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马上注册
x
“现在很多人骑到西藏,环游中国,然而作为一个武汉人,就应该先了解自己的城市”,骑行爱好者刘刚剑说。几辆单车,几位好友,一条公路,就这样我们到达了武汉的极点。近日,《长江地理》携手众行文化开展了“骑行1000km+”环游武汉的活动,和读者骑着单车来到武汉的五大极点,体验大武汉之“大”。
骑行总距离,
相当于从武汉到上海
从武汉的最南端——江夏区湖泗镇的均堡村到最西边的蔡甸区侏儒街国光村,再从最北端的黄陂区蔡店乡李冲村到最东边新洲区徐古镇的将军山村,《长江地理》近日携手众行文化开展了“骑行1000km+”环游武汉活动。骑行爱好者花费近半个月时间,分5条线路完成。
这次活动的总行程将近1000公里,差不多相当于武汉到上海的距离。不仅仅是四个极点,骑友们还会到汉江的入口以及武汉的最高峰——黄陂区双峰尖探访。
“现在很多人喜欢骑到西藏或者环游中国,然而作为一个武汉人,就应该先把自己的城市给弄清楚。”骑行爱好者刘刚剑称。
武汉,人们都称为大武汉,正是因为其大,吸引了骑友们去环游自己城市的想法。
318国道,
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12月19日,晴天已经将几天下雨来潮湿的地面晒干。早上8点半,4名骑者和刘刚剑驾驶的越野补给车在琴台广场集合,前往沌口体育馆与另外一名单车爱好者集合。
这次的骑行是前往武汉最西端——蔡甸区侏儒街的国光村。这次线路特地安排了318国道,这里曾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很多人都特意从上海出发,从318国道的起点骑行到终点西藏友谊桥”,冯睿说。
在路上,刘刚剑曾在补给车上看到一个骑友骑行在318国道上,后面的车座上载着几大包的行李。“兄弟,去哪?”那位骑行爱好者回答,“西藏去。”
在318国道武汉段,路上的车子络绎不绝,两旁大部分都是农田,已经入冬,可看到田地上的农民正在用铁架和竹片搭建温室,田地上很少能看到绿色,偶尔可以看到发黄的棉花顶端的果实裂开,里面露出一点点的白色。
由于天气晴朗,这段骑行并不是那么辛苦。一路都是平坦的大路,没有什么很陡峭的坡,骑起来十分舒适。但当天来回近130公里的行程却是有点辛苦,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6点半,除了中午在侏儒街吃中饭的一个小时,其余的时间都在骑行。
“我们在这1000公里处留个念吧”,今年41岁的肖肖就是一位骑行爱好者,“我已经在318国道的1000、2000以及3000公里处拍了照片。”对于骑行爱好者而言,与这些刻着公里的石碑合影不仅仅只是“到此一游”的心态,更多的表示着自己的骄傲与自豪。
在980公里的碑上写着这么一行字:“杭州——拉萨,陈保全,12.11.30”。
最南也是最难
22日,前往最南端在江夏区湖泗镇均堡村的骑行之旅开启,这段行程来回长达150公里,就行程而言比上次的骑行更为艰难。
湖泗镇地处江夏区境东南部,东临大冶市,南抵咸宁市,西倚山坡乡,北绕梁子湖,“骑行武汉最南,也是最难的一站”,冯睿表示。由于是丘陵之地,这段相对而言十分困难。“从早上7点半到晚上9点半,汉口的一位骑友骑行了大概200公里。”
“这段路中的Y081道最为难骑,到处都是碎石块和泥泞的水坑,仅仅15公里的道路我们就骑了近两个小时”,下午3点骑友们才到达均堡村。
骑行队伍特地经过了江夏区宁港乡灵港河上的灵港桥。该桥建于嘉庆年间,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为单孔半弧形石拱桥,不到20米,桥面呈双‘八’字形,拱顶略呈尖形,目测高度有两层楼高。
再骑行一段时间就来到了目的地均堡村,该村大部分都是由红砖砌成的红瓦房,有些房子久未修葺,屋顶的瓦都已残缺,一部分房屋都已经没有人居住。
当地居民称此地为“鸡鸣三市”,所谓“鸡鸣三市”意指,早晨一只雄鸡啼晓,三个城市都可同时听到,也正表示其与三市相邻如此之近。
从15日到现在,已经完成了三次单车之旅,剩下的两次单车旅途都是两日之旅,安排在25—26号以及29—30号,分别前去探访武汉最东端、最北段以及最高点。
冯睿,25岁“骑行武汉”的策划者
五条路线都是精心安排
接触单车已经有一年了,今年10月份也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一辆爱车。这次的单车之旅最重要的是一群单车爱好者的集体活动。
第一个考虑的就是安全因素,在每次骑行之前都会跟队员讲述一些骑行的要求,队列、骑行手势的传递等,这样才对整个骑行过程的风险进行把握。在户外骑行最重要的是队列,也只有保持了队列,队员的安全才会有保障。
对于装备而言,除了山地车之外,必备的就是头盔,长途骑车为了安全起见,头盔是必不可少的。再就天气寒冷的话,就必须要戴有能防寒的手套。
参加这次报名的一共有20多位,由于这次安排的来回公里数都在100公里以上,单天骑行不超过60公里的骑友参加骑行可能会比较辛苦。
这次五条路线是经过精心安排的。第一站是到达汉江的入口,就沿着汉江一直骑行。第二站是到达武汉最西,在路途中就要经过318国道,因此我们就安排全程都是318国道的路线,让骑友目睹到318国道武汉段的风景。第三站就是达到武汉最南,在骑行的过程中,我们会经过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第四站是武汉最东,沿着长江而下。第五站是到达武汉两个极点,第一天就到武汉的最东点,会经过木兰天池,然后第二天上午到达武汉最高点双峰尖。
刘小祁,25岁,第一次单车骑行
像是电影里的场景
看到余华《兄弟》里宋钢骑着永久牌自行车载着林红一路打铃的场景后,突然觉得单车竟然可以如此浪漫。于是,大学时候自己买了一辆,每天在校园里穿行。骑单车有一种参与感,一种把生命燃烧其中的感觉。并且可以随时停下来,欣赏路旁美丽的风景。
之前一直在市内骑行,一天来回130公里还是第一次。幸运的是,318国道十分好骑,可以感觉到耳边风呼呼地刮,有的时候放开双手,感受风的触感,自由的味道。
最为辛苦的是下午4点以后,从早上8点半到下午4点,除了午饭时间,我们不间断地骑了大概7个小时,这个时候体力已经到达了极限,离回家的目的地还有30多公里。几次曾想放弃,坐上补给车上就算了。然而也想要试探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最终到达了终点,当双脚踩到地面的时候,还打了一个趔趄。
这次的单车之旅让我感受到了顾长卫《孔雀》里高卫红骑着单车,风驰电掣,车后拖着随风开放的降落伞,大叫着、欢笑着的感觉。同时,也燃起了我心中的那个梦:有一天骑着单车,踏上最美的国道,去趟西藏。
陀陀,41岁,骑行爱好者
暂时离开城市的高压
由于行业缘故,我很早就接触了单车旅行这项活动。对于我而言,单车旅行就是换一种生活方式,离开城市的高压环境,来到与自然零距离接触的郊外。在骑行的过程中,人们在运动,就不会考虑一些自己生活或者工作上的事情,能让人短暂地忘记一些烦恼。
这,也许是一种逃避吧,但更多的是一个放松。
这次的骑行,算是武汉第一次有组织性的组织环游活动。作为一名武汉人,同时作为一名单车爱好者,是应该要更加了解自己的城市。
在平常的日子里,我经常会带着10岁的儿子和孩子他妈一起在市内骑行,至少一周会有一次。最初孩子是看着我在骑单车,于是就要求也要一辆单车。上次当他一次性骑行40公里的时候,让我十分之惊讶,同时也十分的自豪。
凝眸 ,43岁,专栏作者
体验武汉的大江大湖
从小就很喜欢骑单车,由于工作缘故,就没什么接触。后来就参加户外的徒步活动,有一群朋友喜欢骑单车,也就是这个时候我开始接触单车。
相对于自驾,骑单车速度就慢了许多。就会更加仔细地观察这个城市,也会更加注意一些郊外路边的风景。
因为如果乘坐公共汽车,就直接会坐到目的地了,所以就会忽略很多风景。最深的感受就是骑到太子湖,每次开车就从来没有停过,骑车的时候突然看到周围的风景,感觉就特别的好。
环游武汉的目的很具有代表性,比如汉江的入汉处,东南西北的极点,用单车来丈量武汉到底有多大,去体验下武汉的大江大湖,并且沿途可以看到一些古老的建筑,这些建筑都藏在乡村之中,也只有骑行才能发现。
今年9月才开始接触单车旅行,下一步就想走出武汉市,到武汉市周边的城市,也希望能沿着长江骑到南京和上海。
肖肖, 41岁,骑行爱好者
我是纯粹好玩型的
去年6月就开始骑行,由于孩子上学,有了一些时间于是就买了一辆车自己到处骑行,我是纯粹的好玩类型。
不知道自己会玩多长时间,就买了一个最基本的两千多的山地车,然而骑行了这么长距离自己有点后悔了,觉得当初应该配个更好一点的,这样骑起来会舒服很多。
冬日骑行最重要的保护膝盖,在骑行过程中膝盖是最受损的,所以护膝是最为必要的。
本文来自: 武汉上班网 详细出处参考:http://bbs.monthzu.com/thread-1137-1-2.html
|
|