华的城镇,看地图这里应该就是凉山(Lạng Sơn)市的边缘了,在这条路边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店铺,从门口摆的桌椅和招牌上的图案就可以分辨出哪家是饭馆,哪家是杂货店。我一早从浦寨出来还没吃一口东西,到这会儿才感觉有些饿了,我决定就在这里把早餐和午餐一并解决。我停车在一家看起来稍大的饭馆门口,冲着店门口正在忙活的老板用手比划着吃饭的动作,店主人马上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她先是随手从锅边的盆里拿出一把米粉扔进锅里,又指了指锅边一个盛着肉片的小不锈钢盆,并冲我投来询问的眼神,我忙点头表示认同,她马上开始手脚麻利的忙活起来。
在等候的空档,我示意老板想再点些饮料来喝,老板指着饮料柜示意让我自己来挑,我从一堆花花绿绿的瓶子中间挑了一瓶标签上印着“247”看起来很像是可乐的饮料,老板又递给我一个装着冰块的玻璃杯让我倒在杯中喝。
这种看起来很像是可乐的饮料第一口下去的口感令我十分惊艳,那是一种浓郁的香草和奶油混合出的味道,还有些稍苦的滋味在里面,比我平时喜欢的可乐要好喝许多,我一时没反应出这到底是什么口味,后来仔细看了标签才知道,这其实是一种咖啡味的碳酸饮料,在越南非常流行(南方相对少些)。由于第一次的体验相当好,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这种香浓清爽的饮料就成了我一路上解渴消暑的首选佳品。
几分钟后,老板把一碗散发着香气的牛肉粉端到了我面前,碗中的米粉上面铺着许多新鲜牛肉片,碗底则是一些豆芽菜,还撒了些香菜和香葱末在上面,一口吃下去感觉味道和广西的米粉完全不同,虽然我也挤了些柠檬汁在里面,口感却和螺蛳粉的那种特殊的酸爽味道有很大区别,但味道同样十分的鲜美,没几口就把一碗米粉吃的干干净净。
吃完碗中的米粉,我坐在小凳上休息片刻,看着街上车来人往,回味着米粉的滋味,再喝上一口冰爽的“247”,不觉中一种幸福感充满整个身体,是的,就是这种一个人初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在一番辛苦之后又享受了一顿美味的那种让人感到满足和踏实的“幸福感”!
吃饱喝足,我示意老板结账,由于我也搞不懂这顿饭该花多少钱,就拿出刚刚换好的一叠纸币,任由老板自己拿,老板笑眯眯的从我手中拿了一张之后又找了些零钱给我,我谢过之后起身离开餐厅,继续出发。
公路上为数众多的牌楼是越南的一大特点,几乎所有稍大些的村镇和城市前都会有这么一座飘扬着红旗的各式牌坊,国徽、国旗和党旗是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两边辅以色彩浓郁的政治宣传画或是标语,政治氛围远比中国要浓厚的多。初到越南看什么都感觉新鲜,所以我每经过一个牌楼时都会停下车来拍张照片。
紧挨着这条公路的旁边有一条铁路,不过这条铁路的使用频率却低的可怜,我沿着铁路骑了几个小时,居然连一辆经过的火车都没见到。相比中国,越南的铁路系统要落后太多,绝大部分铁路线都还是单轨,总体感觉上和中国八十年代初期差不多。
沿着这条铁路继续一直前行,大概每隔十几公里左右就会看见一座小小的车站,虽然看不到有火车经过,但这些车站的环境倒也大都安静整洁,和国内一些山区的小火车站很相似。
一段大概有十几公里的起伏路之后,前面经过一处被群山环绕的小盆地,我不禁停下车来驻足观望。虽然这会儿天空还是阴沉沉的,但还是掩盖不住眼前宛如桃源画境一般的美景,在山间几块不大的平地上阡陌交错、埂拢纵横,四周环绕群峰连绵、层峦叠嶂,绿树丛中还掩映着几间红瓦粉墙的农舍,看起来确有几分出尘之感。
沿着宽敞的AH1号公路向前又骑了有几十公里,前面来到了一个并不起眼的岔路口,按照之前设计好的线路,从此我就要离开AH1号公路,向东转向通往下龙湾的QL279号公路。在路口转过弯向前望去,QL279号公路沿着山势一路蜿蜒向上,消失在连绵不断的大山中,看着眼前这段大角度的上坡路,我的腿马上就软了。
在这个路口处有一家卖冷饮和零食的小店铺,门前坐着几位看起来悠闲自在的本地人,我决定在此稍息片刻,等攒够体力再去迎接即将开始的这段山路。
跟老板表明来意之后,我自己从冰箱里拿了一瓶“247”,坐在小塑料椅上一边喝一边拿出手机研究地图,从地形上看,从这里到下龙湾的这一段大部分都是山区,看来接下来的旅程要比头两天还要艰苦的多。
喝完瓶里的饮料,我起身跨上自行车,沿着QL279号公路艰难的朝山上爬去。向前骑了没多远,就看到在路边转弯处有一面广角镜,我停下车来喘口气,顺便拍张自拍照片,一位头戴盔式帽的乡民赶着几头大水牛从我身边慢悠悠的走过,正好走进了我的镜头中,我转身冲他点了点头,他也对我回以善意的微笑。
这段盘山路的坡度非常大,几乎和国内山区的防火道差不多,经过一上午的骑行,到这会儿我的体力已经是有些力不从心了,每向前骑个两三公里就要停下车来稍微喘口气,然后再咬牙继续向前骑,没想到刚刚进入越南就给我来了这样一个下马威。
好在这段上坡路并不是很漫长,大概向前骑了有七八公里就来到了垭口处,随后紧接着就是七八公里的长下坡,我打开车头上的记录仪,控制好车速开始溜坡下山。
下到山底,前面是一段漫长的起伏路,大概又骑了二十几公里左右,前方来到一处三岔路口,我停车看了下手机地图确定接下来要走的路线,按照地图的指示的方向,我应该在这个路口左转继续沿着QL279号公路前行,可当我转过弯向前骑了没多远,就看见在路上堵了七八辆已经熄了火的卡车,我走到跟前一看,原来是一根横杆挡在了路中间,路边的岗亭里面站着一个手里端着枪越南士兵,看我骑车过来马上抬手拦住我示意此路不通。
由于我俩言语不通,我只好拿出手机打开地图给他看我要去的地方,告诉他此路是我必经之路,他冲着我连说带比划一番,又指了指自己头上的帽徽,意思是这是军方的行为,没有任何通融的余地,我看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无奈的退了回来。
回到三岔路口,我重新研究了下手机地图,如果从这里向右走DT290号公路绕过这段路,最少要多骑二十几公里,可这时候也没别的办法,只好顺着这条路向前骑去。
DT290号公路看起来像是一条乡村公路,路况非常的差,不但狭窄,而且路面上坑坑洼洼十分的颠簸,有汽车经过还会带起一阵尘土,好在我带着防尘口罩还能抵挡一下。
沿着这条公路向前骑了有十几公里,前面的村镇开始逐渐密集起来,街上的行人和车辆也越来越多,在经过一个村庄时,路边一座漂亮的彩棚吸引了我的目光,这座彩棚看起来显然是为婚礼准备的,彩棚由红白两色绸布装饰,门口是一座用鲜花扎成的花门,看起来十分清爽、喜庆。大棚里面已经坐了不少的宾客,不过婚礼还没正式开始。和中国一样,越南人也喜欢在婚丧嫁娶等重要仪式上搭彩棚或是素棚,区别在于越南人的婚礼彩棚装饰上较多的融入了些西式婚庆元素,和中国那种主要由大红和金色装饰的风格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当我骑车经过一所学校门前时,几个看起来中学生模样的女生骑着摩托车正巧刚刚从校门口出来,看我骑车经过,就都结伴从后面追了上来,一边嬉笑一边好奇的看着我,我转身从托包里掏出相机,骑在车上对着她们一通盲拍,看到我的镜头对着她们拍,这些女孩子都很配合的冲着我摆出剪刀的手势,我边骑边冲着她们说道“You'reBeautiful Girl”!她们显然是听懂了,冲我笑的更开心了~。
说实话,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被女孩子跟在后面追!居然还是被越南女孩追、居然还有好几个、居然还都骑着摩托车……。
这段路非常狭窄,路上来往的车辆也很多,这样追逐实在是有些危险,好在前面不远就来到了一个比较大的路口,我从这里就该向东左转到QL31号公路,和几个女孩挥手告别之后,我拐上QL31号公路,继续向前骑去。
QL31号公路要比刚才那条路稍宽一些,一路上人烟也更加密集,在我前面走着两个头戴绿色盔式帽的越南士兵,他们穿的的这身装束对于我们这些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印象颇深,小时候在宣传画和电影上经常可以看到头戴这种帽子的“越南鬼子”,那时候我们都对越南“小霸王”恨的咬牙切齿,恨不得食肉寝皮,没想到多年之后我却独自来到了这块土地,而身边走的就是当年痛恨的“越南鬼子”!不过如今头戴这种盔式帽的越南军人却不是很多,我在越南的一个月时间内除了这两位就再也没看见过这身装束的军人,大多数的军人还都是头戴大檐帽。
沿着QL31号公路向前又骑了十几公里,看时间已经快下午六点了(越南和中国有一个小时的时差),中午吃的那碗米粉早就已经消耗殆尽,身体也感到疲惫不堪,我决定就在附近先吃些东西,然后就近找地方收车休息。
米粉果然是越南最普遍的当家主食,路边几乎每家饭店卖的都是米粉,由于有了之前的经验,我在街边的一家店门口对着老板说了声“讽”(米粉),老板便会意的抓起一把米粉放在锅里煮了起来。
这家店牛肉粉的味道和之前中午吃的那家差不多,依旧是很鲜美,由于一路上已经喝了两三瓶“247”,所以我打算换个以前没喝过的饮料尝尝,我在冰柜里挑了一罐上面画着人参图案的饮料,不过这种饮料并不算好喝,味道就是冲淡了的高丽参茶,而且由于里面没加碳酸,所以喝起来也感觉不是很解渴,所以在之后的旅途中我就再也没喝过。
吃饱喝足,我叫过老板来结账,这餐饭连同饮料一共花了三万越南盾,合人民币大概9块多钱,和广西的消费水平大致相当。
从饭店出来骑车继续沿着QL31号公路一路向东,前面穿过一片青翠碧绿的稻田之后就来到了一个繁华热闹的小镇,我决定今晚就在这里找地方住了。
进了镇子,我在路边停下车用英语问一位路过的行人镇里哪里有旅馆,怕他不明白我的意思,我又做了一个睡觉的动作,他用手向前指了指,意思是旅馆在前面。谢过这位路人,我骑上自行车继续往前,一边往前骑一边留意着路边是否有旅馆的招牌,可直到快骑出了小镇也没看见旅馆的影子,这会儿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我心里开始有点发慌了。
我在路边停下车再次跟几位站在街边聊天的大哥打听旅馆的位置,一位大哥指了指路边一个没挂任何招牌的小楼,示意这就是旅馆,这时从马路对面走过来一位中年大姐,冲我问到“HOTEL?”我连忙点头,她做了一个让我跟她走的手势,我估计她应该就是旅馆的老板娘,于是就推着自行车跟着她来到了这座小楼前。
小镇地处偏僻,看样子应该很少有旅客在此停留,所以这家四层楼旅馆里只住了我一个客人,这间旅馆的单人间房价是十四万盾(按墙上贴着的价目表收的),大概合人民币40块钱左右。我付完钱,老板娘先在一个本子上登记了我的护照ID,然后把我的护照要过去锁在抽屉里,示意我第二天退房的时候还给我,随后把我带到二楼的一个房间,对我说了几句什么之后就转身就出去了。
这房间并不大,靠墙有一张单人床,小柜上摆着一台老式电视机,卫生间倒是很宽敞,虽然没有热水,但喷头里流出的水并不算凉,洗澡很合适。不过房间里的空调却是坏的,我下楼喊来老板娘,她试了几下空调还是没有反应,便答应给我换个房间,随后我提着行李跟着老板娘换到了新的房间。
新换的房间比刚才的房间要小一些,我在洗手间洗了澡之后,又把今天穿过的衣服都统统洗了一遍,挂在墙上的衣帽钩上,然后打开电视,看看越南的电视节目和国内比起来有什么不同。电视里能收到的频道挺多,大多数都是印度或者韩国产的电视连续剧,也有一些新闻综艺之类的节目,电视上播放的印度连续剧挺有意思,许多都是现场配音(就是所有角色都是由一个人来翻译),新闻节目的风格和中国很类似,在新闻上我还意外的看到了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相关的内容,看来“马爸爸”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果然不一般。
躺在床上看了会儿电视,不知不觉时间就已经快十点了,我感到有些困意,明天到下龙还有一百多公里的山路要骑,所以要尽量早点休息为明天积蓄体能。睡前记录了一下码表上的数据,码表显示今天骑了有120多公里,基本达到了我今天的目标。
不过在越南这头一晚我睡得并不踏实,虽然今天一整天的骑行体力消耗挺大,身体也非常疲惫,可我却怎么也睡不着,除了兴奋劲儿还没过去的原因之外,主要是有许多小飞虫在我身边绕来绕去让我睡不踏实,由于我天生不太吸引蚊虫,所以每次出门也不会特意的防蚊,不过这些小飞虫显然并不是蚊子,无声无息的在我身边飞来飞去,弄得我浑身发痒,开灯一看身上已经被咬出了几个小红点,可却看不见一只飞虫的影子,我只好无奈的骂了声娘,然后关灯再躺下,就这样在欲睡还醒、辗转反侧中终于等到天蒙蒙亮了,我身上已经是遍布红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