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14 10:41:07
|
只看该作者
海眼
解释一:
何谓海眼?顾名思义,沧海的眼睛。海的眼睛长在哪里?当然是陆地。大地上有一个孔,像是一眼井吧,深不可测,水声潺潺,据说是直通到海底去了,这孔便是大海伸到陆地上的眼睛,海眼。这称谓倒是满形象的,这说法倒是满有趣的,可是,成都地处内陆腹心,距东海十万八千里,能有这样一个孔从地下深处直通大海吗?玄,即便是成都人擅长编的龙门阵也太玄太玄。
然而,老人们说得有鼻子有眼睛,道是就在市中心地带,原来有一座庙宇,极其森严隆重的。最后一进大殿内,香烟袅袅供奉着一尊泥金大佛,其石砌宝座下便深深藏着一孔海眼。夜深人静时,倘把耳朵贴在那宝座石壁缝上,便会听见大海波涛澎湃之声。那能不能把菩萨宝座搬开,实地勘察一下这海眼呢?当然不能,万万不能!因为全靠那菩萨把那海眼镇住,倘若一搬开,海水就会从那孔里汹涌而出,把我们成都淹成一片汪洋泽国了。
解释二:
“海眼”即“归墟”。传说我国南海有一处海眼,深不见底,倾天下之水也难以将其填满。
(解释二和我们说的就有些差池了,所以在这里可以忽略不计,有关归墟的传说以后再为大家奉上,这就不是老北京传说)
北新桥的海眼简单的说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说这刘伯文和姚广孝俩人建了北京城,发现北京城有几口海眼,东边通到大海。最大的俩一个在京西玉泉山镇在一个大庙地下,一个在北海,被白塔镇着,还有一口在北新桥。没镇住。这镇海兽就老出来闹腾。刘伯文就跟它商量,我们要建北京城,你先进去等什么时候这桥变了旧桥你再出来。镇海兽想了想就跳进了海眼。自此,刘伯温就告诉百姓,这里只能叫北新桥,永远不能叫旧桥了。后来年头,这北新桥的海眼被动过两回,一回是日本鬼子进北京,顺大铁链子往上拉,拉了一两公里,就看底下呼呼的往上翻黄汤,还隐隐的有海风的声音,伴着腥味。日本人慌了,赶紧把链子又顺了回去。第二次是红卫兵破四旧。也把大铁链子往上拉,结果根日本人一样。也全吓傻了,赶紧恢复了原貌。
最近一次根北新桥海眼有关的事是修地铁几号线来的,新闻里还播了,说是为了不破坏北新桥的一口古井,地铁绕了多少多少公里。听了觉得这事挺神的!
还有一个,也跟海眼有关系,但好像没北新桥那个经典。说的是当年还有一口海眼没镇住在崇门外吊桥下!是姚广孝制服了孽龙,把它封在海眼里。这孽龙就问了:二军师,你难道要把我封一千年一万年吗?姚广孝就说了,等什么时候开城门打碘(以前开城门时会打碘)你就自由了!这孽龙一听,和着说就关我一天呀?挺高兴的就自己跳下去了.可谁知刚下去姚广孝就命人把打碘换成了敲钟。这就是老话说的:九门八碘一口钟!!
也有这么个版本
在87岁的戴锦强大爷记忆里的传说和北新桥海眼“锁龙”的版本不大一样。从小他就听老辈人讲,北新桥海眼被一种叫做“江猪”的神兽镇着,一旦海眼“睁”开,北京城就有难了,将整个被水淹没。
戴锦强记得小时候北新桥十字路口的东北角有个茶馆,大伙都说海眼所在的古井就在茶馆里头。他们一群小孩子总惦记着要看看古井,可每次一到茶馆门口,伙计就会出来轰,不让小孩接近。
听说解放后有人试着拉动井口的大铁链以破除迷信,开始只有两三个人拉,铁链纹丝不动。后来召集了十几个壮汉一起使劲,没想到,铁链一动,井底就传来瘆人的声音,呼呼作响。壮汉们屏住呼吸继续往外拉,可是怎么也拉不到头,仿佛井下是个无底洞。最后还是以放弃告终。
上世纪50年代,茶馆还在老地方,戴锦强终于见到了古井的庐山真面目。古井在茶馆的大门里头,井口盖着一个圆形的大磨盘,估计两三个小伙子都掀不动。磨盘上打了个洞,铁链就从里面伸出来,一圈一圈绕在粗铁棍上,铁棍则横放在磨盘上。
戴锦强冲着磨盘的洞口朝井里喊话,几秒钟异常安静后,井底传来巨大的响声,吓得他一个猛子跳起来,瘫坐在地上。
茶馆拆了之后,盖起了大华百货商场,把古井也埋在了地底下,从此就再也没人见过古井了。
说了这么半天我们再说说北新桥海眼的起源,关于起源有几个版本.
但大多都是和刘伯温治水有关的.
可这传说的海眼究竟在什么地方呐?
有人说了,在大华商场底下埋着,有人说在北新桥那路口中间,有人说让地铁五号线给埋了,还有人说在国子监里.
在我看来啊,估计没这么玄乎。理智的分析一下,北京市的平均海拔是43.5米。北京的水流进大海还有可能,大海回灌就没什么道理了,所以我认为这有可能就是老北京的一个水系统。大家都知道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而西北的水更多,有可能是为了泄水,才疏通南北,修了这么个地下引水渠。下面是我猜的,我觉得也有很大的漏洞
北京西郊,昆明湖。元朝引自通惠河,是北京的一个小水库。(当然也有可能是别的水系统)我觉得这就是昆明湖的一个泄洪口,北京那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让两个地方自然成为了连通器,即使没有压力也能往上泛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