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马上注册
x
(淺談本人對智能單車的發展的認識,本人純屬抛磚引玉,歡迎有識之士共同探討)
我覺得現在的所謂智能單車就是稍好的通勤車(或者玩家入門車)+智能手機(帶騎行APP)的捆綁銷售模式,說白了就相當於汽車有了個豪華的儀錶盤,駕駛性能這個最關鍵的點並未真正“智能”。
在我看來智能單車作为一輛車,未來的技術突破點應該在駕駛性能上。我認為主要的技術革新應該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自動變速系统,二是車身自動穩定系统,三是智能制動系统,下面我來具體談談我的設想。
一、自動變速系统:即俗稱的自動檔。有駕照的車友們應該不陌生,自動檔大大簡化了汽車的换檔的操作,從人工換檔變成了汽車自動操作,算是汽車的智能體現之一。而自從禧瑪諾發明單車變速器以來,無論多麼高級的變速套件,單車的換檔變速依舊是手動。曾經看過的本田做過一款山地自行車的自动变速箱,外觀類似摩托車變速箱,由於過於笨重衹能用在速降車型上。現在禧瑪諾已經有了電子變速套件,實現手動電子變速,擺脱了機械變速依賴變速線調節檔位的定式。而帶有藍牙功能的碼錶、踏頻計也早已利用藍牙技術實現与手機APP的數據聯動。我們有理由相信將來的電子變速系统,完全可以通過和碼錶、踏频計的連接獲取速度、踏頻(即汽車的發動機轉速)來自主確定前撥、後撥的相位來實現電子變速的目的。
二、車身自動穩定系统:也就是汽車上的ESP,在汽車高速並線、急轉彎、急刹車或者處於特殊路況行驶的時候,自動分配各個車輪的動力、姿態等,以防止車輛失控、側滑、翻車等等。單車比汽車體積小,而且靈活,城市路況複杂會面對更多非常規的動作,這個時候會需要車身做出調整來分配動力和制動力(在衹能制動系统中還會細說)配合車手的動作,以防單車失控造成事故。順便說一句,歐美很多國家,尤其汽車產業發达的德國、美國等,汽車沒有ESP是不準出售的;而我國由於沒有強制標準,中低端車型經常對此減配,也是造成我國交通事故高發的誘因之一。
三、智能制動系统:當你剛剛學會騎自行車的時候,父母是不是會告訴你下坡不要捏前刹不然會栽跟頭?其實當你突然捏死後刹車(尤其你用的還是制動力超大的油碟的時候)的時候後輪胎和地面的摩擦聲同樣讓你感到酸爽,說不定你也會側著身體和地面來一次親密接觸。沒錯,不正確的使用刹車亦是很容易造成事故的,而對於初級玩家來說完美掌握刹車的技術亦是需要時間的,甩尾、滾翻威脅著你的安全……以前的汽車沒有ABS(防抱死系统)的時候刹車踩到底同樣容易車輪抱死導致甩尾、側滑,而且由於方向盤鎖死會喪失打方向避讓的可能。對於單車來說,由於制動效果最好的時候是車輪抱死前的那一刻,而極少有人能在情況緊急需要立馬停止的時刻拿捏住這個力度,所以側滑甩尾幾乎不可避免。這個時候於是衹能制動系统就顯得不可或缺了,同樣是跟碼錶、踏頻計聯通獲得數據(似乎還應該加入水平儀來獲知車身水平、垂直姿勢還有速度方向)來分配制動力,並且採取自動“點刹”的方式避免車輪“抱死”產生的失控。也許今後用上了“智能單車”的你,刹車的時候再也不用顧忌前後刹車的力度了,要停?解完鎖踏(我覺得似乎鎖踏也可以和刹車智能聯動,停車自動解鎖,這才叫“智能”嘛…),捏死刹車就行!
總之現在的“智能單車”的尷尬,衹是沒有找准“智能”二字的方向而已。筆者認為可以從“(基於電子變速套件的)自動變速系统”、“車身自動穩定系统”、“智能制动系统”這幾方面突破。相信不遠的將來,自行車會越來越人性化,有著越來越好的駕駛體驗;相信那個時候自行車運動又會進入一個新的紀元,“智能單車”的春天即將到來!
|
来自苹果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